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公開課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公開課教案1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shù)寶庫中的瑰寶,大家學習背誦了很多古詩,在學校古詩背誦活動中表示得特別出色,你們愿意展示一下自身的學習效果嗎?
出示[課件一]
1.看誰最聰明,能讓動物巧進詩句籠
泥融飛(燕子)
自在(嬌鶯)恰恰啼
一行(白鷺)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頭
柴門聞(犬)吠
北風吹(雁)雪紛紛
2.世上顏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種最妙?
霜葉(紅)于二月花
萬條垂下(綠)絲絳
兩個黃鸝鳴(翠)柳
千里(黃)云(白)日曛
春來江水(綠)如(藍)
萬(紫)千(紅)總是春
3.李白詩句垂千古,看誰馬上吟得出?
①(不敢高聲語) ②青絲三千丈 ③(舉頭望明月)
恐驚天上人 (緣愁似個長) 低頭思故鄉(xiāng)
、埽ǔo白帝彩云間) ⑤飛流直下三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還 (疑是銀河落九天)
[設計意圖] 復習背誦過的古詩,重在復習學過的李白的詩句,激發(fā)學習新詩的興趣。
二、交流資料
我們剛才吟誦了李白的詩句,通過以前的學習,你對李白有哪些了解?(同學簡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今天咱們再學習一首,請大家齊讀詩題--《贈汪倫》。
課前我們已經(jīng)查閱了和課文有關(guān)的資料,誰能結(jié)合你查閱的資料談談你對汪倫的了解?(同學交流有關(guān)資料)
老師也查閱了一些資料,在這本《中國名勝大辭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們想聽嗎?(師講故事):
[內(nèi)容簡介]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川大山,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氣,很想與他結(jié)為朋友。于是就寫了一封信托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疑惑。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后的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帶他游遍了當?shù)氐拿絼倬埃麄円黄痫嬀谱髟,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
[設計意圖] 通過資源共享,使同學對李白與汪倫有進一步的了解,并發(fā)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學習古詩出示[課件二]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1.按自學提示自學古詩:出示[課件三]
、僬_流利地朗讀這首詩
、诮Y(jié)合資料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厶岢霾欢膯栴}
2.組內(nèi)交流
[設計意圖] 使同學掌握自學方法,并能借助工具書和自身的積累,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通過小組交流討論,發(fā)表自身的見解,訓練同學自學和口語表達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3.檢查自學情況:
①糾正字音: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做到正確流利
②找出難記的字,交流識記方法。
"潭"字:同學邊說記憶方法,教師邊板書,并用紅色筆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兩個豎,而不是"西"。
[設計意圖] 中年級識字教學雖不是重點,但對難記的字教師必需強化,協(xié)助同學記憶。
③了解詩意:指名用自身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
、苜|(zhì)疑解答,重點理解"深千尺"、"踏歌聲"和最后兩句詩的意思。
深千尺:夸張,說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邊用腳打節(jié)拍,一邊唱歌。(哪個同學愿意到前面扮演,協(xié)助同學理解?)
問:大家見過這樣的送別方式嗎?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來了客人,我們是怎樣送人的?可現(xiàn)在李白走了,汪倫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還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他送行,從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倫與李白的情誼特別深)試著讀出你的感受。(練讀-指讀-齊讀)
[設計意圖] 通過"踏歌"一詞,體會送別方式的特別,從而感受李白和汪倫二人情誼的深厚,并通過反復吟誦,加深理解。
師:有個問題也一直在困擾著我,你們愿意幫我解決嗎?桃花潭水深與汪倫送"我"的情誼有什么關(guān)系?(同學討論)
[設計意圖] 在同學有疑問卻不知如何表述,或有些問題未能提出時,教師把難點問題留給同學,有助于進一步深入理解詩意,同時用協(xié)助老師解決問題的.方式,由保守的"要你學"改變?yōu)?我要學",營造了師生之間的民主氛圍,加強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師小結(jié):我明白了,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書:水深--情深),是!縱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倫與李白的情誼深啊!讓我們通過讀來表達他們之間那種濃濃的深情。
自由朗讀--指名讀--評讀--再指讀--齊讀--師生輪讀
[設計意圖] 在理解詩意之后,通過詩文的聲調(diào)和節(jié)奏,進一步體味作品的意境,達到熟讀成誦。
4.配樂背誦出示[課件四]
一首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詩就是一曲動聽的歌。此時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時你就站在船頭,讓我們把對好友的深情盡情表達出來吧。ㄉ吙磮D邊自由朗讀--指讀--評讀)
[設計意圖] 為同學創(chuàng)設情境,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5.哪些同學可以背誦?(指名背誦--會背的齊背)
公開課教案2
教學目標:
1、掌握積累“勸、中、假、絕”等文言實詞的含義及“于、而、焉、之”等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2、通過探討,使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是一個人獲得教養(yǎng)的重要方法;
3、學習運用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來說明道理的方法,提高說理的能力。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習要求:
1、 熟讀課文,借助書下注釋與工具書,疏通字詞、文意并劃出不理解的部分與同學討論;
2、 完成《學習與評價》“學習過程評價”相關(guān)內(nèi)容和“積累與評價”1-4題;
3、 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思考課本“問題探討”第1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作為學生,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什么?
我們不僅現(xiàn)在要學習,將來走向社會還要不斷地學習,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正如荀子所說:“學不可以已”,那么荀子是如何來“勸學”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勸學》。
二、解題
《勸學》是《荀子》第一篇,“勸”是“勸勉”的意思,《勸學》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tài)度,反映了先秦諸子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xiàn)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風格。
三、簡介《荀子》及作者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diào)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diào)“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nèi)说谋拘。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fā)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zhì)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四、整體把握
1、聽錄音,糾正自己預習時的讀音錯誤及斷句不當之處。
2、檢查預習
給下列加黑字注音,并找出通假字。
(1)、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2)、吾嘗跂而望矣
。3)、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4)、其曲中規(guī)
。5)、輮以為輪
。6)、雖有槁暴
。7)、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8)、君子生非異也
3、教師作朗讀提示
為了突出強調(diào),有時需要重讀,有時還需要讀后稍作停頓。例如,第一段:“學不可以已”,應重讀“學”“不”“已”,并且“學”后稍作停頓,即“學/不可以已”,以下同學們要根據(jù)文意自己確定重讀,停頓情況。第三段,應注意一組一組的對比句,要把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態(tài)度讀出來——嚴格按標點符號的停頓來讀。
4、指定三名學生朗讀課文
思考: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闡述這個觀點的?
明確:“學不可以已”。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
五、具體研習
。ㄒ唬┭辛暤谝欢。
1、誦讀第一段,討論并解決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質(zhì)疑。
3、指名翻譯下列句子。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譯:即使又曬干了,也不再挺直,是因為人工使它彎曲成這樣。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譯:君子廣泛的學習而且每天檢查自己,就會智慧明達,行動不會犯錯誤了。
4、歸納“于”的`用法。
5、討論。
這一節(jié)作者是怎么闡述學習的重要意義的?
6、學生齊讀第一段。
(二)研習第二段。
1、誦讀第二段,討論并解決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質(zhì)疑。
3、指名解釋下列詞語。
跂:提起腳后跟。致:達到。絕:橫渡。假:憑借。
4、歸納“而”的用法。
5、請同學們找出最能說明作者觀點的一句話。
明確: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請同學翻譯)
6、討論。
這一節(jié)作者是怎么闡述學習的重要意義的?
7、學生齊讀第二段
。ㄈ┭辛暤谌。
1、誦讀第三段,討論并解決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質(zhì)疑。
3、指名解釋下列詞語。
焉:。之:。
4、討論。
這一段作者闡述學習應持有的正確態(tài)度有哪些?請用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
5、學生齊讀第三段
六、問題探討
荀子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如果我們把這句話理解成自主學習、從師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超越前人,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說說理由。
提示:超越前人什么要先弄清楚,自主學習,從師而學的最終目的是對“教養(yǎng)”的追求,超越前人的核心是道德境界的提升而不是知識的擁有。
七、課堂小結(jié)
1、荀子主張“學不可以已”,這個“學”當然指“學習”,但是他到底“勸”什么學習什么呢?
