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模板錦集十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1
我有一雙小小手,
小手拍一拍; (把小手拍一拍)
小手藏起來。 (讓寶寶把小手藏在身后);
小手在哪里? (留有時間讓寶寶想一想)
小手在這里。 (把小手從身后拿出來,拍一拍)
我有一雙小小腳,
小腳踩一踩; (讓小腳踏踏地)
小腳藏起來。 (讓寶寶用小手把小腳捂。;
小腳在哪里? (留有時間讓寶寶想一想)
小腳在這里。 (把小手拿開,小腳歡快的踏一踏)
我(指著自己,表情夸張)是一個大蘋果(雙手張開表示“大”)
小朋友們都愛我 (雙手食指點著前面的人)
請你先去洗洗手 (雙手做洗手的動作)
要是手臟 (用右手食指點著左手手掌)
別碰我! (揮動右手表示“不”)
切西瓜
切切切,切西瓜,
我把西瓜 切兩半
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吹 成一個大泡泡
一只小手出來了,[舉起一只手]
一只小手也出來了[舉起另一只手,兩手手心相對]
大拇指見面點點頭,點點頭.[左右手大拇指各彎曲兩次]
"你好,你好"[左右手大拇指各彎曲一 次]
食指見面彎彎腰,彎彎腰.[左右手食指各彎曲兩次]
"你好,你好"[左右手食指各彎曲一次]
中指見面頂頂頭,頂頂頭.[左右手中指相碰四次]
"你好,你好[左右手中指碰兩次]"
無名指見面親親臉,親親臉[左右手無名指輕輕磨擦]
"你好啊,你好啊"
小拇指見面勾一勾,勾一勾[左右手小拇指勾在一起拉兩次]
"你好,你好"[小拇指勾住拉兩次]
兩只小手要回家[兩手相對]
"再見,再見[手指全部彎曲左右手各一次]
一只小手回家了[將一只手放在腿上]
一只小手也回家了[將另一只手也放在腿上]
猜物游戲:老師將糖果放在一只手的手心,捏緊拳頭,念兒歌:公雞頭,母雞頭,糖 糖在哪頭,在這頭, (伸出左手)在那頭, (伸出右手)請你猜猜在哪頭。幼兒猜猜。猜到糖 果歸幼兒。
1.桌面滾球
目的: 練習在桌子上滾球,發(fā)展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準備: 三張桌子,一個大球。
玩法: 將三張桌子并齊,兩名幼兒分別站在桌子的兩端,一名幼兒從桌面上把球滾向?qū)γ娴挠變海?對面的幼兒接到球后, 再從桌子下面把球滾回去。 沒有接到球或球從桌面上滾落下來的幼兒 要下場,由下一名幼兒替換。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建議: 提示滾球的幼兒掌握好球的滾動方向、接球的幼兒手眼要配合好。
2.貓捉老鼠
目的: 練習躲閃爬,發(fā)展身體的靈活性。
準備: 貓和老鼠頭飾,將兩張桌子縱向并在一起。
玩法: 戴老鼠頭飾的幼兒在桌下爬,戴貓頭飾的幼兒在“洞口”(桌子的兩端)捉“老鼠”!袄鲜蟆币 意邊爬邊躲閃!柏垺泵健袄鲜蟆钡纳眢w,就算捉住了。
建議: 根據(jù)活動室的空間確定桌子拼接的長度。
3.退得快
目的.: 練習退爬,發(fā)展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
準備: 將幾張桌子縱向拼接擺放。 玩法: 幼兒依次從桌子的一端爬上桌面,身體向后倒退著爬到桌子的另一端,然后下來。游戲可以 反復進行。
建議: 幼兒熟悉游戲的玩法以后,可以將桌子擺成多種形狀,如:四方形、三角形等。
4.上上下下
目的: ① 練習鉆、攀爬,發(fā)展動作的靈活性。 ② 發(fā)展四肢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準備: 兩張桌子拼接起來為一組,設(shè)計兩三組,間隔擺放。桌子下面鋪設(shè)海綿墊子。
玩法: 幼兒以桌子的一端為起點,先在第一組桌子下鉆爬,再站起來從第二組的桌子上面爬過 去……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建議: 桌子的間隔距離要適當,不宜太小 )
《會變的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 (伸出兩只小手拍兩下)
變成星星閃呀閃,(手握拳頭打開合上兩下)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專注地進行跑的身體運動。
2、通過參與競賽游戲體驗團隊合作樂趣。
【活動準備】
大量海洋球、塑料筐4個、呼啦圈8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游戲——1、2、3、4(價值分析:調(diào)動幼兒的興趣,并活動幼兒身體)
玩法:教師發(fā)出信號,幼兒根據(jù)信號作出相應反應。
層次1:視覺聽覺同步
層次2:只有聽覺
觀察指導:提示幼兒在奔跑時注意避讓同伴。
二、蛋蛋保衛(wèi)戰(zhàn)(價值分析:專注地進行跑、投、接等身體運動并參與游戲體驗團隊合作樂趣)
玩法:教師把海洋球播撒在場地上,幼兒分隊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撿拾盡量多的海洋球投入本隊的框中,框內(nèi)海洋球數(shù)量最多隊為勝。
層次1:無干擾
層次2:教師作為怪物在游戲中“捕捉”幼兒。
觀察指導:注意提示幼兒在活動中不搶奪他人的.球,在時間截止后沒有在框里的球都放回地上。
三、放松游戲——藏蛋蛋(價值分析:在輕松的游戲中,放松整理身體)
玩法:幼兒盡可能多的把海洋球藏在身上不掉落,最后整理海洋球跟隨教師排隊離開。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3
抓小魚
活動目標
1、幼兒熟悉音樂旋律,學會小魚游得動作,能跟著音樂積極參與游戲。
2、幼兒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能隨著音樂旋律積極地創(chuàng)編不同的小魚游泳動作。
3、幼兒能通過游戲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幼兒學會幾種不同的小魚游得動作
活動難點:幼兒能根據(jù)音樂自由的創(chuàng)編不同的小魚游動作同時按游戲規(guī)則玩游戲
活動準備
兒歌錄音《許多小魚游來了》;小魚頭飾若干;小貓頭飾一個;漁網(wǎng)一個;自制池塘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引起幼兒興趣
師帶領(lǐng)幼兒隨音樂踏著碎步,做一些簡單的小魚游的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復習兒歌,理解歌詞
1、師:魚寶寶們(師呼喚幼兒),我們學過一首有關(guān)小魚的兒歌,你們還記得這首歌叫什么名字嗎?是怎么唱的?
