ww亚洲ww亚在线观看,wwwxxxx日韩高清,真实14初次破初视频在线播放,五月丁香婷婷综合激情,日本熟妇丰满的大屁股,a级免费按摩黄片,黄色视频.wwww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09-13 18:47:13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范文合集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范文合集8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小青蛙請客(5以內數量)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添上的方法使5個以內的兩組物體變的一樣多。

  2、在操作中進一步體驗兩組數量之間的多少關系。

  3、樂于探索,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小青蛙頭飾一個;布置一個娃娃家(里面有4小板凳,其他根據情況設置)

  2、學具準備:木珠若干。

  3、《操作冊》第5—6頁。

  活動過程:

  一、預備準備。

  師生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找朋友。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念兒歌《找朋友》一邊走線。

  二、集體活動。

  1、變的一樣多。

  創(chuàng)設情境:小青蛙請客。

  請5名幼兒上前來,一名幼兒頭戴小青蛙的頭飾,師說:“小青蛙今天請了許多客人到家里做客,大家數一數一共有幾個客人?”

  請小客人 坐小板凳(先只放3張小板凳)請幼兒自由討論。一個客人坐一張小板凳,4個客人坐3張小板凳,夠嗎?怎樣變的一樣多?

  “對不起,對不起,小青蛙趕快又搬了一張小板凳,現在夠了嗎?”請4個小客人坐板凳。

  教師小結:一個小客人做一張 板凳,現在小客人和小板凳一樣多。

  2、游戲“坐板凳”。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每組擺放比幼兒少1-2張板凳或比幼兒多1-2張板凳。放音樂,當音樂停止時,請幼兒坐在板凳上,比一比,每組是幼兒多還是板凳多,怎樣變的一樣多?

  三、分組活動。

  第一、第二組:出手指。幼兒兩人一組,兩人一起出手指,誰出的手指數多,誰出的手指數少,怎樣變得一樣多?一樣多時,雙手擊掌,以示祝賀。

  第三、第四組:做《操作冊》第五頁的活動“整理書架”。

  第五、第六、第七組:擺木珠,比多少。兩個幼兒面對面,一起從左到右擺木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比比誰擺的木珠多,誰擺的少,少幾個,添上缺的使木珠一樣多。

  四、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要把兩組物體變得一樣多,可以先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用1個對應1個的方法添上缺少的,或者數數少的物體少幾個,少幾個就添上幾個.。

  引導幼兒將學具及分組操作材料收拾整齊。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學習2的形成》

  幼兒園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起數數的興趣。

  2.培養(yǎng)按數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實際意義,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2”的形成。

  活動準備

  1.課件:大樹、小鳥;

  2.在教室里擺放許多小兔(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小兔來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種小動物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它是誰?在哪呢?請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開

  1.體驗2的形成

 。1)請幼兒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師: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個小朋友找一只小兔來。

  --你找到了幾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請幼兒再找一只小兔

  教師:這一只小兔有些孤單,請小朋友再給它找一個伙伴好嗎?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請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兒找到另一只小兔。

  (3)現在你有幾只小兔?

  (現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師:先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來又在草叢中找到1只小兔,變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幾?

 。1添1是2)

  (4)請幼兒復述:1添1是2。

  2.課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應該為小兔準備愛吃的蘿卜和青菜

 。1)課件播放:

  先請1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再請另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

  1個蘿卜添上1個蘿卜是幾個蘿卜?1添1是幾?(1添1是2)

  ()

 。2)教師用貼絨教具演示2的形成過程:

  先請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請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幾棵青菜?1添1是幾?(1添1是2)

  3.認讀數字2

  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菜用數字幾來表示?(用數字2來表示)

  幼兒認讀數字2,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

  4.理解2的實際意義。

  (1)問2能表示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草,還能表示2個什么?

  小結:2能表示所有數量是2的物體。

 。2)課件播放若干數量是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2的實際意義。

  三、結束

  播放音樂,請幼兒在教室里尋找能夠用2來表示的物體.

  教師:在我們的教室里有許多物體能夠用2來表示,請小朋友聽著音樂去找找吧,

  音樂停止,到老師身邊來說給小伙伴聽,自然結束!

  小班數學教案:10以內的相鄰數

  活動目標:

  1、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鄰數,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系

  2、發(fā)展幼兒的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相鄰數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圖紙和1――10的數字頭飾。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一些小朋友他們今天很開心,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誰啊?”“他們是數字小朋友,因為他們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們想不想去看看?”

  2、出示圖片

 。1) 教師:“這個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們想不想住這樣的房子?”

