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亚洲ww亚在线观看,wwwxxxx日韩高清,真实14初次破初视频在线播放,五月丁香婷婷综合激情,日本熟妇丰满的大屁股,a级免费按摩黄片,黄色视频.wwww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10-21 11:54:52 教案 我要投稿

(優(yōu)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yōu)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比較、溝通等活動中理解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確運用乘法對整除與帶余數(shù)的除法進行驗算。

  3、培養(yǎng)良好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填寫、思考等學生活動,感知乘、除法的關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來驗算除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聽算20題。

  2、通過觀察比較初步得出驗算方法。

  出示:18X6=108 46X7+3=325

  108^6= 325^7

  3、比較一下,上下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根據(jù)學生得結論教帥板書:商X除數(shù)二被乘數(shù)

  商X除數(shù)+余數(shù)二被乘數(shù)

  二、新授

  1.驗證用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指板書問:是這樣嗎?我們來驗證一下:出示例4。

  教帥巡視指導。

  你們驗證的結果怎樣?

  2.驗證帶余數(shù)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樣驗算的。?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教帥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除數(shù)商的一種還可以:100 — 2 = 98 984-7=14

  3.小結。通過上面題目的聯(lián)系,請同學們說說除法驗算的方法和驗算時要注意的問題。

  三、練習

  1、課本第25頁做一?做。你們驗算了嗎?我們要養(yǎng)成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2、課本第26頁第3題。

  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題目要求的這兩類?

  一般學生:算出結果再分類。

  好學生:看末尾。如果是;5能被5整除,沒有余數(shù),反之帶余數(shù)。

  練習內容:26-27頁第4—7題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運用數(shù)字進行編碼,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驗數(shù)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初步學習數(shù)字編碼的簡單辦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同學們,我們班有多少人?你自己的學號是多少?老師點名時,如果不叫名字怎么來區(qū)分班上的學生呢?

  揭示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數(shù)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shù)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

  二、探索新知

  1、教師:同學們郵寄過信或收過信嗎?(拿出已經(jīng)寫好封面的信封)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同桌相互說說,然后得出:每個信封上都有兩個郵政編碼。

  教師:信封左上角那排數(shù)字代表什么?(收信人所在地的郵政編碼)

  教師:那么右下角那排數(shù)字代表什么呢?(寄信人所在地的郵政編碼)

  2、課件出示郵政人員介紹郵政編碼作用的信息。

  郵政編碼是我國的郵政代碼,機器能根據(jù)郵政編碼對信件進行分類,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信件郵遞的速度。

  3、教師:你想知道這些郵政編碼是怎么樣編排的嗎?

  (1)師生共同學習教材第77頁的郵編448268是怎樣編排的。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說說郵政編碼是如何編排的,對有疑問的地方,教師適時解答。

  (2)學生介紹自己了解到的本地的郵政編碼。我們學校的郵政編碼是多少?它們是怎樣組成的?

  4、數(shù)字編碼——身份證號碼。

 。1)課件出示一張身份證,讓學生觀察并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討論后,匯報可能說出:身份證上有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發(fā)放日期和有效期、編號。

 。2)學生自學教材第77頁關于身份證號碼的內容。

  教師:從身份證號碼中你能獲得什么信息?

  指名學生說說。

  5、數(shù)字編碼——學號。

  教師:我們來給學校的每一個學生編一個學號。

 。1)請你討論一下學號中應該包括哪些信息?

  學生討論后,匯報。匯報時可能說出:年級、班級、性別、入學年份等。

 。2)根據(jù)以上內容來設計編碼的.方法。

 。3)分組活動,共同探討如何編號。

 。4)以小組為單位來展示本組同學設計的學號的編排方法。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說出每個數(shù)字在編碼中的含義。

  三、鞏固練習

  1、你還知道哪些郵政編碼?它們是怎么組成的?和同學交流一下。

  2、生活中的編碼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內容:第36頁例3、“試一試”“練一練”和練習七第6-10題。

  教學目標:理解與表內除法相應的一位數(shù)除幾百幾十和幾千幾百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綜合和類推等思維能力。

  教學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8divide;424divide;212divide;3

  2.填空。

  210里面有()個十,

  1200里面有()個百。

  120里有()個百和()個十,也可以看作()個十。

  二、教學新課。

  1.教學120divide;3。

 。1)學生擺出1大捆和2小捆小棒。把12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可以怎樣想?

