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一定要成為孩子們的楷模
作者:聚優(yōu)時間:2017-09-02
7月16日至7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在臨沂師范學院舉辦的山東省農(nóng)村中學小學教師素質(zhì)提高第二期培訓班,感受頗深。下面我談一下我的收獲。
常言道: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好的莊稼人。”莊稼人只要按時令播種、施肥就可能有好的收成。反之亦然?鬃右苍f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令則不行。“告誡我們 做 老師的要言而有信,以身作則,因為身教勝于言教。曾子殺豬的故事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答應(yīng)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事,做家長的就可以爾反爾。如果你對孩子的承諾不要說多次不兌現(xiàn),就是偶爾不兌現(xiàn),長此以往,也就在無形中學會了欺騙,從而欺騙他們身邊的人。還有大家都很熟悉的19歲就被哈佛大學錄取的成都女孩劉亦婷和19世紀德國的神童卡爾·威特,他們之所以能成功,關(guān)鍵是他們的父母在其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們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豈不知劉亦婷從小就生活在單親家庭中,可以想象她母親劉衛(wèi)華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她又是用多么頑強的毅力來戰(zhàn)勝它們的?·威特出生后就被父母和周圍的人認為是一個智力一般甚至是偏下的兒童。但正是父親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讓孩子在四歲就會說八種語言,八歲就進入萊比錫大學。
面對現(xiàn)實,捫心自問: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又用了多少心血?很少、很少。由于工作原因,我平時與孩子接觸的時間本來就比較少,一周只能見兩晚上。即使與孩子在一起,自己也想放松一下,所以就放任孩子自己玩,而不想?yún)⑴c其中。其實這對孩子來說是很不公平的,更是不負責任的,F(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背過某篇課文,明天檢查,但老師自己卻沒有背過;告訴孩子要誠實,要講真話,請問家長和老師,你們做的都很好嗎?命令孩子睡前洗刷,請問家長你做到了嗎?我們總是要求孩子多讀書,家長老師又讀了多少呢?你是否感覺和學生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呢?所以,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我們都要善于和孩子一起學習,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孩子的益友,學生的良師。
這讓我想起上函授期間認識的兗州市的鞏愛芳老師,因為是她介紹了兩本好書給我:一本是《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本是《卡爾威特的教育》。她還告訴我她那里的老師都研究這兩本書,然后結(jié)合自己孩子的實際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出的孩子都很優(yōu)秀,考上的都是名牌大學;她還說她除了當班主任之外,回家就是陪孩子看電視、看書、寫作業(yè)等,一切都圍著孩子轉(zhuǎn),生活雖然累點卻很充實。四年的時間一晃而過,這兩本書我也不只一次的讀,但用的卻很少。我現(xiàn)在的生活很緊張卻不充實,感覺真的對不住鞏老師。希望以后我能改變這種精神狀態(tài),至少做一個合格的母親。
培訓期間給我震撼很大的一位老師就是林化君,他一上課就問我們一個問題:現(xiàn)在能稱得上專業(yè)化的職業(yè)是哪三種?我們都說是醫(yī)生、教師和律師。他卻說是:醫(yī)生、牧師和律師,老師并不屬于其中。這就暗示教師一定要注重自身專業(yè)的學習和提高,而不要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這樣的話來麻痹自己。我想有時候,教師總是抱怨自己沒有受到應(yīng)有的重視,卻沒有考慮到自身的發(fā)展還沒有達到讓大部分人佩服的地步。他還講了一個讓我很吃驚的觀點: 現(xiàn)在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實質(zhì)上是各國中小學教師之間的競爭。我還想加一點:是中小學教師和孩子父母之間的競爭。因為我們現(xiàn)在正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它是培養(yǎng)真正人的教育,而培養(yǎng)真正的人需要老師和家長密切配合,給孩子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學校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這樣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就會達到內(nèi)外一致,長此以往,什么樣的孩子教育不好呢?所以,我覺得做人和學習同等重要。作為教師,我首要的任務(wù)是培養(yǎng)一個合格的人,進自己最大的努力。
林老師的這一觀點,讓我很自然的聯(lián)想到中日夏令營中的一幕:中日小學生爬山比賽,掉隊的則全是中國的孩子,并且中國參加此次活動的都是所謂的“優(yōu)秀生”,而日本則是很普通的孩子,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難道不是父母所謂的“愛”而造成的嗎?我還想到了另一幅畫面:在寒冷的冬天,剛下完大雪,一位中國的母親領(lǐng)著自己的孩子出來玩,穿戴的嚴嚴實實。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位日本母親和孩子正穿著短褲在雪地里玩,中國的母親感到非常的吃驚,走上前去問:“這樣孩子不會感冒嗎?”日本母親微微一笑說:“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是啊,孩子從小就習以為常,身心各方面都能適應(yīng),感冒的幾率就會降低。而這一切功勞都要歸功于父母的教育觀念:相信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包括很小的孩子。這可能就是日本一個小小島國能在二戰(zhàn)結(jié)束后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nèi)變?yōu)閬喼匏男↓埖脑蛑话桑?
