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建處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制度,制度是一種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guī)章或準則。我們該怎么擬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基建處管理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基建處管理制度1
學;ㄌ庩P于基建項目施工管理的辦法暫行)
一、施工前
1、依據建筑工程立項計劃、施工圖說、施工合同、施工執(zhí)照、施工技術規(guī)范、投資額,組織、管理工程的施工。
2、施工管理的任務主要由基建處承擔,有關部門密切配合。
3、基建處施工科根據工程的規(guī)模、施工技術要求,配備各專業(yè)工地代表,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履行職責。工地代表應將工程質量做為首要管理目標,為建設高質量的工程盡職盡責。
4、施工科負責組織有關部門,依據設計確定的工程位置、標高,進行場地的“四通一平”。
5、根據工程的規(guī)模、施工技術要求的程度、要求建設的速度、施工條件的情況等,由施工科編制工程招標文件,綜合科負責辦理施工單位的招標工作,確定施工單位。
6、施工單位選定后由施工科辦理工程承發(fā)包合同的會簽,經各科會簽后,方可辦理合同的正式簽訂。
7、對施工單位進入現(xiàn)場人員的管理水平,施工技術水平,施工隊伍的技術素質,工種的配備、設備情況等,施工科應做全面的了解,以便進行管理。
8、單位工程原則上應該選擇一個總包單位。若要分包,總包單位必須事先報告我方,經我方研究同意后,方可進行。
9、為了把設計圖紙的`問題,解決在工程開工之前,以利施工的順利進行,在選定施工單位后,施工科應組織我方專業(yè)技術人員和施工單位審學圖說,并提出審圖意見。
10、施工科負責組織設計交底,解決審圖時提出的疑點。工程開工前,施工科督促施工單位編寫施工組織設計,經工地代表審查、施工科審核同意,報基建處處長批準。施工組織設計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工程概況,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準備工作,施工進度計劃,施工現(xiàn)場平面布置圖,技術指標,各分項用工、材料的采購、施工設備機具的進場、臨建設施的搭設、物資的運輸)計劃,安全衛(wèi)生措施等其中材料供應計劃應由材料科審核同意)。
二、施工階段
1、施工單位進入現(xiàn)場后,施工科應通知施工單位到校保衛(wèi)處辦理入校、住校的具體手續(xù)。對施工現(xiàn)場的情況,施工科應書面通知保衛(wèi)處,以便其加強對施工現(xiàn)場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
2、施工單位應根據學校建設計劃和合同工期,詳細制訂總施工進度計劃和分部、分項工程進度計劃,并匯制計劃網絡圖,報工地代表和施工科審核,同意后報主管處長批準。施工過程中,工地代表應嚴格按進度計劃控制工期,確保工程按計劃完成。
3、甲乙雙方的管理組織機構應在工地現(xiàn)場掛牌公告,內容包括:甲方工地代表、材料員,乙方項目經理、施工隊長、質量檢查員、材料員等。
4、工程開工后,工地代表要根據國家現(xiàn)行的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統(tǒng)一評定標準、操作規(guī)程、驗收規(guī)范和規(guī)程項目的具體設計要求,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面管理監(jiān)督。
5、施工科應定期組織施工調度會,重點解決施工的質量問題如有重大技術問題,應組織專業(yè)調度會解決)。協(xié)調各施工單位、專業(yè)工種之間的關系。會議由工地代表負責記錄,必要時要寫出會議紀要,發(fā)放相關單位。會議上提出的問題,由工地代表會后負責實施。
6、工地代表在工程開工時要立即建立《施工日志》,并堅持每天記錄,內容包括:質量檢驗記錄,試塊、試件的取樣檢驗記錄,事故處理記錄,甲乙雙方辦公會議記錄初驗及驗收情況,質量返修,獎懲事項,天氣情況,出勤和勞力組織情況等。該日志在竣工時作為施工技術資料交檔案室存檔。
7、根據規(guī)劃建設部門批準的建設文件和學?傮w規(guī)劃要求,由施工科組織勘測單位、施工單位和工地代表進行工程項目的定位、放線和確定標高。經檢驗后,組織規(guī)劃建設部門和設計單位的有關人員驗線。方位、軸線、標高、控制樁、龍門樁標高等數據復核準確無誤后,有關人員簽證確認,方可開挖基槽。
