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亚洲ww亚在线观看,wwwxxxx日韩高清,真实14初次破初视频在线播放,五月丁香婷婷综合激情,日本熟妇丰满的大屁股,a级免费按摩黄片,黄色视频.wwww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3-11-08 18:31:2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模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模板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模板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口頭表達能力。

  3.初步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7頁的“用數學”及“做一做”中的習題。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實物投影儀,展臺,屏幕,小兔子圖。

  學具:6個大信封,6種數量不一的小動物(16只小燕子、14只蝴蝶、13只海豚、11只青蛙、8頭駱駝、7匹小馬〈見附圖〉),每種小動物都分為同向的和反向的兩種。6幅情境圖(天空、花叢、大海、荷葉、沙漠、草地),6塊小黑板,6支粉筆。

  教學設計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1.師:有這么多老師來聽咱們同學的課,大家高興嗎?今天除了老師這些大客人,還來了好多小客人,想知道他們是誰嗎?那就打開信封,請他們出來吧!(學生分組活動:爭先恐后地打開信封,倒出里面的小動物和情境圖。)

  2.師:都有哪些小客人呀?

  (學生爭先恐后地說自己小組的客人。)

  3.師:小客人都是第一次來我們班做客,同學們想不想和他們玩呀?不過小動物們有個要求,就是在玩的過程中,大家要把小動物貼到情境圖中,并根據你們貼的圖提出一個數學問題,把它寫在紙條上。你們能行嗎?(生:行!)

  師:這么有信心呀?那就發(fā)揮你們小組的力量開始吧。咱們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最愉快、最成功。

  學生分組活動:

  1組:天空中,左邊貼了9只小燕子,右邊貼了7只小燕子。提出的數學問題是:一共有多少只小燕子?

  2組:海洋中,左邊貼了7只海豚,右邊貼了6只海豚。提出的數學問題是:一共有多少只海豚?

  3組:草地上,左邊貼了4匹小馬,右邊貼了3匹小馬。提出的數學問題是:一共有多少匹小馬?

  4組:紅花上貼了8只蝴蝶,黃花上貼了6只蝴蝶。提出的數學問題是: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5組:荷葉上,左邊貼了6只青蛙,右邊貼了5只青蛙。提出的數學問題是:一共有多少只青蛙?

  6組:沙漠里,左邊貼了3頭駱駝,右邊貼了5頭駱駝。提出的數學問題是:一共有多少頭駱駝?

  4.展示各小組提出的問題。

  師:老師剛才到小組中去,看到同學們合作得非常好,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一下你們組提的問題?(請每組學生分別展示他們貼的畫面和提出的問題。)

  5.師: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你們能不能用數學知識解決這些問題呢?(讓學生任選一個問題,但不能選自己小組的,分組解決問題,把算式寫在小黑板上。)

  (學生分組活動。)

  6.小組匯報。

  可引導學生采用互相提問的形式。

  例如:上來匯報的`小組同學可以提問下面的同學,下面的同學也可以提問匯報的同學。無論采用什么形式,只要學生能夠說清楚每個問題用的什么計算方法,為什么用這種方法,怎樣列的算式就可以了。

  7.結合小馬圖,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師:我們重點來看一下小馬圖,除了按左右來分,還可以怎樣計算?(小組討論)

  生1:還可以按顏色來分,列出的算式是“5+2”或“2+5”。

  生2:還可以按大小來分,列出的算式是“1+6”或“6+1”。

  小結:同學們真是太聰明了,能從左右、顏色和大小這三個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一共有多少匹馬?”這個問題。你們真棒!

  反饋練習,強化新知

  1.師:看到同學們玩得這么開心,小兔子們也想來咱們班做客,它們都等急了,讓我們用掌聲請出他們好嗎?(出示:帶問題的兔子圖。)

  2.師:今天小兔子是帶著問題來的,它問咱們什么?(生:一共有多少只兔子?)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小組合作完成,把算式寫在小黑板上。

  3.分組匯報。(學生出現了兩種方法:一種按左右來分:“9+6”或“6+9”;一種按顏色來分:“10+5”或“5+10”。)

  4.教師小結:同學們真是太聰明了,不但說得很好,而且還想出了兩種方法來解答,連小兔子都在夸獎你們呢!

