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匯總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大班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具備一定的動手試驗能力。根據(jù)《綱要》精神和《指南》要求,結合大班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和本班幼兒特點,特制訂如下幾個目標:
1、認識目標:初步了解各種復制現(xiàn)象,感知復制方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能力目標:能嘗試運用簡單的方法進行復制,并積極參與討論交流。
3、情感目標:萌發(fā)愛科學的情感和對未來事物的探索欲望。
4、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鉛筆、積木、白紙、剪刀36份。
2、橡皮泥、泥工板、圖案模型。
3、鏤空圖案紙(自制)、白紙、水彩筆。
4、印章、印泥、白紙、
5、復印紙、白紙、有圖案的紙、鉛筆。
6、兩盒水彩筆,書,剪刀。(師用
7、錄音機,空白磁帶。
8、白雪公主圖及錄音。復印機復印視頻,餅干生產圖片、生產飲料圖片、汽車制造圖。
活動過程:
一、認識復制現(xiàn)象,激發(fā)探索欲望。
1、今天高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學習一種新的本領。(出示紙)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長方形的紙片)
2、哦,這是一張長方形的紙片,老師也想請小朋友做一張和老師紙片一模一樣的紙片,老師給你嗎準備我這張長方形紙一樣大的積木,還有剪刀、鉛筆和紙,請你們試著做一做吧。(幼兒操作,教師引導)
3、請做好的小朋友告訴我你是怎么做出來的。(一名幼兒上前示范)
4、你們看她的紙片和我的長方形的紙片是不是一模一樣的呀?(一樣的)××小朋友你是怎么做的?你們都做出了一張和老師一模一樣的紙片了嗎?把你們的紙片舉起來給老師看一下。(幼兒舉起紙片)
5、小結:你們知道這種方法叫什么嗎?老師來告訴你們,照著它的樣子(出示紙片)做一件的和它一模一樣東西的方法我們叫它復制,剛剛我們就是用復制的方法做出了兩張一模一樣的紙片。
二、嘗試新的復制方法,知道復制帶來的便利。
1、今天我們還請來了一位客人,我們來看看她是誰?(放幻燈片)
2、原來啊,白雪公主今天到我們班上來是因為她有了困難,想請我們小朋友給他幫幫忙想想辦法做出一模一樣的禮物。怎樣才能做出一模一樣的禮物呢?(復制)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用很多材料,請小朋友們輕輕地走到桌子旁邊選一種你喜歡的材料,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做出相同的東西。(幼兒操作……)
3、很多小朋友都復制出一模一樣的東西了, 說一說你復制的是什么?(請不同材料的幼兒分別說說……)
4、還有的小朋友用各種方法都復制出比較美麗的圖案,請大家互相看一看。(幼兒互相看)
5、我來問一問白雪公主,剛剛小朋友教給你的復制方法,你都學會了嗎?(白……)
6、小結:小朋友們通過動腦筋和動手操作,不僅幫助了白雪公主,還讓我們小朋友都學會了一些新的復制方法。生活當中,我們除了可以復制圖案和美麗的圖片以外,還有一些東西也是用復制的方法制作出來的,老師今天就帶來一些,你們看。(教師出示兩盒相同的水彩筆、兩本書……)
三、了解生活中各種復制方法,感知科學的 有用和有趣。
1、請小朋友看看我們周圍身邊有沒有哪種東西也是用復制的方法制作出來的?(幼兒找一找,說一說。)
2、你們都找到了生活當中用復制的方法制作出來的東西,還有的東西呢,它也很有用,我們也想用復制的方法給它制作出來,比方說,我們說話的聲音,我們唱的歌曲,也可以用一種方法把它復制下來,你們猜猜可以用什么方法?(錄音機)錄音機就是人們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發(fā)明出來的機器,可以幫助人們復制聲音,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錄音機,在這里面老師放了一盤空白磁帶,老師來試一試(師說"復制真奇妙")你們猜一猜,老師的聲音有沒有被復制下來。(驗證)
3、還有一些需要把聲音和圖像都復制下來的情況,我們用什么來幫助我們呢?(幼兒猜測)