  (2) “現在讓我們走進這座房子,看看數字們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朋友們介紹數字新鄰居的方式引出相鄰數這個概念。

  教師:“數字們見小朋友們來了都非常的高興,所以都換上了五顏六色的衣服歡迎我們小朋友的到來。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的新鄰居。”

 。4)逐個向小朋友介紹數字們的“鄰居”,使幼兒直觀的了解“相鄰”這個概念

 。5)介紹完后提問幼兒,使幼兒初步掌握各數的相鄰數

  3、發(fā)給幼兒表格,讓幼兒用根據數字畫幾何圖形的方式讓幼兒初步了解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系。

 。1)教師:“現在有四個數字想請我們小朋友幫一個忙,想請我們小朋友為他們畫上和他們數量一樣多的三角形、圓形或其他你喜歡的圖形,F在我把這幾個數字請到了我們小朋友的桌子上,請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畫筆來幫幫他們吧。”

 。2)畫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掛一張大的掛圖親自進行演示。演示完后請小朋友一起來數一數,引導幼兒自己發(fā)現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系。

  4、出示相鄰數填空卡,進行一場小競賽。

  “現在數字們想讓我們小朋友們來一場小比賽,看誰能又快又準確地說出他們的鄰居,而且說出他比他們的鄰居是多一還是少一。”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逛蘋果園

  一、活動構思

  剛入園2個月的小班孩子的注意力還很不穩(wěn)定,容易分散,不能時時注意教師的講解,因此我以“蘋果”這個孩子最熟悉的水果為主角,采用了活潑生動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逛蘋果園”情景中,通過對學具的操作,使幼兒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游戲,感受數量,學習按顏色分類、配對,使幼兒學得輕松、自主。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情節(jié)既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不斷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體驗并感知,引發(fā)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對物品顏色、數量的感知能力,嘗試簡單的分類。

  2、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練習用夾子夾物,發(fā)展幼兒的小肌肉群。

  3、幼兒能愉快地參與活動。

  三、活動準備

  1、音樂《郊游》、《蘋果》。

  2、椅子若干,皺紋紙鋪成的小路一條(寬25cm),紅黃綠籃子各2個。

  3、彩色蘋果夾若干,紙杯制成花狀(比幼兒人數多,花瓣數分別為2、3、4)。

  4、數碼相機一個。

  5、事先在門口為每個孩子發(fā)一張果園的門票,上面印有不同顏色的蘋果。

  四、活動過程

  ㈠ 引出活動內容

  1、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一起去蘋果園玩玩,瞧,前面有一條小路,我們必須走小路、跨過小溝才能進入蘋果園,走小路的時候要當心,千萬不要踩到旁邊的小草。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2、幼兒走小路,跨過小溝進入蘋果園(這個環(huán)節(jié)使活動更具真實性,同時又鍛煉了幼兒的平衡與跨的能力)。

  ㈡ 撿蘋果

  1、走進“果園”,師:“呀,昨晚刮了大風,蘋果樹上的蘋果都被大風刮下來了,我們快來幫忙撿蘋果吧!”

  幼兒分散撿蘋果,老師參與幼兒活動。

  2、幼兒集中,老師請小朋友們摸摸蘋果寶寶、親親蘋果寶寶,滿足其好奇心。

  3、老師出示自己撿的蘋果寶寶,利用夾蘋果的機會讓幼兒集體數數。

  師:“瞧,我也撿了幾個蘋果寶寶,你們來幫我數數吧!”

  4、請幼兒把小蘋果夾在自己的衣服上(讓幼兒夾蘋果,目的一是練習用夾子夾物,發(fā)展幼兒的小肌肉群;目的二是為下面的活動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別人蘋果數量奠定基礎)。

  ⑴師:“哈哈,你們都變成了蘋果樹啦!我們一起來唱《蘋果》歌、跳蘋果舞吧!音樂一停小蘋果樹就不能動嘍。”

  放音樂,音樂聲停,給幼兒拍照:“讓我來看看哪棵蘋果樹是一動不動的,我來給他拍照。”(孩子都特別喜歡拍照,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用拍照的形式能使活動更有趣味性。而且,小班的幼兒是好動的,拍照可以使他們更好地遵守規(guī)則。)

  老師提問個別幼兒:“你的樹上結了幾個蘋果?”(鞏固幼兒對數量的認識,如果有超過4個以上的,可以讓幼兒以“許多”表示。)

  ⑵第二次游戲,要求音樂聲一停,幼兒坐下休息:“我們再來玩一次吧,不過小蘋果樹們剛才站得很累了,這次音樂一停,我們可以坐下來休息一下。”

  放音樂,音樂聲停,老師提問個別幼兒:“你的樹上結了幾個蘋果?”

  再次拍一張集體照。

 、 送蘋果。

  1、師:“現在蘋果寶寶該回家啦,我們把她們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顏色的籃子?”