  對想出兩種方法的小組給予獎勵:每組獎一顆智慧星。

  當堂作業(yè),鞏固新知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課本上第107頁的內容。打開書,先把例4的算式填上。還想不想繼續(xù)幫助小動物解決問題。(生:想!)該幫助誰解決問題了?(生:小鳥和松鼠。)

  1.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中的練習題。

  2.同位互評。做對的就可以得朵花。

  3.集體訂正,請個別學生說一說。(這里要體現對做錯題學生的輔導。)

  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上得非常好,我們幫助小動物們解決了這么多問題,都是用的什么知識?(生:數學知識)用數學來解決問題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出示課題:用數學)數學知識可真重要呀!我們一定要學好它、用好它。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模板2

  一.目標

  1.體驗數學操作活動的樂趣

  2.彩操作活動中付息5以內的數數

  3.學習按數量取物

  二.準備

  貼有點卡的塑料袋(同幼兒數)、串珠積木六籃、動物圖形卡1——5一套

  三.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師以小狗開糖果店的游戲來應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又各客人來我們班作客,你們看是誰?(小狗)

  師:小狗開了一家糖果店,生意很忙,有很多的`小動物來幫忙,看看是誰來了?

  2.復習5以內的數數

  師:這是誰?有幾只?(師逐一出示動物卡片,幼兒伸出手指點數,并說出總數)

  (二)操作活動

  1.裝糖

  (1)師:來了這么多的小動物,可是還是來不及。小朋友們愿意幫助小狗嗎?

  (2)提出要求

  師:先每人拿一只塑料袋,數數上面有幾個點子,就往里裝幾粒糖,一邊裝一邊數,最后說:“我裝了×粒糖!

  (3)師示范一次

  (4)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5)提問:你裝了幾粒糖?為什么裝了×粒糖?

  2.送糖

  (1)師:請小朋友把糖送到糖果店的柜臺里。

  (2)提出要求

  師:你有幾粒糖就放在有幾個圖形的框子里。一邊送一邊說:“我送了×粒糖!

  (3)師示范一次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結束活動

  師:小狗說謝謝你們,歡迎你們到他的店里買糖吃。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由實物上的角抽象為幾何圖形的過程,通過觀察、實物操作,讓學生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建立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和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能夠比較出角的大小。

  3.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角;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角,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建立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知道角有大有小,并會比較角的大小。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主題圖)在這些物體的面上有哪些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

  這些圖形都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其實這里還藏著一位新的圖形朋友,(課件抽象出角)誰知道它們叫什么?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一)認識角

  1.摸一摸,直觀感知角特征

  (1)(出示三角尺)三角尺上有角嗎?在哪里?(學生可能會用手指尖指某一點)老師把這一點畫在黑板上,問:這是角嗎?(不是)那角是什么樣子呢?拿出你的三角尺,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先把你的小手放這里按一下,看手上留下什么?(一個小坑、一個小點。)是的,這兒有一個點。

  那我們從這一點往這邊摸,什么感受?(直直的)

  再從這個點往這邊摸呢?也是……?(直直的)

  同學們,我們摸到的就是角。

  (2)剛才我們已經用手摸到了角,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回憶一下剛才你摸到的角的模樣。

  師:請睜開眼,屏幕上這幾個角以及剛才咱們所摸的角,他們有什么相同的特點?

  生:都有一個點和兩條直直的線(課件分別閃爍頂點、邊)。

  (3)同學們通過觀察發(fā)現了角的特點,下面老師就依據你們的發(fā)現把屏幕上的角請到黑板上,小朋友們伸出手和老師一起畫。

  師示范:首先畫一個點,接著從這一點引出一條線,這條線怎么樣?(直直的)然后再從這一點往另外一個方向再畫一條直直的線。

  師:這就是我們數學上的角了,而且為了更清晰地表示一個角,通常我們還會用弧線來給角作上標記。

  2.學一學,角的各部分名稱

  很早以前,數學家們就給角的各個部分起了好聽的名字,我們一起到數學書上找找看,把你找到的答案告訴你周圍的小朋友。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頂點、邊、邊)

  師: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師:由一個頂點引出兩條邊就組成了角。

  3.辨一辨,鞏固角的特征

  師:老師這兒還有幾個圖形,它們是不是角呢?

  4.數一數,圖形中的角

  師:下面我們來變個魔術,請大家盯住第一個圖形,變!變成什么了?(三角形)三角形上有幾個角呢?我已經知道其中一個,另外兩個角在哪里?