4、老師用手機錄了一段視頻,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復印機)復印機就是人們發(fā)明出來,可以幫助人們快速方便的復制文字和圖像的,請大家看一下,復印機是怎么工作的(幼兒看,老師介紹復制過程)
6、接下來請看,這是工廠里的'一架機器可以復制出小朋友們愛吃的餅干,它可以復制出這么多一模一樣的餅干。這里復制的是什么?(瓶裝水)這里復制的是什么?(汽車,汽車制造廠)
7、小結:大家可以看到,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幫助我們人類更快更方便的復制出這么多有用的東西,我們小朋友長大后發(fā)明出更多更有用的復制技術來幫助我們人類服務。
四、結束活動如果你們在平時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復制方法,在再來告訴小朋友和老師,好嗎?現(xiàn)在我們就去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用復制的方法制作出來的,跟我來吧。
活動反思:
本課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促進其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導入新課時,將畫好的蝴蝶進行復制粘貼操作,學生非常感興趣,甚至有些激動,覺得自己學到了一個很了不起的本領,都想躍躍欲試,然而真的放手讓他們動手的時候,很容易忽視選定目標這一步,只顧著要進行復制粘貼,時不時會舉手問我:老師,為什么我的復制菜單是灰色的??告訴他們之后,才恍然大悟。另外在課上要求他們復制三到四只蝴蝶,他們會每次都重復復制這一步驟,其實只需要操作復制一次粘貼多次就可以了,因為蝴蝶這個圖片一直保存在粘貼板中!課上學了復制粘貼這個本領后,學生很容易驕傲,老師是及時壓一下,提出更難的問題:能不能讓蝴蝶翻個跟斗呢?這樣留個疑問之后,很容易為下一課留下伏筆,同時也留給他們一個回家的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體驗與同伴外出尋找冬天的快樂。
在找找、看看、說說中發(fā)現(xiàn)冬天的季節(jié)特征。
學念兒歌《冬爺爺在哪里》。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
“冬爺爺”圖片;“冬景”組圖;《冬爺爺在哪里》兒歌音頻及伴奏、“冬爺爺在哪里”圖片。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冬爺爺”,聯(lián)系幼兒已有經驗,激發(fā)活動興趣。
——這位老爺爺是冬爺爺。冬爺爺?shù)竭^的地方都會變成冬天的樣子,你們知道冬爺爺都到過哪里嗎?
出示組圖“冬景”,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一說冬天的季節(jié)特征。
1.出示圖片“冬景-1”。
——冬爺爺在哪里?
——聽聽北風的聲音是怎么樣的?你能學學它的聲音嗎?
2.出示圖片“冬景-2”。
——冬爺爺又到了哪里?
——冬天的樹是什么樣的?
——樹上的葉子都到哪里去了?
3.出示圖片“冬景-3”。
——冬爺爺又讓什么變成了冬天的樣子?
——看看冬天小朋友都穿著什么樣的衣服?戴著什么?
——為什么冬天要穿這么多這么厚的衣服,還要戴著圍巾、口罩、手套?
小結:冬爺爺帶來了呼呼的北風、光光的樹枝還有小朋友們厚厚的棉衣,冬爺爺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
播放兒歌音頻、伴奏及圖片《冬爺爺在哪里》,鼓勵幼兒學念兒歌。
1.播放兒歌音頻及圖片第一遍,請幼兒欣賞兒歌。
——老師把小朋友們找到的.冬爺爺變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播放兒歌音頻及圖片第二遍,鼓勵幼兒跟讀兒歌。
3.播放兒歌伴奏及圖片第三至四遍,鼓勵幼兒學念兒歌。
組織幼兒在幼兒園里尋找冬爺爺,引導幼兒進一步發(fā)現(xiàn)冬天的季節(jié)特征。
——冬爺爺還到了哪里?我們一起在幼兒園里找一找。(光禿禿的草地、冰冰的小手)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感知冬天的季節(jié)特征,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冬天的認識。
附【兒歌】
冬爺爺在哪里?
