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亚洲ww亚在线观看,wwwxxxx日韩高清,真实14初次破初视频在线播放,五月丁香婷婷综合激情,日本熟妇丰满的大屁股,a级免费按摩黄片,黄色视频.wwww

小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5-03-15 14:35:11 賽賽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數(shù)學教案(精品1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數(shù)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數(shù)學教案(精品19篇)

  小班數(shù)學教案 1

  【活動目標】

  1、能獨立正確地按照底板進行1—5的排序。(重點)

  2、愿意用語言表述操作的結果。(難點)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幻燈片。

  2、迎春花的枝條圖(5根長短不一、從短到長排列的枝條);迎春花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出示迎春花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花?什么時候開放?你們覺得它開的美不美?

  二、學習數(shù)字5以內(nèi)的排序。

  1、初步感知5以內(nèi)的排序。

  師:蝴蝶也覺得迎春花開的很美,所以都飛來采花粉了。老師把蝴蝶排了排隊,你們看看蝴蝶是怎么排隊的?從上往下看,你有發(fā)現(xiàn)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2、鞏固5以內(nèi)的'排序。

  師:不僅蝴蝶來采花粉了,蜜蜂也來了,請你們給蜜蜂像蝴蝶一樣排排隊,好嗎?

  三、幼兒操作。

  1、出示迎春花和枝條的圖片。

  2、幼兒集體操作,教師相應的給以指導。

  3、集體檢查糾錯。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小班數(shù)學教案 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有規(guī)律排序。

  2.喜歡參加排序游戲,感受規(guī)律排序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1-98

  2.卡片:紅、綠、黃色衣服若干。

  教學具

  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

  1.游戲:摘星星

  教師將夾子夾在自己身上,請小朋友跳起來摘“媽媽”身上的“星星”。

  教師邊和幼兒一起說兒歌,邊讓幼兒摘星星。

  兒歌:小星星,亮晶晶,好像無數(shù)的小眼睛,我要把它摘下來,把它當我的小眼睛。

  2.引導幼兒數(shù)數(shù)自己摘了幾顆星星。

 。◤土暿挚谝恢曼c數(shù))

  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教師將紅色、綠色的衣服卡片,按照“ABAB”的規(guī)律在一個衣架上夾好,

  引導幼兒觀察媽媽是怎么晾曬衣服的,根據(jù)顏色特征,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2.教師總結:媽媽是按照一個紅色、一個綠色的規(guī)律來晾曬的。

  三、按規(guī)律續(xù)排

  1.趣味練習 1-99

  教師:媽媽洗了兩件衣服,上面有漂亮的扣子,可媽媽在洗衣服時不小心洗掉了一些扣子,

  我們一起補上去吧,我們該補什么顏色的扣子呢?看看前面扣子的排序規(guī)律就知道了。

  2.幼兒尋找扣子排序的規(guī)律,并按照規(guī)律將下面缺失的扣子補齊。

  四、分組排序游戲

  1.引導幼兒根據(jù)對照卡上圓點排序的規(guī)律來晾曬衣服。

  教師:媽媽今天還洗了很多的'衣服,它們想排著隊出去曬太陽呢,我們一起來幫忙吧!

  可我們該用什么規(guī)律晾曬衣服呢?對照卡會告訴我們的。

  2.趣味練習卡1-99

  曬衣服

  教師準備紅、綠、黃三種顏色的小衣服,幼兒按照對照卡“abcabc”的規(guī)律將小衣服夾在衣架上。

  五、請幼兒將晾曬好的衣服掛起來,與同伴一起欣賞

  小班數(shù)學教案 3

  活動目標:

  1、3以內(nèi)數(shù)的點數(shù)。鞏固對3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2、根據(jù)蔬菜的數(shù)量與實物卡片、數(shù)字卡片的匹配

  3、通過操作讓幼兒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蘿卜、白菜、蘑菇數(shù)字:1.2.3。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出課題教師:今天兔媽媽帶兔寶寶去郊游玩吧!(邊讀兒歌邊走進教室)帶領幼兒向老師問好,并坐好。

  二、出示貼絨白菜。蘿卜。蘑菇。并提問:

  教師:寶寶門都做好了么。來來小眼睛閉上,我們一起數(shù)oen;two;tree。瞧這里有什么呢?(蘿卜;白菜、蘑菇)它們各有多少呢?(1個蘿卜;2棵白菜,3個蘑菇。)并引導幼兒點數(shù)而且放進籃子里

  三、蔬菜的'數(shù)量匹配相應的實物卡片教師:能干的兔寶寶們摘了這么多的蔬菜。我們請客人起來分享吧!

  一個蘿卜我們就只請:一只兔吃兩棵白菜呢?應請幾只兔子吃呢:蘑菇呢?誰來幫幫忙呢?

  四、根據(jù)蔬菜的數(shù)量匹配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教師:咦!都這么厲害呀!這是誰來了(數(shù)字1.2.3。)數(shù)字寶寶看到小兔子玩的那么開心,它們也想找好朋友做游戲了:

  一個蘿卜:數(shù)字寶寶1就和一個蘿卜找朋友兩棵白菜呢:數(shù)字幾何它做好朋友蘑菇呢?