2、幼兒跟著老師一起打著節(jié)拍唱歌
提問: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有什么小動物?(小魚)
小魚在做什么?(游泳)
三、幼兒學習小魚游泳動作
師:歌曲里面的小魚在快樂地游泳,那我的魚寶寶們會游泳了嗎?(會)那誰來游給魚媽媽看看呢?
(引導幼兒做不同的小魚游泳動作)
擴展引伸:
(1)魚寶寶向上面游是怎么游的?(或向下游,左右游)
(2)魚寶寶吃東西的時候又是怎么做的?(嘴巴做吃東西的動作,搖尾巴)
師:魚寶寶們真能干,學會了小魚不同的游泳姿勢,那我們現(xiàn)在就來玩一個《捉小魚》的游戲,怎么樣?
四.介紹游戲規(guī)則
師:現(xiàn)在我們要到大池塘里去游戲,魚寶寶們要隨音樂在池塘里自由地游泳,聽到小貓叫的聲音,小魚就要蹲在池塘的中間,圍在魚媽媽的.身邊,不要發(fā)出聲音,以免被小貓抓走了。如果你被小貓抓走了,你就不能玩游戲了,就要被小貓捉到小貓家去,被小貓吃了。
五、玩音樂游戲
1、第一遍游戲,玩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老師要及時糾正和指出來,并提出要求。
2、第二遍玩游戲,提示幼兒要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小魚游泳的姿勢。
3、繼續(xù)玩一次游戲,提示幼兒要注意躲閃小貓的漁網(wǎng)。
4、請一個小朋友當小貓,其余幼兒當小魚,繼續(xù)玩一次游戲。
六、結(jié)束部分
1、師:魚寶寶們,今天的游戲玩得高興嗎?還想玩嗎?(如果小朋友還想玩,根據(jù)時間,可以另請一個幼兒扮小貓,再玩一次游戲。)我們下一次又來漁塘玩好嗎?今天快到中午了,太陽曬得好熱,我們回家吧。
2、放輕松歡快的音樂,幼兒邊做動作邊離開活動室。
附兒歌:
許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游來了,許多小魚游來了,快快捉住
大雨小雨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肢體動作和打擊樂器的不同力度表現(xiàn)大雨小雨。
2、喜歡參與游戲,體驗打擊樂帶來的樂趣。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肢體動作和打擊樂器的不同力度表現(xiàn)大雨小雨。
難點:拍準節(jié)奏型,表現(xiàn)出節(jié)奏的強弱。
活動準備:
《大雨和小雨》演奏圖譜一份、鈴鼓9個碰鈴9對、教棒1根、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傾聽《大雨小雨》的音樂,感受雨聲的強弱。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請你們來仔細的聽一聽,你在歌曲里聽到了什么?
1、播放音樂一遍,引導幼兒仔細傾聽。
教:好聽的歌曲唱完了,誰能告訴盧老師
2、提問:
(1)你在歌曲里聽到了什么?(幼:大雨小雨)
(2)大雨的聲音是怎么樣的?(嘩——啦;嘩——啦)
(3)小雨的聲音又是怎么樣的?(滴滴答答)
(4)小雨和大雨的聲音一樣嗎?不一樣在哪里?
