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錦集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第一單元美術的主要表現手段第一課造型的表現力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節(jié)欣賞評述課。教材從線條、明暗、體量和空間四方面介紹了古今中外的藝術作品,涵蓋建筑、雕塑、繪畫和工藝等藝術形式。旨在通過對作品的賞析,引導學生勒腳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豐富的表現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豐富的表現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欣賞感受、比較分析、交流評述等學習形式,鑒賞古今中外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現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不同類型美術作品的造型表現力,發(fā)現身邊的美,感受身邊的美。
教學重點:造型基本要素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教學難點:靈活運用造型要素分析藝術作品。
教學準備:多媒體及課件教學過程:
播放一組圖片(學生欣賞,激發(fā)興趣)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時,除了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還要運用多種藝術手段來表現。造型作為創(chuàng)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ㄒ唬┰煨捅憩F的基本要素:線條、明暗、體量、空間
1、線條:展示一組圖片:(學生欣賞,明確概念)
我們回顧人類藝術的發(fā)展,不難發(fā)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線條作為重要的造型要素,貫穿了世界藝術的發(fā)展史。無論是原詩繪畫,還是現代繪畫;無論是原始繪畫,還是西方藝術,都將線條作為重要表現語言。線條究竟有何魅力吸引著我們?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出示一組作品,提出問題:
比較下列作品中的線條,分別帶給你了什么樣的感受?(討論、分析)《韓元仙仗圖卷》中國畫局部宋代武宗元(長垂流暢、遒勁有力。)《菩薩立像》石雕唐代(柔美)
《宴罷》裝飾畫古希臘(疏密有致,裝飾性強)
總結:線條是美術創(chuàng)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繪畫、設計、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2、明暗:出示作品
《圣母瑪利亞》素描達芬奇意大利《女人像》線描馬蒂斯法國。
提問:兩幅作品的表現方法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點?
(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分析)
師總結,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光線照射必然會造成物體受光的不規(guī)則性,從而產生明暗變化。自達芬奇總結出,“明暗轉移法”后,他就成為西方繪畫表現力題干的重要藝術語言之一。
3、體量:
指建筑物或雕塑作品等實物的物質體積。體量的差異可以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感受。
※上海世博會沙特場館(建筑)※雙環(huán)(雕塑)
4、空間建筑、雕塑以實體空間關系體現不同的視覺效果,而繪畫作品則是在二維的平面上虛擬性地表現出空間感。
《阿爾讓特伊的大道》油畫西斯萊法國(欣賞)畫家運用焦點透視法則表現空間關系,在畫面中營造了一種虛擬的“三位真實”。
。ǘ┮赃\用所學知識賞析美術作品(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分析和交流)出示作品。
《太白行吟圖》《漓江》
《老人像》《最后的晚餐》《埃及金字塔》
(三)小結拓展
總結本節(jié)課知識點,為下節(jié)課教學做好鋪墊
第一單元第二課色彩的感染力
教材分析:本課是在第一課的基礎上,通過對古今中外大量不同風格繪畫作品的欣賞、評述以及對作品色彩特點的研究與討論,讓學生對不同風格繪畫作品中色彩的表現形式有一定認識,感受色彩的藝術感染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色彩及色調給人的感受。
2、讓學生嘗試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抒發(fā)內心的感受。
3、讓學生學會多角度的欣賞美術作品,能夠分析美術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義。教學難點:
突破學科本位,建立美術、音樂、文學問的彼此聯(lián)系,實行跨學科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重點:
發(fā)展學生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并把所學色彩知識大膽運用到實踐當中去。教法選擇:
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啟發(fā)和誘導,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培養(yǎng);并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教具準備:多媒體電腦、實物投影儀、不同風格的音樂片段、描繪不同季節(jié)的文學作品片段、課本等。教學過程:一、引入課題:
通過多媒體展示同題材的傳統(tǒng)繪畫與現代繪畫,請學生欣賞并分析得出“現代繪畫的特點”,從而引入本課課題。
二、色彩知識回顧
既然我們今天是要探討色彩,那么我們先來快速回顧一下以前所學的色彩知識,看看你們還記得嗎?
