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彭桓武中國氫彈之父個人事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要用到事跡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跡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一般事跡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彭桓武中國氫彈之父個人事跡,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彭桓武中國氫彈之父個人事跡1
彭桓武1915年出生于吉林長春,他的父親彭樹棠早年畢業(yè)于日本早稻田大學,辛亥革命后在長春縣做縣長,人稱“長春彭”。受家學影響,彭桓武自幼雖體弱多病,卻愛讀書,尤其是對算術,從小就表現(xiàn)出極高的興趣和天賦。在4歲上學之前,彭桓武就已經(jīng)掌握了復雜的四則運算。
1930年,彭桓武隨父兄一起到北京求學。憑著天資聰穎和刻苦勤奮,1931年,彭桓武考入了清華大學,在這里,開始了他與物理的不解之緣,這一年他16歲。1935年,彭桓武大學畢業(yè)后,繼續(xù)在清華攻讀研究生,師從周培源學習物理,與王竹溪、林家翹、楊振寧并稱為“清華四杰”。清華園的學習,對彭桓武來說,不僅是對自然科學知識的探索,“自強不息”的校訓還時刻激勵著他要發(fā)憤圖強,擔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彭桓武養(yǎng)成了好學深思、追求真理、開拓創(chuàng)新、不怕吃苦的品質。這為他將來帶領科研團隊攻克難題,以自然科學報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7年,日寇的侵華活動日益嚴峻。彭桓武踏上了南下逃亡的道路,除了必要的行李,他還懷揣了一包足夠毒死他三次的砒霜,做好了倘若被日本人抓住,決不做順民的.打算。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彭桓武選擇寧折不彎,他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jié)讓人敬佩。后來,他寫詩道“世亂驅人全氣節(jié),天殷囑我重斯文”。這是亂世之中知識分子的風骨和氣節(jié),更是中華民族壓不彎的脊梁。
1938年,彭桓武在老師周培源的推薦下,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學名額,遠赴英國愛丁堡大學,跟隨馬克斯·玻恩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等待學成歸來報效祖國。
彭桓武中國氫彈之父個人事跡2
1930年,彭桓武隨父兄來到北京求學,憑借天資聰穎和刻苦勤奮,年僅16歲就考入了清華大學,從此與物理結下了不解之緣。求學期間,他受到了吳有訓、葉企孫、周培源等大師的悉心指導,打下了堅實的理學基礎。畢業(yè)后,他進入清華大學研究院深造,師從周培源,并與王竹溪、林家翹、楊振寧并稱為“清華四杰”。
然而,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彭桓武被迫中斷學業(yè),輾轉來到云南大學執(zhí)教。一年后,在周培源的鼓勵下,他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留英庚款生,遠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師從著名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
1940年,彭桓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后,決定回國效力。然而,由于二戰(zhàn)爆發(fā),歐洲到亞洲的海路被封鎖,他不得不繞道美國。但在辦理簽證時,他因一條侮辱性的`條款而憤然決定留在歐洲。在都柏林高等研究院,他從事博士后研究,并加入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薛定諤的研究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947年,彭桓武終于回到了魂牽夢縈的祖國。回國后,他先后在云南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多所大學任教,并參與創(chuàng)辦了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重任,為日后的核物理研究工作儲備了大量人才。
1961年,彭桓武被調(diào)到北京第九研究所,頂替蘇聯(lián)專家從事原子彈理論攻關。他參與和領導了中國原子能物理和原子彈、氫彈以及戰(zhàn)略核武器的理論研究和設計,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國防項目當時都是嚴格保密的,直到1999年,彭桓武獲得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他的事跡才為人所知。
彭桓武中國氫彈之父個人事跡3
1941年到1943年,彭桓武和海特勒、哈密頓合作發(fā)表了一系列論文,綜合介子場的研究成果對宇宙線現(xiàn)象進行較系統(tǒng)的解釋,這些成果中最著名的一部分就是以三人姓名首字母命名的HHP理論,這一理論發(fā)展了量子躍遷幾率的理論,用能譜強度首次解釋了宇宙線的能量分布和空間分布等。
1945年,彭桓武與玻恩合作關于場的量子力學與統(tǒng)計力學的一系列探索性工作,共獲愛丁堡皇家學會的'麥克杜格爾—布里斯班獎。同年夏,他獲得愛丁堡大學科學博士學位。
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彭桓武參與和領導了中國原子能物理和原子彈、氫彈以及戰(zhàn)略核武器的理論研究和設計。他在中子物理、輻射流體力學、凝聚態(tài)物理、爆轟物理等多個學科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對分子結構提出過新的處理方法,在量子多體問題研究中提出了自洽場的推廣理論。
彭桓武是核潛艇動力方案的領導者;領導和參加了原子彈設計方案的制定;領導和參加了氫彈的原理設計和試驗;參加了中國第一次地下核試驗的理論領導工作。
彭桓武中國氫彈之父個人事跡4
彭桓武打小就是個神童,智商超群,別人還在學說話的時候,彭桓武已經(jīng)能熟練使用四則運算了。
1931年秋天,16歲的他便被清華大學錄取。在清華求學的日子里,彭桓武一刻也不曾浪費,這一學就是七年。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彭桓武被迫終止了尚未完成的研究生學業(yè),受邀到云南大學教書。第二年,憑借過硬的專業(yè)實力,他作為清華大學“庚子賠款”的公費留學生被派往英國。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英國劍橋大學和愛丁堡大學同時向彭桓武伸出了橄欖枝,但彭桓武果斷選擇了愛丁堡。因為那里有著名物理學家馬克思·波恩。他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曾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當之無愧的學界翹楚。
彭桓武留學的目的也很純粹,就是去做研究的,當然要選擇最好的老師。而他在英國的表現(xiàn)也十分的驚艷,短短幾年時間,不僅拿到了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同時還獲得了導師的.高度認可。
1941年,在玻恩的推薦下,彭桓武前往愛爾蘭都柏林高等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在著名科學家埃爾溫·薛定諤領導的理論物理所工作。
不久之后,便和當時的同事海特勒、哈密頓合作,發(fā)表了轟動一時的HHP理論。
【彭桓武中國氫彈之父個人事跡】相關文章:
中國航空之父——馮如 閱讀答案06-20
感動中國中國女排人物事跡個人感想10-08
“中國特情文學之父”麥家經(jīng)典語錄150句06-12
中國名人愛國的個人事跡范文09-23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事跡個人感悟06-11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06-18
中國好人先進事跡09-19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09-05
齊桓晉文之事教案10-27
中國護士名人事跡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