  五、請幼兒操作蔬菜題卡:

  教師:哇;你們太棒啦。聽蔬菜們在說什么呢?哦;原來它們想請你們幫蔬菜寶寶們操作題卡;完成好嗎?(講操作要領)六、結束寶寶們都做完了嗎:今天兔寶寶門真能干,快到中午了。寶寶肚峨了吧!請寶寶們排隊我們來做頓豐富的午餐吧

  小班數(shù)學教案 4

  活動目標:

  1、喜歡在情境活動中感知色彩分類活動。

  2、能在游戲中正確將紅、藍、綠三色玩具對應分類。

  3、鞏固認知紅、藍、綠三種顏色。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5、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重難點:

  準確將紅、藍、綠三種色彩的玩具按照“同色對應”方式分類。

  按規(guī)則操作分類,準確操作操作卡。

  活動準備:

  紅、藍、綠三色玩具、玩具盒,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大象伯伯新買了一箱玩具,請幼兒說說玩具的顏色:鞏固認知紅、藍、綠三種顏色。

  二、互動教學

  1、請幼兒熟練認知顏色后說說自己身上的衣服有沒有相同的顏色,并指一指。

  2、認識三種顏色的玩具盒。

  3、游戲:幫大象伯伯整理玩具

 。1)請幼兒每人自選一個玩具,說說顏色

 。2)教師講解整理玩具的要求并請幼兒示范:按顏色分類擺放顏色對應的玩具盒里。

 。3)游戲分組(大象伯伯點豆豆,點到誰誰幫忙),請幼兒一組一組完成整理玩具的任務,其他幼兒一起觀察、感受,發(fā)現(xiàn)有沒有整理出錯的同伴。

  三、操作練習

  1、介紹操作卡的`使用,示范操作一次。

  2、幼兒獨立完成,教師個別輕聲輔導。出錯的幼兒在單獨的區(qū)域角重新操作。

  教學反思:

  部分幼兒能較快并準確說出色彩的名稱,讓幼兒引領同伴認知效果好,幼兒情緒好。部分幼兒先嘗試給全體幼兒起到示范作用,帶動全體幼兒按規(guī)則在游戲中鞏固,由部分到整體,幼兒操作掌握效果好,全體通過。

  小班數(shù)學教案 5

  設計思路:

  根據(jù)小班幼兒學習數(shù)的特點來看。孩子學數(shù)比較形象、直觀。因此,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通過教師所提供的特定材料來感知“1”和“許多”,使幼兒在愉悅的氣氛中感知數(shù)概念。并通過游戲“找蛋”“還蛋”來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游戲,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2、感知 “1”和“許多”。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4、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老師扮雞媽媽,幼兒扮小雞。

  2、活動場地布置許多樹、草(草內(nèi)有若干雞蛋和一只鴨蛋)。

  3、一幅《母雞生蛋》圖,鴨木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找蛋

  1、老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曲《母雞下蛋》。

  問:雞寶寶你們聽見了什么?

  2、師: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請你們幫我找一找。

  幼兒找蛋。

  二、還蛋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師:這一只蛋怎么不一樣的?和你們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顏色、大。┧皇菋寢屔?會是誰生的?

  3、鴨媽媽找不到自己的蛋會怎樣?

  4、請雞寶寶把鴨蛋還給鴨媽媽?纯带喐C里有沒有雞媽媽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寶寶。(幼兒隨意的在地上擺弄滾動)

  2、師:請雞寶寶把蛋放到籃子里,你給我一個,你也給我一個-----。現(xiàn)在我的籃子里有多少蛋?(許多蛋)。

  四、畫蛋

  1、師:咯咯嗒,咯咯嗒誰在生蛋呀?(出示《母雞生蛋》圖)原來是這只雞媽媽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幾只蛋?

  2、師: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們一起把它生的蛋畫下來。

  3、教師和幼兒一起把畫貼在墻上,請小朋友以后再來給雞媽媽畫蛋。

  活動反思:

  在教學活動中采用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游戲。既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體驗并感知了“1”和“許多”,引起幼兒對數(shù)的好奇和探索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小班數(shù)學教案 6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教幼兒掌握3的形成,知道2添1是3。

  2.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勞動。

  活動準備:

  小兔的家圖片、小兔、小猴、小豬、小狗、小貓的圖片、生日蛋糕、蠟燭卡片、點子卡片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5棵不同的`蘿卜、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 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好,今天小兔子過生日,讓我們一起去為小兔子慶祝生日好嗎?好,讓我們一起唱著歌出發(fā)吧,

  2.利用圖片,學習3的形成。

 。1)小朋友們看。小兔家到了。(畫有小兔頭像的一座房子)啊,小兔子知道小朋友們要來,把小椅子都準備好了,小朋友們快找把小椅子坐下吧。呀。今天小兔家來了這么多小動物,他們也來為小兔慶祝生日了,快讓我們看看都是誰?有小猴、小貓、還有小熊。它們說今天小兔過生日,它們都為小兔子準備了禮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準備了什么禮物好嗎?

  (2)讓我們先來看看小猴為小兔帶來了什么禮物?(打開禮物盒)啊,是大蘿卜。小猴說小兔子最喜歡吃大蘿卜了,所以給小兔子帶來了大蘿卜。(1、2幾個大蘿卜?)(2個)這還有1個綠色的大蘿卜。小猴一共送給小兔子幾個大蘿卜?(3個)2個大蘿卜添上1個大蘿卜是幾個大蘿卜?(3個)那2添1是幾?(3)小兔子很喜歡,它說謝謝小猴子。

 。3)再讓我們看看小貓為小兔帶來了什么?(蘑菇)對,小貓送給小兔的禮物是蘑菇。讓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蘑菇?(1、2、幾個蘑菇?)2個蘑菇。盒子里還有1個,F(xiàn)在是幾個蘑菇了?(3個)2個蘑菇添上1個蘑菇是幾個蘑菇?(3個蘑菇)2添1是幾?

  (4)小熊帶來了一個最大的盒子,讓我們來看看里面裝著什么好東西。(打開盒子)是白菜。小熊說小兔子最喜歡吃青菜,所以我給小兔子帶來了白菜,讓我們數(shù)一數(shù)盒子里有幾棵白菜?1、2、幾棵白菜?(2棵白菜)噢。這還有1棵很大的白菜。2棵白菜添上1棵白菜是幾棵白菜?(3棵白菜)2添1是幾?(3)

  (5)小兔子太高興了。小兔子說今天正好是它3歲的生日,他為好朋友們準備了生日蛋糕。(出示生日蛋糕)小朋友們想一想,小兔3歲生日應該插幾根蠟燭呢?(3根)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1、2、3。那3根蠟燭、3個大蘿卜、3個蘑菇、3棵白菜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數(shù)字3)(出示數(shù)字3)小朋友們想一想數(shù)字3象什么?