、三原色、間色、復色2、對比色、鄰近色3、冷、暖色4、非色彩色
5、色彩的明度和純度。
三、欣賞分析,發(fā)現色彩搭配的規(guī)律:(課件展示大師的作品)(師):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8幅不同的大師作品,有些大家很熟悉,有些可能是第一次欣賞。那么老師現在想問問同學們,你們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有沒有發(fā)現這些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有沒有什么規(guī)律?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
色彩對比法:冷暖對比、補色對比、色彩調和法:同類色調和、鄰近色調和四、欣賞分析,體會色彩的情感表達。
1、色彩的心理聯(lián)想
請你嘗試用一些詞匯來描述以下幾種色彩給人的心理聯(lián)想:紅、橙、黃、綠、藍、
紫。
2、現代繪畫中色彩的情感表現
我們知道色彩不但具有這些象征性,而且不同的色彩會對我們產生不同的心理影響,大師的作品中常常借助色彩的象征及色彩對人產生的心理影響來表達自己的內在情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師是如何通過色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分析《乞討者》、《吶喊》、《大堤上的缺口》、《夜間的咖啡館》、《南方花園》等作品。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教師總結。四、色彩實踐
1、用色彩聯(lián)想表現出音樂所表達的情感。
2、能否利用所學的色彩搭配知識進行創(chuàng)作,并利用色彩表達自己的情感?
3、能否用較準確的美術語言評價自己和同學的作品?
五、小結
這一節(jié)課我們通過欣賞學習,了解了現代繪畫中大師對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顏色的對比、顏色的調和外,還利用色彩的象征性來表達個人的情感。生活因為有了色彩,所以才顯得更精彩。愿同學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圖案印章印出顏色不同的花紋來裝飾帽子。
2、喜歡并大膽地進行印畫,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各種圖案的印章;彩色印泥6盒;音樂;濕紙巾每人一片。
2、經驗準備:認識顏色、圖案、巧虎。
活動過程:
1、幼兒和巧虎打招呼,調動幼兒積極的`情緒。
(1)幼兒和巧虎打招呼:“巧虎,早上好”。
。2)設置情景:巧虎開了一家帽子店。
2、欣賞帽子,感知不同的顏色和圖案。
(1)幼兒和巧虎一起觀察不同的帽子,能說出紅色、黃色、藍色。
。2)激發(fā)幼兒制作的興趣:為自己也制作一頂小帽子。
3、老師介紹制作過程。
。1)拓。河貌煌念伾〕霾煌膱D案。
。2)由家長為孩子釘上頭環(huán)。
4、幼兒嘗試制作帽子。
親子合作制作帽子,教師巡回指導(播放音樂)。
要求:選擇喜歡的顏色在帽子上印滿圖案。
5、幼兒和家長一起欣賞印畫作品;展示小朋友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生活經驗,畫出看過的半圓形物體以及想象的半圓形物體。
2、能給圖畫添加背景。
3、養(yǎng)成認真觀察物體的習慣。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引起幼兒的興趣。
1、昨天,老師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仙女,她有一根魔術棒,她走過每一個地方,用魔棒一指,那些五彩的半圓形的石頭就會變成各種東西,非常神奇。小仙女也送給老師一根魔術棒,我們也一起來變一變,好嗎?
2、看這里也有許多五彩石,我們一起說:“魔棒,魔棒,變變變!笨醋兂隽耸裁?(出示范畫)。提問:半圓形的石頭是怎樣變成小刺猬的?
3、再一起變小魚和螃蟹。提問:半圓形的石頭是怎樣變成小魚的?
4、小仙女還想考考我們小朋友,半圓形的石頭還可以變成什么?