明確:課文中,荀子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睆纳暇涞摹肮省弊挚矗@是荀子通過一組比喻得出的結(jié)論。從這一點看,荀子勸學是“勸”人們首先要學習做人。另外,“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這一句同樣著眼于品德的養(yǎng)成。在荀子看來,學習可以改造人惡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養(yǎng)。所以,學習的對象是明確的,也就是品德的學習。
歷史和現(xiàn)實無數(shù)的事實證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國。時至今日,先賢的宏聲巨音仍回響在現(xiàn)代都市和鄉(xiāng)村的上空,引領(lǐng)著人們求善、求美。
2、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文章的大體內(nèi)容,作者連用很多比喻,反復論證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妙語連篇,具有激蕩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語言大師。請同學們根據(jù)板書試背課文。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運用比喻、對比等論證方法的好處。(課本第39頁第3題)
3、完成《學習與評價》第25-26頁,第5-6題。
九、組內(nèi)討論,全班交流,教師歸納板書
公開課教案3
【教具準備】
。、配樂(似清泉流過的音樂)。
。、藏有生字的5個句子。
【教學目標】
。、會認“股、縫”等8個生字,會寫“瓦、泉”等9個字。
。病⒄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容。
。场W習泉水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
月字旁的寫法,“然”字的書寫。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同學活動
讀課文識字
。ǎ保捣昼姡
。、同學們,今天俺們要學一篇很美很美的課文,俺讀了很多遍,但俺不敢讀得太重,生怕破壞了這美麗,因為俺喜歡這泉水,同學們,你們喜歡這泉水嗎?那俺們借助拼音來讀一讀吧。
。、(出示課件)這一課的生字都躲在下面這些句子中,小朋友,你們還能認出來嗎?來讀讀這些句子吧。
出示“俺會讀”圖標:
、 哦,原來是一股清泉從石縫里沖出來,來到這陽光絢爛的世界。
、 泉水流進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著瓦罐來打水。
、 泉水說:“來吧,來吧!俺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⑷ 泉水流過山間的平地,火紅的杜鵑花照見了自身美麗的身影。
、 俺的琴聲很美很美,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 1、俺們也喜歡清泉:
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邊讀邊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認讀。
。、自由練習讀句子:
輪讀句子。
強調(diào)不帶拼音的生字,“塔”聲調(diào),“脆”平舌。
朗讀感悟
。ǎ玻胺昼姡
。薄ⅲǔ鍪尽鞍硶x”圖標)小朋友,俺們讀讀課文吧,讀完后俺們來交流交流,把俺們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把俺們自身的感受說給大家聽,也可以把自身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向大家請教。
。病⑼瑢W們讀得很美,這一課的.插圖也很美,讓俺們在音樂中來欣賞這美麗的畫面吧。
3、小朋友,讓俺們自由地、盡情地來讀課文吧,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再把自身喜歡的局部背誦下來。這么美的課文,誰不喜歡呢?假如你愿意,那就把全文背誦下來吧!
。、出示“讀讀背背”圖標:
俺們來試著背背吧。 1、齊讀后交流:
、 泉水愿意奉獻,“來吧,來吧!俺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薄昂劝,喝吧!俺的水很甜很甜,喝飽了你們能結(jié)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⑵ “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生互助,聯(lián)系上文理解)
、 “照吧,照吧!俺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薄俺桑!俺的琴聲很美很美,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泉水樂于助人。
、 泉水很團結(jié),還很快樂,他們總是勇往直前,“歡快的泉水彈著琴跑下山去!薄八麄兓ハ鄦柡颉薄八麄兓ハ嗉s定:大海里見!”……
。、欣賞插圖。
。、自由讀、同桌互讀。配樂讀。老師引讀,男女生輪讀。
練習背誦。
。、試著背誦。
指導寫字
。ǎ撤昼姡
1、小朋友,俺們來觀察一下 “股、脆、塔、杜鵑”,這幾個字詞是要求大家既會認又會寫的字,你有方法記住這幾個字嗎?
。病⑿∨笥,誰知道這一課要寫的字詞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3、俺們練習寫寫這個詞吧,寫兩遍。
。、誰還想告訴大家要注意什么?
。、俺們大家一起來書空這個字。
。、小朋友,請大家先在書上把這幾個字詞臨寫兩遍:
書寫時要注意什么?自身寫寫看。 1、交流記字詞的方法。
2、杜鵑是一個詞,一定要按詞連寫。
。场⒕毩晫憽岸霹N 杜鵑”。
。础ⅰ巴摺卑痴J為不好寫。
5、書空。
。、練寫。
擴展延伸
。ǎ卜昼姡
。、激發(fā)同學自讀《俺會讀》中的小詩。
。、小朋友,你們喜歡泉水嗎?大家想一想,俺們?nèi)绾蜗蛉畬W習?俺們能為身邊的人做點兒什么呢? 1、自由組合自讀“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病ⅱ 俺喜歡泉水,假如這泉水是一個人,俺一定要和這個人做好朋友。
⑵ 俺想向泉水學習。
⑶ 結(jié)合實際生活談如何向泉水學習,為身邊的人做點自身力所能及的事。
【板書】
水池……
平地……
果園……
山谷……
大海里見
。康模阂龑П痴b)
公開課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中位數(shù)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學會求中位數(shù)的方法,并能根據(jù)數(shù)據(jù)的具體情況,體會“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各自特點。
2.能力目標:能夠運用中位數(shù)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意識與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概括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與意識。
3.思想教育目標:感受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統(tǒng)計意識,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體會數(shù)學應用的價值。
4.經(jīng)驗目標:在已有平均數(shù)是描述數(shù)據(jù)集中程度統(tǒng)計量知識的基礎上,對比認識中位數(shù)并了解中位數(shù)的優(yōu)點。
教學重點:中位數(shù)的意義以及求中位數(shù)的方法。
教學難點:中位數(shù)意義的理解以及在什么情況下要運用中位數(shù)能表示一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中位數(shù)與平均數(shù)各自特點的理解。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在比較中引出問題。
1、情景創(chuàng)設:
師:平均數(shù)在我們?nèi)粘I钪谐3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有關(guān)平均數(shù)的一組數(shù)據(jù),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覺得哪個班參賽選手的總體成績好呢?
出示:五年級兩個班參加數(shù)學比賽學生成績統(tǒng)計表 一班 姓名 李明 張紅 王麗 張桐 吳洪 袁濤 蘇林 平均分 得分 92.6 二班 姓名 王濤 李玉 李強 張明 許麗 朱輝 周磊 平均分 得分 90.5 生:從表中提供的平均數(shù)可以看出:一班學生平均分高于二班,所以一班學生總體水平高于二班。(回答正確)
師:如果96分及96以上學生獲獎,你判斷一下,哪個班的獲獎人數(shù)多一些嗎?
生:從平均數(shù)可以推斷:一班同學獲獎人數(shù)可能要多一些。
師:同意這種觀點的同學舉手。(幾乎沒有同學有異議)
[設計意圖:平均數(shù)主要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總體水平,是學生的已有知識。
2、出示完整統(tǒng)計表: 五年級兩個班參加數(shù)學比賽學生成績統(tǒng)計表 一班 姓名 李明 張紅 王麗 張桐 吳洪 袁濤 蘇林 平均分 得分 100 97 95 94 91 87 84 92.6 二班 姓名 王濤 李玉 李強 張明 許麗 朱輝 周磊 平均分 得分 100 98 97 96 93 90 60 90.5 師:看到以上的學生成績,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回答。
3、出示二班參加數(shù)學比賽學生成績統(tǒng)計表
師提問:這組數(shù)據(jù)中出現(xiàn)了一個過小的數(shù),因而導致我們在判斷獲獎人數(shù)多少時,造成偏差。平均成績90.5在這兒還能不能夠反應出這一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呢?生:不能。
師:為什么這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據(jù)不能代表它的一般水平?
生:這組數(shù)據(jù)中只有2個數(shù)據(jù)是低于平均成績的,5個數(shù)據(jù)都高于平均成績,平均成績根本就不能代表這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了,教案《公開課:中位數(shù)教案》。
師:這里的平均成績還能不能代表這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
生:不能。
師:由于這組數(shù)據(jù)中出現(xiàn)個別嚴重偏低的數(shù)據(jù),導致平均成績受到影響,變得比較低,平均成績已經(jīng)不能代表這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那么用什么數(shù)來代表一般水平更合適呢?
4、引出中位數(shù)。
二、認識中位數(shù)
1、認識中位數(shù)的特點。
師:老師板書“中位”,提問:按照你們的理解能說說什么是中位數(shù)嗎? 生回答(中間位置的數(shù))。
師:剛才這組數(shù)據(jù)我們已經(jīng)排好順序了,如果沒有排好順序,中位數(shù)還是位于最中間嗎?