  3.操作活動:給小兔送鮮花。

  小朋友,今天小兔過生日,你們?yōu)樾⊥脺蕚淞耸裁炊Y物?(大花片)小朋友要聽老師指揮,請你送幾朵就拿幾個花片擺好。

  4.小兔子今天真開心啊,它說謝謝小二班的小朋友們。好了,我們的禮物都送完了,小兔子也該回去了,小朋友和小兔子說再見吧。

  小班數(shù)學教案 7

  目標:

  1、能進行5以內(nèi)的數(shù)與量、量與量的匹配活動,掌握數(shù)與量的對應關系。

  2、了解雨天常用的雨具,并嘗試根據(jù)雨具的兩種特征(種類、顏色)同時進行排序。

  3、能按相應的數(shù)或量的提示進行單獨或合作游戲,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準備:

  云朵圖片(上標數(shù)字)小雨滴若干呼啦圈(里面放數(shù)字卡片或雨點數(shù)量卡片,充當小水圈)幼兒活動材料數(shù)學P16頁(雨衣雨傘雨鞋圖片操作材料)

  過程:

  一、聲音導入,激發(fā)興趣。

  1、這是什么聲音?(教師播放打雷下雨錄音)

  2、我們一起來聽聽看,下了幾滴雨?(教師模仿雨滴聲,如"滴答滴答",下了兩滴雨;"滴答滴答滴答"下了三滴雨……)

  二、云朵和雨滴

  1、數(shù)與量的對應。

  2、出示云朵,請幼兒根據(jù)云朵上的數(shù)字,在云朵下面貼上相應數(shù)量的小雨滴。

  3、如圖出示云朵和小雨滴,請幼兒根據(jù)小雨滴的數(shù)量在云朵上貼上相應的'數(shù)字。如圖2

  三、雨點和水圈

  1、小雨點落在地上,會變成了什么呢?(一個個小水圈)

  2、你覺得地上的這個小水圈會是哪為云朵媽媽身上落下來的呢?(小水圈的圈數(shù)與云朵上的數(shù)字或雨滴數(shù)匹配)如圖33、請你來幫這些水圈寶寶都找到自己的云朵媽媽吧!

  四、游戲

  (一)踩水圈

  1、小水圈真好玩,誰想上來踩一踩?(請兩位幼兒上前分別踩兩個不同的水圈,如一個水圈內(nèi)標有數(shù)字5,一個水圈內(nèi)標4個小雨點)

  2、他們剛剛是怎么踩水圈的?為什么踩的不一樣?各踩了幾下?

  3、穿好我們的小雨鞋,我們一起來踩水圈吧。ㄓ變鹤杂蛇x擇雨圈踩一踩)

 。ǘ┯陚、雨衣來避雨

  1、(播放打雷下雨錄音)下雨啦,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吧。ㄓ變鹤杂啥愕接陚愕紫拢

  2、發(fā)現(xiàn)雨傘上的秘密,學會看標志提示信息。(如雨傘上是數(shù)字5或者5個小雨滴,就請5個幼兒藏到這把雨傘下)

  3、如果個別幼兒落單了,無法組成雨傘上的數(shù)或量,教師可提醒幼兒穿雨衣來避避雨。(要求:一件雨衣下只能藏一個小朋友)

  五、收拾雨具

  1、天晴了,我們把手里的雨具都收起來吧!(請幼兒說說手上都有哪些雨具)

  2、按規(guī)律給紅黃藍三種不同的雨衣雨傘雨鞋排排隊。(教師黑板上出示前半部分排序圖,幼兒在作業(yè)紙上進行后半部分接龍排序)如:紅雨衣黃雨衣藍雨衣紅雨衣黃雨衣藍雨衣……(按顏色排序)紅雨衣紅雨鞋紅雨傘紅雨衣紅雨鞋紅雨傘……(按種類排序)紅雨衣藍雨鞋黃雨傘紅雨衣藍雨鞋黃雨傘……(按顏色和種類兩種特征排序)

  六、結束

  教學反思

  1、幼兒在本節(jié)課中非常積極。

  2、幼兒通過這節(jié)課深刻的認識到了5以內(nèi)的數(shù)與量,由于教具比較新穎,游戲比較多,幼兒在本節(jié)課中玩得非常開心。

  3、本節(jié)課的設計簡潔明了,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玩中輕松學到了知識。

  小班數(shù)學教案 8

  活動目標:

  1、通過送禮物等游戲的方式,認識大小標記及其特征。

  2、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大小。

  3、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1、大、小標記圖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類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兒人手一份、教師處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動過程:

  1、導入。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玩?zhèn)游戲。我說‘請起立’,你就說‘我起立’;我說‘請坐下’,你就說‘我坐下’,試試看好嗎?”

  2、“今天,有兩位客人和我們一塊兒做游戲!

  1、出示大娃娃!斑@是大大,我們拍拍大大,對它說句話好嗎?”

  (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歡你!大大歡迎你!)

  “請起立”“我們一起說‘大大力氣大、大大是個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

 。由蟿幼鳎

  2、出示小娃娃。

  “這是小小,我們也和小小打個招呼好嗎?”

 。ㄐ⌒∧愫!小小我請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

  “請起立”“我們一起說‘小小力氣小、小小不鍛煉、小小吃小面包’”

  3、游戲:

  給大大、小小坐椅子。 “這兒有兩把椅子,看看它們一樣嗎?”

 。ú灰粯。一把大、一把小)

  “我請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誰來幫助它們?”