教師小結(jié):大雨的聲音“嘩啦、嘩啦”,聽上去很大聲,很響亮;小雨的聲音“滴滴、答答”聽上去輕輕的、小小的。
(二)、教師引出基礎(chǔ)游戲,示范玩法,并請幼兒游戲。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看圖譜。
師:今天大雨點和小雨點來到了我們班上,他們想要請小朋友一起玩一個節(jié)奏游戲。
教:這是大雨點和小雨點在唱歌呢,你能用拍小手的方法來表現(xiàn)嗎?(請個別幼兒說說并學學)
2、分句哼唱,練習大雨點和小雨點的節(jié)奏。
3、播放音樂,完整練習。
4、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拍節(jié)奏。
播放音樂,拍肩練習打節(jié)奏
(三)、運用樂器,練習拍節(jié)奏。
1、出示鈴鼓和碰鈴,學習用樂器打節(jié)奏。
2、出示鈴鼓和碰鈴,教師分別敲打鈴鼓和碰鈴,并提問:
誰能告訴老師哪種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像大雨?哪種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像小雨?(大雨——鈴鼓;小雨——碰鈴)
3、教師小結(jié)。
教:小朋友都發(fā)現(xiàn)了鈴鼓的聲音比較響亮,就像大雨的聲音,一對小鈴碰在一起發(fā)出“叮!钡捻懧暰拖裥∮甑穆曇。(教師邊小結(jié)邊出示鈴鼓和碰鈴的圖譜)
4、引導幼兒看樂器圖譜。
5、用樂器完整練習拍節(jié)奏一遍(教師清唱歌曲,幼兒拍打樂器)
6、交換樂器,再一次聽音樂演奏
師:小朋友能聽著音樂將圖譜的節(jié)奏拍正確,表演的真棒!請你們相互交換樂器再來合奏一遍這首好聽的歌曲吧!
教:小朋友和大雨點、小雨點玩節(jié)奏游戲真開心,那你們想不想挑戰(zhàn)一下自己。(想)好,現(xiàn)在老師把圖譜拿掉,看看你能不能聽著音樂拍對節(jié)奏,小朋友準備好,看老師的指揮,聽好前奏。
(四)、活動結(jié)束
1、教師小結(jié)
教:小朋友這么快學會了拍節(jié)奏的游戲,但幼兒園的很多小朋友還不會,我們?nèi)フ宜麄円黄饋硗孢@個游戲吧!
2、播放《大雨小雨》音樂,全體師生在音樂聲中離開活動室。
小貓敲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及身體來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木偶小貓、老鼠。小貓頭飾2~3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運用身體語言和聲音進行表達。
1、音樂自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播放錄音,幼兒完整欣賞演唱。
3、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無意義身體動作,集體練習2~3次。
“除了動作,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聲音來為它伴奏?”
4、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無意義音節(jié),集體練習2~3次。
“除了動作還可以用什么聲音來為它伴奏?”
(二)理解歌詞內(nèi)容,學唱歌曲。
1、教師操作木偶清唱。
“這首好聽的曲子還能唱成一首好聽的歌,想聽嗎?”
提問:這首歌唱的是誰的故事?
篤篤篤,篤篤篤是誰在敲門?
一敲敲到了誰的家?
一只一只小老鼠聽到小貓的聲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兒合伴奏朗誦兩次。
“我們一起把小貓敲門的故事說一說吧!”
3、木偶表演,邊學唱歌曲兩次!拔覀円黄鸢堰@個有趣的故事唱出來吧!”
(三)游戲“小貓敲門”。
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邊唱邊模仿老鼠偷吃東西的樣子。扮演貓的幼兒在圈外繞圓邊唱邊走。唱到“命”字時,貓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趕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師當老貓進行游戲兩次。
2、請一名幼兒當小貓進行游戲兩次。
3、結(jié)束:讓我們都來當神氣活現(xiàn)的小貓,去找找哪里還有偷吃東西的老鼠。(唱《大貓和小貓》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4
幼兒園小小班游戲教案:嬉水活動
活動目標
1、在快樂、有趣的水上游戲活動中進一步熟悉水性,練習水中憋氣以及感受水的阻力與浮力。
2、通過在水上進行隊行變形及動作的展示,能大膽表現(xiàn)自己水上活動的能力,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活動準備
1、大毛巾、拖鞋
2、錄音機、音樂磁帶《拉個圓圈走走》
3、水槍、水球、空瓶子、小水桶、浮板等玩水玩具
活動過程
1、進行換衣、鞋,上洗手間,做岸上的準備運動。