5、老師也幫我們小朋友準備了許多五彩的石頭,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做小仙女,把半圓形的石頭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
二、幼兒作業(yè),教師指導:
小朋友先在石頭的后面涂上膠水,將小石頭貼在紙上,然后用記號筆將小石頭變成你們想變的東西,并給他們涂上漂亮的顏色。
三、:
展示幼兒作品,互相介紹。
美術教案 篇4
課題:變廢為寶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廢舊材料。
2、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將各種廢舊材料加工成各種物品。
3、通過制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利用廢舊材料進行組合和創(chuàng)造,制作立體造型。
2、合理運用各種材料。
教具學具:各種廢舊材料,如舊掛歷,易拉罐,吸管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引導學生在上節(jié)課的基礎上,更仔細地觀察各種物體,根據其外形,顏色等,討論用那些廢舊材料可以將它表現出來,并使其具有立體感。
可適當分析幾種物體的立體造型,示范幾種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撐等,教師還可通過半立體的圓等較特殊的立體造型,讓學生領會多種立體造型表現法。
2、發(fā)展階段
“奇思妙想階段”,啟發(fā)學生在現有事物的基礎上,發(fā)揮想象力,打破物體的原有形態(tài),充分發(fā)揮身邊廢舊材料的作用,進行組合或創(chuàng)造,制作立體的工藝品。
“情感升華階段”,引導學生懂得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制作出立體的工藝品來美化身邊的環(huán)境,是一個一舉兩得的環(huán)保好方法。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四、收拾與:作業(yè)完成后,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桌面,保持教室環(huán)境的衛(wèi)生來整潔。
五、課后拓展
1、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來表現各種物體的立體造型。
2、在生活在,我們應仔細觀察,將各種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美術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創(chuàng)造的動力起源于對現實的不滿足,從寄托著人類美好愿望的風箏到現代各種新型的飛機,人類經歷了幾千年的探索歷程,經歷無數次的嘗試與失敗,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本課要讓學生通過觀看、收集、研究最新型的圖片,引導學生從多方面討論目前飛機設計上的不足,討論未來飛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是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本課融合了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以及現實社會和未來社會的關系,讓學生理解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使他們真正獲得利用美術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未來需要有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才,通過學生想象設計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
本課教學中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帶領學生到未來社會去看一看:播放一段科幻電影或者將一些歡娛未來世界的'圖片和飛機模型布置在教室里,激發(fā)新華社呢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想象未來世界的飛機和現在飛機有什么區(qū)別。學生畫出自己想象中的未來飛機的草圖,并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從實際需求出發(fā),多方面進行討論,讓學生根據這些需求對自己的草圖進行修改,逐步完善---給自己設計好的飛機“添畫背景”,以此來完成一幅作品。在作業(yè)過程中,激勵學生大膽構思,仔細刻畫,同時加以文字輔助說明。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現代新型飛機的特征,通過欣賞、收集、研究新興飛機的圖片資料,討論未來飛機的發(fā)展與變化,激發(fā)學生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
操作目標: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美術技能將自己的創(chuàng)意表達出來。
情感目標:通過設計飛機,讓學生體驗成果的愉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研究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研究新型飛機的特點,頭骨討論發(fā)展學生的餓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難點:對未來飛機的創(chuàng)新設計。
四、教學準備:
師:收集最新型的飛機的資料,可以是圖片或模型,可制作多媒體課件和使用視頻展示臺。
生:收集飛機的資料,繪畫工具和材料。
五、教學過程:
*游戲與活動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科幻電影,讓學生體驗在未來世界生存的感受。
師: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名字是“突出重圍”。假設若干年后地球面臨著毀滅,聯(lián)合國召開緊急會議,人類要研制最新型的飛行器,能夠帶著人們非向太空,尋找新的家園,著個宏偉計劃的代號就是“突出重圍”。你們愿意來做這個游戲嗎?看誰能夠設計出新型的飛機,帶著人類沖出地球。
*觀察與體驗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人類從“向鳥類學飛”到“研制第一架動力飛機”的歷程。
學生體驗:人類社會的進步凝聚著前人的指揮和汗水。
圖片展示:從第一架動力飛機到最新型的飛機。
學生體驗:高科技的力量和時代的發(fā)展以及這些新型飛機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學生觀察:從第一架動力飛機到最新型的飛機,它們經過對飛機的細心觀察,已經有了豐富的體驗和感受,為學生搭起了由生活通往創(chuàng)造表現的橋梁,學生的創(chuàng)造就不再是無源之水了。
*想象與描繪
師:剛才我們了解飛機的發(fā)展史,人類要走出地球,需要更新型的飛機,你覺得未來世界的新型飛機應該更具備哪些功能呢?
生:飛行速度更快、飛行時間更長``````
師:要具備這些功能,飛機的餓造型應該有怎樣的改進呢?
