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范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計劃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范文1
一、教材分析
科學主要以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教材的主線,根據(jù)探究過程依次分為“觀察與提問”、“猜想與假設”、“計劃與組織”、“事實與證據(jù)”、“分析與結論”、“表達與交流”等六組,稱為“探究過程能力”,在強調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也加強了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在探究活動的選擇上,注意活動的趣味性,促使學生動手動腦、親身實踐;強調科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開設“問題銀行”,使學生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培養(yǎng)學生大膽想象的科學品質;配有“小科學家記錄本”,培養(yǎng)學生尊重證據(jù)的科學態(tài)度;在表現(xiàn)形式上,充分考慮小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規(guī)律,利用游戲、卡通、故事、童話、謎語、詩歌、連環(huán)畫、科幻作品等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科學探究的熱情。特別是重視滲透環(huán)境教育的思想,使學生從小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善待周圍環(huán)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二、教學目標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三、教學重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驗證自己的假設。
四、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我所任教的六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習慣較差,第一節(jié)課便主動坦言從來都不喜歡科學。他們普遍習慣于死學硬記,習慣于被老師牽著走,很少主動去觀察身邊的一節(jié)并去產生疑問并思考或實驗從而獲取知識更不用說在生活中靈活運用了。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通過過去的科學實驗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
3、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shù)、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4、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范文2
一、基本情況分析
六年級共有教學班4個,學生260多人。我教四個教學班。他們通過近六年的學習,對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一些自然現(xiàn)象,也有了一定的實驗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設計實驗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32課,分四個單元。
1、工具和機械的知識,包括1——-8課,使學生知道,怎么樣使用工具,杠桿、輪軸、斜面、滑輪等機械的認識及作用的研究。
2、形狀與結構知識,包括1——-8課,讓學生知道怎樣建筐架、建高塔、找拱形。探究形狀與承受力的關系。
3、能量知識,包括電和磁的知識。認識電磁鐵及磁力大小與什么有關系。
4、生物的多樣性。包括1——-8課,引導學生認識生物的多樣性等。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做有關電和磁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通過使用工具,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2、指導學生認識生物多樣性的事實,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教育學生用聯(lián)系、運動、變化的科學自然觀認識和理解各種自然事物和現(xiàn)象。
四、教學重難點
1、學生會做有關電和磁的實驗。
2、引導學生認識工具的選擇和使用。
3、教育學生用變化,運動,聯(lián)系的眼光去認識事物。
五、教學方法及措施
1、學習做電和磁的實驗,觀察其有關想象,概括其有關電磁磁力大小的規(guī)律。
2、通過學習有關生物的知識,教育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看事物。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 次課 次教學內容課 時第1周
常規(guī)訓練
1課時工具和機械:1——2
使用工具、杠桿的科學
2課時第2周3——5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輪軸的`秘密、定滑輪和動滑輪
3課時第3周6——8
滑輪組、斜面的作用、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
3課時第4周
機動第一單元復習
3課時第5周形狀與結構:1——3
抵抗彎曲、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拱形的力量
3課時第6周4——6
找拱形、做筐架、建高塔
3課時第7周7——8
橋的形狀和結構、用紙造一座“橋”
3課時第8周
機動第二單元復習
3課時第9周能量:1——3
3課時第10周4——6
電磁鐵的磁力(二)、神奇的小電動機、電能和能量
3課時第11周7——8
電能從哪里來、能量與太陽
3課時第12周
機動第三單元復習
3課時第13周生物的多樣性:1——3
