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美術教案范文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國旗的特征,嘗試用粘貼的方法制作國旗。
2.產(chǎn)生熱愛國旗的情感。
3.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xiàn)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1.國旗圖片或?qū)嵨铩?/p>
2.有關升旗的錄像。
3.紅色長方形紙、黃色五角星貼紙、竹棒、膠棒、雙面膠。
活動過程
1.示國旗的圖片,引導幼兒了解、認識中國國旗。
(1)引導幼兒觀察國旗的外觀特征,正確說出中國國旗的名稱——五星紅旗。
說一說國旗的外形特征、形狀、顏色等。
國旗是什么顏色的?(紅色)上面有什么?(有五角星)有幾顆大五角星?幾顆小五角星?
(2)向幼兒介紹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代表我們的國家。
2.了解制作國旗的.基本材料和制作方法。
(1)欣賞制成作品,激發(fā)幼兒制作國旗的愿望。
(2)請幼兒觀察制作材料,師幼共同討論材料的操作方法:將黃色五角星沿折痕輕輕撕開,按照國旗上的位置粘貼在紅色的長方形紙上。
3.幼兒制作國旗。
提醒幼兒在粘貼五星時應注意其大小和位置的不同。
4.展示作品,請幼兒欣賞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分享制作經(jīng)驗。
5.觀看升旗活動,知道升國旗時要立正,不講話,向國旗行注目禮。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時可讓幼兒在美工區(qū)練習多種方式制作五角星,如沿線剪、折紙剪等。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實施建議:
1、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二至三組靜物、線描范畫若干幅。
(2)學生準備教具:圖畫紙、鋼筆、鉛筆等。
2、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俳處煶鍪菊n前所作的線描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并討論教師是怎樣表現(xiàn)校園場景和靜物的藝術形象的。
、趩l(fā)學生欣賞時注意找出在范畫所塑造的藝術形象中,哪些地方真實地表現(xiàn)了場景和靜物的本來面貌,哪些地方與真實面貌不同。
(2)發(fā)展階段:教師在教室布置二至三組靜物,并在校園里指定一至二處場景,由學生自由選擇對象,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線描或黑白畫寫生練習,進一步體驗再現(xiàn)生活真實的'美術創(chuàng)作方法。
(3)展示與講評
作業(yè)完成后進行展示交流,師生共同評述作業(yè)的優(yōu)缺點,總結(jié)出存在的共性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方法。
3、課后拓展:課外注意搜集美術作品圖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評述并在教室里開辟作品專欄進行展示。
二、教學評價建議:
在課堂寫生過程中能夠正確的反映出再現(xiàn)生創(chuàng)作方法和特征。
美術教案 篇3
課題:《面具設計制作》
課時安排:1課時
教材分析:本課的設置,注重創(chuàng)設美術文化情景,引導學生關注人類社會文化發(fā)展中面具的由來及演變,讓學生在學會制作面具的過程中,了解面具藝術的特點及不同國家、地域、民族寄予面具的意趣與理想。本課的面具設計制作,利用學生簡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將紙浮雕等技法運用到制作中,發(fā)揮想象,巧妙利用,設計制作出展現(xiàn)自己審美意趣的面具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面具藝術的欣賞,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審美習慣,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
2、了解面具的設計特點和造型方法
3、了解面具的色彩搭配和運用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面具色彩運用與搭配
難點:設計制作出有新意的、藝術效果獨特的面具
課時:1課時
學具準備:油畫棒、水彩筆等工具,樹葉、毛線、紐扣、色卡紙、剪刀、美工刀、粘膠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導入課題(問題導入)
1.你帶過面具嗎?都帶過哪些面具?
2你戴面具是為了干什么呢?