  還有幾個圖形朋友也吵著要來上我們的數學課,他們都說自己的身體上也有角,咱們一起來找一找、數一數。

  師:三角形有3個角?四邊形有幾個角?五邊形有?追問:六邊形呢?十邊形呢?是的,幾邊形就有(幾個角)。

  5.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出示主題圖)圖上還有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呢?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上也有角?

  6.做一做,創(chuàng)造角

  (出示材料:一根吸管、一根皮筋、一張圓形紙、2根小棒)

  思考一下,怎樣利用這些材料做出角。(學生活動,小組匯報)

  (二)比較角的大小

  1.感知角的大小

  老師也用小棒擺了兩個角(課件出示),角1和角2有什么不一樣?(一個大,一個小。)為什么角2大?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活動的角,怎樣讓它變得更大?(把角的兩邊張開)怎么讓角變得更小?(把角的兩邊合攏)

  小結:看來我們要使角變大,只要把角的兩邊張開,要使角變小,只要把角的`邊合攏。

  2.比較角的大小(觀察法)

  老師又做了一個角(出示),請拿出你的活動角,做出一個比它大的角。你確信你這個角比它大嗎?為什么?

  做一個比它小的角,你確信你這個角比它小嗎?為什么?

  引導學生:角的兩邊張開的大,角就大;角的兩邊張開的小,角就小。

  師:我們用眼睛看就能比較出大小,這種觀察的方法在數學上經常用到。

  3.比較角的大小(重疊法)

  做好一個角同桌比比看,誰的角大?確信?有人不太確信(選大小近似的兩個角)。哪個更大呢?(不同意見)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我們確信哪一個角大嗎?

  師:當我們用眼睛觀察,難以判斷大小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重疊的方法,把這兩個角重疊在一起比一比。

  4.比較角的大小(邊的長度)

  這兒還有兩個角(出示紅、黃角),哪個角大?

  (1)老師要幫幫紅角(剪短黃角的邊),這樣紅角就比黃角大了嗎?為什么?

  (2)(拉長紅角的邊)這樣呢?

  師:看來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有沒有關系?

  (3)(課件出示放大鏡)這樣紅角就比黃角大了嗎?

  (4)同學們,你們能幫幫它嗎?

  師:這說明角的大小其實只和什么有關系?

  5.比較角的大小(捉迷藏)

  辨別兩組角的大小,每組只露出角的一小部分,讓學生猜測哪個角大,并交流想法。

 三、欣賞總結,走進生活

  回顧本課,你有什么收獲?

  欣賞角(組圖)。

  師:關于角的奧秘還有很多,只要你們能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那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

  板書設計: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模板4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100~101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體會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使學生經歷小數意義的探索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討論交流、與人合作。

  3.通過了解小數的發(fā)展與應用,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好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體會小數的意義,感受小數的作用。

  教學難點:使學生初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新知學習

  1.數體溫表,認識自然數、整數。

  學生數體溫表。揭示:像這樣表示物體個數的1、2、3等等的數是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它們也都是整數。

  2.讀體溫表,引發(fā)認知沖突。

  課件演示體溫表上的溫度:①36℃ ②37℃ ③溫度上升不到1大格

  學生認讀體溫表上的溫度,發(fā)現:第三次的溫度不能用整數表示了。

  3.自主設疑,指明學習方向。

  交流:你想從哪些方面學習小數?根據交流出示關鍵詞:讀寫、意義、作用等。

  明確研究方向: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開始學習。

  二、從人民幣入手,初步認識小數

  1.小數的讀寫。

  播放錄音:買了一個書簽,用了0.1元。

  指名一個學生到黑板上寫0.1,指導寫法。

  全體學生在作業(yè)紙上寫0.1,并讀一讀。

  2.畫圖表示小數。

  獨立思考:0.1元就是多少錢?如果用一個長方形代表1元,0.1元怎么表示?

  交流得出:1角是元,也可以寫成0.1元。

  3.舉一反三說小數。

  自主嘗試:仍然用長方形代表1元,隨意取幾份,再說出分數和小數。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的式子,如:2角=元=0.2元。

  4.歸納概括規(guī)律。

  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讀一讀這些式子,想一想有規(guī)律嗎?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得出:幾角是十分之幾元,也就是零點幾元。

  反過來,零點幾元也就表示十分之幾元。

三、聯系長度單位,進一步認識小數

  1.表示米尺上的小數。

  獨立思考:怎么找到米尺上的小數?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長?