生:不一定。
師:也就是先要把這組數(shù)據(jù)?
生:把數(shù)據(jù)按大小順序排列。
師:可以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也可以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最中間位置的數(shù),顧名思義,我們就叫做中位數(shù)。
2、與平均數(shù)比較認識中位數(shù)的優(yōu)點
師:為什么用中位數(shù)代表二班成績的一般水平比平均數(shù)更合適?
生:在這組數(shù)據(jù)中,由于個別數(shù)據(jù)偏低,影響了平均數(shù),平均數(shù)已經(jīng)不能代表這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
師:中位數(shù)有沒有受到這些偏小數(shù)據(jù)的影響?
生:沒有。
師:也就是說中位數(shù)不會受到偏小數(shù)據(jù)的影響。會不會受到偏大數(shù)據(jù)的影響呢?
生:也不會。
師:正因為中位數(shù)有這個優(yōu)點,不受偏大或偏小數(shù)據(jù)的影響。所以有時用它代表一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更合適。(出示:中位數(shù)的優(yōu)點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數(shù)據(jù)的影響,因此,有時用它代表全體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三、求中位數(shù)
1、師:這樣的數(shù)(中位數(shù))你會找嗎?你能找出下列各組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嗎?
出示課件(1) 34、30、28、24、24、19、17(2)14、19、19、26、28
。3)10、15、4、13、5
學生匯報(1)(2)結(jié)果:24、19,簡單說明理由。當匯報第三組結(jié)果時,有兩種答案,引出矛盾沖突。(突破先排序)
師:通過以上找中位數(shù)的`活動,我們在找中位數(shù)時,首先要干什么?
生:找一組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要先把這組數(shù)據(jù)按大小順序排列。
師:然后再做什么?
生:一組數(shù)據(jù)按大小順序排列后,最中間的數(shù)就是中位數(shù)。
師:求一組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先按大小順序排列后,最中間的數(shù)就是中位數(shù)。
2、 師:觀察以下兩組數(shù)據(jù),你還能找出這組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嗎?
出示: 23、21、17、14
13、15、16、18、19、20
。1)先找學生試著找,討論后匯報。師:通過這兩組找中位數(shù)的活動,你對中位數(shù)的認識有哪些增加?
。2)師總結(jié)一組數(shù)據(jù)按大小順序排列后,如果數(shù)據(jù)的個數(shù)是奇數(shù)個,最中間的數(shù)就是中位數(shù);如果數(shù)據(jù)的個數(shù)是偶數(shù)個,中間兩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就是這組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
3、例5:出示 五年級(2)班7名男生的跳遠成績?nèi)缦卤?把這組數(shù)據(jù)從小到大排列。 把這組數(shù)據(jù)從大到小排列。 (1)分別求出這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和中位數(shù)。
師:觀察這組數(shù)據(jù)你會求他們的中位數(shù)嗎?(會)首先我們要先(把這組數(shù)據(jù)排序)。
我們可以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課件出示)
師:這組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是:(2.89)。(字的顏色改變)
師:這組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多少?請同學明借助計算器快速算一算。
生:平均數(shù)是2.96。
。2)用哪一個數(shù)代表這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師:2.96能代表這個組的一般水平嗎?為什么?
生:不能,因為比它高的只有2個,比它低的卻有5個,不能代表這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
師:用哪一個數(shù)代表這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生:應選擇中位數(shù),比它大的和比它小的都有3個數(shù)據(jù),處于正中間,代表這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更為合適。
。3)用中位數(shù)表示這組數(shù)的一般水平有什么優(yōu)點?
生:它不會受偏大偏小數(shù)據(jù)的影響。
。4)在什么情況下,選擇用中位數(shù)來描述一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更合適呢?可以結(jié)合二班比賽成績來說明。
生:當這組數(shù)據(jù)中出現(xiàn)偏大偏小的數(shù)據(jù),平均數(shù)已經(jīng)不能代表這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此時選擇用中位數(shù)來描述一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5)如果2.89 m及以上為及格,有多少名同學及格了,超過半數(shù)了嗎?
師:根據(jù)你對中位數(shù)的認識,說一說從“五年級二班7名男生跳遠成績的中位數(shù)是2.89米”中你能知道什么?(小組內(nèi)說一說)
生1:跳2.89米的同學是第四名,有三名同學比他跳得遠,有三名同學比他跳得近。
生2:還有可能有人和他跳得一樣遠。
師追問:現(xiàn)在知道這組的楊東的成績2.94 m,張鵬的成績大約是第幾名?
生:第三名
。6)如果再增加一個同學楊東的成績2.94 m,這組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是多少?
師:說說你是怎樣求的?(2.89+2.90)÷2=5.79÷2=2.895
生:首先按順序排序,最中間的是2.89和2.90,所以中位數(shù)是(2.895)
四、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對中位數(shù)有了怎樣的認識?有了什么新的收獲?
公開課教案5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通過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教育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4、學習作者觀察的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翠鳥的外形與捕魚本領(lǐng)之間的關(guān)系,通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或翠鳥彩色拼圖
2、搜集有關(guān)翠鳥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激趣導入,走進翠鳥世界在大自然中有許多美麗的鳥,像孔雀、畫眉、黃鶯等,下面請看看這是什么鳥?同學們見過翠鳥嗎?(出示翠鳥圖片),這是翠鳥又名“釣魚郎”。教師板書課題,注意“翠”字上邊和“羽”相近,但是沒有“鉤”。你對翠鳥有哪些了解呢?下面我們看看課文是怎樣介紹翠鳥的。
二、自讀自悟
1、認讀生字。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翠鳥的什么特點?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分組討論。
三、全班匯報交流
1、指名認讀生字,注意“赤”、“襯”、“衫”是翹舌音;注意正音:“腹”讀fù,不讀fú。“疾”讀jí,不讀jī!按弊xdǎi,不讀děi。
2、認讀詞語:淺綠襯衫疾飛等待逃脫
銳利蹬開一眨眼腹部飼養(yǎng)
3、把這些詞語放回課文中再讀一遍,注意把句子讀通。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四、學習課文內(nèi)容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的腦海中有沒有出現(xiàn)翠鳥的樣子?翠鳥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板書:色彩鮮艷或美麗、小巧玲瓏。
(1)那么,課文怎樣寫翠鳥的色彩鮮艷、小巧玲瓏呢?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看插圖,想象翠鳥的樣子,比如頭上什么樣,背上、腹部什么樣,再看看眼睛、嘴巴、爪子什么樣。(自由讀,指名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2)(出示翠鳥圖片)翠鳥長得什么樣?你能像課文中那樣為大家介紹一下嗎?請學生結(jié)合圖片介紹翠鳥。(自己試說,指名說,同桌互說。
(3)如果讓你用一兩句話來說說翠鳥的樣子,想一想,怎樣說比較合適?
過渡語:看來,翠鳥美麗的外形確實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翠鳥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魚的本領(lǐng)也很高呢!課文哪一段寫的是翠鳥捕魚的情景?快速瀏覽課文。
(1)指名說。要求:先讀所畫的詞句,再談自己的感受
。2)自學第二自然段,投影出示自學要求:
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鳥的什么特點?畫一畫表現(xiàn)翠鳥動作敏捷的詞句。
過渡語:(結(jié)合板書、圖片)同學們,看著這小巧玲瓏、動作敏捷的翠鳥,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ńY(jié)合學生想捉一只翠鳥的想法)看來,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們和小作者想到一塊兒去了。你覺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鳥來飼養(yǎng)呢?學生分別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適時進行保護鳥類的教育(同學們的種種想法,都緣于對翠鳥的'喜愛之情。但是我們要愛護鳥類,和鳥類做朋友。)看來,和翠鳥零距離接觸的愿望不能實現(xiàn)了,我們只好遠遠地看著它,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如果這時你也正在河邊,遠遠地看見美麗的翠鳥,你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帶著自己的體會自由讀后兩個自然段。
五、抄寫生字
1、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2、指導書寫。
3、抄寫生詞。(可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確定抄寫內(nèi)容。)
六、板書設計:
外形:顏色鮮艷、小巧玲瓏
動作:迅速敏捷
反思:
我這節(jié)課設計的大體思路是:在識字寫字,閱讀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遷移運用。第二課時,重點例說《翠鳥》的第一自然段,讓學生舉一反三。抓住重點詞語品味語言,體會作者是怎樣把翠鳥寫得那么美那么可愛的,然后再把體會到的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最后讓學生仿照課文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經(jīng)過如此的準備之后,我走上了講臺。但是課后的感覺是除了完成了既定的目標之外,沒有別的,只覺得課是那么的平淡、無味。經(jīng)過學部領(lǐng)導和同年組的老師的評課之后,我的這份感覺逐漸清晰起來。
公開課教案6
學習目標
1、熟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2、想象詩句描寫的意象,領(lǐng)悟詩的意境,體會游子的鄉(xiāng)愁。
教學過程
一、過渡導入,整體感知。
1、李白的《靜夜思》,想一想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2、播放多媒體展示的詩文、意境圖,聽配樂朗誦,初步感知詩的節(jié)奏、韻律、意境。
3、板書課題,讀題解題。
。1)、楓橋:在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5公里楓橋鎮(zhèn),建于唐代。該橋因唐朝詩人張繼寫了《楓橋夜泊》這首詩而聞名。請同學們查字典了解“泊”的意思:船?堪哆。誰能說說“楓橋夜泊”的意思?(夜里,船?吭跅鳂虻囊粭l河邊)
。2)、作者簡介:張繼。唐朝詩人,出生在襄州(今湖北襄樊市)。他的詩作比較樸實,《楓橋夜泊》較有名。
二、自讀課文,釋疑解惑。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對照文中注釋,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
2、小組交流,釋疑解惑。
3、全班交流,質(zhì)疑問難。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在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能夠解決的,可暫不作答。
三、品詞析句,想象悟情。
1、詩人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什么時侯的情景?