2、(入水)幼兒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隨著音樂沿著池邊進行踏步走變成四路縱隊并進行隊行地變化。
要求:鼓勵幼兒大膽地踩水,讓濺起的水花打到幼兒的.臉上,感受水帶來歡樂的同時也初步嘗試閉氣地感覺。
3、隨著音樂幼兒走成一個大圓圈,(幼兒人數(shù)多的情況下可圍成兩個圓圈),幼兒手拉手邊唱歌,邊沿著圓圈走。唱到“看誰先蹲下”,幼兒立刻蹲下來。唱到“看誰先站好”,
幼兒立刻站好。
要求:在蹲下來的時候,要求幼兒吸氣屏氣后整個人沉到水中去,練習水中憋氣的技能。(游戲3~4遍)
4、幼兒自由選擇玩水玩具進行嬉水活動。
活動結(jié)束
1、幼兒上水后,要求沖洗干凈身體并把大毛巾披上。
2、回班上后,進行常規(guī)地保育工作:擦干身體穿好衣服,吹頭發(fā)、滴眼藥水等。
3、把泳衣進行消毒清洗。
幼兒園小小班游戲教案:趣味手指游戲
游戲名稱:小孔雀
游戲玩法:一只孔雀飛來了,又一只孔雀飛來了,你好,你好,我們一起做游戲吧,捉迷藏,上找找,下找找,左找找,右找找,找到了,在后邊。再來跳個舞吧,一二三,一二三,口渴了,喝點水,喝點水。玩累了,天黑了,再見,再見。一只孔雀飛走了,又一只孔雀飛走了。
游戲名稱《手指上課》
活動玩法:兩手五指相頂
大門開了(兩手拇指分開)。小門開了(兩手小指分開)。
二門開了(兩手食指分開)。后門開了(兩手無名指分開)。
中門也開了(兩手中指分開)。小朋友都進來了(兩手十指交叉抱拳)。
教室門開了(兩手拇指分開)老師走進來了(左手食指豎起)。
全體起立,(交叉的十指全部伸展)。坐下(兩手交叉抱拳)。
游戲名稱:小手變
游戲玩法:
一個手指頭,一個手指頭,變變變變變,變成小筷子,
兩個手指頭,兩個手指頭,變變變變變,變成小剪刀,
三個手指頭,三個手指頭,變變變變變,變成小孔雀,
四個手指頭,四個手指頭,變變變變變,變成小扇子,
五個手指頭,五個手指頭,變變變變變,變成大雁飛,
游戲名稱:手指變
游戲玩法:
食指拇指碰碰,做只小雞叫叫:嘰,嘰,嘰。
食指中指并攏,做把剪刀玩玩:嚓,嚓,嚓。
五個手指捏緊,做個拳頭敲敲:咚,咚,咚。
伸出拇指翹翹,夸你戴上紅花:好,好,好。
小指小指鉤鉤,我們笑笑跳跳:嘻,嘻,嘻。
小手小手拍拍,大家歌兒唱唱:妙,妙,妙。
游戲名稱:小手變變變
游戲玩法:
一根手指變變變,變成一把小鉤子,上鉤鉤,下鉤鉤,左鉤鉤,右鉤鉤。
兩根手指變變變,變成一把小剪刀,上剪剪,下剪剪,左剪剪,右剪剪。
三根手指變變變,變成一把小叉子,上叉叉,下叉叉,左叉叉,右叉叉。
四根手指變變變,變成一只花蝴蝶,上飛飛,下飛飛,左飛飛,右飛飛。
五根手指變變變,變成一個小爪子,上抓抓,下抓抓,左抓抓,右抓抓。
游戲名稱:看戲
游戲玩法:大拇哥、二拇弟、中指頭、四兄弟、小妞妞來看戲,看的什么戲,看的《西游記》。
游戲名稱:手指變魔術(shù)
游戲玩法:小手小手變魔術(shù),(伸出雙手搖一搖)
變只小兔跳一跳,(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小兔跳)
變成小貓喵喵喵,(伸出中指、無名指、小指做小貓叫)
變成公雞喔喔喔,(伸出右手放頭頂做公雞叫)
老師見我咪咪笑,(伸出食指指嘴角做微笑狀)
連聲夸我手真巧。(伸出兩手大拇指)
游戲名稱:手指兒歌
游戲玩法:一個手指點點點 (伸出一個手指點寶寶)
兩個手指敲敲敲 (伸出兩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敲)
三個手指捏捏捏 (伸出三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捏)
四個手指撓撓鬧 (伸出四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撓)
五個手指拍拍拍 (兩個手對拍)
五個兄弟爬上山 (從寶寶的下身做爬山狀)
幾里古嚕滾下來 (在寶寶身上從上往下?lián)?
游戲名稱:五指開花
游戲玩法:一只手指點點(雙手食指互點)
兩只手指剪剪(雙手食指、中指做剪刀狀)
三只手指彎彎(雙手中指、無名指、小指彎曲三下)
四只手指叉叉(除大拇指彎曲外,其他手指交叉)
五只手指開小花(雙手五指張開做開花狀)
游戲名稱:五指歌
游戲玩法:師問: 幼兒回答(并伸出相應的手指)
大指哥、打指哥,你在哪里? 大指哥、打指哥,我在這里。
二指哥、二指哥,你在哪里? 二指哥、二指哥,我在這里。
中指哥、中指哥,你在哪里? 中指哥、中指哥,我在這里。
四指哥、四指哥,你在哪里? 四指哥、四指哥,我在這里。
幼兒園小小班游戲教案:小手本領(lǐng)大
目標:
1、通過抓水果的游戲,能感知手的大小與所抓水果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引發(fā)對抓握方法的興趣。
2、在游戲中體驗成功的愉悅,學習在集體中交流。
過程:
一、說說手的本領(lǐng),充分表達已有經(jīng)驗。
1、說說2只手有哪些本領(lǐng)?
2、今天來做個游戲,看誰的手本領(lǐng)大!
二、游戲:抓水果,感知手與水果的多種關(guān)系。
1、讓幼兒拿水果(2次)
◇幼兒自己拿、數(shù)橘子。
◇交流:我拿了幾個?比比誰拿的多?誰拿的少?
◇老師示范拿橘子,數(shù)數(shù)拿了幾個,說說為什么比幼兒拿的多?