  “紅蘋果寶寶應該送到什么顏色的籃子里去?……”

  2、幼兒把蘋果送到相應顏色的籃子里去,老師引導幼兒發(fā)現送錯的蘋果寶寶,并請幼兒自己糾正。(幼兒第一次嘗試按顏色分類。)

 、 找朋友

  1、引導幼兒按照自己門票上蘋果的顏色去取相同顏色的紙杯花。

  師:“我們在進入蘋果園之前每個人都發(fā)了一張門票,小朋友看看自己門票上的蘋果寶寶是什么顏色的?我們來為它們找個好朋友吧!瞧,那里有許多小花,請你去找一朵花心顏色和你蘋果寶寶顏色一樣的小花,會嗎?”(幼兒第二次嘗試顏色配對。)

  2、師:“小朋友們,花心的顏色和你門票上蘋果寶寶的顏色一樣嗎?看看小花上有幾片花瓣?”(再次鞏固幼兒對數量的認識。)

  “聽,那里的蘋果寶寶也吵著要和小花做朋友呢,我們來幫幫它們吧?纯蠢蠋熓掷锏幕ㄐ氖鞘裁搭伾模磕俏以撜沂裁搭伾奶O果寶寶來和它做朋友呢?”引導幼兒發(fā)現可以用蘋果夾子做花瓣,并強調一片花瓣夾一個夾子。

  3、幼兒每人拿一只紙杯花,找相應的蘋果夾子來裝飾,先做好的可以再選擇另外的紙杯花。(再次讓幼兒用夾子夾物,滲透一一對應的概念,并第三次進行顏色配對的練習。)

  老師巡回指導。(放音樂《蘋果》)

  4、拍照留念,發(fā)現有錯誤的進行糾正。(利用拍照使幼兒迅速地集中到老師的周圍,同時也便于檢查幼兒操作的結果。)

 、 回家,自然結束

  師:“今天我們來到蘋果園做了好多事情,大家都是能干的小朋友,現在現在讓我們帶著小花回家吧!”(播放音樂《郊游》)原路返回。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小救援隊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形狀、顏色。通過探究嘗試有規(guī)律的排序,體驗數學中的規(guī)律美。

  2、訓練幼兒的推理能力,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初步學會相互合作。

  活動準備:

  1、印有各種小動物(大灰狼、小兔、小雞、小鴨)腳印的地墊若干。

  2、音樂磁帶一盤。

  3、大灰狼頭飾一個、小白兔頭飾一個。

  4、圖形卡(圓形、方形、三角形)若干。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體驗感知排序規(guī)律。

  引導語:“今天我們班的‘小小救援隊’成立了,我們要救助一些需要幫助的小動物,F在我們就到森林里去巡視一下,看看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小動物!

  (背景音樂響起,幼兒跟隨節(jié)奏律動)。

 、僭O定花園、和池塘情景,請幼兒與花兒、青蛙打招呼,體驗規(guī)律性排序。

  A、以“紅花好、黃花好,紅花好、黃花好……”的規(guī)律與花園里的小花打招呼。

  B、模仿池塘里青蛙的叫聲。指導幼兒按照“見大青蛙大聲叫、見小青蛙小聲叫,見大青蛙大聲叫、見小青蛙小聲叫……”的規(guī)律與青蛙打招呼。

  2、巧設情景,感知顏色的規(guī)律性排序。

 、僭O定情景:呤……電話鈴響,傳來兔媽媽的聲音:“小小救援隊嗎?我是兔媽媽,一只右腳受傷流血的大灰狼破壞了好多小動物的房子,搶走了我的小兔乖乖,你們能幫幫我們嗎?”

  ②引導幼兒發(fā)現小動物腳印的規(guī)律性排序,通過推理判斷得出結論。

  提問:哪個是受傷大灰狼的腳。拷處熍c幼兒一同討論、推理。

  【預設結論】:

  黑腳印→紅腳印→黑腳印→紅腳印……的是搶走小兔乖乖那只大灰狼的腳印。

  ③幼兒親身實踐推理的結論。引導幼兒沿著腳印,追蹤大灰狼救出小白兔。

  3、情景探究,實踐操作體驗圖形的規(guī)律性排序。

  ①幫助“小兔乖乖找家”幼兒觀察尋找通往小兔家的路。(按路標指示牌:紅方形、藍圓形,紅方形、藍圓形的規(guī)律)。

  提問:請找出通往小兔乖乖的家是哪一條路?

  引導幼兒按規(guī)律找出去小兔家的路

 、谠趯嵺`體驗中發(fā)現被破壞就的道路,進一步感知規(guī)律。(規(guī)律被破壞)

  教師:通往“小兔乖乖家的路”已經被可惡的大灰狼破壞掉了,我們要幫助小兔乖乖先把回家的路修好,再送小兔乖乖回家。

  幼兒共同討論:怎樣按照完整的路面找出缺失的圖形?