總之,通過此次培訓,我深刻認識到教師肩上的責任有多重多大:改變學生的思想就能改變他們的行動,改變他們的行動就能改變他們的命運。所以,老師,你一定要成為孩子們的楷模。
常言道: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好的莊稼人。”莊稼人只要按時令播種、施肥就可能有好的收成。反之亦然?鬃右苍f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令則不行。“告誡我們 做 老師的要言而有信,以身作則,因為身教勝于言教。曾子殺豬的故事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答應(yīng)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事,做家長的就可以爾反爾。如果你對孩子的承諾不要說多次不兌現(xiàn),就是偶爾不兌現(xiàn),長此以往,也就在無形中學會了欺騙,從而欺騙他們身邊的人。還有大家都很熟悉的19歲就被哈佛大學錄取的成都女孩劉亦婷和19世紀德國的神童卡爾·威特,他們之所以能成功,關(guān)鍵是他們的父母在其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們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豈不知劉亦婷從小就生活在單親家庭中,可以想象她母親劉衛(wèi)華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她又是用多么頑強的毅力來戰(zhàn)勝它們的?·威特出生后就被父母和周圍的人認為是一個智力一般甚至是偏下的兒童。但正是父親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讓孩子在四歲就會說八種語言,八歲就進入萊比錫大學。
面對現(xiàn)實,捫心自問: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又用了多少心血?很少、很少。由于工作原因,我平時與孩子接觸的時間本來就比較少,一周只能見兩晚上。即使與孩子在一起,自己也想放松一下,所以就放任孩子自己玩,而不想?yún)⑴c其中。其實這對孩子來說是很不公平的,更是不負責任的,F(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背過某篇課文,明天檢查,但老師自己卻沒有背過;告訴孩子要誠實,要講真話,請問家長和老師,你們做的都很好嗎?命令孩子睡前洗刷,請問家長你做到了嗎?我們總是要求孩子多讀書,家長老師又讀了多少呢?你是否感覺和學生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呢?所以,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我們都要善于和孩子一起學習,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孩子的益友,學生的良師。
這讓我想起上函授期間認識的兗州市的鞏愛芳老師,因為是她介紹了兩本好書給我:一本是《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本是《卡爾威特的教育》。她還告訴我她那里的老師都研究這兩本書,然后結(jié)合自己孩子的實際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出的孩子都很優(yōu)秀,考上的都是名牌大學;她還說她除了當班主任之外,回家就是陪孩子看電視、看書、寫作業(yè)等,一切都圍著孩子轉(zhuǎn),生活雖然累點卻很充實。四年的時間一晃而過,這兩本書我也不只一次的讀,但用的卻很少。我現(xiàn)在的生活很緊張卻不充實,感覺真的對不住鞏老師。希望以后我能改變這種精神狀態(tài),至少做一個合格的母親。
培訓期間給我震撼很大的一位老師就是林化君,他一上課就問我們一個問題:現(xiàn)在能稱得上專業(yè)化的職業(yè)是哪三種?我們都說是醫(yī)生、教師和律師。他卻說是:醫(yī)生、牧師和律師,老師并不屬于其中。這就暗示教師一定要注重自身專業(yè)的學習和提高,而不要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這樣的話來麻痹自己。我想有時候,教師總是抱怨自己沒有受到應(yīng)有的重視,卻沒有考慮到自身的發(fā)展還沒有達到讓大部分人佩服的地步。他還講了一個讓我很吃驚的觀點: 現(xiàn)在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實質(zhì)上是各國中小學教師之間的競爭。我還想加一點:是中小學教師和孩子父母之間的競爭。因為我們現(xiàn)在正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它是培養(yǎng)真正人的教育,而培養(yǎng)真正的人需要老師和家長密切配合,給孩子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學校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這樣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就會達到內(nèi)外一致,長此以往,什么樣的孩子教育不好呢?所以,我覺得做人和學習同等重要。作為教師,我首要的任務(wù)是培養(yǎng)一個合格的人,進自己最大的努力。
林老師的這一觀點,讓我很自然的聯(lián)想到中日夏令營中的一幕:中日小學生爬山比賽,掉隊的則全是中國的孩子,并且中國參加此次活動的都是所謂的“優(yōu)秀生”,而日本則是很普通的孩子,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難道不是父母所謂的“愛”而造成的嗎?我還想到了另一幅畫面:在寒冷的冬天,剛下完大雪,一位中國的母親領(lǐng)著自己的孩子出來玩,穿戴的嚴嚴實實。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位日本母親和孩子正穿著短褲在雪地里玩,中國的母親感到非常的吃驚,走上前去問:“這樣孩子不會感冒嗎?”日本母親微微一笑說:“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是啊,孩子從小就習以為常,身心各方面都能適應(yīng),感冒的幾率就會降低。而這一切功勞都要歸功于父母的教育觀念:相信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包括很小的孩子。這可能就是日本一個小小島國能在二戰(zhàn)結(jié)束后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nèi)變?yōu)閬喼匏男↓埖脑蛑话桑?
總之,通過此次培訓,我深刻認識到教師肩上的責任有多重多大:改變學生的思想就能改變他們的行動,改變他們的行動就能改變他們的命運。所以,老師,你一定要成為孩子們的楷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