冬爺爺來了,
冬爺爺在哪里?
呼呼的北風告訴我,
冬爺爺在這里。
光光的樹枝告訴我,
冬爺爺在這里。
厚厚的棉衣告訴我,
冬爺爺就在小朋友的身邊。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發(fā)現(xiàn)有的東西沉在水底,有的東西浮在水面。
2、愿意在操作中進行探索
活動準備:
1、塑料小鴨若干只,水若干盆。
2、各種實驗材料(如乒乓球、積木、空瓶子、鑰匙、橡皮泥、小石頭、塑料袋、毛巾、樹葉、泡沫塑料等)。
3、幼兒用書第4冊第3頁。
活動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今天小鴨和小石頭要比賽,看誰能浮在水面上,小朋友們猜誰會贏?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教師操作(1)把塑料小鴨放在水里,觀察小鴨子在水里會怎樣。
。2)把小石頭放入水里,觀察小石頭在水里會怎樣。
教師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沉浮現(xiàn)象:小朋友猜對了,是小鴨子贏了,小鴨子會浮在水面上,而小石頭沉落到了水底。
二、引導幼兒認識操作材料,提出猜想。
小朋友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哪些好玩的東西?你猜猜看這些東西是能沉還是能?(幼兒根據(jù)已有生活經驗自由表述)
三、讓幼兒實際操作材料,驗證自己的猜想,發(fā)現(xiàn)沉浮現(xiàn)象。
。1)現(xiàn)在小朋友可以把這些東西一個一個的放到水里,看看哪些東西能浮在水面上,哪些東西是沉在水里的'?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小秘密?(幼兒動手操作材料)
(2)相互交流發(fā)現(xiàn)的秘密。
你猜對了嗎?你發(fā)現(xiàn)的秘密跟你猜的是一樣的嗎?跟你的同伴說一說吧(先集體交流,然后請個別幼兒發(fā)言)。一會兒老師也要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秘密告訴你們。
教師小結:老師發(fā)現(xiàn)的秘密是有的物體會像小鴨子一樣浮在水面上;有的物體會像小石頭一樣沉落到水底。
活動延伸:
1、 小朋友發(fā)現(xiàn)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可以浮起來,哪些東西可以沉下去呢?發(fā)現(xiàn)后跟同伴把物體放到水里驗證一下好嗎?
2、閱讀幼兒用書第4冊第3頁,鞏固對物體沉浮現(xiàn)象的認識。 我的創(chuàng)新:
小結及反思 教師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幼兒通過實際操作豐富的材料發(fā)現(xiàn)沉浮現(xiàn)象。整節(jié)課以幼兒動手操作為主,在操作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真正體現(xiàn)了幼兒為主體,在玩中做、做中學,教師只是引導者、幫助者。教師也可根據(jù)孩子的理解水平對沉浮的知識點做適當?shù)募由睢?/p>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我們的鳥類朋友
活動目標:
1.了解多種多樣的鳥,發(fā)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初步具有愛鳥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鳥的標本、圖片、碟片、圖書
2.師幼共同布置活動室環(huán)境
教學重點:教育幼兒要愛護鳥、關心鳥。
活動過程:
一、以參觀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1. 這幾天,我們和小鳥交了朋友,老師和小朋友還收集了許多小鳥的圖書、圖片、標本、碟片,現(xiàn)在請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講一講,你認識的小鳥叫什么?長得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結伴觀察講述)
2.請小朋友坐下來,把你看見的小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3.誰來告訴大家,你看見的是什么鳥?是什么樣子的。
二、了解鳥的異同點
1.小朋友認識的小鳥真多,這些小鳥長得都一樣嗎?不一樣在哪里呢?我們再仔細去看看、找找,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幼兒自由結伴觀察講述)
提問:你發(fā)現(xiàn)小鳥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好嗎?(請個別幼兒回答)
2.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發(fā)現(xiàn)了小鳥有這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小鳥在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呢?(相互交流后,再個別回答)
三、了解小鳥的本領
1.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發(fā)現(xiàn)小鳥有這么多相同的地方,小鳥真可愛。那么小鳥有些什么本領呢?請小朋友先想一想,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請個別幼兒回答)
2.一起學學做做動作
3.小鳥除了這些本領以外,還有很多的本領,現(xiàn)在就讓小鳥表演給我們看(幼兒看碟片)
四、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要保護鳥類
小鳥有這么多的本領,那么你們喜歡小鳥嗎?為什么?你會怎么做呢?