 。2)把12個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十,就是幾十?

 。3)說一說120divide;3你是怎樣想的.?

 。4)口算。

  做“練一練”第1題。

  學生口算,并說一說想的過程。

  2.教學“試一試”。

 。4)出示1200divide;3。

  說一說,1200divide;3口算要怎樣想?

 。2)做“練一練”第2題。

  學生算出得數(shù)。

  指名口答是怎樣想的?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七第6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練習七第7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七第8、10題。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學內容: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jīng)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jīng)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例1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例2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例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例4使學生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例5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目標:

  1、通過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具準備:

  東、南、西、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創(chuàng)造情景讓學生說說“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轉”。復習和感受方位。

  2、組織學生活動: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師:“誰認得東、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樣認識的?”

  4、出示課題:東西南北

  二、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示例1掛圖:

  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面。教學樓在操場的()面,大門在操場的()面。

  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南寧市的東西南北方向?(瑯東、西鄉(xiāng)塘、江南區(qū)、城北區(qū))

  5、背兒歌:

  早晨起床面向太陽,前邊是東后邊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四、小結。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結合欣賞與繪制圖案的過程,體會平移、旋轉和對稱在圖案中的應用,并學會設計較復雜的對稱圖案。

  2.參與收集、設計圖案的活動,感受圖案的美,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

  【課堂實錄】

 。ㄒ唬﹦(chuàng)設情境,建立模型

  1.欣賞美麗的圖案,感受圖案的美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

  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美無處不在,請同學們欣賞這幾幅圖案,你能說一說看到這些圖案的感受或知道圖案代表的意義嗎?

  2.運用平移、旋轉、對稱的現(xiàn)象觀察、探究美麗的復雜圖案。

 。1)每一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

 。2)哪幅圖案是對稱的?(先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匯報。)

  3.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圖案是由一個簡單圖形經(jīng)過平移、旋轉或對稱得到的?

  先在小組內交流評議課前收集的'圖案是不是具有以上特征,再全班匯報交流。生活中有這么多美麗的復雜圖案,它們都是怎樣得到的?

 。ǘ┙忉寫

  1.你想不想也來設計一幅美麗的復雜圖案呢?

 。1)畫出下面圖形的對稱圖形(教材第24頁)。

  學生在書上獨立畫圖,教師巡視。展示學生的作品,請畫得又快又好的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畫的,在畫圖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對稱圖形有哪些特點。

  (2)繼續(xù)畫下去(教材第24頁)。

  我們一起來欣賞,觀察圖案,它是由哪個簡單圖形運用什么現(xiàn)象,經(jīng)過怎樣的變化過程得到的。

 。▽W生匯報。)

  2.小結:你有什么收獲?

  利用簡單圖形經(jīng)過平移、旋轉或對稱的方法設計的圖案,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我們能不能把一個簡單圖形經(jīng)過旋轉,設計出更美麗的圖案呢?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3頁的例題和“試一試”,第43~44頁的“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學習畫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學會解決與倍有關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及相應的變式問題。

  2.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增強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今天,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褲子是誰買的嗎?你知道它們的價格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解決一個有關買衣服的問題。(板書:解決實際問題)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

  課件出示媽媽帶著玲玲去買衣服的情境。出示褲子標價“28元”,營業(yè)員阿姨說:“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绷崃岬膵寢寙枲I業(yè)員:“買一套衣服要多少錢?”

  提問:從上面的情境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理解買一套衣服的意思嗎?