  【預設結論】:引導幼兒明確路標指示的規(guī)律后找出缺失的圖形,再動手操作。

  ③相互合作,共建“彩色路”。

  A、相互合作共同搭建。

  B、教師巡回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觀察路標指示牌的規(guī)律,找出并完成缺失的路面。

  ④共同檢驗鋪好的路,送小兔乖乖回家

  4、教師小結:我們身邊還有好多按規(guī)律排序的物品,請小朋友注意觀察,尋找更多的規(guī)律。

  活動延伸:

  1、娃娃家:給娃娃家按照規(guī)律排列的方式鋪地板和墻紙,布置娃娃家。

  2、美工區(qū):畫“衣服、毛巾”按照規(guī)律排序涂色,利用彩泥制作彩條“棒棒糖”,能力強的幼兒可以選擇三種顏色進行排列。

  3、操作區(qū):

 。1)給“娃娃家”的娃娃按照顏色或形狀、大小的規(guī)律排序穿項鏈。

  (2)掛窗簾:利用形狀、圖案、顏色按規(guī)律進行。

  4、建筑區(qū):“給災區(qū)的小朋友建新房”按圖形、顏色的規(guī)律自由排序的方式進行。

  小班數學活動:樹葉分類

  有幸參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屆雙高課的教學比武活動,在去之前準備了一些零散的經驗,除了業(yè)務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著學習的態(tài)度去的.力爭在比賽的24個小時里,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與那里的孩子共享快樂課堂.設計的教案如下:

  小班數學活動:樹葉分類

  設計理念:

  《綱要》中提到:引導幼兒對身邊的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秋天豐富多樣的樹葉給幼兒提供了探索、發(fā)現、表達的廣闊空間。幼兒園老師經常帶小朋友開展著撿落葉的活動,這些顏色不一,大小不一的落葉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驚喜和好奇,“老師這是黃樹葉,老師你看這是片樹葉真大呀!”,當小班的孩子們高舉這些落葉向老師訴說的時候,心中就有說不出的激動。設計樹葉分類的科學活動,能夠滿足孩子的探究愿望,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建構認知,盡情暢游在樹葉多彩的世界里。

  活動目標:

  1 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樹媽媽和樹葉寶寶的濃濃親情。

  2 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一顆大樹(樹干為主),樹葉(大小不等,合計60多片,黃色多些,綠色略少)

  幼兒每人一個盒子,里面放3片樹葉,放在椅子底下。

  活動重點:在教師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難點: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一、 樹葉寶寶問個好——區(qū)別顏色

  1、秋天到,秋風吹,小樹葉一片一片落下來。看看,這是什么顏色的樹葉寶寶?(黑板上拿起一片綠色樹葉)——提問幾名幼兒(綠樹葉寶寶)

  2、那和綠樹葉寶寶問個好吧。

  3、這是什么顏色的樹葉寶寶?(黃樹葉寶寶,方法同上)

  二、樹葉媽媽找寶寶——鞏固顏色,初步感知分類。

  1、你們喜歡樹葉寶寶嗎?那請你們去撿樹葉,聽清楚,每個小朋友輕輕地到這里(老師指著黑板)撿一片樹葉。(撿好樹葉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座位)

  2、老師拿一片黃樹葉,問:黃樹葉寶寶在哪里?黃樹葉寶寶在哪里?請把黃樹葉寶寶舉起來。

  3、老師拿一片綠樹葉,問:綠樹葉寶寶在哪里?綠樹葉寶寶在哪里?請把綠樹葉寶寶舉起來。

  重復幾次。

  三、送樹葉寶寶回家——顏色對應,操作中學習分類。

  1、大樹媽媽想念樹葉寶寶了,我們送樹葉寶寶回家吧。(出示顏色標記——綠房子和黃房子,放在大樹的兩邊)

  2、請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分批擺放樹葉)

  3、小結:樹葉寶寶又回到了媽媽身邊,真開心。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真好。

  四、幫助大樹媽媽——在操作中進一步鞏固分類。

  1、秋風吹,又有許多樹葉飄落下來,幫助大樹媽媽,給樹葉寶寶按綠色、黃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籃子4個,2個黃色,2個綠色。)

  2、每個幼兒椅子底下放一個小盒子,里面放2—4片樹葉。

  3、操作后簡單講評幼兒操作情況。

  五、延伸活動,激發(fā)繼續(xù)探索的興趣

  1、請幼兒按黃、綠兩種顏色排排隊。

  2、我們到外面去撿樹葉,找一找還有哪些顏色的樹葉寶寶。

  設計意圖:

  和樹葉寶寶問個好,使幼兒很快進入角色,并認知綠、黃樹葉寶寶,為下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角色扮演,使幼兒感受濃濃的親情,并初步感知了分類的意義。

  通過送回家的游戲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分類,滿足幼兒的需要。

  在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對顏色的分類。

  延伸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繼續(xù)保持對分類活動的興趣和激發(fā)研究愿望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貓玩球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貓玩球(認識1和許多)

  活動目標

  1、認識1和許多,了解他們的關系.