3.你對面具還有那些了解?(檢查課下作業(yè)完成情況)
教師歸納:面具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品,在世界藝術發(fā)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亞洲、非洲、美洲幾乎所有地區(qū)的原始藝術中都可以找到。面具反映了各民族的宗教、民俗和審美,展示出原始藝術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藝。
面具最初用于對妖魔鬼怪的驅(qū)趕,對圖騰的崇拜,對英雄的歌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F(xiàn)在的'面具已不僅僅用于祭祀,而是成為戲劇、舞蹈表演的道具。
板書面具功能:驅(qū)魔------娛樂------面具文化
二、師生探究
看圖片和實例
討論:面具有哪些特點?
歸納:板書顏色豐富五官夸張性格多樣裝飾性強
三、動手制作
1、構思。(把握特點、確定外形、設計紋樣)
2、勾紋樣。(構圖飽滿、落筆大膽、細心收拾)
3、制作。(巧妙利用、合理搭配、精心制作)
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嘗試自主得出面具設計制作方法,老師歸納,突出教學重點
創(chuàng)作要求:1面具形象自擬
2注意剪、刻、粘貼、彩繪等技法的應用
學生動手實踐,教師放背景音樂,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師巡視指導的同時,強調(diào)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注意會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幫助學生解決難點。
四、作品展示
注重鼓勵性評價
五、小結(jié)
中國是世界上面具歷史悠久,流傳廣泛,內(nèi)容豐富的國家之一。今天我們手中的面具既是對民族文化傳承也是發(fā)揚,雖然時間有限、材料有限,但創(chuàng)意無限同學們都做成了自己作品。
后記:各種各樣的面具吸引了他們,繪制的過程中,他們還是缺乏耐心,不夠細心,上顏色的時候,畫面效果粗糙。要注意強調(diào)繪制的過程。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美術中的比例知識,初步認識、了解比例,知道黃金比例,能夠有意識地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比例。
用剪貼的方法表現(xiàn)器皿陶瓷瓶的比例變化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規(guī)律。運用欣賞資料分析比較解決。
2.通過學習學生會測量出黃金分割點,并運用比例知識對簡單的物品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學習比例關系,設計一個花瓶,提高設計能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術作品中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認識到美術與科學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
認識黃金比例,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比例的美,會用比例知識分析、欣賞美術作品。
教學難點:
運用比例知識分析作品,從比例的角度考慮設計一個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學情分析:
這節(jié)課知識性比較強,在生活中的運用要靠學生自己去探究發(fā)現(xiàn),學生在制作時采用先對折再剪裁的方法很容易使各部分比例失去控制。課時安排:
2課時
7.美術中的比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美術中的比例知識,初步認識、了解比例,知道黃金比例,能夠有意識地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比例。
2.通過學習學生會測量出黃金分割點,并運用比例知識對簡單的物品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術作品中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學生會測量出黃金分割點,并運用比例知識對簡單的物品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
教學準備:
師:教學圖片、花瓶、學生作品若干
生:繪圖鉛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造型藝術領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則之一,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
到一些美的造型,美的建筑,我們感覺它美,一個是因為色彩美,形象美,再有就是它的比例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美術中的比例知識。比例:最早出現(xiàn)在數(shù)學中,一般長度與長度、面積與面積的比率。如長的與短的、大的與小的等都形成比例。
二、講授新課
意大利畫家達*芬奇認為比例是“藝術之母和女王”,于是他把人體進行了分析,并發(fā)現(xiàn)了人在運動和站立時的比例。站立時人是長方形的,而當人伸展四肢時,又變成了圓形,從而發(fā)現(xiàn)人體的比例變化。
1.中國畫中是怎樣運用比例的《出示溪山行旅圖》:
(1)畫上畫的什么?
(2)山和人物的大小對比如何?
(3)這樣對比有何作用?
師:宋代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描寫了我國陜西一帶的風光,山處在畫的中央,頂天立地,雄佛壯觀下面的商人趕著驢,顯得很小,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聳氣勢。這幅畫成功地運用了山和人物之間的比例關系,是我國山水畫的杰作。
2.出示《維魯維斯的人》
(1)人在站立和伸張四肢時,在圓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關系?
(2)師簡單介紹這幅作品。
3.師介紹黃金分割的知識
(1)把一條線段分成兩部分,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的值等于另一部分與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稱為黃金分割。這種比例
在造型上美觀而得名。
(2)師用黃金分割的知識分析《巴黎圣母院》。
什么樣的比例美呢?