  談話: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數(shù)學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線段圖。我們可以先用一條線段表示出褲子的價錢。

  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該畫多長呢?(學生討論)

  為什么要畫這樣的3份長?讓學生在書上畫出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畫。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錢,也就是求褲子和上衣的價格一共是多少,我們可以這樣表示問題(畫出括號,寫上問號)。

  這樣線段圖就畫完了,誰能指著線段圖的每一部分說說表示的意思?

  談話:這個問題需要幾步計算來解決?你會解答嗎?做在草稿本上,如果不會解答,可與同桌討論后再解答。

  交流: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指名說,教師板書)

  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估計學生一般先求上衣的價錢,再求一套衣服的價錢)

  提問:有沒有不同的算法?如果沒有不同的算法,教科書上的第二種解法不再教學。如果有學生說到第二種解法,先讓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再讓學生指著線段圖說一說“1+3”表示的意思,即褲子的價錢是1個38元,上衣的價錢是3個28元,一套衣服的價錢是4個28元。所以第二步用28×4求出一套衣服的價錢。

  2.教學“試一試”。

 。1)談話:媽媽想考考玲玲,她把問題改了改。(出示問題: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元?)指名讀問題。

 。2)談話:我們先看線段圖,問題改了,線段圖要不要改?怎樣改?

  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改線段圖。

  會解答嗎?做在練習本上。指名板演。

 。3)交流: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提問:有用第二種方法解答的嗎?如果沒有,不再教學這種解法,如果有第二種解法解答的,讓學生板演,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比較。

  提問:這兩道是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學生回答時,把課題板書完整。

  三、組織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帶子圖,說說問題是求什么。

  獨立解答后交流是怎樣解決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指名說說線段圖所表示的意思。獨立解答。

  交流并訂正。說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題目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要我們做什么?

  學生各自填表。

  全班共同校對。

  4.補上合適的條件。

  養(yǎng)牛場里有黃牛25頭,____,奶牛和黃牛一共有多少頭?

 。1)補上一個條件,使它成為一道一步計算的問題。

 。2)補上一個條件,使它成為一道兩步計算的問題。

  先獨立思考,再交流。

  5.出示情境圖。

  編一道用今天學習的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滲透珍惜時間、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教學分析:

  時間單位“秒”學生們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觸。1分=60秒,學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時間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重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的物體表現(xiàn)出來。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而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不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亦是難點。教學中,注重聯(lián)系生活,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給足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探究、體驗的時間和空間,注重多媒體課件的有效運用,以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1、秒的認識

  教學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教學難點:

  1、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1.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你們看,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起倒計時,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1.談話: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①出示鐘面(沒有秒針):你看到了些什么?(時針、分針、12個數(shù)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

 、诔鍪剧娒妫ㄓ忻脶槪核c剛才的鐘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針。)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

 、塾^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

 、苷乙徽遥赫乙徽易约簩W具鐘面上的秒針,指給同桌看看。

 。2)認識1秒和幾秒。

  ①揭示: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

 、诿脶樧2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針走1圈的時間呢?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課件演示秒針走動1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谡n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蹖W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1分=60秒)

 、苣惆l(fā)現(xiàn)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時=60分,1分=60秒)

  (4)認識秒表和秒的計時方法。

  ①課件出示。

  這是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诮榻B秒表的計時方法。

 、壅n件出示。

  有的電子表可以顯示到秒。你知道這個電子表顯示的時刻嗎?(6時55分57秒)

 、茏x出電子表上的時刻

  ⑤你還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5)體驗1分鐘、1秒和幾秒

 、1分鐘有多長?

  課件播放《時間像小馬車》,猜猜播放多長時間?課件驗證。

 、趯W生閉眼感受1分鐘。

  ③1分鐘能做哪些事?

 、1秒究竟有多長呢?

