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反思小熊想長高
在現實社會中,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么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反思小熊想長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反思小熊想長高1
設計思路:
進入“身體的秘密”主題后,為了引起幼兒探索自己身體的興趣,我找到了“小熊想長高”這一活動素材。原素材將活動定位為語言活動,經過對素材的分析,結合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認為憑借單純看看、說說的語言活動,很難讓幼兒感受、體驗長高的快樂,于是我嘗試剪輯課件,改變畫面出現的先后順序,放探索環(huán)節(jié),期望幼兒能在層層推進的探索活動中發(fā)現自己長高了,體驗長的快樂,同時積累測量經驗。
我將“探索體驗”作為本次活動的核心部分,其中滲透了“關于測量”的小知識,通過學習“兩次遞進式”的測量體驗,助幼兒積累測量經驗,讓幼兒在量一量、比一比的過程中發(fā)現自己長高了,體驗長的快樂。該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突出了活動重點為,解決了活動難點。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中萌發(fā)了解自己身高的愿望。
2.在簡單的量一量、比一比中發(fā)現自己長高了,體驗長的快樂。
3.學習正確的測量方法。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膽表演、表現自己。
5.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準備:
1.課件《小熊想長高》,故事《小熊想長高》。
2.測量幼兒身高的標尺。
3.課件創(chuàng)設好活動室環(huán)境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關鍵提問:
1.為什么小熊的鞋子和衣服都變小了?
2.你們有沒有長高?
二、探索體驗
1.第一次體驗:了解自己去年的身高。
問:
(1)請你們分別找找自己的照片,看一看自己去年有多高?
(2)老師這里有一把尺,尺上面的彩色線條表示什么?
2.第二次體驗:量量自己現在的身高。
問:家是不是比去年高了?我們再來量一量,看看自己現在有多高?
(1)師幼個別示范測量方法,并用兒歌小結測量方法。
(2)幼兒示范測量方法。
(3)自由結伴,測量身高。
3.分享交流。
問:
(1)現在你有多高?比原先長高了嗎?
(2)找找現在班里誰最高。
三、故事延伸
1.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熊和他的媽媽想了什么辦法?
2.為什么小熊用小樹來量身高會覺得自己變得越來越矮?這是怎么回事啊?
教學思:
一、本次活動設計體現層層遞進
活動的三環(huán)節(jié)(故事導入探索體驗故事延伸)設計巧妙,層層遞進。首先通過故事中的問題,引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產生對身高“量一量、比一比”的愿望;在探索體驗環(huán)節(jié)中,幼兒通過兩次遞進方式的體驗,既獲得了長高的快樂體驗,又積累了正確的測量方法,活動目標達成度較好;在故事延伸的第三環(huán)節(jié),用“問題”的形式,留下后續(xù)探索的引子,體現了探究活動由淺入深的特點。
二、細節(jié)處理體現逐步推進
第二環(huán)節(jié)“探索體驗”部分的細節(jié)處理較為適宜。先后兩次讓幼兒體驗自己長高了,無論是內容還是教學方法的運用都體現了“遞進”。讓幼兒運用他們喜歡的水果標尺進行測量,既讓他們學習了測量的方法,又體驗到自已長高了,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有效地實現了活動目標。從活動現場我們也可以看出,幼兒的測量經驗積累有序、逐步遞進中,凸顯了科學活動的價值。
三、需要調整的策略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故事延伸”部分,教師不易過多地擔心因幼兒情緒高漲而影響班級常規(guī),要善于抓住幼兒的探索興趣,及時提問,如繼續(xù)尋找測量參照物測量自己的身高等,引起幼兒進一步思考和探索。不可在平時的區(qū)角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和“長高”有關的書籍、故事錄音,讓幼兒能圍繞主題繼續(xù)探索;也可保留“比比誰長高了”的環(huán)境布置,以供幼兒再次體驗。
反思小熊想長高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高矮的關系,在情境中萌發(fā)了解自己身高的愿望。
2、學習正確的測量方法,在簡單的量一量、比一比中發(fā)現自己長高了,體驗長的快樂。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根據已有經驗,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畫。
2、測量幼兒身高的標尺。
3、事先創(chuàng)設好活動室環(huán)境“比一比,誰長高了”,并將每位幼兒去年的身高標注出來。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交流故事情節(jié)
1、邊看圖,邊欣賞故事《小熊想長高》
2、交流討論:
(1)小熊究竟長高了沒有?你是怎么知道的?