  小結: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兒送禮物要求:

  幼兒能在目測比較出禮物的大小后,將對應的送給客人,并能講一句話。

 。1) 教師提供,個別幼兒進行。

  1、相同的兩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2、相同的三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3、從許多同類的東西中(每類3—4個)找出大小不同兩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2) 每個幼兒將自己小籃里的禮物送給大大和小小。

 。3) 將大大小小送回相應的家,幼兒在娃娃家游戲。

  小班數(shù)學教案 9

  活動目標

  1、 能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大小。

  2、 能將物體進行大小分類。

  3、樂意參加數(shù)學活動,并在操作中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

  活動準備

  皮球大小各1個,圖片,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教具:大小熊各一只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大熊和小熊)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瞧!他們是誰啊?出示毛絨玩具熊 (小熊大熊)兩只熊叫什么名字?為什么? (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師:你們都認識了這兩位客人了,你們怎么跟他們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實物直觀比大小

  師:大熊和小熊想來做運動帶來了一個球 (出示大皮球).你們說這個球應該給誰呢?

  你們覺得這個球是大球還是小球啊?為什么?

  我再拿來一個球,現(xiàn)在請你來比一比,哪個球大,哪個球小?你們是用什么辦法比出來的呀?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較出大小,一個東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個好朋友跟它一起比,兩件東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誰大誰小.(目測法)

  三、幼兒操作

  1、師:小朋友還有其他的小動物藏在你們的小凳子底下了,小朋友們把籃子里的'小動物拿出來比一比,那個動物大那個小。小朋友們把大的小動物舉起來給老師看看,把小的小動物舉起來給老師看看然后把小動物送回家,把大的小動物放在大籃子里,把小的動物 放在小籃子里。

  2、老師和幼兒一起檢測分對沒有

  四、結束部分

  師:今天大家都很開心,我們來學學大熊和小熊的動作來跳舞吧,我們用身體來表示大熊,我們用縮起來動作來表示小熊,好好一起來跳舞吧。

  小班數(shù)學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利用多種感官感知數(shù)字1和2。

  2、能夠從多樣物品中挑選出數(shù)量為1或2的物品。

  3、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材料互動,嘗試數(shù)學活動的趣味。

  4、鍛煉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活動準備:

  1、積木和各類文具,一只裝有一個可伸手的洞口的紙盒。

  2、每個幼兒一張點卡,其中包括數(shù)量為1和2的點卡各一張。

  活動過程:

  1、老師在桌子上放置一個積木,并詢問幼兒:“桌子上有幾個積木?”接著手持一支筆問:“我手里的物品和桌子上的積木數(shù)量相同嗎?都是多少?”并手中持有兩個積木,再問幼兒:“老師手里有幾塊積木?”

  2、陸續(xù)展示帶有1個或2個物品的粘毛圖像,讓幼兒說出其數(shù)量,并將圖像放在粘毛板上。讓幼兒用相應的點卡將其貼到相應真實物品的上方。

  3、幼兒根據(jù)點卡上的圓點數(shù)量,從許多物品中取出相應數(shù)量的真實物品。

  4、老師敲擊一次或兩次鋼琴鍵,幼兒根據(jù)發(fā)出的響聲次數(shù),舉起相應數(shù)量的圓形點卡。

  5、游戲時間:摸一摸,這是什么?事前將長度不同、大小不同的文具和積木放在盒子里,讓幼兒不看就從中摸出1件或2件物品。當摸好后幼兒要說出:“我摸到的物品是什么,數(shù)量是多少,還有什么特征”,例如:“我摸到了一塊大(小)積木或者一支長(短)的'鉛筆”。

  活動反思:

  將數(shù)字1和2的感知與游戲相結合,不僅可以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知,還可以達到游戲的目的,整個活動讓幼兒很興奮。通過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將數(shù)字形象化比喻,加深了對數(shù)字的記憶。

  小班數(shù)學教案 11

  活動目標:

  1、理解長短的概念,學習比較物體的長短,并用語言進行描述。

  2、能用一端對齊法對物體進行比較,并按照物體的長短特征進行分類。

  3、很快融入游戲氛圍參與活動,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只籃子。里面放有彩色紙條兩根(一樣長),吸管兩根(有長短),彩帶三條(紅長、綠短、黃最短)。

  2、彩色紙一張,透明敞口塑料袋兩個(袋上分別標有數(shù)字1、2)。

  3、音樂《紅綢舞》。

  4、場地布置:紅綠黃三個圈作舞池。

  活動過程:

  一、小魔術導入,激起興趣、感知長短。

 。ㄒ唬├蠋熥兡g。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魔術,睜大你們的小眼睛,看仔細嘍。

  把兩根相同的紙條變成一長一短。

  2、幼兒觀察有何不同,說說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我們的寶寶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兩根紙條不一樣,一根長一根短。

  3、告訴幼兒“變”的秘密。

 。ǘ┯變鹤兡g。

  1、幼兒從籃子里拿兩根紙條學做小小魔術師。

  2、說一說,哪根長哪根短。

  二、操作活動,進一步加深對長短的理解。

 。ㄒ唬﹥蓚物體進行長短比較、分類。

  1、請幼兒從自己的小籃子里拿出兩根吸管進行比較。

  說說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哪根長哪根短。

  2、除了用眼睛看,還可以怎樣做呢?

  引導幼兒用一端對齊法進行比較。(可橫著也可豎著斜著比)

  3、送吸管回家。將長的送進1號袋,短的送進2號袋。

  4、檢驗。

  師將一個袋子里的吸管拿出用一端對齊法檢查是否一樣長。另一個袋子里的請有意愿的幼兒進行檢查。

 。ǘ﹪L試用一端對齊法對三個物體進行長短比較、分類。

  幼兒從籃子里取出三根彩帶。

  1、選一條自己喜歡的彩帶。

  2、嘗試比一比、說一說自己拿的是長的.、短的還是最短的。

  3、長的請到紅舞池、短的請到綠舞池、最短的請到黃舞池。

  三、游戲:彩帶飄起來。

  播放《紅綢舞》,和幼兒共同跳起來,把彩帶舞起來。

  小班數(shù)學教案 12

  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學習3以內(nèi)的數(shù)數(shù)。

  2、學習單位量詞,了解數(shù)的實際意義。

  3、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觀察能力。

  4、欣賞并理解故事,能在集體前復述故事。

  5、在仔細觀察圖片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講出故事的大概情節(jié)。

  準備:

  小豬洗澡的圖片,1-5圓點卡片和數(shù)字卡片。

  過程:

  一、看圖說話

  1、出示圖片,你們找找看圖片上那些東西只有一樣?(請幼兒上來邊點邊說,教師總結)

  小結:一只小豬、一個水桶、一塊肥皂、一條褲子……

  2、那你們再看看那些東西是有兩樣?(讓幼兒個別回答,說出物品的單位量詞。如果幼兒一開始說不出來,教師可以幫忙提醒。)

  3、圖片上有數(shù)字"1"和數(shù)字"2"表示的東西,你們看看有沒有用數(shù)字"3"表示的呀?(幼兒個別回答)

  二、認識數(shù)字

  1、剛才你們找到圖片里有一只小豬,一塊肥皂,那你們看看這張原點卡片用什么數(shù)字寶寶來表示啊?為什么?(教師出示圓點卡片。)(用"1"來表示,因為有一個圓點。)

  2、很棒,我這里還有兩張原點卡片,你們找找誰是這兩張卡片的好朋友?(幼兒個別上來操作)

  三、編數(shù)數(shù)歌

  1、好,現(xiàn)在老師有一首很好聽的兒歌,你們想不想學呀?(想)

  2、教師范念:你數(shù)1,我數(shù)1,1只小豬來洗澡;你數(shù)2,我數(shù)2,2條毛巾擦擦背;你數(shù)3,我數(shù)3,3滴水珠淌下來。

  3、好,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幼兒個別回答,教師總結)

  4、你們一起來跟我念一遍兒歌好不好啊?(好)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3以內(nèi)的`數(shù)數(shù),還學了數(shù)數(shù)歌,你們回家?guī)瓦@首數(shù)數(shù)歌編一套動作,明天來幼兒園告訴我好不好啊?(好)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讓幼兒在活動中感知3以內(nèi)的數(shù),幼兒可以自主的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數(shù)量卡,使不同層次的幼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都有所提高,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動非常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主動的學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小班數(shù)學教案 13

  活動目標:

  1.能目測點卡的數(shù)量并匹配相應的物體。

  2.嘗試用數(shù)詞完整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毛毛蟲和樹葉卡片、操作盒若干。

  活動過程:

  1.復習目測5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

  (1)師:今天,我們來玩游戲“看誰說得快”,我的手里有許多卡片,我出示哪張卡片時,請你快速說出卡片上物體的數(shù)量。

 。2)出示實物卡(一條毛毛蟲),幼兒:一條毛毛蟲。

 。3)按此方法依次出示其余幾張卡片。

 。4)依次出示點卡,幼兒目測并說出總數(shù)。

  2.幼兒操作游戲“喂毛毛蟲”。

 。1)出示操作卡,師:這張圖上有什么?是什么意思?

  師:一條毛毛蟲吃一片樹葉,你會喂毛毛蟲吃樹葉嗎?每個寶寶的位置上都有一張操作卡和一些樹葉,請你回到位置上玩游戲。

 。2)交流操作過程。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喂毛毛蟲的?請1—2位幼兒說說自己的操作過程。(如一條毛毛蟲吃一片樹葉,一片樹葉送給一條毛毛蟲。)

  3.拓展延伸。

 。1)分別出示6和7的點卡,師:請你數(shù)一數(shù)這里有幾個點?我們應該給它喂幾片樹葉?誰來試一試?(請一位幼兒擺放樹葉。)

 。2)點數(shù)驗證。

  4.小結。

  師:今天我們玩了匹配的游戲,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游戲,比如寶寶吃飯時一只碗里放一把勺子,一個寶寶坐一張椅子,下次我們再玩,好嗎?

  小班數(shù)學教案 14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在學會了區(qū)別“l(fā)”和“許多”的基礎上,開始學習比較兩組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而比較多采用一一對應的方式。同時,處于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活潑好動,認識事物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操作性強的活動比較感興趣。因此,結合幼兒的發(fā)展趨勢及年齡特點,在本次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直觀生動的操作機會,使幼兒在聽故事、編故事的過程中感知到抽象的數(shù)、物之間的邏輯關系;顒庸卜譃閮蓚環(huán)節(jié):一、聽故事:感受、理解點物對應的關系。二、講故事:點物對應能力的運用。

  活動目標:

  學習5以內(nèi)的手口一致點數(shù),并能將圓點和實物對應。

  活動重點:

  理解圓點和實物的一一對應。

  活動準備:

  蘋果娃娃一個、繪本片段《首先有一個蘋果》的ppt、繪本對應操作材料及自編故事操作材料幼兒人手一份、教師示范材料一份。

  活動過程:

  一、 變魔術——引起興趣

  師:想看精彩的魔術嗎?猜猜我會變出什么呢?

 。ㄒ阅g手段導入,形式新穎有趣,能夠充分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及興趣。)

  師:這個蘋果娃娃要為我們講一個它的故事,想聽嗎?我們一邊聽一邊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記下來吧,這樣就能和其它的好朋友分享了。

 。ㄐ“嘤變禾煺鏍漫,以蘋果娃娃為主體講述故事,比起教師自身的講述更具感染和影響力;記錄故事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承載活動的重點:點物對應。二是為之后幼兒的操作環(huán)節(jié)做示范和鋪墊。)

  二、 聽故事——初步了解點物對應的模式

  1、 ppt1:蘋果娃娃。我是蘋果娃娃。

  師:一個蘋果娃娃我們用一個圓點寶寶來表示。

 。ńY合ppt,在蘋果娃娃的正下方出現(xiàn)一個圓點,表示蘋果和圓點上下的一一對應。)

  2、ppt2:兩條毛毛蟲。有一天,來了兩條毛毛蟲想要把我吃掉。

  師:兩條毛毛我們用兩個圓點寶寶來表示。

  (繼續(xù)利用ppt,在兩條毛毛蟲的正下方出現(xiàn)兩個圓點,表示兩者的對應。連續(xù)采取兩次圓點和實物的一一對應,目的是讓幼兒初步具有點物對應的意識。)

  3、師:哎呀,我快被吃完了,這下可怎么辦呢?