五、結束
今天我們和很多的小鳥做了朋友,還有很多的小鳥也想和我們交朋友呢,等會兒我們再一起來看XX小朋友帶來的碟片,看看還有哪些我們不認識的小鳥。
科學教案 篇5
目標:
1、學習按群數(shù)數(shù)(以10為單位)、計數(shù),了解多種數(shù)數(shù)的方法。
2、學習在小組活動中商議解決問題。
準備:操作材料
過程:
1、欣賞與引疑:觀看童話劇《寶寶看店》
。ㄒ唬獙殞毧吹陼r發(fā)生了什么事?
“想什么辦法會使生意越做越好?”
2、討論與嘗試:
小組討論如果你是寶寶,會有什么好辦法?
借助操作材料,嘗試按群數(shù)數(shù)。
交流小組解決問題的方案,比較哪一種方案,最快最清楚。
3、實踐與思考:
觀看童話劇《寶寶看店》
。ǘ┱f說議議:爸爸介紹給寶寶一個什么好辦法?
想想試試:兩個幼兒同時數(shù),一個一根一根數(shù)一個一堆一堆數(shù)(10個一堆)。比比哪個人數(shù)得快。
操作實踐,體驗按群數(shù)數(shù)的便捷。
交流各自的.取貨方法,相互啟發(fā)。
4、遷移與創(chuàng)造:
觀看童話劇《寶寶看店》
(三)“除了10個10個地數(shù),還有什么方法也很方便呢?”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幸福七彩泡》是中班的一個科學活動,活動內容新奇有趣,對幼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此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在感知不同吹泡器吹出的泡泡形狀的同時,別出心裁地讓幼兒以吹泡泡的形式給同伴送去祝福。從中體驗到吹泡泡的快樂,并感受給別人帶去幸福的喜悅感。
活動實錄及評析:
一、觀賞泡泡,激發(fā)活動興趣
師:寶寶們,你們玩過吹泡泡嗎?
幼:玩過
幼:沒有
教師出示自制吹泡器(圓形)。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吹泡器,請你們看看它是什么形狀的?它會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
幼:圓形的
教師表演吹泡泡,幼兒觀察。
。ɑ顒釉u析:活動開始,當孫老師吹出的幾個泡泡在空中飄動時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他們興奮地大叫起來,有的跑出來用手去抓泡泡,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二、猜測泡泡形狀,產生探索的興趣
師:原來圓形的吹泡器真的會吹出圓形的泡泡,寶寶們都猜對了!現(xiàn)在老師想再考考你們。
看,我這里還有其它形狀的吹泡器呢!請你們猜一猜,這些吹泡器吹出的泡泡會是什么形狀的?
(出示正方形吹泡器) 師:這個吹泡器是什么形狀的?會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
幼:正方形的`
師:這個吹泡器是什么形狀的?(出示三角形吹泡器)會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
幼:三角形的
師:這個吹泡器是什么形狀的?(出示長方形吹泡器)會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
幼:長方形的
師:看,這里有張表格,現(xiàn)在老師就用這張表格來記錄你們猜想的結果。(教師將幼兒猜想的結果一一記錄在表格中)
。ɑ顒釉u析:讓孩子們進行猜想,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參與的興趣,每個孩子都搶著說。但由于教師在示范時用的是圓形的吹泡器,吹出的泡泡是圓形的,因此當教師出示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的吹泡器,引導幼兒猜測時,孩子們都猜測會吹出與吹泡器相同形狀的泡泡,沒有人反對。)
三、探索幸福七彩泡
師:是這樣嗎?請你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吹泡器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實驗:幼兒自由選一個吹泡器吹泡泡,教師個別詢問實驗結果。
師:請大家告訴我,你們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和原來猜想的一樣嗎?