校園生物大搜索、校園生物分布圖、多種多樣的植物
3課時第14周4——6
種類繁多的動物、相貌各異的我們、原來是相互關聯(lián)的
3課時第15周7——8
誰選擇了它們、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3課時第16周
機動第四單元復習
3課時17—20周復習12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范文3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我們六年級繼續(xù)采用牛津英語教材,本書共3個模塊,10個單元,每個單元有4到5頁,其中光單詞就20多個,四會(聽、說、讀、寫)單詞也有17、18個,這些單詞都是初一課本上的必會單詞。整本書句型復雜,難點較多,大部分是必學內容。因而本學期教學任務繁重。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xù)擔任六年級1-5班的英語教學任務。通過兩年多的了解,學生和我有較深的了解。這些學生中已經出現(xiàn)了明顯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優(yōu)等生由于家長和孩子形成了共識,能夠做到主動學習;學困生在低年級就已經形成了上課走神,做小動作,不完成作業(yè)等壞習慣,到了高年級,即使老師、家長對他們很重視,他自己也想學好,可就是聽課能力較差,不知道按老師的要求去做,聽不懂老師的要求也就回家做不了作業(yè),于是大部分孩子已經放棄了自己。好多中等生因為家長和孩子沒有達成共識,形成合力,故在左右搖擺,老師抓不好就會變成后進生。為此,好好關注學生動態(tài)很重要,取得家長和班主任老師的配合也很重要。
三、主要舉措
針對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必須壓縮教材,撿重點上,先把課上完,保證進度。學校要求最遲5月10號結束課程,而六年級英語即使如何的'壓縮也得在5月14號左右結束課程。這一點要求我們必須每節(jié)課都上好,一節(jié)課都不可以耽誤。
針對學生中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在教學實踐中要多多鼓勵優(yōu)等生,經常督促;中等生非常需要關注,在作業(yè)檢查和上課提問時要多傾斜這些學生;對于學困生要讓中等生和優(yōu)秀生在課堂上幫助他們聽課,幫助他們完成作業(yè),于是小組合作是必須的。
四、教研方向
我雖然是一名教齡10多年的教師,但還有很多差距,還需要不斷學習。
一是學習專業(yè)知識。本學期還需要再學習《英語課程標準》;
二是學習管理經驗。本學期應該讀讀《班主任兵法》;
三就是學會積累?鬃釉疲骸皩W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我在平時就要好好備課,上完課要及時記錄心得體會,并借助博客與大家分享和交流。
五、節(jié)點安排
周 次 日 期 內 容 課 時
第一周 3月3日—3月5日 M1 Unit1 2(P2)
第二周 3月8日—3月12日 M1 Unit1-unit2 3(P3——5+9)
第三周 3月15日—3月19日 M1 Unit2 3(P6—8)
第四周 3月22日—3月26日 M1 Unit3 3(P10-13)
第五周 3月29日—4月2日 M1 Unit4 3(p14-19)
第六周 4月5日—4月9日 M2 Unit1 3(P21-25)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范文4
一、班級概況和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小學階段的兒童思維能力處在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六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仍要借助于直觀形象的支撐,但已經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經過前面三年的科學課學習,六年級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學習方法,能夠比較獨立地進行一些探究活動。他們開始對一些問題進行具有挑戰(zhàn)性的思考,能夠選取自己認為可以進行的方式對一些問題進行探究,開始有選擇地利用觀察、實驗所獲取的證據(jù)對所探究的問題進行解釋。
二、各單元教材分析
1.《工具和機械》單元
。1)本單元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課):通過使用工具,發(fā)現(xiàn)關于工具和機械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研究工具和機械的興趣。第二部分(第2-7課):通過設計、觀察、研究杠桿等不同類型的簡單機械,認識這些機械的構成及其功能。第三部分(第8課):通過研究自行車這一常見的交通工具,總結和提升有關工具和機械的認識。
。2)主要教學目標:對各種簡單機械(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等)進行實驗,包括設計和制作一些簡單裝置,并對其進行觀察和加以解釋,認識機械的各個部件,了解它們各自的功用,嘗試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形狀與結構》單元
。1)本單元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第1-7課)是探究形狀結構的科學道理。其中,第1-6課是分別研究條形、拱形、框架等結構,第7課是認識橋梁的結構。第二部分(第8課)是設計科學合理的形狀結構。
。2)主要教學目標:認識身邊常見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狀結構,研究物體不容易倒的形狀特點,探究怎樣用紙做一座能承重的橋。通過研究認識不同的形狀和結構承受力的特點不同,能滿足不同的需要。
3.《能量》單元
。1)本單元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5課),認識電流能夠產生磁性,制作電磁鐵并研究電磁鐵的磁極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電動機是怎樣轉動起來的,感受電能轉化成動能的奇妙。第二部分(第6-7課),通過尋找電的用途,研究電的來源,認識電能和其他能量形式及其相互間的轉化。第三部分(第8課)探究煤、石油、天然氣能源礦產與太陽能之間的關系,認識我們使用的能量幾乎都源于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