  2、學習滾接大皮球.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2、兩個幼兒一個大皮球.

  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小貓學本領”,學習認識1和許多,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1) 出示一個貓媽媽的頭飾,啟發(fā)幼兒說出這是一位貓媽媽.

  (2) 桌子上面放著許多個小花貓頭飾,啟發(fā)幼兒說出這是許多小花貓.

  (3) 請每個幼兒拿一個小花貓頭飾戴在頭上,啟發(fā)幼兒說出許多個成了一個,一個的.

  (4) 媽媽帶小貓集合去玩球,啟發(fā)幼兒說出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個.

  2、小貓學滾接球的本領,雙手將球向前滾.

  (1)1只小貓學本領.(2)許多只小貓學本領.(3)兩只小貓相對滾接大皮球.

  活動延伸

  在計算角內提供許多1與許多的實物或圖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繼續(xù)學習小貓捉魚。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會按食品的種類進行分類,并匹配相應的標記。

  2、能跟據點卡取出與之相等數量的食品。

  2、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玩具柜3個。教學掛圖(一)中的食品標記圖3張。

  2、自制的各種“食品”(包子、小餃子、湯圓)或教學掛圖(一)中的實物卡片若干,貼有3以內點子的小盤子若干。

  經驗準備:

  活動前請家長帶幼兒一起去購買食品時,引導幼兒觀察超市中的食品是如何分類擺放的,并有意識地請幼兒按指定數量取同樣多的食品。

  活動過程:

 。ㄒ唬┱f說看看:“我吃過的食品”。

  1、教師:大家說說,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們都吃過哪些好吃的食品呀?(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吃過的食品)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針對性的出示一些食物。

  2、展示食品,說說食品的名稱。

  教師:老師這里也準備了一些過年的'食品,我們來看看。

  教師:你們吃過這些食品嗎,它們分別叫什么名字?

  鼓勵幼兒大聲說出食品的名稱,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可以說出很多食品名稱。

  (二)給食品分類,布置食品店。

  師幼討論:這些食品都放在了一起,好嗎?

  教師:和你旁邊的好朋友討論一下怎么放?出示食品商店擺放的圖片,比較怎樣放好?

  教師:這么多食品可以開個食品店啦!這些食品怎么放可以很整齊呢?誰來試一試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

  引導幼兒討論后再根據食品的品種,把相同的食品放在一個玩具桂里。

  2、我會放食品。

  鼓勵幼兒一邊拿一邊說,如:XX和XX放一起。

  教師和幼兒共同檢查食品擺放得對不對,一邊檢查一邊說:這里都是XX。

  3、給食品配標記。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一)中的包子、餃子、湯圓三張標記圖,引導幼兒觀察。并說一說這些是什么標記,可以表示哪種食品。

  教師:我們來認識這些標記吧,說一說這些是什么標記,可以表示哪種食品。請把每張標記送到它所表示的食品處。

  請個別幼兒為食品配標記。

 。ㄈ┙o“娃娃”買食物,練習點物匹配。

  1、觀察小盤子。

  教師出示玩具娃娃(3—5個)和小盤子

  教師:“娃娃”也想吃食品了,我們幫“娃娃”買食物吧,想想買到的食品放在哪里呢?

  2、教師出示標明點子的盤子。

  教師:盤子里有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

  引導幼兒討論并明確:盤子有幾個點子,就取幾個食品,要求取同樣的食品。

  3、幼兒示范拿取食品。

  教師:誰來試試為“娃娃”買食品呢?

  請個別幼兒取盤子,先數點子,再按點子數目取相同數目的食品品嘗。同時,引導幼兒邊觀察邊講述,明確買食品的方法。

  4、幼兒買食品(完成幼兒用書第10頁的操作卡)。

  教師:玩具娃娃還想買很多的東西,可是她不會買,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幫忙,她給了一張她買東西的購物單,請我們小朋友按購物單上的要求要幫她們買東西。

  老師先示范操作:按購物單上的點子數目,圈出要買的物品的數量。

  幼兒操作,教師關注幼兒操作的過程,并予以指導。

  教師小結:你們都為“娃娃”買到他所需要的食品,“娃娃”謝謝你們了。

  活動延伸:

  在區(qū)角游戲中,提供1~4的點卡,鼓勵幼兒根據點子卡上的數量自制食品。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計數的數學游戲, 會根據要求進行操作。

  2.嘗試用多種感官感知4以內物體的數量,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感知4以內的數量并初步理解4的形成,理解3添上1是4, 4里面有4個1。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基本掌握手口一致地進行3以內物體的點數。

  數字卡片1 一4, 4張數字1的卡片,紅、黃、藍、綠色的小蟲圖片各一張,籃子、小雞頭飾、綠色小蟲圖片若干,寫有1 一4數字的房子底板各一塊,畫有1 一4的數量、顏色或大小不同的小蟲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1.小雞練本領:多種感官感知3以內的數。