  學生交流,得出:一份是1分米,也是1/10米,還可以寫成0.1米。

  2.自主練習:填一填。

  我發(fā)現:幾分米就是( )米,也就是( )米。

  3.概括交流規(guī)律。

  學生交流作業(yè),得出:幾分米就是十分之幾米,也就是零點幾米。

  反過來,零點幾米也就表示十分之幾米。

  4.測量中應用小數。課件演示:用尺測量橡皮的長度。

  思考:一塊橡皮的長度不到1分米,怎么表示它的長度?

  交流得出:6厘米=分米=0.6分米。

四、脫離具體情境,揭示小數意義。

  1.概括小數的意義。

  引導觀察:我們在人民幣、米尺中找到小數,并發(fā)現了一些規(guī)律。脫離原有單位,再讀一讀這些分數和小數,你又發(fā)現了什么?

  交流小結:十分之幾就是零點幾,零點幾也就表示十分之幾。

  2.鞏固小數的意義。

  學生看圖填寫分數和小數。

  五、探究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認識小數各部分名稱

  1.用小數表示文具盒的長度。

  課件演示:用尺測量文具盒的長度。

  思考:文具盒的長度超過2分米,怎么表示?

  2.自主練習:填一填。

  文具盒長( )分米( )厘米,也可以寫成( )分米。

  交流得出:2分米3厘米=2.3分米。

  進一步交流:2分米3厘米等于2.3分米,是怎么想的?

  小結:像這樣測量結果不是整數時,可以用小數表示。

  3.認識小數各部分名稱。

  介紹小數各部分名稱,請學生到黑板上擺出小數各部分名稱,再一起說一說。

 六、多角度練習,感受小數的作用

  1.結合具體情境了解小數。

  (1)丹頂鶴身長約1.5米。

  交流:1.5米是( )分米,又是( )厘米。

  學生認識到:同樣的長度,單位較小時可以用整數表示,用更大的單位就需要小數。

  (2)珠穆朗瑪峰高約8844.4米。

  交流:8844.4是一個小數嗎?這個小數怎么樣?

  自主體會:小數并不一定小。

  (3)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誤差必須保持在1.8分米范圍內。

  比劃交流:1.8分米有多長?1.8在哪兩個相鄰的'整數之間?

  (4)世界讀書日紀念郵票面值1.2元。

  交流:1.2元是幾元幾角?

  2.解決課開始時遇到的讀體溫表的問題。

  學以致用:學生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小數是因為需要才產生的。

  3.數軸上的小數。

  課件演示:標著0、1、2、3的數軸。

  討論交流:數軸上有哪些數?它們都是什么數?能找到小數嗎?

七、暢談學習收獲,了解小數的發(fā)展

  1.課堂小結。

  回顧總結: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小數的世界,關于小數,你心中的問題有答案了嗎?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介紹小數的發(fā)展。

  課件演示:

  在我國古代,人們用低一格擺算籌的方

  法表示小數。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數表示方法。

  后來又出現了一些表示小數的方法。

  大約在400年前,有人用小圓點來分隔小數里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確定了現在這樣表示小數的形式。

  自主體會:小數最早是在我國開始使用的,這是中國人智慧的象征。

  3.課外延伸。

  觀察發(fā)現:這個小數(46.32)和我們剛剛學的小數有什么不同?

  引發(fā)思考:兩位小數怎么讀?它們又表示什么?

  這些問題留待我們今后進一步學習、探索。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模板5

  一、談話情景導入

  師:朋友們!你們去過遵義嗎?去過哪些地方?

  生1:去過,去過遵義會議會址。

  生2:去過遵義姑媽家。

  生3:去過遵義游樂園。

  課件出示遵義游樂園的一處場景

  師:這是遵義游樂園,你們從這幅圖上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木馬、風車。

 。ɡ脤W生喜歡的游樂園場景導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設計符合兒童心理特征和年齡特征。)

  二、復習角

  師:你們能在這幅圖中找出角嗎?

  生積極主動的找到了很多角。

  師:你們生活中哪里還有角呢?

  生:桌子上有角;

  生2:窗戶上有角;

  生3:安全出口牌上也有角;

  生4:書本上也有角

  (讓學生在圖中找角,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找角,大幅度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師:這個角是什么角,老師手中拿的這個圖形的角是什么角呢?