  (加入這一開放性問題,在促使幼兒結合自己認知經(jīng)驗大膽猜測的同時,略為緩和數(shù)活動教學時的單一性。)

  4、ppt3:三只小鳥和三個圓點同時出現(xiàn)。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這表示什么意思呢?

 。ń處熯m度地等待,讓幼兒有一段觀察和比較的時間。選擇小鳥和圓點同時出現(xiàn),有別于之前的教學形式,是一個從教師教過渡為幼兒學的過程。)

  師小結:三只小鳥可以用三個圓點來表示。

  5、ppt4:四個獵人。這時,誰又來了?來了幾個獵人?

  師:誰會用圓點寶寶來表示四個獵人?

 。ń虒W的逐層遞進,讓幼兒在觀察、發(fā)現(xiàn)點物對應規(guī)律的基礎上,自己嘗試用圓點表示實物。)

  師:真不錯,四個獵人我們可以用四個圓點來表示。

  6、ppt5:出示5個圓點。獵人還帶來了朋友——小狗。猜猜來了幾只小狗?

  (逆向思維。和之前出示實物再用圓點對應的模式正好相反。運用這樣的教學手段可以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點物兩者的對應關系。)

  師小結:原來有幾個朋友我們就用幾個圓點來表示,它們的`數(shù)量是一樣多的。

  三、 做故事——不同內(nèi)容的練習,知識點的鞏固及檢驗。

  1、介紹材料。

  師:我這里還有一個好聽的故事,是關于蘋果娃娃好朋友的。你們看,它們來了。

  師:猜猜來了哪些朋友呢?到底有幾個呢?秘密就藏在這本故事畫里。(出示操作材料)

 。ú僮骰顒又,材料的介紹非常重要。操作的內(nèi)容是什么,怎么做,清晰地交代是操作的基礎和關鍵。)

  2、交代要求

 、購纳贤乱恍幸恍械刈

  ②記住圓點的數(shù)量和朋友的數(shù)量一樣多。

  (每個幼兒的操作材料都不同,將材料根據(jù)幼兒的能力差異分發(fā),能力強的幼兒可以進行3—5的點物的對應,能力較弱的幼兒操作2—4的點物對應。)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有兩個:一是觀察并篩選驗證環(huán)節(jié)中需要講評的點,通過有目的地觀察幼兒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來發(fā)現(xiàn),如:幼兒是對操作材料的不理解或是點物之間對應的不理解。同時,對于沒有集體講評價值的問題則可以在指導時就采取個別交流的方式幫助幼兒解決;二是指導過程中,不斷以語言或動作來提醒幼兒操作的方法,并盡量以幼兒為對象進行榜樣示范:如,你真棒,會一邊數(shù)一邊放,這樣數(shù)量就不會搞錯了。)

  四、講故事

  師:哇!你們真棒,都猜到來了幾個好朋友。誰愿意來說

  說看蘋果娃娃好朋友的故事?

 。ū经h(huán)節(jié)利用講故事為輔助手段,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幼兒將點物對應的思維過程利用語言進行表述,這是他們是否理解和掌握活動內(nèi)容的最好依據(jù)。在處理這個環(huán)節(jié)時,教師不可過分注重結果的對錯。對于驗證環(huán)節(jié)的處理,首先應是分享成功的環(huán)節(jié),邀請成功的幼兒通過語言的表述,分享喜悅,享受成功,這也是給其余幼兒再次學習的機會,接著利用師生和生生互動幫助有問題的幼兒梳理思維過程,解決操作中的問題。)

  活動亮點:

  1、選材好。

  《首先有一個蘋果》是國外一本簡單有趣的圖畫書,其內(nèi)容本身就是一個數(shù)字故事,從1個蘋果,2條毛毛蟲,三只小鳥到4個獵人等等,短短的幾句話就飽含了很多的教育元素,如數(shù)量上的逐次遞進、量詞的運用以及自然界中的一些規(guī)律等。在二期課改理念的倡導下,這樣整合了多方面教育內(nèi)容的活動素材更具優(yōu)勢和教育的價值。

  2、教學方式多樣化。

 、儆行ЫY合繪本素材,以故事形式開展活動,使原本的數(shù)教育更具情節(jié)性和趣味性。

 、诓牧铣尸F(xiàn)形式的多樣性。ppt的形式更具直觀性和動態(tài)性;操作板上故事書的形式讓幼兒獲得真實感的體驗;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的形式從集體學習過渡為個別練習,增加幼兒的自主性。

  3、學習的自主性。

  ①新經(jīng)驗習得的自主性。從新內(nèi)容的出現(xiàn)——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歸納梳理——操作的過程中,幼兒學習自主,教師都是以讓孩子觀察和判斷為基礎執(zhí)教。

 、谠u價的自主性。最后分享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重點并不落在糾錯上,而是過程的表述,在確保講評重點的前提下,賦予幼兒完全自主表達的空間。

  小班數(shù)學教案 15

  一、活動內(nèi)容:

  小魚游(認識三角形)

  二、活動目標

 。薄⒅廊切蔚闹饕卣,即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2、根據(jù)三角形的特征在圖中找出形狀與三角形相似的小魚。

 。、樂意動手操作,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和空間想象力。

  三、活動重點、難點:

  1、認識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2、知道三角形的主要特征是三角形由三條邊和三個角組成。

  四、活動準備:

  三角板、小黃兔2只、蘿卜1個、蘑菇1個、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若干、正方形紙每人一張、幼兒每人一個三角形積木

  五、活動過程:

 。薄⒐适聦耄盒↑S兔過生日

  師:今天是小黃兔的'生日,早晨小黃兔高高興興地從家里出來,它要去采蘑菇,走著走著它看到一個大蘿卜,小黃兔拔起大蘿卜繼續(xù)往前走,走到蘑菇地里采了一個大蘑菇高興的回家了。

  2、觀察小黃兔的出行路線

  請小朋友將路線用線連起來,觀察是什么圖形(三角形)

 。场⒁龑в變河^察比較圖形,幼兒每人一個三角形。

 。ǎ保┩ㄟ^自己數(shù)一數(shù),試一試,感知圖形特征,充分讓幼兒表述,得出圖形的特征。

 。ǎ玻┙處熜〗Y: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組成。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條邊,三個角

 。础⒁龑в變簞邮植僮

  幼兒每人一張正方形紙,通過自己對三角形的認識,用正方形的紙折疊成三角形。

 。、復習三角形的特征

 。ǎ保┙Y合圖形寶寶找朋友,讓幼兒從眾多幾何卡片中找出三角形。并一一出示三角形,說說為什么?