生:體型向微型和超大型兩個方向發(fā)展,造型向仿生型發(fā)展``````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用語言將自己的創(chuàng)意構思表達出來,是學生步入想象的天堂。
*創(chuàng)造與設計:
教師向學生展示一件成功的設計作品,介紹設計和繪畫的經驗與方法,學生將自己的種種想法進行整合,在腦海中形成相對完整的設計方案,然后再畫出來。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設計意圖基本能夠用畫面表達出來,滿足了學生創(chuàng)造設計的欲望,體驗了成功的愉悅。
*評價與鼓勵
在學生想象設計與繪畫過程中,教師不失實機對他們的行為、語言等方面的創(chuàng)造性加以鼓勵。作業(yè)完成后,教師組織學生對作品進行自評和互評。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嘗試用一圈一圈擴大涂染的方式簡單表現出蘋果的外形特征,感受涂鴉的樂趣。
教學重點:
表現蘋果長大的情景、體驗涂鴉的樂趣。
教學難點:
能沿著固定的點一圈一圈的`涂染擴大畫畫。
教學準備:
1、果園背景圖一張
2、紅色、綠色、黃色炫彩棒若干
3、蘋果樹輪廓若干
4、多媒體課件
5、音樂《我是一個大蘋果》
教學過程:
一、激趣欣賞。
1、播放PPT,引導幼兒觀察蘋果外形特征及顏色。
2、播放PPT,感知蘋果長大的過程。
提問:蘋果是怎么長大的?
小結:蘋果是慢慢長大的,先是長出小小的果子,然后慢慢一圈一圈變成大大的蘋果。
二、示范講解。
1、出示蘋果樹輪廓
2、出示繪畫材料
重點講解:
蘋果從一顆小小的果實一圈一圈向外轉圈慢慢變大
蘋果寶寶長的又大又圓,沒有小洞洞
加上柄柄牢牢地長在樹媽媽的身上
引導幼兒嘗試換色畫蘋果
3、個別幼兒演示
三、幼兒操作。
重點指導:
1、引導幼兒先畫一顆小果實,一圈一圈向外擴大畫。
2、指導幼兒將蘋果畫圓,沒有洞洞。
3、引導幼兒給蘋果加上柄柄。
4、鼓勵幼兒換色畫不同顏色的蘋果。
5、鼓勵幼兒將畫面畫滿。
四、作品欣賞。
1、將作品貼到果園里,互相欣賞。
2、說說誰畫的蘋果又大又圓。
3、 在音樂聲中跳舞結束本次活動。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別致的外形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2、鼓勵幼兒大膽運用工具和材料進行美術表現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動手操作欲望。
3、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感受秋天、感受美。
教學準備
1、PPT圖片:菊花圖片。
2、圖畫紙黑色卡紙、鉛筆、膠棒若干。
3、音樂《童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帶領幼兒感受秋天的美。
師:菊花是什么季節(jié)開放的?你看見過菊花嗎?你都見過什么顏色的菊花?
二、引導幼兒欣賞菊花PPT圖片,觀察了解菊花的特征。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
師:這些菊花漂亮嗎?
師:我們再來仔細觀察一下:花朵里面是什么?(花心)
師:長在花心周圍的叫什么?(花瓣)
花瓣長得什么樣子?像什么?(媽媽的卷發(fā)、面條、煙花)
花瓣長得都一樣長嗎?(里面的短,外面的長)
花朵的下面還長著什么?(花莖,花莖上還長著葉子。)
三、引導幼兒探索用鉛筆卷菊花瓣的過程,學習制作菊花的方法。
師:公園里要開一個菊花展覽會,想請小朋友幫忙制作一些漂亮的菊花,你愿意幫忙嗎?
師:看,老師幫你準備了一些材料。圓形可以做什么?(花心)各種顏色的紙條可以做什么?(花瓣)
師:這些紙條有的長有的短,短的可以做里面的花瓣,長的可以做外面的`花瓣!
師:還有一個重要的工具,看,是什么?這個有什么用呢?(用鉛筆把紙條卷一下,就變成了卷卷的菊花瓣了,這樣就更像了!)
師:卷好的菊花瓣貼在哪里呢?(花心周圍,先貼里面的短花瓣再貼外面的長花瓣)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播放輕音樂《童年》)。
五、作品展示、評價。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教案模板 小班美術 教案05-11
美術教案[經典]09-17
美術教案【經典】10-19
【精選】美術教案09-26
(經典)美術教案09-20
(經典)美術教案10-12
美術教案[精選]09-24
美術教案(經典)10-06
【經典】美術教案10-05
(精選)美術教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