  生:直角(師把直角圖形貼在了黑板上并指書上也有直角)。

  師:前面我們認識了直角,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銳角和鈍角。

  揭示課題并板書:銳角和鈍角二、探究銳角和鈍角

  出示不同三角形的圖片

  師:請同學們把這些圖片進行分類(學生進行分類活動)

  師:請一個同學上來分一分

  師:你為什么要這樣分呢?

  生:按照角的大小來分的;

 。ㄗ寣W生動手操作對這幾個圖形進行分類,讓學生在分類的過程中初步熟知銳角與鈍角有什么特點,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師:現在我們把這兩組角與直角比,有什么發(fā)現呢?

  生:這組角比直角小,這組角比直角大。

  (老師將這其中的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畫了出來,同時也把直角描了出來。)

  2、引導學生認識銳角和鈍角

  師:咱們給它們取個名字叫老大和老二,那你們認為哪個是哥哥那個是弟弟好呢?

  生:這個是弟弟,這個是哥哥。

  師引導學生論得出:這個就叫銳角,這個就叫鈍角。

  3、深入認識銳角和鈍角

  師:同學們真聰明,知道了銳角和鈍角,請看這是什么角呢?

  生1:直角

  生2:鈍角

  生3:銳角

  師:有三種結果,那到底是什么角呢?同學們想個辦法準確的判斷一下。

  生: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

  師:請一個同學上來量。(用投影儀展示)

  通過學生測量反復2次,這個角的一條邊與直角板上的一條邊重合后,另一條邊在直角板上的另一條邊的外邊,說明這是一個角是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

  (讓學生用肉眼觀看,判斷得出了三種不同的結論,讓學生出現了矛盾,激起了學生的認知沖突,這樣更積極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完成的欲望)

  三、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1、找游樂園里的銳角與鈍角(課件出示游樂園,場景圖)

  (先找出了很多)

  2、找游樂園里物體中的銳角和鈍角

 。ㄉ页隽讼鄳匿J角和鈍角)

  3、找出生活中哪里有銳角和鈍角

  生1:紅領巾的三個角有一個鈍角和兩個銳角。

  生2:老師眼鏡框上有鈍角;

  生3:凳子上有銳角

  生4:文具盒上有銳角

  生5:玩具上有銳角和鈍角

  4、說說這些角的名稱

 。ㄉf得很好)

  5、用紙折角

 。▽W生折出了各種各樣的銳角和鈍角)

  6、用手臂比劃角

  (學生用身體的很多部位比劃出了不同的銳角和鈍角,在生活中找角、物體中找角、用紙折角、用手臂比劃角、用身體劃角)

  四、總結

  師:小朋友們,如果你是銳角、鈍角或直角,你想向在座的'朋友說點什么?

  生1:大家好,我是銳角請大家多多關照。

  生2:我是鈍角,請大家為我準備更多的三角板,讓我認識更多的角。

  生3:我是銳角,請大家別碰我的尖,會刺手的。

  生4:大家好,我是鈍角,我愿意和大家交朋友。

  師:小朋友們好,如果我是銳角,我比直角小,如果我是鈍角,我比直角大。(拓展小結,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把自己溶入到了知識中,又起到了化龍點睛的作用)

  課中體現了以下特點

  1、從資源開發(fā)的角度看

  教師能充分利用挖掘資源(情境中找角、生活中找角、圖片中找角、手臂中找角、人體中找角)幫助學生抽象和構建各種角的特征,使學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認識各種角。

  2、從三維目標角度看

 。ㄍㄟ^讓學生指出角,分類,描角,比大小等)使學生對銳角、鈍角有了非常明確的概念,從而使學生技能達標率較高(如能正確量角、判斷角、比劃角等特別是人體上找角)

  3、知識構建的過程與方法來看

  表面上似乎是少了一些,看上去只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際上學生的思想過程與方法是突出非常清晰的,就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參與意識較強,特別在練習部分中的游戲部分更為突出。

  較好地滲透了品德教育內容(如遵義會議會址,教后的你想對老師談點什么)。

  更好地體現了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數學知識又為生活服務,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理念,屬于數學學習生活化特點。

  4、突破誤區(qū)(即一說到任務深,就要用多媒體,就要怎么樣、怎么樣,但這節(jié)課中多媒體的出現并不多,卻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總之,課中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的作用,教學中體現了學生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數學知識服務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教學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觀察能力和組織能力,教學中雙邊活動非常到位,真正實現了課堂中學生愛學習,樂學數學的效果。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07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2-25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06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精選16篇)02-22

數學教案三年級上冊01-14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11-07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篇11-08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4-09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