  (2)觀察圖形拼圖,找出三角形,數(shù)一數(shù)用了幾個三角形?

 。ǎ常┱堄變涸谥車h(huán)境中找出三角形物品。

 。ǎ矗┩瓿烧n本20頁《小魚游》找出小河里三角形的小魚,并把三角形的小魚圈出來。

  六、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運用各種材料制作一個三角形。課后小結:本節(jié)課以《小黃兔過生日》的故事引入課題,通過連接小黃兔所走的路線游戲以及其它操作活動讓幼兒認識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三條邊三個角組成。

  小班數(shù)學教案 16

  教學目標:

  1、教會幼兒區(qū)別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對關系。

  2、教幼兒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區(qū)別高矮和一樣高及學習比較高矮的方法。

  難點:理解高矮的相對關系。

  教學準備:

  課件三副、布一塊、日常生活中能比較高矮的實物若干

  教學過程:

  一、教幼兒區(qū)別高矮和一樣高

  1、出示課件一,圖為由于生活習慣不同,健康情況不同,長得高矮不同的兩個孌生姐妹,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找出她們的不同點(結合衛(wèi)生習慣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實物,讓幼兒比一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3、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再請全體幼兒互相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4、請幼兒說說自己熟悉的東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較高矮的。

  二、教幼兒一些比較高矮的方法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塊布遮住,讓幼兒判斷,誰高誰矮。當幼兒發(fā)生錯覺時,揭開謎底,并告訴幼兒比較高矮時要把物體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課件二,圖上有一棵樹距離近,一棵樹距離遠,讓幼兒判斷樹的高矮,當幼兒發(fā)生爭論時,拉回較遠的那棵樹,讓幼兒再次進行比較,然后告訴幼兒比較高矮時,要把物體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則不確。

  3、出示課件三,一只長頸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樹頂,猴子低下頭對長頸鹿說:瞧!我長得比你高。提問:猴子的話對嗎?為什么?

  三、告訴幼兒簡單的高矮的相對關系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比較,再讓高的小朋友跟老師比較或讓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較,使幼兒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師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訴幼兒單獨的某樣東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較。

  2、請三個小朋友上來,再請一個幼兒為他們從高到矮排隊,并說出誰高誰矮,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3、發(fā)給每個幼兒紙和筆,請每個幼兒依次畫高矮不同的三棵樹。

  教學反思:

  生活中大部分幼兒對“大小”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而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幼兒分辨高和矮的區(qū)別,和‘大小”也有相似之處,因而有了先前的基礎,并且涉及的知識面不是太廣,再次實施起來就有些經(jīng)驗了?扇f萬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幼兒所表露出來的現(xiàn)象卻是比較籠統(tǒng)、模糊的。

  小班數(shù)學教案 17

  一、活動目標:

  1、正確區(qū)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2、初步嘗試進行分類游戲。

  二、活動準備:

  紅、藍、綠色三色圖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項鏈、紅色、綠色和藍色呼啦圈。

  三、活動重點:

  正確區(qū)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四、活動難點:

  初步嘗試進行分類游戲。

  五、活動過程:

  1、送禮物:

  “這里有許多漂亮的項鏈,快選一根戴起來!”

  看看、說說自己選的項鏈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幼兒選擇,佩戴。

  2、找家:

  按顏色分類

  “我們戴著漂亮的項鏈,回家去吧,猜猜你住在哪間房間里?”

 。ǔ鍪炯t、綠、藍呼啦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項鏈的.顏色與呼啦圈顏色比較的關系。

  按圖形分類(用粉筆在地上畫出三種圖形)

  “現(xiàn)在回到你和項鏈形狀一樣的家里吧!”

  小班數(shù)學教案 18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nèi)的數(shù)量,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到1--5。

  2.學習按數(shù)取物,根據(jù)5以內(nèi)的指定數(shù)量取出相等數(shù)量的物體。

  3..感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ppt.

  2.盤子人手一個、圓珠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小熊過生日

  師:這是誰呀?(小熊)

  師:今天小熊要過生日了!你們看,蛋糕都準備好了,猜猜看小熊過幾歲生日?

  師:五根蠟燭,原來小熊過五歲生日(讓幼兒手口一致點數(shù))

  師:小熊過生日,它會請誰來呢?

  二、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到1—5

  1.圖片一:1只小雞

  師:你們猜猜看,小熊先請的是誰?

  師:幾只小雞來做客?

  師:今天小熊過生日,所以1只小雞來做客。

  2. 圖片二:出示兩只小貓

  師:接下來誰會去參加小熊的.生日聚會呢?

  師: 小貓也要來做客.看一看, 幾只小貓來做客?

  師:還有客人去哦,想不想看?

  3.圖片三:出示三只小猴

  師:幾只猴子來做客了?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下。

  師,幾只猴子來做客?

  4.圖片四:出示四只小豬

  師:來了幾只小豬?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下。

  5.圖片四:出示五只獅子

  師:幾只猴子來做客了?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下。

  6.圖片五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動物來參加小熊的生日聚會了。

  三、制作禮物

  1.師:我們也要去參加小熊的生日聚會,那我們準備好了禮物,準備5個禮物,我們就可以去了.