(2)為什么小熊來到樹下的時候,白色的標記會比它高了好多?
3、小結:原來小熊長高了,但是樹也長高了。這棵樹長得比小熊快,長得高,白色標記比小熊高出了好多。
二、量一量,了解自身生長
1、說一說,尋找正確方法
提問:你們有什么測量身高的.好辦法可以介紹給小熊?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尺,用墻壁來測量記錄我們的身高。這些東西自己不會變,不會長,真是做標記的好地方。
2、看一看,了解自己去年的身高
利用教室環(huán)境開展體驗活動:幼兒自由尋找自己的名字,看看自己去年的身高。
3、比一比,今年長高了沒有
(1)幼兒自主操作體驗
(2)交流:你在哪里找到了你的名字?你長高了嗎?你是怎么知道,怎么測量的?
小結:看看有沒有超過自己的名字卡。
(3)第二次體驗:
要求:找到新的名字貼,然后在你剛才量過的地方再去量一量,用新的名字貼記錄一下你現在的身高,在和小班時的比一比,自己長高了沒有。記住,背要靠緊尺、人要站得直直,手從頭頂平平地劃過去。如果自己有困難,也可以請朋友忙。
三、聊一聊,體驗長高的快樂
1、討論:為什么知道自己長高了那么開心?
2、小結:我們的身高變高了,就說明我們長了,是哥哥姐姐了,可以學做很多以前我們不會做的事情?磥恚L高真的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反思小熊想長高3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小熊和樹比高矮的過程中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
2、理解小樹和小熊一樣,也會生長變化,學說短句“xx會長高”。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準備:有比高矮的經驗。
物質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比比高矮,引出故事。
重點提問
今天我們來比比高矮?
說說誰高誰矮?
小結:原來和高的人比你比較矮,和矮的.人比,你比較高。
過渡:你們知道嗎?有一只小熊也非常非常的想長高,就讓我們來聽聽是怎么回事。
二、理解故事,發(fā)現問題.
1、欣賞故事16幅圖片。
重點提問:
故事里有誰?
小熊媽媽是怎樣助小熊量身高的?
過了很久,小熊發(fā)現自己有沒有長高呢?
小結:衣服褲子變短了就說明小熊長高了。
2、欣賞故事78幅圖片。
重點提問:
故事中的小熊真的越長越矮了嗎?
你覺得小熊長了嗎?你從什么地方知道小熊長的?
為什么小熊長了卻還是覺得自己沒有長高呢?
小結:小熊長高了,但是小樹也在長高。而且小樹長得比小熊更快,所以,那標記就變得比小熊高了。
三、啟發(fā)想象,發(fā)散思維
1、小熊會慢慢地長高,小樹也會慢慢地長高,小朋友也會慢慢地長高,你知道還有哪些事物會長高呢?
2、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用“xx會長高”想象講述其他會長高的生物和植物,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反思小熊想長高】相關文章:
《小熊想長高》教案03-06
小熊想長高教案04-30
小熊想長高幼兒園語言教案05-26
《長高》教案及反思10-13
幼兒園小班教案《想飛的小熊》含反思01-08
孩子想長高可以多做哪些運動04-20
想飛的小熊小班教案04-18
小班語言想飛的小熊教案06-08
音樂《小樹快長高》教學反思10-11
小熊過橋教學反思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