(2)主要教學目標:制作和研究電磁鐵,探究玩具小電動機怎么會轉動起來,研討各種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轉化。通過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電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轉化,了解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
4.《生物的多樣性》單元
。1)本單元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4課),從校園生物多樣性的認識拓展到對自然界生物多樣性的認識。第二部分(第5課),以人類自己為研究對象認識到生物的'個體與個體之間也是千差萬別的。第三部分(第6-8課),讓學生體會到生物多樣性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初步理解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要保護生物賴以生活的環(huán)境。
。2)主要教學目標:調查校園里生物的種類和分布,給動植物分類,研究人的相貌差異,探究不同環(huán)境對生物種類和性狀的影響。通過研究知道生物種類和差別是多種多樣的,認識生物的多樣性與環(huán)境有密切的關系,知道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三、主要材料清單
1.《工具和機械》單元
常用的工具:螺絲刀、羊角錘、鉗子、鑷子、開瓶器等。
實驗裝置和實驗器材:杠桿尺、輪軸、滑輪、滑輪組、搭斜面的木板、測力計、鉤碼、鐵架臺。
做小桿秤的材料:筷子、粗線、螺絲帽。
做滑輪游戲的材料:長繩子和兩根光滑的木棒。
觀察用的實物或圖片:鐵皮剪、理發(fā)剪、核桃夾、桿秤、木螺釘和鐵螺釘?shù)取?/p>
2.《形狀與結構》單元
做實驗的材料:長、寬相同厚度不同的紙條,長、厚相同寬度不同的紙條,折紙梁和做拱形的紙,鐵墊圈、完整的和剖開的乒乓球,塑料瓶。
做框架的材料:筷子或塑料管、橡皮筋。
搭吊橋的材料:瓦楞紙板和繩子。
做紙橋的材料:舊報紙、膠帶。
觀察用的材料:包裝箱瓦楞紙板、塑料飲料瓶。
3.《能量》單元
做電產生磁實驗的器材:電池、電池盒、小燈泡、燈座、開關、導線、指南針。
做電磁鐵實驗的材料:多股絕緣導線、大鐵釘、大頭針、直徑不同的塑料管、長短粗細不同的螺栓。
研究電動機觀察、實驗器材:玩具小電動機、紙杯、橡筋圈、V形粗導線、鐵絲支架、磁鐵。
手搖發(fā)電機、各種電池或電池圖片。
4.《生物的多樣性》單元
考察校園生物器材:放大鏡、小鏟子等考察工具。
做模擬實驗的材料:不同形狀的紙魚,球形燒瓶、長頸玻璃瓶、溫度計。
魚、鳥、兔的骨骼標本或圖片。
適合教學需要的各種動物、植物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人的部分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狀圖。
四、具體教學措施
1.指導學生大膽利用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物和現(xiàn)象進行有根據(jù)的推測,作出假設性解釋。比如推測小電動機轉動原因,煤的成因,根據(jù)動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推測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等。
2.指導學生認真收集數(shù)據(jù),意識到要尊重數(shù)據(jù),用嚴謹?shù)膽B(tài)度得出結論,如研究杠桿尺的實驗,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實驗。
3.本冊中的很多內容適于動手操作,材料簡單易得,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保證學生能真正地動起手來進行探究學習,這更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度參與。
4.建立能量概念,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在學生三年學習的積累上進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們原有的知識,并幫助他們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學概念。
5.充分用好多媒體工具。由于本冊教材有許多內容都是學生平時沒有看過或者無法通過感觀來認識的,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使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還能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所學知識。
五、教學進度表
略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12-13
有關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模板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11-15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1-01
六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計劃06-27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最新11-13
六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11-16
六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03-19
有關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3-23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