8、基槽開挖后,施工科組織工地代表和校審計處有關人員確定土石方的類別。對數量較大,地形復雜的土石方類別的確定,應報主管處長,共同研究確定,并由工地代表及時辦理簽證。
9、基槽開挖后,應及時釬探,工地代表要跟蹤檢查,并督促施工單位對基槽進行初驗,作質量評定。施工科應及時組織勘察、設計、質檢、施工等單位有關人員進行驗槽。如發(fā)現(xiàn)地基與勘察設計不符時,由設計人員提出處理意見。工地代表督促施工單位做好釬探、驗槽和地基處理記錄,各方人員簽證。未經簽證或基槽不符合設計要求的,不準進行下道工序
10、工地代表對沙漿、混凝土的配料,要經常進行檢查驗證,必須達到配比規(guī)定。
11、隱蔽工程隱蔽前,施工單位應首先進行自檢評定,然后由施工科組織設計、施工、質檢單位有關人員進行驗收,并做好驗收記錄,達到合格后及時辦理簽證手續(xù),進行隱蔽。如發(fā)現(xiàn)未經檢查驗收,或檢查驗收不合格而隱蔽,有關責任人必須負責。
12、建筑工程的基礎工程、主體工程等分部工程的質量,由施工科組織設計、施工、質檢部門的有關人員進行驗收,并及時辦理驗收簽證。
13、工地代表對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隨時進行監(jiān)督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通知施工單位進行處理。在未做出妥善處理之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4、重要問題和事故重大隱患,除通知施工單位外,應向科長匯報,必要時用書面文件通知和匯報。同時,施工科應組織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協(xié)助施工單位訂出處理的措施,經處長同意后,由施工科負責監(jiān)督實施。
15、各專業(yè)工地代表應密切配合,協(xié)調各專業(yè)工種的施工程序,保證施工順利進行。水電暖衛(wèi)工程的打洞、剔槽和預埋卡鉤應在土建抹灰前完成,工地代表應檢查是否牢固規(guī)范。
16、裝飾階段開始前,工地代表要督促施工單位首先做出樣板,由施工科組織有關人員對樣板進行驗收,驗收合格計劃創(chuàng)優(yōu)工程必須優(yōu)良)后,方可進行全面裝飾。工地代表嚴格按樣板標準,監(jiān)督施工單位按程序施工。
17、對工地發(fā)生停水、停電等由我方責任造成的停工現(xiàn)象,工地代表應及時和有關部門聯(lián)系,爭取盡快解決確保施工順利進行。如不能及時解決,要按合同規(guī)定,予以簽證。
三、材料管理
1、材料科要嚴把材料質量關,施工科工地代表應積極協(xié)助。
2、工程材料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和設計要求,對材料的型號、規(guī)格、性能等質量指標。
3、工程所用的地材,市場采購的物資,材料科、工地代表和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把關,對可能影響工程質量標準的材料,一律不準使用。
4、對沙漿及混凝土,必須按規(guī)定留試塊,材料科材料員、工地代表應跟蹤檢查施工單位的沙漿、混凝土試塊的制作、養(yǎng)護和試壓檢驗情況。
5、為防止假冒偽劣建材進入施工現(xiàn)場,對于重要材料和現(xiàn)場不易檢驗辨別的半)成品材料,材料科必須派專人跟蹤施工單位采購。
6、所有進場材料必須“三證”合格證、準用證、出廠證)齊全,其中鋼材、水泥、磚、防水材料等重要原材料和成品,應同時具有合格證和試驗報告。
7、有合格證明的材料或構配件仍應現(xiàn)場于是核查,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材料不準進入施工現(xiàn)場。
8、材料員和工地代表應仔細復驗材料,一旦發(fā)現(xiàn)所用材料與圖紙設計不符或存在疑點,應立即通知施工單位停止使用,并立即匯報。
9、材料檢驗要按國家的有關標準規(guī)范進行,不同批的材料要重新進行檢驗。
四、工程完工
1、工程完工后,工地代表應督促施工單位首先進行自檢自驗,合格后,提交“竣工報告單”,經工地代表和施工科長簽證同意后,進行工程初驗。
2、初驗由施工科組織,要求盡量詳盡細致。主要部位要進行實測實量,裝修安裝工程要逐件項)檢查,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初驗由工地代表做詳細記錄,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負責督促檢查施工單位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整改。整改后再由施工科組織復驗,復驗合格后,正式向規(guī)劃建設部門申請竣工驗收。