。ǜ兄值拇笮∨c所抓水果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
2、再次拿水果(1次)
◇幼兒自己拿、數(shù)龍眼。
◇交流:我拿了幾個?比比誰拿的多?誰拿的少?
◇請個別幼兒示范拿龍眼,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ǜ兄拇笮∨c所抓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
3、看看,還有什么水果?(香蕉)
◇幼兒自己拿、數(shù)香蕉。
◇請個別幼兒示范拿香蕉,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ㄕf清自己用什么方法拿到更多的香蕉。)
三、延伸活動,對抓握方法感興趣。
我們平時還有許多時候要拿很多的東西,可以想出很多好辦法,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看看有些什么好辦法能拿好多東西!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5
游戲目標:
通過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
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游戲準備:
小椅子(每人一把)。
游戲玩法:
老師和小朋友坐在場地一端的椅子上一起說:“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兒,摸摸那兒,摸摸××(指大樹或者其它目標)跑回來!”最后一句由老師一人來說,當老師說完“來”字后,小朋友就向著老師所指的東西跑去,摸到所指東西后,再跑回來,坐在小椅子上休息,最快到達的小朋友為優(yōu)勝者。
游戲規(guī)則:
1、小朋友要等老師說完“來”字以后才能開始跑。
2、小朋友必須摸到所指的東西后才能跑回來。
教學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zhuǎn)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fā)展。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聽信號手膝著地爬行,增強幼兒四肢的肌肉力量。
2、提高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1、音樂:動物狂歡節(jié)-烏龜。
2、小鼓一只,烏龜?shù)念^飾若干,青蛙、鴨子玩具。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扮演角色,幼兒戴上烏龜?shù)?頭飾。
教師:現(xiàn)在你們就是小烏龜了,我就是烏龜媽媽了。
2、師幼一起做熱身運動。
教師:今天天氣真好,我們聽著音樂,做做運動吧!
點點頭,伸伸臂,踢踢腿,蹦蹦跳,扭扭身子轉(zhuǎn)個圈。
二、變換方式練習爬行
1、教師:去找你們的好朋友小青蛙玩吧。
你們的好朋友還有小鴨子呢,再去找小鴨子玩玩吧。
2、幼兒爬動著依此向小青蛙、小鴨子等問好,然后再爬回自己家來。
三、聽信號變換方向和變速爬行。
1、教師:咚咚咚,這是什么?媽媽要小烏龜聽著鼓聲來學本領(lǐng)。
鼓聲“咚咚咚”,小烏龜就往前爬,
鼓聲“嗒嗒嗒”小烏龜就倒退著爬,
鼓聲“咚嗒咚嗒咚嗒”,小烏龜就轉(zhuǎn)著圈爬。
2、練習爬行
。1)聽信號向前爬、向后倒退爬和轉(zhuǎn)圈爬。
。2)聽信號向前變換速度爬。
。3)聽信號轉(zhuǎn)圈變換速度爬。
。4)聽信號交替爬行向前、轉(zhuǎn)圈變換速度爬和倒退著爬。
四、調(diào)整活動量
1、教師:寶寶們,我們玩累了,打個滾,休息一下,讓肚子曬曬太陽吧。
2、放松活動“烏龜游泳”。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建立對水的感覺經(jīng)驗(水是流動的)。
2、通過現(xiàn)有的玩水工具知道哪些工具能盛水,哪些工具不能盛水。
3、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表述(豐富詞匯舀、倒、灑、流等等)。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套玩水的工具(漏斗、小漁網(wǎng)、小水桶)
2、漏斗、小漁網(wǎng)、小水桶的圖片各兩張,記錄單,笑臉、哭臉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認識工具,猜想記錄
·教師出示幼兒收集的`玩水工具,讓幼兒觀察。
教師說:“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是什么工具嗎?”
·教師請幼兒仔細觀察、猜想。
教師準備相應的盛水工具圖片,把能盛水的、不能盛水的分別用笑臉和哭臉統(tǒng)計粘貼在記錄單上。
二、集中活動
游戲《玩水樂》初步建立對水的感覺經(jīng)驗(水是流動的)
·自由探索游戲,初步建立對水的感覺經(jīng)驗。
教師:
1、“請小朋友帶上你們準備的玩水工具,一起玩水”。
2、“小朋友們,你們玩水的時候看一看,到底哪些工具能盛水,哪些工具不能盛水”?
教師注意觀察幼兒情況,認真觀察幼兒玩水,引導幼兒觀察水流動的現(xiàn)象,感知水是流動的。
三、集體交流,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表述(豐富詞匯舀、倒、灑、流等等)
·在玩水游戲后,教師組織全班幼兒進行經(jīng)驗分享。
教師說:“小朋友用了漏斗、小漁網(wǎng)、小水桶進行玩水了,哪些工具能盛水?哪些工具不能盛水?為什么漏斗、小漁網(wǎng)不能盛水呢?”