  教師當雞媽媽,幼兒扮作小雞玩游戲。

  小雞聽雞媽媽的指令做相應動作:發(fā)出1聲叫聲,拍2次手,扇3次翅膀等。

  2.小雞捉蟲:初步感知4的形成。

  雞媽媽數字卡,請幼兒捉相應數量的蟲子,再互相檢查操作結果。

  3.雞媽媽捉蟲:講解演示4的形成。

  雞媽媽出示一張黃色小蟲的圖片:"我先捉了 1條黃色的小蟲。"再出示一張綠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 1條綠色的小蟲,1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2。

  又出示一張紅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 1條紅色的小蟲,2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3。又出示一張藍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 1條藍色的小蟲,3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4,并小結:3添上1 就是4 。"雞媽媽和小雞們一起觀察每種顏色小蟲的數量,在每種顏色小蟲下面擺上數卡,表示其數量, 理解4 里面有4 個1 , 4 個1 合起來是4 。

  4.小雞運食物回家,感知4以內數的'等量集合。

  每只小雞自愿取一張食物卡,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卡片上有什么食物,有幾條蟲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雞媽媽在活動室里布置四座房子,小雞說一說每座房子上的數字是幾,再對照自己卡片上蟲子的數量,分別將食物送回相應數字的房子里,要求圖片上小蟲的數量與房子上的數字相等。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把對點數的要求融入到游戲的規(guī)則之中,以“蟲”這個簡單的材料將情景性教學游戲貫穿始終,促使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思考、體驗,達成教學目標。脈絡清晰,層層遞進,突破重難點。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手口一致有序地點數5的數量,難點是說出總數。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3以內數的點數。鞏固對3以內數的認識

  2、根據蔬菜的數量與實物卡片、數字卡片的匹配

  3、通過操作讓幼兒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蘿卜、白菜、蘑菇數字:1.2.3.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出課題教師:今天兔媽媽帶兔寶寶去郊游玩吧。ㄟ呑x兒歌邊走進教室)帶領幼兒向老師問好,并坐好。

  二、出示貼絨白菜。蘿卜。蘑菇。并提問:

  教師:寶寶門都做好了么。來來小眼睛閉上,我們一起數oen;two;tree.瞧這里有什么呢?(蘿卜;白菜、蘑菇)它們各有多少呢?(1個蘿卜;2棵白菜,3個蘑菇。)并引導幼兒點數而且放進籃子里

  三、蔬菜的數量匹配相應的實物卡片教師:能干的兔寶寶們摘了這么多的'蔬菜。我們請客人起來分享吧!

  一個蘿卜我們就只請:一只兔吃兩棵白菜呢?應請幾只兔子吃呢:蘑菇呢?誰來幫幫忙呢?

  四、根據蔬菜的數量匹配相應的數字卡片教師:咦!都這么厲害呀!這是誰來了(數字1.2.3.)數字寶寶看到小兔子玩的那么開心,它們也想找好朋友做游戲了:

  一個蘿卜:數字寶寶1就和一個蘿卜找朋友兩棵白菜呢:數字幾何它做好朋友蘑菇呢?

  五、請幼兒操作蔬菜題卡:

  教師:哇;你們太棒啦。聽蔬菜們在說什么呢?哦;原來它們想請你們幫蔬菜寶寶們操作題卡;完成好嗎?(講操作要領)六、結束寶寶們都做完了嗎:今天兔寶寶門真能干,快到中午了。寶寶肚峨了吧!請寶寶們排隊我們來做頓豐富的午餐吧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2. 認識區(qū)分“1”和“許多”。

  3. 知道“1”和“許多”的分合關系。

  活動準備

  鋼琴、一位老師、一幅大掛圖、一個小籃子、幾個蘋果和橘子、一個面包、與幼兒數量同樣多的小紅帽、與幼兒數量同樣多的插花、一扇假大門。

  活動過程

  1. 音樂導入

  小朋友,請你跟我做(一位老師彈歌曲〈〈小紅帽〉〉,幼兒跟老師做律動)。小朋友,剛才是什么兒歌呀?對,是小紅帽。昨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了小紅帽的故事,有一天小紅帽去看外婆,經過大森林的時候碰到了大灰狼,大灰狼騙了小紅帽,把小紅帽和外婆給吃了。最后是獵人打死了大灰狼,救出了小紅帽和外婆。

  2.認識“1”和“許多”與它們的分合關系

  今天外婆給小紅帽打電話了,外婆說:“小紅帽,來看看外婆吧,外婆想你了!

  于是,媽媽給外婆準備了許多禮物,讓小紅帽拿給外婆。

  看,這是什么(拿出一個面包)?

  老師手里有幾個面包?

  小朋友看看媽媽還準備了什么(拿出一個蘋果)?

  老師手里有幾個蘋果?