  師:我?guī)湍銈円呀?jīng)準備好了禮物盒子,下面請你們?nèi)パb禮物.一定要裝5個禮物哦。(5個)

  2.幼兒操作。

  四、分享交流

  師:我們來看看,你們做的禮物,看看符合要求嗎?(驗證)

  師:好,我們拿著禮物一起去小熊家吧!

  活動反思:

  3歲半到4歲的幼兒已經(jīng)開始掌握計數(shù)活動,并學會按計數(shù)活動的要素進行計數(shù),形成了最初的數(shù)概念。我班幼兒,經(jīng)過幾個月的學習和訓練,已經(jīng)能夠按順序口頭數(shù)數(shù),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4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并說出總數(shù)。根據(jù)幼兒計數(shù)能力發(fā)展的順序:按順序口頭數(shù)數(shù)→按物點數(shù)→說出總數(shù)→按數(shù)取物,特設計此次數(shù)學教育活動。

  此次活動目標設定為:

  1.喜歡參加操作活動,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動。

  2.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5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并說出總數(shù)。

  3.學習按數(shù)取物,根據(jù)5以內(nèi)的指定數(shù)量取出相等數(shù)量的物體。為了使數(shù)學活動與生活緊密相連,我在教學具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

  圍繞目標,我將活動過程設計如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練習點數(shù)。小熊過生日要點蠟燭,請幼兒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知道過幾歲生日就點幾支蠟燭,引起幼兒興趣。

 。ǘ┮来纬鍪拘⌒苓^生日要請的動物朋友,讓幼兒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

  (三) 游戲“送糖果”——練習按數(shù)取物 。

  三個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充滿了趣味性、游戲性。在教學中,孩子們能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大多幼兒達到了目標的學習。但也有個別幼兒產(chǎn)生了困難,我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仔細的觀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個別指導。由于此節(jié)活動以復習游戲為主,再加上與生活密切相連,很投幼兒的胃口,上起來較輕松。另外,我在活動中自始至終都以小熊的身份出現(xiàn),留出更多的機會給孩子,讓他們多想、多說、多做,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小班數(shù)學教案 19

  活動目標:

  1、比較、區(qū)別白天和黑夜,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2、發(fā)展幼兒辨別簡單事物的能力。

  3、豐富詞匯:白天、黑夜、熱鬧、靜悄悄。

  活動準備:

  1、太陽、月亮頭飾各一個,小白兔頭飾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2、熱鬧的音樂和搖籃曲各一段,多媒體課件

  3、白天和黑夜的圖片兩幅,小圖片與人數(shù)相等。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導入,設計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進入情景。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請兩位好朋友到我們班來做客,這兩位好朋友是我們最親密的伙伴。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誰呢?那好,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

  (二)區(qū)別認識太陽公公和月亮姐姐。

  1、請兩位老師分別扮演“太陽和月亮”:小朋友你們好,你們知道我是誰嗎?(幼:太陽公公,月亮姐姐)

  2、“太陽和月亮”:很高興來到小一班作客,可是我們倆遇見了件比較難辦的事,我們都想白天出來玩,你們說這樣行嗎?(幼兒各抒己見)

  教師小結:太陽公公和月亮姐姐它們都想白天出來玩,有的小朋友說可以,有的`小朋友不可以,那就讓幼兒一起來了解一下太陽和月亮是什么時候出來的吧。

  (三)播放多媒體課件,感受白天和黑夜。

  1、播放早晨課件,聽公雞叫。

  師:你們看見畫面上有什么?幼:有太陽、公雞。

  師:太陽出來是什么時候呢?幼:天亮了、早晨或白天。

  2、放白天課件,聽熱鬧音樂。

  師:你們看見畫面上有什么?幼:小朋友、小花、小樹。

  師:它們醒來做了個什么動作?幼;揉揉眼睛、伸伸懶腰、打個哈哈。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幼兒學做)

  師:白天天亮了,我們小朋友都要做哪些事情呢?人們要做哪些事情呢?(幼兒發(fā)言)

  教師小結:白天,太陽出來了,人們都要做各種各樣的事,白天真熱鬧。

  3、出示晚上課件,播放搖籃曲。

  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時候?幼:天黑了、晚上。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幼:月亮、星星出來了。

  4、出示夜晚課件,播放搖籃曲。

  師:小朋友要做哪些事情?晚上過后又是什么時候?(幼兒發(fā)言)

  教師小結;晚上天黑了,月亮、星星出來了,家家戶戶開啟了電燈,有的人再看書,有的人再看電視,到了黑夜,小朋友睡覺了,到處靜悄悄的。白天和黑夜它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就象時鐘一樣能告訴我們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情,白天過后就是黑夜,黑夜過后又是白天。你們說月亮姐姐可以白天出來玩嗎?要是可以的話,那人們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

  (四)幼兒動手操作,加深對白天和黑夜的認識。

  1、幼兒人手一份白天和黑夜圖片。

  2、請幼兒分別將圖片送給太陽公公或月亮姐姐。(粘在黑板上)

  (五)組織幼兒游戲,擴幼兒知識面。

  1、請?zhí)柟蛟铝两憬阋黄饋硗嬗螒颍∨笥寻缪菪⊥,當“太陽公公”出來時,小白兔出來采蘑菇,感受白天的熱鬧;當“月亮姐姐”出來時,小白兔要做睡覺的動作,從而感受夜晚的靜悄悄。

  2、幼兒隨著音樂游戲,教師指導。

  (六)結束部分。

  師:呀!天亮了,小白兔們我們一起到外面的草地上去玩玩吧!

【小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7-20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8-02

小班數(shù)學教案01-17

小班數(shù)學教案最新11-14

【熱】小班數(shù)學教案08-13

【合集】小班數(shù)學教案08-16

【薦】小班數(shù)學教案07-01

【推薦】小班數(shù)學教案07-01

(通用)小班數(shù)學教案07-24

小班數(shù)學教案(優(yōu)秀)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