四、整理記錄能盛水和不能盛水工具的正確答案
教師說:“現(xiàn)在我們重新擺放能盛水和不能盛水工具的正確答案。
五、提出問題,引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
教師說:“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什么工具能盛水,什么工具不能盛水嗎?你們可以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尋找,收集回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8
目標:
1.學習用擰、撥等動作扭轉(zhuǎn)皮筋,觀察“章魚”旋轉(zhuǎn)的現(xiàn)象,感知皮筋的彈性形變。
2.嘗試用動作或語言表現(xiàn)旋轉(zhuǎn)現(xiàn)象。
3.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擺弄章魚玩具,探索不同玩法。
準備:
將塑料瓶的'瓶底剪開,用即時貼裝飾成章魚的造型。短棒綁上皮筋,卡在塑料瓶口。皮筋另一頭綁一支廢舊水彩筆(可用長棒替代)。
玩法說明:
幼兒一手扶住瓶身,一手擰水彩筆。擰若干圈后,將瓶身拎起,松開扶住瓶身的手,“章魚”就旋轉(zhuǎn)起來了。
指導要點:
1.剛開始投放該材料時,可放在區(qū)域中顯眼的地方,吸引幼兒主動探索新材料。
2.若觀察到有幼兒成功地讓“章魚”旋轉(zhuǎn)起來了,可用語言引導其他幼兒觀察其玩法。
3.引導幼兒關(guān)注“章魚”旋轉(zhuǎn)的現(xiàn)象,用手指、身體等表現(xiàn)旋轉(zhuǎn)的動作。
4.在幼兒反復操作的基礎(chǔ)上,用問題引導幼兒關(guān)注皮筋扭轉(zhuǎn)的圈數(shù)與“章魚”旋轉(zhuǎn)速度、時長之間的關(guān)系。如:“怎樣讓章魚轉(zhuǎn)得快一點?”“怎樣讓章魚轉(zhuǎn)得久一些?”
延伸活動:
將塑料瓶裝飾成飛機、飛碟等不同造型,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9
設(shè)計思路
小班的幼兒尤其好奇、好動、愛探索,尚處于探索的萌芽期。布墊作為一種輔助材料,我們將其放在了“娃娃家”里,幼兒經(jīng)常拿來坐在屁股底下玩耍。一天,幾個孩子利用布墊玩起了拋接游戲,發(fā)出了探索的信號。為了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我們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shè)了“好玩的布墊”游戲情境,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布墊的多種玩法。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游戲情境中有目的地玩耍,探索發(fā)現(xiàn)布墊的不同玩法。
2.引導幼兒分類記錄和總結(jié)用身體不同部位玩布墊的方法,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圓形布墊若干個,放在“娃娃家”里供幼兒自由玩耍、探索。
2.長方形布墊兩個。
3.記錄表格,1~5的數(shù)字卡片若干。
4.“找龍舟”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布墊:鼓勵幼兒自由玩耍
1.教師用布墊遮住臉,和幼兒玩“捉迷藏”的游戲,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2.請幼兒觀察布墊的顏色、形狀,說一說像什么。
3.回憶、交流幼兒用布墊玩過的游戲和玩法。
師:小朋友,老師可以用布墊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戲,你用布墊玩過什么游戲?還可以怎樣玩?兩個好朋友可以互相商量和討論一下。
(評析:以“捉迷藏”游戲的情境導入活動,引起了幼兒的活動興趣;請幼兒觀察布墊的顏色、形狀,回憶用布墊玩過的游戲,加深了幼兒對黃色的認識,喚起了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了幼兒自由玩布墊的愿望。)
二、分享、交流玩法。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師:剛才,我看到小朋友們都很動腦筋,想出了很多玩法,請你告訴大家你是怎樣玩的,然后下來試一試、做一做,好嗎?
實錄幼1:用雙手向上拋接布墊。
實錄幼2:屁股坐在布墊上,用雙手扯住布墊騎大馬,雙腳向前跳。
(評析:由于小班幼兒的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觀察的范圍較小,容易被外界環(huán)境所吸引,教師請具有代表性的兩名幼兒到前面來試一試、做一做,立刻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引起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三、利用隨機經(jīng)驗,形成探索助力
1.分享交流、觀察各種玩法的特征
師:請幼1告訴大家你是怎樣玩布墊的,請小朋友觀察他在玩時用了身體的哪些部位,我們把它記錄下來好嗎?(引導幼兒進行交流,教師利用表格進行記錄)
幼1:我是用雙手來玩布墊的,玩的是拋接布墊的游戲。(教師在表格中畫上雙手,請幼兒找出數(shù)字“1”貼在與雙手相對應的表格里,表示有1種玩法,全體幼兒給予鼓勵。)
師:你的動作很瀟灑,可以當教練了,請你邀請3名好朋友下來進行比賽,其他小朋友要動腦筋,想出和他們不同的玩法,也來當教練帶領(lǐng)你的好朋友一起玩。