3、竣工驗收工作由基建處組織,約請規(guī)劃建設部門、質量監(jiān)督部門、設計單位及學校有關部門共同進行?⒐を炇蘸细窈,施工科及時辦理有關驗收手續(xù)。
基建處管理制度2
第一章總則
一、目的
1、合理配置,規(guī)避風險:通過定期輪崗制度對后勤敏感崗位人員進行輪換,防止腐敗現(xiàn)象發(fā)生;
2、多崗鍛煉,一人多能:通過內部崗位輪崗,可以緩解崗位人員不足的壓力,增強每位員工的崗位競爭力;
3、優(yōu)服劣汰,增加危機意識:輪崗推行是能都上、劣者下,推動員工工作態(tài)度端正,工作能力提升。
4、激勵員工,創(chuàng)造職業(yè)寬度:使員工在工作范圍上視野更寬,適應能力更強,最終能找適合自己的崗位,人盡其用。
二、意義
加強崗位輪換管理工作的計劃性、組織性、可行性和科學性。員工崗位輪換根據管理工作相關流程,使崗位輪換有制度可依,更好的指導員工崗位輪換管理工作,特制訂本制度。
三、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后勤與基建處全體輪崗員工。
第二章輪崗組織機構
成立崗位輪換領導工作小組,由后勤與基建處領導及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主要負責崗位輪換計劃的決策、執(zhí)行與監(jiān)督等工作;工作小組負責制定、提交崗位輪換計劃,并執(zhí)行輪崗計劃,反饋輪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第三章輪崗對象
后勤與基建處范圍內所有人員均屬于輪崗范圍,由崗位輪換工作領導小組制定輪崗總體工作計劃,統(tǒng)籌安排,合理配置,分步驟實施輪崗計劃。
1、特定崗位實行定期輪崗。
特定崗位包括采購、質檢、工程、倉儲等,具體崗位由工作領導小組審議確定。
2、安排有發(fā)展?jié)撡|人員進行系統(tǒng)的輪崗。
根據關鍵崗位人才需要,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后備人選進行系統(tǒng)的輪崗安排,由各部門提交關鍵后備人員輪崗計劃,報輪崗領導小組批準后執(zhí)行。
3、個人申請。
員工個人可根據自身工作情況,結合后勤與基建處發(fā)展需要,申請崗位輪換;申請條件為在現(xiàn)崗位上工作兩年以上且上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
4、主管以上崗位人員在同一崗位連續(xù)工作五年以上且未得到晉升者必須進行輪崗。
第四章輪崗的原則
1、不能對崗位輪出和輪入部門的`工作產生較大影響。
2、有利于參與崗位輪換的人員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及工作績效。
第五章輪崗時間
1、部門內部輪崗
部門負責人根據輪崗崗位的工作內容、強度及復雜度確定輪崗時間,報崗位輪換領導工作小組。小組根據崗位工作說明書及工作定額要求提出審核意見,做出縮短或延長崗位輪換時間,報后勤與基建處領導批準。
2、跨部門輪崗
輪崗相關部門負責人根據需輪崗崗位工作內容、復雜度及需輪崗人員的知識、經驗、能力確定輪崗時間,崗位輪換領導工作小組審核。領導小組根據崗位工作說明書、工作定額要求以及需輪崗人員的以往的績效考核成績提出審核意見,做出縮短或延長崗位輪換時間,報領導批準。
第六章輪崗流程
1、召開部門會議
每年度12月初旬,由各部門負責人組織召開部門會議,總結本年度本部門崗位輪換工作實施情況,評價本年度崗位輪換效果,提出相關的意見及改進措施,決定下一年度本部門崗位輪換人員及人數。
2、召開輪崗領導工作小組會議
每年根據需要召開輪崗領導工作小組會議,會議內容包括回顧本年度崗位輪崗實施情況及效果評價,提出相關的意見及改進措施,同時做好下一年度各部門輪換工作計劃,最后匯總下一年度崗位輪換工作計劃,報處領導批準實施。
3、填寫工作業(yè)務寫實表
需輪崗的人員需要填寫工作業(yè)務寫實表,要對本崗位工作作出詳細的業(yè)務寫實,包括本崗位工作的程序、流程、需要注意的問題,為崗位輪換做準備,填寫完畢后需部門負責人審核簽字。
4、制定崗位輪換計劃,組織輪換前的培訓
輪換前應按計劃進行人員培訓。培訓計劃要根據輪崗人員的實際情況和業(yè)務能力來進行,讓員工對新崗位的規(guī)章制度、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和要求、基本操作程序和規(guī)范等都有初步的了解,使其能很快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同時,要按計劃進行測試,考察其承接新崗位的業(yè)務能力。