  出示鐘表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

  ⑤1秒鐘能做哪些事?學生暢談,課件出示。

  一秒鐘,獵豹在草原上可飛奔28米;一秒鐘,蜂鳥振翅55次;

  1秒鐘,地球繞太陽轉動29.8千米,從太陽接收486億千瓦的能量,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運行220千米,宇宙空間里有79個星體發(fā)生爆炸結束其“生命”。

 、薷惺軒酌

  師吟誦《明日歌》。猜一猜,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想的?計時驗證。

  師吟誦《長歌行》。估一估,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估的?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課本第6頁第2題。

  2.課本第6頁第1題。

  3.課本第6頁第3題。

  4.課本第7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1.課件播放《長歌行》,說說你從中知道什么。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

  3.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象長度單位、質量單位那樣可以借助具體的物體表現(xiàn)出來。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使學生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由于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時、分”,因而在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來解決“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及“分與秒之間的關系”等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借助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首先通過讓學生拍手、數(shù)數(shù)、寫字、畫畫等活動讓學生體驗1秒鐘、1分鐘的長短,在體驗1分鐘時還讓學生體驗同樣是1分鐘做不同事情時的不同感受。由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愛惜時間的意識。

  4、注意讓學生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5、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事情所需時間,在頭腦中建立表象,在估測其他事情時可借鑒作比較。當然,除了在學習秒的認識是可以這樣做,建立其他數(shù)學概念也可運用這樣一些做法。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8

  一、教材簡析:

  這部分教材是這一單元內容的綜合練習,讓學生通過練習更好地體會小數(shù)的含義,掌握一位小數(shù)的讀寫、大小比較以及加減計算。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shù)的含義,會讀寫小數(shù)并比較。

  2、熟練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了解小數(shù)的產(chǎn)生,知道一些事物的發(fā)展過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地認識事物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1、用小數(shù)表示下面各圖的涂色部分:(圖略)

  讀完題目要求,讓學生說說題目要求中的關鍵詞。(小數(shù)、涂色)

  把答案寫在書上,交流。

  指出:完整的一個正方形,我們可以用“1”表示。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小數(shù)(題略)

  同樣,讀完題后要求學生說出題目要求中的關鍵詞。

  學生練習,并交流。

  3、三位小朋友儲蓄的錢數(shù)如表,說說每人儲蓄的錢是幾元幾角?誰最多?誰最少?

  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信息嗎?

  4、在□里填上合適的小數(shù)

  注意:1后面是一點幾,2后面是二點幾,數(shù)的時候要數(shù)完整,前后要兼顧。

  在填出的數(shù)中,哪個最接近0.5,哪個最接近2?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沒有“在填出的數(shù)中”這一要求,你會怎么考慮呢?

  5、加減對比練習:

  0.5+0.32.6-0.87.8+1.16.2-3.9

  0.5-0.32.6+0.87.8-1.16.2+3.9

  提醒學生看清楚加減符號,再計算。

  6、繩子長10.5米,綁樹苗用去3.2米,修籬笆用去4.6米

  兩次一共用去多少米?還剩多少米?

  7、爸爸和小明做衣服用布的米數(shù)如表(表略)

 。1)爸爸做一套衣服用布多少米?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注意指出:一般我們會提一些求和、求差的問題,在提的時候,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考慮該問題是否有實際的意義。比如說這道題,如果把爸爸做上衣用布和小明做褲子用布合起來,顯然是不合適的,那就不要問這類問題。

  更明顯的例子:兩個學生跳高,我們只能比他們誰比誰跳得高多少,而不能算他們合起來一共跳得有多高,顯然后面這個問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提問題也不能隨便提,還要考慮到現(xiàn)實的情況。

  8、你能根據(jù)每一組數(shù)排列的規(guī)律,接著往下寫嗎?

  先請學生說說每一組的規(guī)律是什么?自己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再說說按照這個規(guī)律接著往下寫,應該寫什么。

  課后小記:

  書上的第107頁的思考題,難度過大了,很多學生看見題目后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很刻意的講解我覺得也沒有多大的意思。我覺得思考思考題應該至少要有小部分的學生能自行解決,更多的是有點模糊的感覺,這時老師的講解可以讓他們茅塞頓開,才是有效的,而這道題我覺得對學生而言太難,反而學生會沒有興趣。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案11-07

三年級上數(shù)學教案12-13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03-01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1-07

(優(yōu)秀)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4-13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1-14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模板11-07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4-03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10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