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木樁》閱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是對有關(guān)閱讀題所做的解答。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木樁》閱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木樁
蘇亦薇
文廟街不認識劉老頭,劉老頭很熟悉文廟街。劉老頭每年秋冬時節(jié)在文廟街賣烤紅薯,一賣就是七八年.看著客人遞錢時仍盯著手機的雙眼和行色匆匆的背影,他明白就是再賣上七八年,他仍然是文廟街的陌生人。
這座城市的冬日漫長酷冷,但劉老頭每天都會誠懇地緩緩推著他烤紅薯的鐵皮車子,出現(xiàn)在昏暗的晨光中,那時辰,路燈通常還沒有熄滅,他坐在暖黃的燈光里,不吆喝,也不像其他商販那樣把錢盒放在趁手的位置,連人帶車像一棵古老又踏實的木樁,不粗壯,但足夠穩(wěn)妥。
劉老頭以前是個教師,每月有退休全;他兒子很出息,在一個大城市工作,每月匯來的錢足夠讓他活得更安逸。親威朋友沒人明白他干嘛非得寒冬臘月里跑到街邊賣紅薯,隔三岔五會有人苦口婆心地勸他回家享福。對此,劉老頭只是報以微笑,就像他每賣一個紅著也都會對每個顧客微笑。
絕大多數(shù)顧客無暇看他那一笑.偶爾會有人的眼神對上那笑容,他們會一愣,然后匆忙離開。
“這老頭子就是犟噢!”親友看到他這笑呀,便明白說再多也無濟于事,于是劉老頭就那么在文廟街日復一日地賣烤紅薯。
偶爾走進街內(nèi)的我,感覺劉老頭擺弄那些烤紅薯的樣子,很有些“寫意”——小鐵皮車子擦得锃亮,車身被細心地分出了許多許多小抽屜,抽屜里躺著紅薯,既不沾馬路揚塵,又能借爐溫加熱。
劉老頭侍弄烤紅薯,像是在安撫自己的孩子。他順著一種小曲兒似的奇妙韻律錯落地打開那些抽屜翻動那些紅著,時而捏一下;那烤爐是燒柴的,他細心地把木柴分成小把小把,隔三岔五放進爐膛,從來不一次扔一大把。
烤紅薯攤邊偶爾會跑來街口小超市店主的孫女,小姑娘約摸六七歲吧,長得不算漂亮,但那雙大眼睛總泛著亮的水光。她是很少能對劉老頭的微笑回報一個大大的笑容的人。劉老頭慈愛地看著她,他總覺得這小姑娘專心啃紅薯的樣子,像一朵大晴天里的鈐蘭花。
“爺爺你為什么不把柴一次性都加進去,多省事。俊毙」媚锬搪暷虤獾貑。
“小寶貝兒呀,一次性全加進去火太旺,烤煳了就不好吃嘍!”
很多時候,劉老頭嘆息除了這個小姑娘,很多顧客好像并不在意口感。自己生意之所以還算過得去,是因為那七八年都沒有漲過價的烤紅薯用來充饑,又省錢又節(jié)約時間。
劉老頭用心地這么做,他覺得自己像個老得一塌糊涂的木樁,已經(jīng)沒法再向上長了,但根部仍然緊緊抓著深深的土壤;他想為高樓鱗次櫛比的城市和匆匆來往的人們,用最質(zhì)樸最平凡的煙火味道,添個有溫度的生活細節(jié);他想用深埋爐膛里的火星,把時光里那點情感留得久一點,再久一點。
他覺得自己還是個老師,課堂是陋巷,教具是紅薯,教學表達是微笑,如果能被感受到,就算功德圓滿。只是,他的多數(shù)學生意識不到有人在教他們。
那些深冬的晨光里,劉老頭總愛盯著爐膛里飛出的火星看,那么小小的、耀眼的、滾燙的一簇,飛出短短的一段距離后,泯滅在呼嘯的北風里。
劉老頭感覺到在自己心口也有這么一團爐火在燃燒,火苗來自遙遠的過去,不斷地有火星飛出來;他是饋贈世人火苗的木樁,扎根在溫柔的土壤里,盼望著耀眼的、小小的、安和的、滾燙的火星,飛得遠一點,再遠一點。
。ㄟx自《芙蓉》)
4.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開頭入筆直接,一句“文廟街不認識劉老頭,劉老頭很熟悉文廟街”看似突兀,實則在對比反差中留下疑問,引起讀者思考。
B.小姑娘的微笑如冬日陽光溫暖人心,作者寫小姑娘的出現(xiàn),既暗含對比,又通過對話引出下文,隱約交代劉老頭執(zhí)著堅持的原因。
C.“木樁”并非文中描寫的實物,文章以“木樁”為喻,表現(xiàn)人物特點,形象貼切,內(nèi)涵豐富,可謂形神兼?zhèn)洹?/p>
D.劉老頭本可在家安享退休生活,卻選擇寒冬臘月在街邊賣烤紅薯,對親友的善意勸告也是置之不理,都緣于其固執(zhí)的性格。
5.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刻畫劉老頭的形象,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5分)
6.“他覺得自己還是個老師”,對此你怎么看?請結(jié)合文本簡述理由。(6分)
答
4.D(“都緣于其固執(zhí)的性格”錯)
5.(5分)運用正側(cè)描寫。正面描寫了劉老頭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及心理,又以顧客、親友和小姑娘側(cè)面襯托,表現(xiàn)劉老頭待人、工作等方面的品格。運用多重對比。文章通過顧客與劉老頭、親友與劉老頭、小姑娘與顧客等多重對比,突出劉老頭真誠、執(zhí)著的性格特點。運用環(huán)境烘托。漫長酷冷的冬日、昏暗的晨光、呼嘯的北風等自然環(huán)境描寫以及鱗次櫛比的城市、行色匆匆的人們等社會環(huán)境描寫的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運用比喻手法。劉老頭自比為木樁,作者把劉老頭內(nèi)心的熱情比作爐火,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品格,形象貼切而又耐人尋味。(答“象征”也可)(答對1點2分,答對2點4分,答對3點5分)
6.(6分)我認為劉老頭依然是個老師。他雖已從教師崗位退休,但從未忘記育人的責任,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不圖享受,以工作育人。他雖已退休,但不貪求享受,堅持工作;他上街賣烤紅薯,一絲不茍,追求品質(zhì),做到價廉物美。他以認真用心的工作態(tài)度教育他人。待人真誠,以微笑育人。他選擇賣烤紅薯,面對不理解他的親友,面對行色匆匆的顧客,面對可愛的小姑娘,他都報以微笑,他希望用真誠的微笑影響他人。甘于奉獻,以精神育人。他自喻為木樁,既緊緊抓住土壤,又不斷燃燒自己,饋贈世人火苗,傳遞耀眼的火星,希望用最質(zhì)樸最平凡的煙火味道為社會增添有溫度的細節(jié),以此溫暖社會,化育他人。(表明觀點1分,理由答對1點2分,答對2點4分,答對3點5分)】
【《木樁》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等》閱讀答案04-28
馬閱讀理解題及答案閱讀答案09-18
黃土閱讀題答案 黃土閱讀答案04-02
《閱讀的愉悅》閱讀答案02-02
好望角閱讀及閱讀答案12-26
《建筑的閱讀》閱讀及答案08-26
永遠的門 閱讀答案 永遠的門閱讀答案12-17
特殊的聽眾閱讀答案 特殊的聽眾閱讀答案12-17
鶴閱讀附答案|說正閱讀答案05-17
觸摸春天的閱讀答案 觸摸春天閱讀答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