。ㄔ娙藢懙氖乔锛荆驗樵娭刑岬搅恕八。時間是深夜,因為詩中提到了“月落”、“霜”、“漁火”、“夜半鐘聲”等等)
2、在這首詩中詩人寫了哪些景物?
。ㄔ娙藢懥恕霸侣洹、“烏啼”、“霜”、“江楓”、“漁火”、“寒山寺”、“夜半鐘聲”等等。)
3、選擇一個或幾個詞語,說說這些詞語表達的意象。
江邊的漁火:江中亮起漁火,說明夜幕降臨,游子的又一個夜泊開始了。
西沉的明月、滿天的飛霜:描繪了一幅幽暗、深遠而又寒冷的畫面,也暗示著黑夜漫長。
驚叫的烏鴉、悠遠的鐘聲:這兩種聲響更加襯托夜的寧靜、凄清。
江邊的楓樹、孤零的客船、隱約的古寺:說明停泊地的偏僻、荒涼。
4、想象:這是一幅什么樣的'江南秋夜圖?用筆把你和詩人的情感畫出來。(描繪了一幅寧靜、幽暗、寒冷、凄清、遼遠而又美麗的江南秋夜圖。)
5、音畫渲染,體驗意境。
。1)、播放意境圖,播放音樂古曲《漢宮秋月》。
。2)、教師進行意境描繪:一個深秋的夜晚,一輪明月高掛,灑下清冷的光輝,江邊幾棵楓樹,隱約可見,江里兩三點漁火,時隱時現(xiàn)。一葉小舟孤零零地停泊在楓橋邊上。一個游子眺望遠處隱隱約約的寒山寺……
。3)、再次播放《漢宮秋月》,學生在音樂中自己揣摩誦讀。
。4)、提問:讀詩時你的內(nèi)心有什么感受?(心中難以言說的思鄉(xiāng)之愁,漂泊之愁)
。5)、你能通過讀,再次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嗎?(生跟隨音樂齊讀)
。6)、再次播放《漢宮秋月》,師生共同吟誦詩句,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與情感。
四、拓展閱讀,比較延伸。
。1)、出示杜牧的《泊秦淮》及部分詞語解釋: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注釋:秦淮:指秦淮河;\:籠罩。商女:賣唱的女子。江:指秦淮河。猶:還。后庭花:指《玉樹后庭花》,南朝陳代亡國之君陳后主所作的歌曲,被后人認為是亡國之音。
。2)、讓學生理解詩句大意,比較《楓橋夜泊》與《泊秦淮》在“愁”的內(nèi)涵上有何不同。
。ā稐鳂蛞共础繁磉_的是個人之愁,《泊秦淮》表達的是憂國之愁。)
。3)、課外搜集這類題材的古詩,熟讀成誦,開一個古詩誦讀會。
公開課教案7
【教材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麗,體會作者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的感情。
。、體會抓特點表述景物的方法。
。、積累課文優(yōu)美語言。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把內(nèi)容寫準確,寫形象的方法。
【教學準備】
閱讀課后的資料袋,搜集關(guān)于泉水的其他資料。朗讀課文,考慮;為什么叫“珍珠泉”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課題
。、教師在黑板上寫“泉”:引導同學查字典理解意思。
。病⒂茫校校灾谱鞒烧n件請大家欣賞世界各國奇異的名泉。
(圖文并茂,同時將課后資料袋的內(nèi)容涵蓋進去)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請同學介紹珍珠,并猜想此泉為什么叫珍珠泉。
二、初讀課文,自主質(zhì)疑
請同學根據(jù)閱讀提示,采用自身喜歡的方式快速閱讀課文。要求:
1、有困難的字詞嘗試用查字典或四人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問題。
。、讀出問題來。讀后提出自身的問題在四人小組內(nèi)互相解決,遇到稍難的問題可保存。
三、抓住主線,探索交流
。、為什么此泉名叫“珍珠”呢?下面請大家同學們采取自身喜歡的方式細讀課文,考慮以后在小組上交流。
。、全班交流,估計同學從以下語句找到理由,教師相機引導:
、 最有趣的,當然是那晶亮的、豐滿的、一嘟嚕一嘟嚕從潭底冒出來的水泡了。開始,水泡很小,搖晃著越升越高,越來越大,最后在水面綻開了,在撲哧一笑中消失了。。
、 水泡閃亮閃亮的,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
⑶ 挑著滿滿一擔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俺潑灑了多少珍珠。
。、品讀以上話句,想象畫面。
。础⑦x擇以上一處抄上畫簡筆畫,并在旁邊配上自身贊美的句子(如):
……水泡很小,搖晃著越升越高,越來越大,最后在水面綻開了,在撲哧一笑中消失了。。
(圖略)這真是一群調(diào)皮的珍珠泡泡,俺仿佛看見他們在愉快地生長,快樂地舞蹈,開心地歡笑。你看,還笑得咧開了大嘴,咂咂地叫……
四、展開閱讀,體驗情感
1、作者對珍珠泉的喜愛不只僅流露在這珍珠樣的水珠間,還有一些地方也引起作者的無限熱愛呢?找找看。
。、根據(jù)同學回答引導學習二、五自然段,先用“俺喜愛珍珠泉是因為它( )”來表述情感。再用“俺喜愛珍珠泉不只因為它( ),更重要的是它( )!
。场⒊鍪尽斑@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俺們村的珍珠泉!”讓同學細細品讀,并說說自身讀出了“俺”的怎樣的情感。
五、延伸閱讀,拓展情感
其實,作家吳然還寫過一篇類似的文章叫《歌溪》,老師把它發(fā)給大家,請課外抽時間好好讀一讀,考慮一下,與這篇文章對比,有什么相似點。
公開課教案8
教學重點:
1.學會“j、q、x”三個聲母,認清形、讀準音,能正確書寫。
2.學會“j、q、x”與“ü”相拼兩點省略的規(guī)則。
教學難點:
“j、q、x”與“ü”相拼時,“ü”上兩點省略。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你們到拼音王國中認識了哪些韻母家族的朋友:(a、o、e、i、u、ü)。認識了哪些聲母家族的朋友。(b、p、m、f、d、t、n、l、g、k、h)今天我們一起再認識3個聲母朋友“j、q、x”,你們愿意嗎?(貼卡片)。
二、學習“j、q、x”的音形和正確書寫
。ㄒ唬⿲W習“j”的音形
1.出示“j”的圖:你能根據(jù)圖畫的內(nèi)容試著讀讀這個字母嗎?
。1)教師范讀,糾正學生的錯誤發(fā)音。
(2)學生練習讀。
2.學生“j”的形
。1)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j”的形?
(2)編小兒歌:豎彎加點j、j、j。
3.書寫字母“j”
。1)怎樣寫好字母“j”呢?請大家看看書,“j”是幾筆寫成的?先寫哪筆?再寫哪筆?占
什么格?