(評析:教練是幼兒崇拜的對象,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將活動定位在向別人展示玩法,集中起來觀看別人比賽,動腦筋想出不一樣的玩法可以當教練教給別人,既鼓勵了幼兒敢于在眾人面前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又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索欲望,使展示的幼兒精神抖擻,觀看的幼兒個個注意力集中。這樣以現(xiàn)實認知為基礎(chǔ),在引導幼兒進行聚合性思維的同時,更有利于引導幼兒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引發(fā)幼兒的認知沖突,發(fā)現(xiàn)新的玩法。)
2.適當提出挑戰(zhàn),激發(fā)探索動機
師:除了用雙手向上拋接布墊以外,還有誰想起了用雙手玩布墊的其他好辦法,玩法要和剛才小朋友玩的不一樣,比一比,看誰的動作最像教練,又漂亮又有力。
實錄幼1:將布墊當飛鏢投出去。
師:這個小朋友(教師模仿幼兒“投”的動作,引導幼兒說出“投”)“投”的動作很帥,大家一起學一學,看誰“投”的飛鏢最遠,動作最漂亮。(請幼1找出“2”的數(shù)字卡片,貼到與畫有“雙手”相對應的`表格里,表示有2種玩法)
實錄幼2:將布墊當飛盤甩出去。
師:這個小教練(教師模仿幼兒“甩”的動作,引導幼兒說出“甩”)“甩”的動作很有力,讓我們一起學一學看誰“甩”得更有力。(請幼2找出“3”的數(shù)字卡片,貼到與畫有“雙手”相對應的表格里,表示有3種玩法。)
實錄幼3:將布墊當陀螺在地上轉(zhuǎn)。
師:這個小朋友將布墊當陀螺在地上“轉(zhuǎn)”(教師模仿幼兒“轉(zhuǎn)”的動作,引導幼兒說出“轉(zhuǎn)”),讓我們一起玩陀螺陀螺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請幼3找出“4”的數(shù)字卡片,貼到與畫有“雙手”相對應的表格里,表示有4種玩法。)
實錄幼4:和好朋友一起用布墊拼擺圖形。
師:這位小朋友最棒,他能和好朋友一起合作用布墊“拼擺”出了漂亮的花朵,讓我們給他鼓鼓掌吧。(請幼4找出“5”的數(shù)字卡片,貼到與畫有“雙手”相對應的表格里,表示有5種玩法。)
教師和幼兒共同梳理得出:用身體中的雙手玩布墊,小朋友想出了5種玩法。
(評析:請幼兒說出玩法,下來當小教練進行演示,大家跟著學一學,找出相應的數(shù)字表示是第幾種玩法,更激起了幼兒的探索欲望,他們在積極的嘗試和探索中,思維在不斷地擴散和遷移。)
四、鼓勵幼兒探索用身體的其他部位玩布墊的方法
1.請幼兒展示用雙手、雙腳和屁股玩布墊的方法
師:我們請剛才“騎大馬”的小朋友來表演他是怎樣玩布墊的,請小朋友想一想,還有沒有別的方法來玩布墊。
幼:我將布墊坐在屁股底下,用雙手扯住布墊騎大馬,雙腳向前跳。
師:他是用身體中的——(教師依次做動作提示幼兒)
幼:雙手——腳——屁股來玩布墊的。(教師在表格里畫上雙手、腳、屁股,請幼兒找出數(shù)字“l(fā)”貼在與之相對應的表格里,表示有1種玩法。請全班幼兒給予鼓勵。)
2.引導幼兒探索用雙手、雙腳和屁股玩布墊的新方法
師:請小朋友搖搖你的手、跺跺你的腳、拍拍你的屁股,動動你的小腦筋想一想,用雙手、雙腳和屁股玩布墊還有什么新方法。
實錄幼1:將布墊坐在屁股下面,雙手在身體兩側(cè)向前做劃船狀,雙腳用力向后蹬。(請大家一起做一做雙手在身體兩側(cè)“劃船”的動作)(請幼1下來找出“2”的數(shù)字卡片,貼到與畫有雙手、腳和屁股相對應的表格里,表示有2種玩法。)
實錄幼2:將布墊坐在屁股下面,雙手在胸前用力向前做劃船狀,雙腳用力向后蹬。(請大家一起來做一做雙手在胸前劃船的動作)(請幼2找出“3”的數(shù)字卡片,貼到與畫有雙手、腳和屁股相對應的表格里,表示有3種玩法。)
師幼共同總結(jié):用雙手、雙腳和屁股玩布墊共有3種方法。
五、探討多人玩一個布墊的方法
師:剛才我們是一個小朋友玩一個布墊,如果許多個小朋友共同玩一個布墊,該怎樣玩呢?(教師出示長長的布墊,引導小朋友進行討論)
教師放“劃龍舟PPt”,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
師:你感覺畫面上的人們在干什么?劃龍舟需要大家怎么樣才能劃得又快又好?你喜歡劃龍舟嗎?
(評析: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和探索,進行發(fā)散性思維,更激發(fā)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請幼兒坐下來,引導幼兒討論:大家怎樣劃“龍舟”才能劃得又快又好?最后明確:要行動一致,大家一起喊著號子,一起用力就會劃得很快。
將幼兒分成兩隊,比賽劃龍舟。
活動延伸
繼續(xù)帶領(lǐng)幼兒探索:用身體中的雙手和頭、雙手和腿、背玩布墊的不同方法。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在指偶的幫助下,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學習演唱歌曲,并嘗試邊唱邊做動作。
2. 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萌發(fā)與同伴相親相愛的情感。
3. 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4.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紅、藍顏色的小鳥指偶若干。
2.小鳥的叫聲、伴奏音樂。
3.卡紙剪成的大樹若干并貼在小椅背上。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樹林里玩一玩吧。
。úシ疟尘耙魳,師幼愉快地走進活動室)1.聲音引出兩只小鳥。
師:哇,小樹林里可真美呀!猜猜還有誰會來這里玩呢?我們來聽一聽吧!