兩千多年前的希臘人就測算出1:0.618這個比例最美。這就是黃金比,大家可以算出1:0.618~0.6,你們都知道2:3;3:5;5:8都接近這個數(shù),就都是美的比例。
小結(jié):美術不是算術,有用精確測算,平時設計作畫時,形象看起來舒服,比例接近2:3,3:5,5:8就可以了。
4.分析、欣賞
。1)黃金比就是這么神奇嗎?如果變比例會怎樣?
我們看杯子比例很舒服,體現(xiàn)黃金比,拉寬會怎樣?接長會怎樣?照相機的寬與長較接近2:3,加寬呢?加高呢?
電視機、背投、畫框的現(xiàn)代比例演變
。2)欣賞
其實大自然中,許多東西天生地比例就體現(xiàn)黃金比,比如:這精美的貝殼,我們喜歡收集它,卻不知正是它上面圈圈螺旋線吸引了我們,看看它每輪間距離比例是多少?
人體更自然美的極至了,一只普通的手,它與黃金比有什么關系?我們看,如果從指端到第一節(jié)間分為兩份的話,其它各節(jié)該是幾分呢?我們畫過人吧,知道人體的比例嗎?(1:7。5),也就是身高是頭長的7.5倍,這就是比例。
三、繪制黃金分割
1.要求:嘗試用鉛筆畫有黃金分割比例的人體或建筑草圖
2.學生繪制,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評議
說說你的同學或自己繪制的草圖符合黃金分割的比例關系嗎?如果不符合,怎樣修改會更好?
五、總結(jié)
8.美術中的比例(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用剪貼的方法表現(xiàn)器皿陶瓷瓶的比例變化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規(guī)律。運用欣賞資料分析比較解決。
2.學習比例關系,設計一個花瓶,提高設計能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術作品中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認識到美術與科學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學生會測量出黃金分割點,并運用比例知識對花瓶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比例關系,設計一個花瓶,提高設計能力。
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花兒是兒童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孩子們經(jīng)常會被花兒美麗的外形和多樣的變化而深深吸引,當孩子們在戶外看到大自然中盛開的各種各樣的花朵時,他們會興奮、好奇和驚訝……這就是花兒給孩子們帶來的無限魅力。秋天,處處彌漫著花的香味,花兒的開放鮮艷奪目,本活動根據(jù)幼兒已有的關于花的粗淺經(jīng)驗,開展花的主題將滿足幼兒對大自然變化的好奇心,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喜歡并能積極地參與活動。
2.嘗試用油畫棒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出自己心中花的形象。
3.能大膽地在大家面試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有關花的經(jīng)驗。
2.各式花的盆栽;油畫棒;操作材料1《美麗的花朵》
活動過程:
1.回顧以往有關花的`經(jīng)驗,加深幼兒對花的感受。
。ㄒ唬┗叵胍郧八_展的有關花的活動。師:播放茉莉花歌曲進場,小朋友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我們上個星期認識了哪幾種花呢?