  小紅帽說:“媽媽,一個蘋果太少了,你在拿出幾個蘋果吧!”(老師分4次拿蘋果,每次只拿一個,每拿完一次就提問‘老師手里有幾個蘋果’)。

  小朋友看看現在一共有多少蘋果呀(引導幼兒說有許多蘋果)?

  這許多的蘋果是由剛才一個一個的蘋果組成的,所以,一個一個的1可以組成許多。

  小朋友,跟老師說一遍‘一個一個的1可以組成許多’。

 。ɡ蠋熢倌贸5個橘子)小朋友,這是些什么?

  老師這里有多少橘子?(把面包、蘋果、橘子放在小籃子里)小紅帽拿著媽媽準備的一個面包、許多蘋果和許多橘子去看外婆了。

  小紅帽走啊走啊,有走到了那片大森林,小紅帽害怕了,她怕在遇到大灰狼。

  于是,她問小朋友:“小朋友,你們可以一起和我去看外婆嗎?”

  小朋友,你們想和小紅帽一起去看外婆嗎?

  小紅帽聽到小朋友愿意和她一起去看外婆可高興了,她說:“謝謝你們,請你們也戴上小紅帽吧!”(老師拿出準備好的小紅帽)小朋友,老師這里有多少小紅帽?

 。ㄕ埫课恍∨笥涯靡豁敚┈F在小朋友頭上戴了多少小紅帽?老師手里還有小紅帽嗎?剛才老師手里的 許多小紅帽被小朋友拿走后,就變成一個一個的了。所以,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的1。

  小朋友,跟老師說一遍‘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的1’。小朋友戴好你們的小紅帽,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3.鞏固

  (墻上掛著大掛圖,上面插著花)小朋友,這里有花哦,看看有多少花呀?我們采些花給外婆送去吧!每個小朋友只采一朵花。(在小朋友采花時提問個別幼兒‘你采了幾朵花’)小朋友,現在你們手里有幾朵花。坎莸厣线有花嗎?它們都在哪了?對,草地上的許多花都被小朋友采走了,變成小朋友手了一朵一朵的花了。許多分成了一個一個的1。小朋友,現在請你們把花都放到老師的籃子里吧!籃子里現在有多少花?小朋友手里還有嗎? 剛才小朋友手里一朵一朵的`花現在變成了籃子里的許多花了,一個一個的1可以組成許多。小朋友,我們繼續(xù)走吧!

  4.延伸活動

  (到了外婆家,一位老師扮外婆,開門。)外婆見來了這么多小朋友,可高興了,于是給小朋友出了一個問題。她問:“小朋友,在你們家里見過什么是一個的東西,什么是許多個的東西?”(請幼兒回答,最后老師總結)外婆聽到小朋友找到這么多一個的東西和許多個的東西,夸獎小朋友真聰明!她又說:“小朋友,在外婆家的周圍還有許多東西是一個的和許多個的,我們一起出去找找吧。ǹ磼靾D,自然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辨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因為幾何圖形認識過程中往往過于單調,幼兒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小兔的家》。結合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符合幼兒興趣點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三角形、圓形、方形。

  2、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3、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帶有三角形、圓形、方形坑的小路一條,三角形、圓形、方形的圖形若干。

  2、小兔的家。

  3、音樂三段,小兔子頭飾、仙女頭飾、魔法棒一個。

  活動重點:

  能分清三角形、圓形、方形。

  活動難點:

  知道三角形、方形的區(qū)別。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情境:小兔子:嗚嗚嗚……

  小魔仙:小兔子,你怎么啦?

  小兔子:昨天晚上刮了臺風,把我家的房子吹倒了,我沒有地方住了。

  小魔仙:小兔子,你別傷心了,我用我的法力給你造一間新房子吧,說著一間新房子就變出來了。

  小兔子:太謝謝你了,親愛的小仙女。

  二、感知圓形、三角形、方形

  1、寶寶你們看,小兔家的房頂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有幾個角,幾條邊,呢?

  2、那小兔家的門會是什么形狀的呢?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呢?

  3、你們猜猜看小兔家的窗子會是什么形狀的.呢?圓形是什么樣子的呢?有角嗎?

  4、現在我們知道小兔家的房頂是三角形的,門是方形的,窗子是圓形的,教師出示三角形、方形,你們看這兩個圖形寶寶長得一樣嗎?