5、做好工作交接工作
需輪崗人員的工作交接一定要徹底,防止因交接不徹底出現(xiàn)工作不能銜接或不連續(xù)的現(xiàn)象,保證工作順利進行,輪崗部門負責人對交接工作負有指導和監(jiān)督責任。
6、考查輪崗結果
各部門負責人對到本部門輪崗的人員進行輪崗工作考查,并進行評價。短期輪崗結束后,輪崗人員按計劃回到原工作崗位。
第七章其他
輪崗過程,效果不好或者出現(xiàn)不良現(xiàn)象,由后勤與基建處負責處理。
要不斷總結經驗和完善輪崗體系,以達到輪崗管理的最佳效果。
基建處管理制度3
第一條為暢通后勤管理與基建處信息反饋渠道,強化、監(jiān)督和推動后勤建設,加強規(guī)范化、制度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把問題始終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特制定后勤管理與基建處信息反饋制度。
第二條信息反饋流程
1、正常信息上報及回復流程:
分管校領導——后勤管理與基建處領導——科長——員工
2、夜間和雙休日節(jié)假日值班信息上報流程
值班人員——后勤管理與基建處值班長——學?傊蛋唷崎L——后勤管理與基建處負責人
3、非正常信息流程:
。1)遇緊急情況,領導安排的工作,完成與否都必須向領導回復。
。2)院領導越級安排的工作,可直接回復。
。3)越級反饋情況,事后在部門內按正常程序進行匯報、
4、涉及員工辭職、辭退、開除、投訴等重大問題,需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后勤管理與基建處負責人,其他事宜視情況進行信息反饋。
5、后勤管理與基建處各科負責人根據收集的信息,提出具體處理意見和建議,報后勤管理與基建處領導審批,依據審批意見,處理具體事宜。
6、后勤管理與基建處事務管理科負責員工及學生的信息反饋,及時準確的收集各科室(原則上一周一次)落實整改情況,報各科室科長具體落實。
第三條信息反饋時間:
1、所有布置的'工作在接到領導指示后立即行動,工作完成后第一時間反饋信息。
2、所有信息反饋時限不得超過2天。
3、員工發(fā)現(xiàn)問題,自身不能解決的,應第一時間向自己上級匯報。對匯報的問題2日內不能給予解決的,員工則可越級匯報。
4、重大事件應第一時間向后勤管理與基建處分管處長反饋信息,同時必須每小時反饋一次工作進度。
5、對暫不能解決的問題,應匯報說明不能解決的原因。
第四條信息反饋內容:
1、落實學校布置的相關工作,執(zhí)行上級各項決定及措施。
2、對上級交辦和后勤管理與基建處辦公會議布置的工作。
3、主辦、承辦各類重大活動情況。
4、后勤管理與基建處各項工作的改革措施和工作進度等書面反饋。
5、有特色,有創(chuàng)新思路或對工作有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6、員工思想動態(tài)。
7、突發(fā)性事件。
8、后勤管理與基建處日常保障和管理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或取得的成績。
9、其他有價值的信息。
第五條各科室信息反饋完整、準確、及時;不及時反饋信息,造成嚴重后果,影響后勤管理與基建處的工作,依據情節(jié)給予相應的處罰,情節(jié)嚴重追究經濟或行政處分。
第六條各科室科長對信息的反饋有直接的責任,事務處理上按照“首問負責制”原則,且落實跟蹤到位。
第七條重大事項的信息反饋必須立即向后勤管理與基建處領導報告,包括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內容及處理措施,并補附有書面報告。
第八條信息反饋要求:
1、科長、員工要嚴格按信息反饋程序進行匯報工作。
2、信息反饋應真實可靠,實事求是,信息中數字,單位務必準確。
3、反饋力求做到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
4、對違反信息反饋程序,造成不良后果的,對相關責任人給予以處罰。
第九條本制度的解釋權歸e師范高等?茖W校學校后勤管理與基建處。
【基建處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經典管理制度11-28
煤礦后勤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11-07
工廠車間管理制度車間管理制度07-30
涼菜管理制度07-30
分工管理制度12-03
上報管理制度10-25
倒班管理制度10-12
測量管理制度07-21
ktv管理制度07-10
收費管理制度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