。1)聽上去像是誰來了呀?
。3)再來聽一聽是不是小鳥呢?
(4)真的是小鳥的聲音哦,我們請他們出來好嗎?(依次出示紅鳥、藍鳥)其間提問:這是只什么顏色的小鳥?(紅色),哦,又飛來一只,這只是什么顏色的呀?
2.認識兩只小鳥的名字。
師:紅色的小鳥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丁丁,和丁丁打個招呼。
師:藍色的小鳥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冬冬,和冬冬打個招呼。
二、幼兒欣賞理解歌曲1.今天丁丁和冬冬要到這里來玩捉迷藏的游戲,捉迷藏是什么意思?
咦,它們躲到哪里去了?來把它們喊出來吧!
2.現(xiàn)在我變成一棵大樹,丁丁和冬冬要在樹上玩游戲,看清楚它們是怎么玩的哦?
(1)教師配上動作完整朗誦歌詞。
提問:看清楚他們是怎么玩的嗎?先是兩只小鳥坐在哪里呀?(教師手勢)它叫?它叫?誰先飛走了?然后誰飛走了?小樹好孤單,它對小鳥說什么?(丁丁回來吧,冬冬回來吧,快快回來吧。┱堄變簬椭髽湟黄鸷靶▲B回來。(教師配上動作)(2)幼兒跟著教師邊做動作邊朗誦歌詞。
好玩嗎?我們也來玩一玩吧,現(xiàn)在你們變成一棵大樹。準備好,兩只小鳥來了。
重點練習那句"快快回來吧!"小結(jié):兩只小鳥回到樹上了,又見面了,他們相親相愛地在一起,真快樂。聽,他們又開始玩游戲了。
3.教師隨鋼琴音樂慢速地演唱歌曲一遍。
4.再次演唱歌曲一遍。
三、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lǐng)幼兒慢速演唱,同時用教具演示提示幼兒,鼓勵幼兒用動作提醒自己記憶歌詞。
2.幼兒按意愿扮演丁丁和冬冬,分別站在老師的右手和左手邊。教師帶領(lǐng)幼兒演唱歌曲,重點是對歌詞的理解記憶。
3.教師再次帶領(lǐng)幼兒演唱歌曲,重點是演唱的聲音。
四、幼兒套上指偶表演歌曲
1.每位幼兒套上指偶,明確角色。(配上伴奏音樂)
2.師幼演唱歌曲一遍。
3.師幼完整連貫演唱歌曲一遍。
4.幼兒獨立演唱歌曲一遍。
五、教師引導、小結(jié)。
1.你們喜歡丁丁和冬冬嗎?為什么?
2.小結(jié):丁丁和冬冬這兩只小鳥真懂事,聽見大樹的一聲呼喚,就馬上飛回來了,而大樹也會在下雨天為小鳥撐起一把小傘,他們會你關(guān)心我,我關(guān)心你,相親相愛在一起,以后我們小朋友也要象兩只小鳥一樣相親相愛。
現(xiàn)在我們飛到小樹林外面去玩玩吧!
3.幼兒聽音樂做小鳥飛動作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了情景表演,讓幼兒在游戲表演中學唱歌曲,學會和同伴結(jié)伴游戲。在表演過程中,很多小朋友都很開心,知道要根據(jù)歌詞的內(nèi)容有禮貌地按要求進行表演,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自主性和主導地位。
教材的選擇:《兩只小鳥》是一個韻律比較歡快的音樂。以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情節(jié)導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通過提問:兩只小鳥坐在哪里?它們分別叫什么名字?兩個好朋友為什么會各自飛走?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并且結(jié)合自身的動作暗示,讓幼兒在第一次傾聽的過程中,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學說歌詞。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發(fā)現(xiàn)這首歌曲的歌詞對小班孩子而言是有一定的體驗的,所以在學的時候,孩子很樂意去說、去唱。這次活動很符合小班幼兒的實際,也很能抓住小班孩子的興趣。
教法的安排:在學習《兩只小鳥》的時候,我巧妙地運用了示范,第一次我用兩只小鳥的手偶進行情景表演,讓幼兒在觀看的同時理解好朋友之間應該相互謙讓,沒有朋友會很孤單,同時激發(fā)幼兒學唱歌曲。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能結(jié)合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大膽地猜測故事的發(fā)展情部。最后引導幼兒自主表演,讓孩子更好地感知了根據(jù)歌詞來做動作,讓孩子更好地,更直觀地感知歌詞。
本次活動總的來說比較成功,思路清晰,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但在過程中還是有所欠缺,特別是最后孩子們自己帶上紙偶完整演唱歌曲時,手上紙偶的角色分工不是很明確,邊唱邊做動作有點顧不過來,所以顯得有點亂。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吸取經(jīng)驗,將教學活動組織得更好。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小班《手指游戲》游戲教案09-07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08-19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05-26
精選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01-20
幼兒園小班游戲的教案02-26
【熱】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03-01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房子》03-22
幼兒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03-28
幼兒園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09-13
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教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