  5、教師小結: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方形有四個角、四條邊,方形的角和邊都比三角形多哦。而圓形的身體胖乎乎的,一個棱角也沒有。

  三、游戲—-修補路

  1、小兔子要在它的新房子里開個宴會,請寶寶們和老師一起參加,你們愿意去嗎?那我們一起出發(fā)吧!去小兔子家要經過一條路,你們看這條路怎么啦?路面有很多坑,這些坑都是什么形狀的?小兔子和寶寶們走在都是坑的路上會怎么樣呢?你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走在這條路上不摔跤呢?(把坑填平,路補好)

  2、你們真聰明,我們一起來修補路,把壞掉的路修補好。這里有這么多材料,怎樣來修呢?請幼兒示范修補路。

  3、教師小結:把圓形寶寶放進圓形的坑里,把三角形寶寶放進三角形的坑里,把方形寶寶放進方形的坑里。(強調把坑填滿、填平)

  4、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每人拿兩塊材料,根據坑的小、形狀進行修補,啟發(fā)幼

  四、結束部分

  1、教師帶幼兒一起驗證坑都填平了嗎?發(fā)現問題,啟發(fā)幼兒解決。

  2、現在路補好了,以后小兔走在這條路上再也不會摔跤了,小兔子很感謝你們,小兔子還在家等我們到它家開宴會呢。我們出發(fā)吧,沿修補好的小路到小兔家做客。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以情境貫穿整個活動,如先用小仙女、小兔子情境表演導入,充分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方形,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于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以游戲情節(jié)貫穿始終,讓幼兒和教師一起當魔法師,念咒語一起變小兔子家的房頂和窗子,然后再辨認圓形、三角形、方形,比較三角形、方形的不同,活動中幼兒與教師的互動也很多,寶寶們都很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出示了坑坑洼洼的小路吸引幼兒,再通過修補路的游戲讓幼兒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進一步鞏固了對幾何圖形的認識。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氣氛還是比較活躍的。不過活動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活動中的情境以小兔子的家前面那條路壞了,當小朋友們幫助小兔子把路修補好了,小兔子應該出來感謝一下小朋友們,這樣正好首尾呼應,不然給人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對于這次開展的成熟型教師教學活動,雖然有不經人意之處,但是經過這次活動前前后后摸索學習,讓自己也得到了鍛煉,多多鍛煉才會更好的成長。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促進幼兒比較、辨別能力的發(fā)展。

  2.學習從多種顏色的不同物體中找出同一種顏色的物體,并進行歸類。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找相同的顏色

  2.紅黃綠色的門票若干,紅黃綠拱形門各一個。

  教學具圖片

  教學具圖片

  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通過游戲入場,感知顏色的對應。

  幼兒自由選擇門票一張,通過相應顏色的拱形門。

  教師:請下朋友看一看自己的門票是什么顏色的,你就從哪種顏色的'門進入。

  二、展開

  1.動畫片:什么顏色

  引導幼兒觀看動畫片,尋找相應的顏色。

  教師:小朋友看看海里有什么?小魚是什么顏色的?

  讓幼兒講一講小朋友穿的什么顏色的衣服吊到什么顏色的魚

  2.初步學習按顏色分類。

  趣味練習:找相同的顏色

  教師:請小朋友找一找,哪些東西是紅顏色的?哪些東西是綠顏色的?哪些東西是黃顏色的?

  3.排除干擾,按顏色分類。

  (1)有一顆神奇樹,上面結滿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果子,看一看都有什么顏色的?

 。2)不受形狀的干擾進行分類。

  教師:請小朋友把水果放進和水果顏色相同的筐子里。

  三、結束

  總結評價。表揚愛動腦筋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3以內的數量,嘗試對3以內數量的物體進行歸類。

  2、在觀察圖片和提問的引導下,探索用點卡表示實物的數量。

  3、喜愛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花的圖片6張,其中數量為1、2、3的'花朵兩張;--1、2、3、的點卡片各一張,分類和底板。

  2、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實物和點卡操作圖片,分類盒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感知圖片數量,認識點子標記。

  1、師:小朋友看這兒有什么?每張圖片上有幾朵花?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好嗎?

  2、師:請小朋友說說哪些花是一樣多的?請小朋友把一樣多的花把它們放在分類盒的一個格子里。

  3、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他們都是幾朵花?

  4、師:(出示點子標記)小朋友看!這是什么?請小朋友數一數每張卡片上有幾個點?

  5、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嗎?請小朋友上來拿一張點卡去找和它一樣多的花做朋友。

  二、幼兒操作活動。

  1、花兒朵朵:

  師:(出示點數卡片和花朵圖片)小朋友看!老師這里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的花朵圖片,還有一些點子卡片。;本文現在請小朋友先數圖片上花朵的數量,然后將一樣多的花朵放在一起。最后請小朋友選擇點子卡片來表示有幾朵花。

  2、給點子找朋友師:(出示操作材料)小朋友看!這畫面上有什么?先點一下每樣物品有幾個,再用連線的方法將和點子一樣多的物品連起來。

  三、交流活動:找一樣多師:現在看著畫面說說和一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物品?和2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物品?和3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

  師:小朋友們都能找到他們的朋友真聰明!

  教學反思:

  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2-13

幼兒園小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03-11

【熱】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3-04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精】03-10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薦】03-10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熱】03-17

【薦】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3-01

【推薦】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3-04

【必備】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1-08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