。2)學生邊說教師邊在四線三格中板書。
。3)學生謄寫字母“j”。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ǘ⿲W習字母“q”
1.出示“q”圖
。1)問:這是什么呀!
。2)自身試著讀讀這個字母?
(3)教師范讀,發(fā)現(xiàn)問題和時糾正。
。4)開火車讀字母“q”。
2.學習“q”的形
(1)同桌同學說說怎么記“q”的形?
。2)小兒歌:左上半圓q、q、q或9字q。
。3)區(qū)別“b p d q”的音形。
3.書寫字母“q”
。1)看看書上的'字母“q”是怎樣寫的
(2)教師在四線三格中寫范字
。3)自身試著在本上練習寫1-2個。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zhí)筆方法。
(三)學習“x”的音形
1.出示“x”的圖
(1)你能根據(jù)圖畫內(nèi)容試著讀讀這個字母嗎?
。2)指名讀
。3)開火車讀
2.學習“x”的形
(1)你們看看圖中哪兒像x的形呀!
(2)讀記憶小兒歌:一個叉子x、x、x
3.書寫字母“x”
(1)認識“﹨”右斜、“∕”左斜。
(2)左斜、右斜先寫哪一筆呢?看看書上的字母筆順?
。3)教師強調(diào)先寫右斜,再寫左斜。
。4)教師范寫
先在第三條線上點二個點,然后在第二條線上點兩個點,注意與上邊兩點對齊,先連接右斜,再連接左斜。
。5)學生在本上練習寫1-2個。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褒揚寫姿和執(zhí)筆正確的同學并發(fā)獎票,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三、小結(jié):
今天我們又學習了三個聲母“j、q、x”,同學們的音形記得真清楚,寫得也不錯!
和:板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字母卡片:“j、q、x”
2.背誦學過的聲母。
二、游戲中學習“j、q、x”與“ü”相拼去點規(guī)則。
1.請3個同學帶上“j、q、x”的頭飾到前邊來,小“ü”是一個非常懂禮貌的小朋友,戴上小帽子也到前邊來,他只要見到“j、q、x”三個聲母,馬上就會把自身的帽子摘下來,站 在“j、q、x”的身旁就成了“ju、qu、xu”。
2.教兒歌:小ü小ü有禮貌,見了j q x就摘帽,摘了帽子不是u,還是ü ü ü。
板書:
j - ü →
q - ü →
x - ü →
3.請同學想想箭頭后面應寫成什么樣的音節(jié)?教師補寫板書:
j - ü →ju
q - ü →qu
x - ü →xu
4.自身讀音節(jié)
5.同桌互讀音節(jié)。
6.指名讀
三、學習三拼音節(jié)
1.背三拼連續(xù)的兒歌: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相連要迅速。
2.自身練習試拼,體會和掌握拼音方法。
3.指名拼讀,教師糾正。
4.同桌同學互相拼讀、糾正。
四、看圖拼讀音節(jié)
1.看圖:圖上畫了什么?
2.讀圖下音節(jié)
。1)自身試拼
。2)同桌互相拼
(3)指名拼。
五、讀兒歌:
1.出示兒歌內(nèi)容,讀一讀紅色的聲母。
2.找出你們學過的音節(jié)讀一讀:jī qī
3.結(jié)合圖,請認字多的學生讀兒歌。
4.學生當小老師領(lǐng)讀,學生隨讀自由讀,同桌互讀。
六、小結(jié):
今天我們認識了3個聲母朋友“j、q、x”,我們不只掌握了它們的音形,能正確書寫,而且學會了“j、q、x”與“ü”相拼去點的規(guī)則,同學們學得不錯,老師獎勵每個學生。
公開課教案9
教學目標:
(1)了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感受鄉(xiāng)土文化的獨特魅力。
(2)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以及聯(lián)想、想像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團結(jié)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龍舟賽的精彩場面描寫。
(2)聯(lián)想的作用。
教具安排:
多媒體投影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秋節(jié)吃月餅,這是我們的傳統(tǒng)習俗。同學們還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嗎?在這些節(jié)日里有哪些習俗呢?(學生自由討論,發(fā)言)
這些傳統(tǒng)習俗,表達著人們的美好心愿,寄托人們對親人的祝福,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追求,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與來歷:
二、走進課文
1、聽錄音讀課文。
2、檢查預習情況,正音辨形:
茶峒擂鼓吶喊調(diào)理
不拘泅水戍軍蘸酒
3、啟發(fā)提問:
。1)如果你是導游,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你會給游客介紹哪些風俗?(學生自由發(fā)言)
(2)文中重點寫了什么風俗?(賽龍舟)
4、整體感知:
。1)文中從哪些方面描寫賽龍舟的盛況?
(2)當時又是一種怎樣的場面?這樣寫出了人們怎樣的精神?
5、精彩賞析:先請一位同學來讀一段文字:每只船可坐12個到18個槳手……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水戰(zhàn)時擂鼓的種種情形。
。1)、漿手每人持一只短槳,隨了鼓聲緩促為節(jié)拍,把船向前劃去。
。2)、帶頭的坐在船頭上,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手上拿兩只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船只的進退。
(3)擂鼓打鑼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劃動便即刻嘭嘭鐺鐺把鑼鼓很單純的敲打起來,為劃槳水手調(diào)理下槳節(jié)拍。
提問: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龍舟賽的精彩場面的。
【歸納】槳手、帶頭的、鑼手、鼓手的外貌和動作描寫
請找出來:槳手----持、劃帶頭的----纏裹拿揮動指揮
鑼鼓手----敲打調(diào)理
討論,明確外貌和動作描寫的作用。
。4)再請同學們找一下,除了直接描寫船手們,作者還從什么方面突出這龍舟賽的緊張與激烈?
(“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水戰(zhàn)時擂鼓的種種情形”。)
梁紅玉在黃天蕩老鸛河抗擊金兵,一場水戰(zhàn)幾乎使得金兵全軍覆沒。
這與龍舟賽有關(guān)嗎?兩者有相似點嗎?這里作者運用了什么的.手法來寫的?
【歸納】聯(lián)想。兩者相似點在:場面緊張、激烈
鼓聲如雷聲,加上兩岸人的吶喊助威聲------水戰(zhàn)時擂鼓,激戰(zhàn)喊殺聲。
作用是什么,請位同學來歸納一下好不好?
(歸納:聯(lián)想的作用是突出龍舟賽的緊張、激烈、熱鬧)
(5)側(cè)面描寫及其作用。
。6)看“賽龍舟”,多媒體簡介:
6、拓展延伸:請你們開動一下腦筋,也來試著聯(lián)想一下,假如你處在這樣的場合,這樣令人熱血沸騰的場景之中,耳朵里充滿了吶喊之聲,你會聯(lián)想到什么?能不能從文中再找出能突出龍舟賽熱鬧歡騰場面的側(cè)面描寫的內(nèi)容呢?獎品并不豐厚,為什么人們干得如此賣力呢?
相互討論兩至三分鐘,然后口頭交流一下。
(歸納:運動場,足球比賽,大型歌舞演唱會,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
側(cè)面描寫:看比賽的人們:“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
“軍官,稅官以及當?shù)赜猩矸莸娜,莫不在稅關(guān)前看熱鬧”
不講等級,不論老少,傾家出去,全城出擊,爭睹龍舟競賽,這一切都透露出了龍舟賽的熱烈歡騰。
【歸納】體現(xiàn)出團隊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或者說,體現(xiàn)的是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奮力拼搏精神,表現(xiàn)出的是人與人的真誠。
其實,在我們的校運會上,不管是參賽的選手也,啦啦隊也好,盡管得到了獎品算不了什么,啦啦隊不用說了連獎品也沒有。但大家圖的就是能為班級爭光,為學校爭光。同時,齊心協(xié)力,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三、總結(jié)歸納:
上面,我們一齊隨著沈從文去茶峒參觀了他們的端午日風情。感受到了那里節(jié)日歡騰熱鬧的氣氛。同時,也增長了不少知識,真是不虛此行!