幼:不一樣;都是圓的。
師:好奇怪呀!不管是什么形狀的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的,真有趣。你們還想玩嗎?
幼:想玩
師:那好,請你選一個你最喜歡的吹泡器,用它朝著你的好朋友吹幸福七彩泡,吹出一個泡泡,就送一句祝福的話好嗎?
。ɑ顒釉u析:讓幼兒帶著猜想進行吹泡泡實驗,在具體的操作實驗中,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不同的吹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從中感受實驗的有趣,并在不經意中獲得了新知) 四、互送幸福七彩泡
教師示范吹泡泡送祝福。(祝你天天快樂;祝你笑口常開)
引導幼兒互送祝福。
。ɑ顒釉u析:在相互的吹泡泡和送祝福中,孩子們的情緒達到了高潮。既體驗了吹泡泡的快樂,又感受到了給別人帶去幸福的喜悅。)
五、活動延伸
七彩泡泡里藏著美好的祝福,剛才我們把祝福送給了好朋友,回去后我們把藏著祝福的泡泡送給爸爸媽媽和更多的人,讓他們也和我們一樣開心快樂好嗎?
課后總評:
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到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幼兒的新奇感和探索欲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這是一個融知識性和游戲性于一體的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案例?偟恼f來,這個活動是成功的,但也有不少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
一、因為天氣原因,活動是在室內進行的,所以“七彩泡”的顏色不明顯,致使孩子們對其感受不深?衫藐柟夂玫娜兆釉趹敉饨M織開展,著重引導幼兒觀察泡泡的顏色。
二、由于小孫老師是一位新教師,經驗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某些方面的交代和講解不夠明確,課堂應變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個別幼兒沒有吹出泡泡來,沒有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在顧全大局的基礎上要兼顧個體,要讓所有孩子都能體驗成功與快樂。
科學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發(fā)現(xiàn)植物角花草的身子都探向窗外這一現(xiàn)象后,先根據(jù)自己的經驗對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條件、過程進行猜想;然后通過查閱資料,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作出更全面的猜想。最后通過實地觀察、訪問、分析等方法,排除明顯不合理的猜想后,從中選出可能成立的假設、科學的問題,準備進一步的研究。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在以前的科學課和語文課等的學習中知道植物生長需要陽光和水進行光合作用,知道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的作用,知道莖有運送養(yǎng)分和水分的作用,知道肥料也是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知道風、雨、蟲害等多種因素都會對植物產生影響。六年級的學生會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查閱資料。學生具有一定的對某一現(xiàn)象的原因、條件、結果進行猜想的能力。沒有借助資料進行更全面的猜想,提出一個科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還不足。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對現(xiàn)象的原因、條件、過程和結果進行大膽的猜想。
能借助資料完善自己的猜想。
會從眾多的問題中選出科學問題。
過程與方法
能通過查閱資料豐富自己的猜想。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樂于接受他人的觀點,學會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學習。
教學重點
1、借助他人的資料豐富自己的猜想,但又不迷信權威。
2、通過各種方法選出科學問題。
教學難點
選出科學問題。
教具準備
幾盆身子傾斜的花草,資料卡,圖片,關于植物的書籍,聯(lián)網(wǎng)電腦,準備好的資料文件夾。
教學過程
一、 觀察與提問
在每組桌子上放置一盆傾斜的鳳仙花,斜向南方。
師:不知道什么時候,窗臺邊上的鳳仙花,都悄悄的把頭探向了窗外。它們傾斜著身子,好像被窗外的某種力量所吸引。有標記的這里向著南方。你們能找到答案嗎?
