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nóng)學實習報告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nóng)學實習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習時間:
20xx年11月10~12月10日
實習目的:
了解大豆生物學特性
一、大豆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大豆是喜溫的作物,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下生長良好。發(fā)芽最低溫度在6—8℃,以10一12℃發(fā)芽正常;生育期間以15— 25℃最適宜;全生育期要求1700—2900℃的有效積溫。
2.光照大豆是喜光短日照作物,對光照條件好壞反應較敏感,要求較長的黑暗和較短的光照時間。具備這種條件就能提早開花,否則生育期變長。
3.水分大豆需水較多,每形成l克干物質(zhì),需耗水600一1000克,比高梁、玉米還要多。大豆對水分的要求在不同生育期是不同的。
4.土壤大豆對土壤適應能力較強,幾乎所有的土壤均可以生長,對土壤的堿度適應范圍(pH值)在6—7.5之間,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zhì)、土層深厚、保水性強的壤土為最適宜。大豆在田間生長條件下,每生產(chǎn)50千克子粒,需吸收氮素3.6千克;磷0.6—0.75千克;氧化鉀1.25千克。
二、高產(chǎn)栽培技術:
。1)選種
(2)種子處理
。3)播種
。4)中耕除草(化學、人工)
。5)收獲
。6)貯藏加工
一、品種選擇:
根據(jù)不同的用途選用不同的品種。以采食鮮莢為主,應選擇寬莢、品質(zhì)好、風味早熟的品種;采收后以加工豆制品為主的,選用蛋白質(zhì)含量高的品種;以加工油料為主的應該選擇含油量高的品種。
二、種子處理:
精選大豆種子,測試種子的發(fā)芽率和發(fā)芽勢,已確定合理的播種量。針對當?shù)卮蠖沟闹饕∠x害選用恰當?shù)姆N衣劑進行種子包衣。
二、適時播種:
在當?shù)貧鉁胤(wěn)定通過10℃時進行播種,但要保證在終霜期過后出苗。切忌在雨后和土壤爛濕時播種,否則大豆會因吸水受脹而不能發(fā)芽,即使已發(fā)芽的也容易引起爛根死苗。
三、合理密植:
播前用適量多菌靈拌種,防止苗期病害發(fā)生。根據(jù)品種特性確定合適的種植密度,采用條播的方式,一般每畝保苗1.2-1.6萬株,畝用種5-7公斤。
四、及時施肥:
大豆需要大量的磷鉀肥,施用磷鉀肥對毛豆增產(chǎn)效果顯著。磷鉀肥一般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基肥的數(shù)量,應視土壤肥力而定,一般畝施氮磷鉀復合肥25公斤作基肥,在生長期間可視生長情況適時追肥。幼苗期,根瘤菌尚未形成,可施一次10%的人糞尿或三元復合肥10公斤;開花前及花期噴施2次縮節(jié)胺,抑制大豆徒長,使莖稈變粗,株型緊湊,促進營養(yǎng)物質(zhì)向莢果轉(zhuǎn)移,提高大豆的結莢數(shù)、和飽滿率,一般可增產(chǎn)10-25%。
五、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破除板結,疏松土壤,消滅雜草,加速土壤有機物分解,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旱時蓄水保墑,澇時散墑,協(xié)調(diào)土壤中水、肥、氣、熱的關系,促進根系生長和根瘤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大豆苗期中耕是促苗早發(fā)、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俗話說“麥鋤三遍沒有溝,豆鋤三遍圓溜溜”。夏播大豆苗期高溫多雨,草苗齊長,易出現(xiàn)草荒。因此,必須及早中耕。大豆生育期內(nèi)一般需中耕2~3次。第1次在苗高6~10厘米時進行;第2次在苗高15~20厘米時進行;第3次在開花前進行。滅茬播種的大豆,第1次中耕要深,以松土滅茬除草為目的,同時要防止帶土壓苗;第2次中耕深淺應視苗情而定,對旺長的苗可深中耕;第3次中耕應淺,可結合培土進行,以松土、除草、防倒伏為目的。也可應用化學除草劑除草,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播后苗前進行1次土壤化學封閉性除草,將雜草消滅在出苗前后。常用藥劑為每畝50%乙草胺乳油25~75毫升,72%都爾乳油150毫升,或48%拉索乳油200毫升,對水45千克噴霧。
六、鼓粒成熟時期管理
1、生育特點:營養(yǎng)生長基本停止,生殖生長旺盛。這個階段前期決定粒數(shù),中后期決定粒重,根莖生長減弱,根瘤固氮能力開始下降。
2、主攻目標:保根、護葉,增莢、增粒,提高粒重。
3、主抓措施:
、儆龊导皶r澆水。大豆鼓粒期對水分反應敏感。此時正處于山東“秋旱”季節(jié),所以要及時澆水。
、谘a施肥料。此期強葉片發(fā)黃,結合澆水可畝施尿素5公斤或噴灑3%的磷酸二氫鉀1-2次。以延緩葉片衰老,提高粒重。
、鄞似诖蠖怪饕οx有食心蟲、豆莢螟?山Y合增強葉片后期功能,增強光合能力,提高粒重,促進早熟,每畝可用50%的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加天達2116(豆科型)75克兌水45公斤混合噴霧或用70%晶體敏螟蟲700-1000倍液加入天達2116(豆科型)75克混合噴霧?煞老M品市場蟲害,又能早熟、增產(chǎn)。
④適時收獲。人工收獲宜在大豆的黃禾期,機械收獲大豆在完熟初期為適宜期。大豆田采用上述栽培技術要點實施,病蟲害等可以得到很好控制,植株健壯不早衰,莢果飽滿優(yōu)質(zhì),較普通管理田增產(chǎn)25%以上。
七、適時收獲
大豆的適宜收獲期:大豆的適宜收獲期為黃熟末期到完熟期,過早收獲,籽粒尚未充分成熟,干物質(zhì)積累還在進行,降低百粒重和脂肪含量。過晚收獲,豆莢炸裂,籽粒落地減產(chǎn)。人工收獲宜在大豆黃熟末期進行,即當大豆葉片脫落90%,植株變成黃褐色,莖和莢變成黃色,用手搖動植株可聽到子粒的嘩嘩聲時收獲。機械聯(lián)合收獲應在完熟期進行,此時大豆植株的莖桿變成褐色,葉片全部脫落,葉柄基本脫盡,豆莢和豆粒呈現(xiàn)品種的固有的顏色,籽粒已歸圓,搖動豆莢有響聲。無論人工或機械收獲最好在晴天早晨或上午進行,以防炸莢。
質(zhì)量要求:人工收獲質(zhì)量要求要求割茬低,不留底莢,放置規(guī)范,及時涼曬收打,收割損失率小于2%,脫粒要脫凈收凈,顆粒不丟,產(chǎn)品質(zhì)量要符合國家大豆收獲質(zhì)量標準,至少在3等以上。機械收獲的質(zhì)量要求不留底莢,割茬一般在5-6厘米,收割損失率小于1%,脫粒損失率小于2%,破損率小于5%,清潔率大于95%。
【農(nóng)學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農(nóng)學專業(yè)實習總結03-25
農(nóng)學最熱門的十大專業(yè)06-04
幼兒園實習報告-實習報告10-30
藥廠實習的實習報告08-16
證券實習的實習報告08-05
金工實習實習報告09-22
實習生實習報告04-20
汽修的實習報告03-20
機械實習報告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