(提示要點:湘西的端午日,以龍舟競賽作為重頭戲。作者就抓住了這個重點,象一個向?qū)б粯樱瑸槲覀冊敿毭枋隽她堉鄹傎惖木蕡雒。并通過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方面,突出了龍舟競賽的熱烈與歡騰。同時運用了聯(lián)想的手法,渲染出競賽的緊張、激烈程度,讓我們仿佛置身于這一場景中,一同和茶峒人歡笑,嬉戲,共同度過這個充滿了喜慶的節(jié)日。)
四、布置作業(yè):
選擇一個節(jié)日,學習課文描寫一個精彩場面。
月是故鄉(xiāng)明
公開課教案10
一.導入
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來,人們把忠《出師表》當成了忠的標準,則把《陳情表》當成了孝的典范,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板書“忠孝”二字)
二、范背。(5分鐘)
三、生讀。
同時注意尋找古今異義詞,等待匯報交流。并劃出文意不明白處以提問。(10分鐘)
學習活動:條理縝密的構(gòu)思品讀精粹的語言
四、李密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下了這篇奏章?(除臣洗馬;愿乞終養(yǎng))
五、
。保髡咛幵谝环N忠孝兩難的矛盾境地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請作者究竟處在一種怎樣的矛盾境地。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了“孝情”(盡孝)?能否對這種盡孝的必要性作點解釋。
第一段,請一二組同學朗讀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忠情”(盡忠)?能否對這種盡忠的必要性作點解釋
第二段,請三四組同學朗讀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
。玻婺盖樯钏坪,圣上恩重如山;在這樣一個二難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不僅達不到陳請的`目的,還可能司馬氏王朝的猜疑,招來殺身之禍。李密是如何,變被動為主動的。提出“區(qū)區(qū)不能廢遠”的。
引導:晉武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yǎng)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這段歷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跡:一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消除武地帝的猜疑。二在圣朝“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讓晉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篤圖深深打動了晉武帝,讓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祖母病重,從而提出不能廢遠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時將孝治天下的理與祖母病篤須盡孝的情作了對照,應作什么選擇其情理不言而喻。
5.朗讀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
引導:作者以列數(shù)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請。
提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忠后盡孝。(投影)
六、《古文觀止》評論《陳情表》的語言,說它“至性之言,悲惻動人”;有人說,《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陳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
請輕聲朗讀課文,把你認為好的語句畫下來,讀出來,然后結(jié)合文章的構(gòu)思,說說這些語句有什么特點,好在哪?
(學生讀書思考約3-5分鐘,老師巡堂了解情況)
重點賞析語段(句式,用詞,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效果):
。保吧⒘拢雀敢姳,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玻巴鉄o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
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nèi)都強調(diào)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yǎng)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xiàn)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對偶句式: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表意嚴密完整。
。常皠⑷毡∥魃,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fā)讀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夸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 以鳥喻人,從動物的本性出發(fā),提出終養(yǎng)祖母的要求,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矗釂枺耗隳苷f出哪些成語出自本文嗎?
引導:此文的問世,為后世提供了眾多的慣用語,一直流傳至今,如“躬親撫養(yǎng)”“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草結(jié)”等,均成為人們信手拈來的語句。
。担〗Y(jié):
四字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成 語:豐富了中國的語言。
七、作品評價
。ㄒ唬┩ㄟ^一個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認識本文構(gòu)思慎密,語言精粹的特點。
討論: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diào)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
引導:
1、李密反復強調(diào)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yǎng)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導:
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nèi)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帝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fā)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
(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說。)
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題目中的“情”字有幾層含義?
3.討論: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
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ǎ保┣闆r(事實);(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
公開課教案11
活動目標:
1.樂意到××班做客,愿意與××班的教師、幼兒共同活動。
2.積累做有禮貌的小客人的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與××班教師作好活動前準備。
活動過程:
1.準備做客。
(1)接待××班前來邀請的小朋友,激發(fā)幼兒去做客的愿望。
師:剛才××班的小朋友來告訴教師她想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去他們班做客你們想去嗎
(2)討論怎樣做小客人:有禮貌地向××班教師和小朋友問好;理解同伴的禮物時會表示感激等。
2.組織幼兒去××班做客。
(1)引導幼兒有禮貌地與××班幼兒及教師問好。
(2)幼兒自由尋找伙伴并介紹自我,品嘗××班幼兒準備的食品。
(3)與新伙伴一齊參觀××班,共同玩游戲。
(4)引導幼兒與伙伴一齊收拾好游戲材料,并有禮貌地與××班幼兒再見,同時邀請他們?nèi)プ晕业陌嗉壸隹汀?/p>
3.幼兒回班。
自由討論自我去做客都認識了哪些好朋友,在××班都看到了哪些和我們班不一樣的',你喜歡××的什么東西。
師小結(jié):今日我們?nèi)ァ痢涟嗍值拈_心結(jié)識了很多新的朋友,還明白怎樣做一個小客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也能夠像今日這樣邀請你的好朋友來你家做客或去別人家做客,增加你們的感情,讓大家在一齊玩的更開心!
公開課教案12
教學要求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田字格中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動物過冬的有關(guān)知識,懂得朋友之間應該相互關(guān)心。
教學重難點
1、本課教學重點是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遣詞造句的準確,了解小動物們過冬的不同方式。
2、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不同。
教學準備
1、指導學生制作動物頭飾。
2、查閱、搜集動物過冬的相關(guān)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猜一猜:
白色花,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
無根無枝又無葉,此花原從天上來。
。ù蛞蛔匀唤绲氖挛铮
小朋友們猜猜看這是什么?(生:是雪花。)
教師加以肯定,并隨手在黑板上畫上一個雪人。
冬天快到了,小動物們怎么度過寒冷的冬天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道來學習第19課。
板書課題:19、小動物過冬
2、自己讀讀課題,你能想知道些到些什么?
。ǹ赡軙腥缦聠栴}:課文中講了哪些小動物?小動物們是怎么過冬的?)
二、整體感知。
過渡: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剛才提出了不少問題。有些問題只要讀讀課文就能解決。你們愿意自己讀懂課文嗎?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漏字改字。
2、讀好的小朋友可以再讀一遍,然后自己想一想、說一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你能解決多少。
三、檢查自讀。
1、讀準生字。
(1)剛才小朋友們已經(jīng)讀了幾遍課文了,生字詞一定都能讀準了。
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或短句:
wù shāngliang nuǎn jiē gē yuē dì zuān
小動物 商 量 暖和 接著 哥哥 約定 第二年 鉆到泥土里去
wǔ jù chèn mèi cáng cháo gòu jiàn guā
跳舞 聚到一起 趁 妹妹 藏在 蜂巢里 夠吃 相見 秋風刮起來了。
。2)自由讀字詞一遍。
。3)開火車展示,隨時正音。
2、讀通課文。
。1)請8個小朋友開火車朗讀課文,注意讀通句子,隨時糾正錯處。
(2)同學評議:主要是表揚讀得好的同學,并簡要說出好在什么地方。
四、學習第一節(jié)。
1、剛才提出的問題,你解決了嗎?
課文寫了哪些小動物?從哪兒知道的?
板書:青蛙
小燕子
小蜜蜂
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一節(jié)。
2、比較:
它們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
它們天天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
它們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
。1)讀一讀,這三句話一樣嗎?不同在哪里?
(2)用“常!闭f一句話。
3、讀了第一節(jié),你有什么感覺?
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自由讀第一節(jié),讀出那種快樂的感覺。
4、誰能通過朗讀,把這種快樂帶給我們大家?
5、齊讀第一節(jié)。
五、學習生字。
1、鞏固字音:
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商量(liáng liàng) 暖(luǎn nuǎn)和(hé huó huo) 哥哥(ge gē)
鉆(zuān zhuān)到泥(lí ní)土里
2、理解生字字意。
你知道這些字的意思嗎?由這些字,你想到了哪些詞或成語?哪些名言警句?哪些詩文?說出來大家交流交流。(例如由“約”想到了“不約而同”“人約黃昏后”;由“刮”想到了“敵”、“亂”以及“刮目相看”等。)
3、學寫生字。
(1)看課后第二題中的筆順,按筆順描紅。
。2)描一描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哪些字比較難寫,待會兒全班交流。
(3)學生提出難寫的字,教師范寫,學生書空。著重指出:“商”的里面不是“古”,“第”與“弟弟”的“弟”區(qū)分開來!案纭钡纳厦娌皇恰翱伞。
。4)描寫習字帖,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坐姿。
六、課堂練習。
1、讀生詞,抄寫生詞。
動物接著哥哥約定暖和刮起來第二年春暖花開一起商量
2、猜一猜,連一連。
。1)百花村里有人家,鮮花瓣上種莊稼,招待客人用蜜酒,辛勤勞動人人夸。
。2)小小姑娘滿身黑,秋去江南春來歸,從小立志除害蟲,身帶剪刀滿天飛。
(3)身披綠袍,眼睛眉毛,先像逗點,后像小貓,跳上綠椅,呱呱喧鬧。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情境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新詞,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寫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故事。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秋風刮起來了,天氣漸漸地涼了,寒冷的冬天就要來了。(。課件展示:秋風掃落葉的畫面,秋風刮起的“呼呼”聲。)
小動物們怎么過冬呢?(。課件展示3個小動物。)
二、小組合作學習。
1、分角色讀課文2-8節(jié)。教師指導角色分配:一生讀燕子的話、一生讀蜜蜂的話、一生讀青蛙的話、一生讀敘述和提示語。
2、組內(nèi)交流:三個小動物分別怎樣過冬?為什么要這樣過冬呢?