學生思索,可以有少部分的學生回答。
師: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現(xiàn)象?比如路邊的哪棵樹、盆景、向日葵(教師出示照片)。對于這些現(xiàn)象,我們有哪些認識和疑惑?請同學們交流。
二、 猜想與假設
師:誰有這么大的魅力,讓花草為之傾倒?請同學對這種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條件、過程進行猜想。
學生討論后交流。教師記錄學生的猜想。
師:要找到真正的答案,我們很有必要要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幫助我們作出更全面的猜想。比如科學家的研究、學者的報告,書上的資料等。(請同學們打開電腦,從老師的資料庫中查閱相關資料。)請同學們查閱資料,并把可能成立的原因記錄下來,有利于交流。
學生交流資料內容。教師記錄學生的猜想。
三、 分析與總結
師:哈哈,這么多猜想,究竟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
學生迷茫。
師: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分析大家作出的各種猜想,對于明顯不符合實際的猜想,我們應及時排除,以確保更具有價值的假設能得以研究。這樣獲得的問題,才更可能是一個科學問題。(板書《植物角里的科學問題》)
師:哪個假設最不可能成立呢 ?說說理由。
請同學說出判斷的方法和結果。
比如,“不可能是風刮斜的。因為這幾天沒有大風;另外,窗戶晚上還關著,沒有北風吹過來!蔽覀兛梢酝ㄟ^報紙查天氣預報,還可以實地觀察。
記錄學生最后留下的科學問題。
師:我們不能對所有的猜想都進行探究,因為時間、能力、條件等都是有限的,怎么辦呢?我們常常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來幫助我們作出更全面的猜想;同時又要對這些猜想進行選擇,可以用觀察、訪問、分析等方法選出可能成立的假設,選出科學的問題后,再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四、 計劃與組織
如果時間充足,詳細進行這個環(huán)節(jié)。否則,布置成作業(yè)。
師:你準備研究哪個問題呢?研究第一個問題的同學請舉手,你們可以坐在一起,第二個問題的同學坐一組,F(xiàn)在就可以分組了。
師: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們怎么進行實驗呢?請同學們討論你們所選問題的實驗思路。
學生討論,教師巡視。
交流。重點是思路的調整和肯定,材料的準備。
師:根據(jù)同學們的實驗思路,我們可以在這節(jié)課后準備好我們的實驗材料。為下節(jié)課的實驗做好準備。
科學教案 篇8
目標:
1.初步感知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陛。
2.嘗試利用磁鐵的特性,通過控制條形磁鐵讓磁鐵小車動起來。
3.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在玩磁鐵小車時的發(fā)現(xiàn)。
準備:
1.將兩根短吸管粘貼在一塊條形磁鐵上,分別將兩組車輪其中一邊的輪胎卸下,將連接輪胎的鐵絲穿過吸管后,再將卸下的輪胎重新裝好,制作成磁鐵小車。
2.條形磁鐵若干,裝在筐中。
3.白紙、彩色筆。
玩法說明:
幼兒不用手觸碰磁鐵小車,嘗試用條形磁鐵控制磁鐵小車前行或倒退。
指導要點: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探究興趣:“這里有一種魔法棒(條形磁鐵),不碰到小車就能讓小車動起來,你們想試一試嗎?”
2.觀察幼兒的探索方法。如,幼兒將條形磁鐵與磁鐵小車吸在一起,使小車動起來。如果幼兒長時間只停留于這種玩法,可引導幼兒再試一試其他方法,嘗試不接觸就驅動的“魔法”。又如,當幼兒發(fā)現(xiàn)條形磁鐵一靠近小車就動的現(xiàn)象時,可鼓勵幼兒改變磁鐵移動速度,觀察小車行駛速度的變化。再如,一名幼兒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兩輛小車前后排列時,移動其中一輛小車,另一輛小車也會跟著移動。只要是圍繞磁鐵特性的探索,教師不必干預,應允許幼兒有自己獨特的探索方式。
3.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用繪畫的`方式進行表征,幫助幼兒用文字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畫紙上。
4.引導幼兒手持記錄單與同伴進行經驗交流,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延伸活動:
在大型紙盒內用即時貼貼出馬路、停車場的標志線等,鼓勵幼兒用“魔法棒”控制車的行駛方向,將車停進車位。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8-09
科學教案[經典]08-11
(經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9-22
科學教案[精選]09-22
科學教案【精選】09-19
(經典)科學教案09-10
(精選)科學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