幼:菊花、向日葵、茉莉花等。
小結(jié):引導幼兒回憶以前認識各式各樣的花,喚起幼兒對花的相關經(jīng)驗。
(2)觀察盆栽,討論花的外形特點。請個別幼兒拿出自己的盆栽,與大家一起討論盆栽中花的外形特點。
小結(jié):引導幼兒觀察花兒的外形特點,能用流暢的語言描述花的外形特點。
2.幼兒自由作畫,用油畫棒畫出自己心中所想的花的形象。
。1)教師引導幼兒作畫,鼓勵幼兒大膽將心中所想表達出來。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不同品種的花,小朋友自己心中也有美美得花兒,那么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做一名小畫家,把心中最美的花朵畫出來,并給花兒涂上美美的顏色,把花兒裝飾得漂漂亮亮的,我們要畫得美美的,畫完要拿回去跟爸爸媽媽分享的。繪畫材料有油畫棒、課本第五頁是《最美的花朵》,把我們想要畫的東西都畫在這一頁里面,畫畫前,老師有幾個要求:
1.發(fā)放材料是時,小手放背后,不許摸材料。
2.繪畫時不能大吵大鬧,要保持安靜。
3.繪畫完把自己的垃圾清理干凈。
小結(jié):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3.作品分享,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集體分享:幼兒介紹自己畫的花兒。
4.活動延伸:把作品帶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分享。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名稱:救生圈
活動目標:嘗試用繪畫或粘貼的方法裝飾救生圈。
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各種粘貼材料、蠟筆、各色顏料。像救生圈形狀的作畫紙。
活動室布置:收集各種款式的救生圈
活動過程:
一、欣賞
夏天里,天氣很熱,有什么辦法使自己涼快?(幼兒泛講)
欣賞活動室四周的救生圈,引導幼兒觀察這些救生圈上的各種圖案花紋。
向幼兒介紹:夏天去游泳能使自己涼快,但不能一個人去游泳,必須在大人的帶領下去,并要套好救生圈,游泳時也要文明游泳。
二、制作
1.出示做的救生圈,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討論制作方法:
1)用蠟筆在救生圈上畫上自己喜歡的花紋與圖案。
2)找自己喜歡的手工紙,剪出各種形狀進行粘貼。
3)用顏料粉刷救生圈的顏色。
三、請幼兒說說自己救生圈的價格
讓幼兒根據(jù)救生圈上的花紋或者圖案,進行封閉式數(shù)數(shù),數(shù)出的總數(shù)就是救生圈的價格。找找價格最貴的是哪一只救生圈。
四、延伸
“動手角”里有許多的材料,明天我們還可以繼續(xù)做出各種款式的救生圈來。
中班美工 夏天的風景
活動名稱夏天的風景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手印畫表現(xiàn)夏天的樹,用添畫描繪夏天的風景,用暖色表現(xiàn)炎熱、用冷色表現(xiàn)涼快。 2、能根據(jù)自己對夏天的認識,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作業(yè),體驗集體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觀察了解夏季特征和周圍生活環(huán)境的相應變化。 2、每組一張大圖畫紙,在適當位置畫好樹干。 3、油畫棒、綠色顏料、毛筆。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教師提問:小朋友,夏天到了,你們看到夏天是怎么樣的?人們在夏天里穿什么衣服?干什么事?怎樣才能涼快些?用什么顏色可以表現(xiàn)出夏天的炎熱?什么顏色看上去涼爽些?幼兒根據(jù)老師的提問分組進行討論,交流自己小組對夏天的認識和體驗,并選出一個幼兒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夏天的太陽像個大火球,夏天的樹葉很大很密,看上去很涼爽。夏天人們穿得很少,喜歡在大樹下乘涼、吃西瓜。紅色、襯衫、橙色看上去比較暖,可以表現(xiàn)炎熱;藍、綠色看上去比較冷,可以表示涼爽。 2、交代要求,引導作畫,師指導。教師:今天我們每個小組來合作畫一幅畫。我們以前學過手印畫,想想我們的小手象不象一片夏天的樹葉,我們今天用手涂顏料來印畫樹葉,再添畫夏天的風景。每個小組自己畫,先商量好畫什么內(nèi)容,畫的時候還要注意顏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征,怎樣畫才能使畫面更漂亮。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在合作畫中互相商量,真確選擇夏天風景的顏色,并保持畫面清潔,集體完成任務。 3、總結(jié)評價,結(jié)束活動。展出幼兒作品。請小朋友根據(jù)自己的畫面談談夏天的風景以及對夏天的感受。 活動延伸 開展“西瓜品嘗會”或進行“玩水”等夏天的活動。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精選)07-31
【精選】美術教案09-26
(經(jīng)典)美術教案10-12
【經(jīng)典】美術教案10-05
美術教案【經(jīng)典】10-19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經(jīng)典)12-07
(精選)美術教案09-16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9-20
(精選)美術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