三、理解感悟。
1、小組派代表將討論的結(jié)果在全班交流,聽者隨時糾正補充。
生:燕子到南方過冬。因為南方暖和,蟲子多。
師:是呀,冬天,北方太冷了,蟲子都躲起來了。小燕子到南方過冬才有蟲子吃。你真聰明!你從哪兒知道的?讀一讀相關(guān)的句子,好嗎?
生讀第二節(jié)。
師:你們知道秋天飛到南方,春天飛回北方的這種鳥叫什么鳥嗎?(如果不知道,老師可以直接告訴——叫候鳥。)
師:還有哪些小動物與小燕子的過冬方式一樣呢?
生1:大雁也到南方過冬。
生2:我知道布谷鳥也是候鳥。還有……
2、師生配合讀4-5節(jié)。
師:老師做小燕子,誰來讀青蛙的話,和老師配合一下?
師生合作朗讀。
師:青蛙哥哥,你睡一個冬天不餓嗎?可別把身體餓壞了!
生:不會的,我先吃得飽飽的,在泥土里睡覺,一點兒也不會餓。
師:哦,這我就放心了。對了,這好像就叫做——冬眠。
生:對,對!
師(面對大家):還有那個小伙伴和青蛙哥哥過冬的方式一樣呢?
生1:我,大狗熊。
生2:我,小烏龜。
生3:還有我,大蟒蛇。
3、誰能像老師一樣,做一只小燕子,去問問小蜜蜂?請兩個學生讀6-7節(jié),理解冬天沒有鮮花,蜜蜂是怎樣戰(zhàn)勝困難的。
板書:青蛙 冬眠
小燕子 候鳥
小蜜蜂 巢穴里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1、小組中朗讀,準備參加全班競賽。引導:與好朋友說話怎么說?他們是用什么口吻說的?“商量”是什么樣的口氣呢?
2、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比賽,及時評議。
五、戴頭飾表演。
1、引導:燕子說話時會做什么動作?蜜蜂說話時會怎么樣?青蛙有怎樣?蜜蜂和燕子扇動翅膀樣子一樣嗎?小伙伴們告別時會說些什么?(無需回答,可以師生同做。)
2、戴頭飾分角色表演。
3、你們喜歡這三個小動物嗎?為什么?(有禮貌,如稱呼“哥哥”、“姐姐”;相互關(guān)心。)
六、鞏固練習。
1、聽寫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閱讀童話故事。
公開課教案13
目標:
1、在游戲中發(fā)展幼兒跳躍和跑的能力。
2、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體育游戲的興趣。
3、讓幼兒體驗體育游戲的興趣。
準備:
布置好場地,磁帶,請一名教師當大灰狼。
過程:
1、準備活動:聽音樂做韻律操
2、游戲:快樂的小兔
。1)以故事的形式創(chuàng)造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2)帶領(lǐng)小兔跳到“草地”上,練習向前跳。
(3)在“打蚊子”的游戲中,練習向上跳,鼓勵幼兒大膽跳躍。
。4)當聽到“大灰狼來了”的信號時,快速跑回家里。
。5)游戲反復一遍,第二遍為摘蘋果。
3、自選器械游戲,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
4、聽音樂做放松動作,結(jié)束活動。
公開課教案14
一、出示詩句,導入新課。
1、映示圖畫。師述: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一個和尚的敲門聲打破了夜的靜謐,驚醒了棲息在池邊樹上的小鳥。這便是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所描繪的情景。
2、映示: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指名讀詩句,注意讀準字音。
3、通過預習同學們知道這首詩出自——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4、誰來簡單介紹一下賈島:
師述:賈島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早年曾因家境貧寒,出家做過和尚,后因韓愈欣賞他的詩才而還俗。他作詩的態(tài)度非常嚴肅認真,字字斟酌(再三考慮,慎重對待),句句推敲,被稱為“苦吟詩人”。 文章中還有一個人物?(韓愈)簡單介紹。
5、出示“推敲”這個詞。“推”和“敲”是兩個不同的動作。誰能來做一下這兩個動作。
師述:為了斟酌這兩個字,至今還流傳著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推敲”板書,齊讀。
二、檢查預習 三、指導書寫生字。妥
四、初讀課文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什么事情呢?找八位同學來讀讀這篇文章;卮鹄蠋焼栴}。
五、精讀課文
自己讀一下課文的第一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1.快速瀏覽課文,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講“推敲”這個故事的?(2-7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
(1)看書中的圖畫,說說圖意:
寧靜的夜晚,一輪明月掛在空中。賈島來到友人家門前,輕輕叩響了朋友家的門。敲門聲驚醒了正在池邊樹上沉睡的小鳥。
。2)這景色多美!讀讀課文,看看哪句話是描寫這幅圖的`,用“——”畫出來。指導朗讀這句話。
。3)讀了這一段,從中你還了解到了什么?(賈島和朋友李凝的友誼非同一般)
。4)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賈島和朋友李凝的友誼非同一般?
理解重點句:
映示: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結(jié)合句子選擇“摸”的義項:A、用手接觸一下(物體)或接觸后輕輕移動(動作演示);B、用手探。▌幼餮菔驹谡n桌內(nèi)摸東西);C、試著了解,試著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細);D、在黑暗中行動,在認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2)指導讀好這句話。
。5)小結(jié):賈島深夜訪友,以詩相贈。這是故事的發(fā)生。
板書:發(fā)生 深夜訪友 以詩相贈
3.快速閱讀課文3-7自然段,畫出賈島推敲詩句的句子,在旁邊寫批注。
A、從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推門、敲門的動作。這句話體會到賈島思考時非常投入的,他不但在想,而且還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動作。
B、“不知不覺”說明賈島思考問題很專心,他連進城也沒有發(fā)覺。
比較分析:
賈島騎著毛驢進了長安城。
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
。1)指名朗讀。說說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學生試做動作。
(2)指導朗讀,讀出賈島此時那種如癡如醉的樣子。
C、從大街上人們的反應體會到的,“大街上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感到十分好笑!闭f明賈島只顧思考,全然不知自己已經(jīng)在大街上失態(tài)了!
小結(jié):賈島反復斟酌“推敲”二字,這是故事的發(fā)展。
板書:發(fā)展 一字斟酌 反復推敲
D、從課文第四節(jié)中知道的,“當韓愈的儀仗隊迎面而來時,街上的行人、車輛紛紛避讓,賈島毫無察覺,仍然在毛驢上比比劃劃,并闖進韓愈的儀仗隊!边@足以說明賈島思考得多么入神! 你覺得賈島是個什么樣的人?
3、師總結(jié):同學們讀書理解得真細致,是! 像賈島這種對文字的鍥而不舍地斟酌研究就叫——推敲。從你們的回答中,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也從賈島身上學到了對文章中詞句進行推敲的本領(lǐng)。
4、賈島闖進了韓愈的儀仗隊,兩個差人將賈島帶到韓愈面前。指導朗讀韓愈和賈島的對話。
。1)練讀:韓愈的話要讀出責問的語氣,賈島的話要讀出誠懇、請求原諒的語氣。
。2)分角色朗讀。
5、小結(jié):賈島不知不覺間沖撞了韓愈的儀仗隊,請求寬恕。故事進入了高潮。
板書:高潮 沖闖儀仗 請求寬恕
。ㄋ模┑谄咦匀欢
1、聽了賈島的話,韓愈又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呢?請同學們讀第七段,其他同學思考:這主要寫了什么?韓愈與賈島一起思考,確定了用什么詞。
2、學生交流。
3、“猶豫不決”什么意思?猶豫,遲疑,拿不到主意。聽了賈島誠心誠意、請求寬恕的回答,如果你是韓愈,會怎么想,怎么說呢?
4、對呀,韓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便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你來接著讀
5、 韓愈說出“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你再來讀讀。
6、理由有幾個(兩個)
。1)第一個理由
1)認識門閂
2)即使也是一種表示假設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即使的情況并沒有出現(xiàn)而是假設。說句話。
。2)第二個理由。。。。大家有沒有想起前文哪句話?
出示“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沉睡的小鳥”
(用“敲”字是真實地寫出了他當時的做法)月夜的“寧靜”是無聲,而“敲”字讀得響亮,用有聲襯托無聲,這叫反襯,更顯得環(huán)境的安靜。
下面句子中的寧靜和安靜哪個詞用得更好?為什么?
再說,用“敲”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
再說,用“敲”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安靜。
“安靜”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皩庫o”指(環(huán)境、心境)很安靜,表示靜的程度更深。文中用“寧靜”準確的描寫出月夜特定環(huán)境的特定。
7、指導表情朗讀這一段。
8、小結(jié):韓愈認為用“敲”字好,賈島表示贊同。這是故事的結(jié)局。
板書:結(jié)局 韓愈表態(tài) 賈島贊同
第八自然段
1、過渡:同學們,讀了這個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這個詞語的由來。什么叫“推敲”呢?
2、齊讀第八自然段。 你有什么收獲?
公開課教案15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以及雨點給大地上的植物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逐步做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充分調(diào)動多種感官,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
3.通過對課文的理解,以及課件的演示使學生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讓學生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guān)系。
3.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學生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猜謎語,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粍t謎語,注意聽,看誰聽得最認真,猜得最準確:
千條線、萬條線,落入水中就不見。(雨)
2.齊讀課題,并指導兒化音的朗讀
師:現(xiàn)在請我們的好朋友到教室來。注意邀請雨點兒要把他的名字讀準。
師:雨點兒,你是我的`好朋友。請你到我的教室來,跟我們一起做游戲,一起學習。
師:雨點聽到這么有禮貌的邀請,準備出發(fā)啦,大家一塊兒喊好不好?
生:雨點兒。
師:你看,雨點兒來啦!
3、復習生字詞語
雨點兒說:想跟我做朋友嗎?先接受我的考驗吧!
第一關(guān):你們會認我身上的字嗎?
小朋友們想吃蘋果嗎?跟著雨點兒摘蘋果去吧!
小朋友們真棒,可別驕傲,還有第三關(guān)呢:幫我去澆花兒好嗎?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小朋友們真棒,下面跟著雨點兒走進課文吧,先聽老師讀課文。
提出聽學要求:
想想課文講了誰和誰的什么事?
1、放音樂,教師讀課文
2、學生匯報
三、品讀課文,理解體驗
、濉W習第一段。
1.小朋友真熱情,瞧,雨點兒又從課文中跳出來了。
出示句子“數(shù)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請你讀一讀這一句話。
2.雨點兒多嗎?你是從哪個詞語中感受到的?
理解“數(shù)不清”
① 數(shù)不清:說一說,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數(shù)不清。
、 看圖練習說話
師結(jié):這些東西太多了,數(shù)不過來,所以讀“數(shù)不清”這個詞時要讀重一些。
再讀句子(范讀、指讀)
3、雨點兒是怎么落下來的,句子中用了哪個詞?
飄落:飄落是什么意思?
教師示范紙片和書的下落,說明飄落是輕小的東西慢慢地落。
生活中哪有些東西是飄落的?看圖練習說話
5、指導讀一讀一自然段。
6、嗯,讀得真好,但在這里雨點兒又要考一考你們了!
我會說:(xx )從(xx)。
、、學習二、三、四自然段。
師:哎喲,聽著你們說得這么精彩,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也在半空中聊起天來,他們都說什么了,請你讀讀課文的2、3、4段。請用直線把他們的對話畫出來,再讀一讀。
1、 認識引號,你勾對了嗎?
2、 “你要到哪里去?”這是誰問的?
3、 誰來學著問一問?
小雨點怎么回答的? 誰能讀出來?
4、師:嗯,小雨點兒不但會回答,它還有一個本領(lǐng)!它還會問呢!找一找小雨點兒是怎么問的?
生:“你呢?”
5、那大雨兒要去哪兒呢,誰能把它讀出來?
6、哎喲,聽到雨點兒聊得這么開心,風婆婆也來了
師:現(xiàn)在你們就是雨點兒,我是風婆婆,可以幫助你們到達想去的地方。
風婆婆想要先問問小雨點兒:你為什么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
生:我喜歡有花有草的地方。
生:我想讓小花小草喝點水。
生:有花有草的地方不需要太多的水,所以小雨點兒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師:小雨點兒很了不起,因為他給有花有草的地方帶去了更加美麗的色彩。誰想來試試,讀出小雨點的高興。????? 生讀
7、現(xiàn)在,風婆婆我還要問問我們的大雨點兒:
師:大雨點兒,大雨點兒,我想問問你,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那么荒涼,太沒意思了,你還去干什么?誰來當大雨點兒,來說一說。
生:因為大地太干了,需要很多的水。
生:因為想讓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花和草。
師:多么有愛心,多么善良、多愛幫助人的大雨點兒啊!
師:愿意當大雨點兒的一起來吧!讓我們來一起讀讀大雨點兒的話!讀出這份自豪、自信和無比的光榮。
。ㄖ该x--齊讀)
師:現(xiàn)在再來讀讀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吧!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得更棒了!
(指名讀--男女生分角色讀)
師:孩子們,現(xiàn)在我們就是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你們見面了,多高興呀,同桌兩人一人當大雨點兒,一人當小雨點兒,再把它們之間的對話讀讀。
。ㄈ⿲W習第五自然段
1、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聊完天以后,就各自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
讓我們先跟著小雨點兒去看看,好嗎?淅瀝瀝、淅瀝瀝,小雨點在來到了哪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動畫)
。1)、小雨點兒到了哪里?
。2)、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
。3)、讓我們再來看看小雨點兒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看圖練習說話:小雨點兒來到(?? ),(?? )更(???? )。
(4)、這些地方變美了,是誰的功勞?(小雨點)
那你能把這句話美美的讀一讀嗎?
同桌讀,指名讀,齊讀。
2、大雨點兒到的地方
過渡:小雨點到過的地方,都變得更美了。百花齊放,青草碧綠,F(xiàn)在讓我們?nèi)タ纯礇]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1)、這里是一座荒山,這里是一片沙漠,這里小草很少,非常的荒涼。
這些地方?jīng)]有花朵、沒有小動物的陪伴,這些土地是多么的寂寞。
終于有一天,奇跡發(fā)生了,風把種子吹來了,聽,大雨點兒也來了。
漸漸地,雨停了……(放幻燈)
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經(jīng)過大雨點的幫忙,原來一片荒蕪的地方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沙漠變成了綠洲,荒山變成了花園,一切都變得美麗了。你高興嗎?
誰來讀讀這句話?
請帶著興奮,開心的心情讀。
3、如果你是大雨點兒或小雨點兒,你想去哪里?
生:我最想到沙漠去,讓那里不再干旱,長出紅的花、綠的草。
生:我最想到莊稼地去,幫助莊稼生長。
生:我最想到校園的花壇去,讓那里的花更紅、葉更綠,校園更美。
師:你們都是最可愛的雨點兒,最可愛的孩子。世界有了你們會變得更美。
讓我們再美美地讀讀最后一段好嗎。
四、總結(jié)全文,透知道理
哎呀,多美麗的景色啊,這一切都是誰的功勞?
你們喜歡雨點兒嗎?
想象:假如你是小花小草,你會對雨點兒說些什么?
是啊,雨點兒們太了不起了,太值得我們喜歡了。
有一位作曲家也很喜歡雨點兒,他作了一首曲子贊美雨點兒,我們一起來聽聽。欣賞樂曲《小雨沙沙》
五、回歸全文、鞏固生字。
1、是啊,因為有了雨點兒,才讓我們的世界變得如此美麗,讓我們捧起語文書,再一次走進課文,和可愛的雨點兒交朋友,好嗎?
全班齊讀課文。
2、小朋友讀得真好,雨點兒告訴小朋友們:光會讀書還不行,還要學會寫字才更好呢!
學寫生字“方”。
六、小結(jié),下課
【公開課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公開課教案09-29
小班的公開課教案03-06
《分類》公開課教案02-27
《社戲》公開課教案02-23
公開課教案:《勸學》02-26
《散步》公開課教案07-24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07-21
勸學公開課教案11-06
足球公開課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