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與浮》大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大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在哪里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范文六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嘗試使用多種輔助材料讓硬幣浮起來,激發(fā)幼兒對身邊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2、學習記錄實驗結(jié)果,探索哪些物體更容易使硬幣浮在水面上。
3、體驗交流、分享經(jīng)驗與合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一元硬幣、泡沫盤子、積木、薄紙板、塑料瓶蓋、大樹葉、記號筆(以上物品人手一份);裝有清水的大盆4個,干抹布8塊;記錄表(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操作興趣
師:(出示一元硬幣)這是什么?
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這枚硬幣放進水盆里,它會沉下去還是會浮起來?(幼兒討論。)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會浮起來,有的說會沉下去。到底會怎樣呢?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吧。
2、討論
我們大家都看到了,硬幣一放入水中就怎么樣了?(沉下去了。)那么現(xiàn)在請你們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能讓硬幣浮在水面上呢?
幼兒自由討論,大膽回答。鼓勵幼兒想出與別人不同的方法。
3、動手操作,大膽嘗試
(1)剛才小朋友們想出了很多辦法。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幾種材料,讓我們來看看是些什么?(一一出示材料并讓幼兒了解其名稱。)
(2)猜一猜,在這些材料中,哪些材料會使硬幣浮在水面上?在你覺得會使硬幣浮在水面上的材料下面打“√”。(出示記錄表,講解記錄方法。)
(3)動手操作。下面就讓我們用這些材料來試試吧,看誰能使硬幣浮起來。
提醒幼兒注意幾點要求:a.每組一個大臉盆,玩的時候,不能擠,更不能搶,要互相謙讓,遵守紀律,因為我們馬上要成為小學生了。 b.注意別把水灑到桌上或地上。 c.每一種材料都要試一試,將用過的材料和未用的材料分開擺放,同時看看成功了沒有?等所有的材料都試過后,在記錄表“結(jié)果”一欄后面記錄,在成功了的材料下面打“√”。
(4)幼兒進行嘗試,動手操作。
4、交流,分享
請1—2名猜想與實際操作結(jié)果都一致的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表(同時展示記錄表),讓他們說說,是用什么材料,想了什么辦法讓硬幣浮在水面上的?
B、合作探索
(1)只使用一種材料(泡沫盤子)。把你們這一組的硬幣一個一個依次疊起來放在盤子中間,看這次硬幣會怎樣?學習記錄:幾枚硬幣放上去會使盤子跟硬幣都沉下去,就在記錄表上泡沫盤子下面的空格里寫上數(shù)字幾。大家商量好,誰來操作,誰來記錄。
(2)幼兒探索。
(3)交流、分享各組的新發(fā)現(xiàn)。
6、教學延伸
硬幣放進水中會沉下去,但我們借助一些會浮的材料來幫助它,就讓它又浮起來了。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的現(xiàn)象還有很多,例如不會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面上。你們還知道哪些呢?(如鐵塊放入水中會沉下去,但造成了船以后,船會浮在水面上……)(用繪畫形式表現(xiàn)。)
觀察記錄表:
記錄 材料
紙板
積木
樹葉
泡沫
塑料
猜一猜
結(jié)果
四、活動結(jié)束:
教師總結(jié)幼兒今天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種植活動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jié)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茶泡水是解渴的好飲料,知道茶葉的品種很多,味道也是不一樣的。
2、使幼兒知道茶葉是茶樹上摘下的葉子制成的,用它來泡水喝是人第一個發(fā)明的,激發(fā)幼兒對祖國的自豪。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從家中帶一些茶葉來幼兒園(要向家長了解茶葉的名稱)。
2、每人一個茶杯,一壺開水。
3、一幅茶園并有茶農(nóng)在采茶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幼兒觀察講述茶葉的名稱、形狀及功能。
1、提問:“請你看看、聞聞,向組內(nèi)的小朋友介紹自己帶來的茶葉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樣子的?”
2、幼兒觀察:“現(xiàn)在請幾個小朋友來向大家介紹你帶來的.茶葉的名字和形狀。”“茶葉怎么喝?”請幼兒拿一些茶葉放在茶杯里,老師泡上水,引導幼兒觀察茶葉在水中的變化,然后品嘗!罢埬阏f說 茶葉泡在開水中有什么變化?喝在嘴里有什么感覺?”
3、“喝茶有什么好處?人們?yōu)槭裁聪矚g喝茶?”
二、幼兒討論茶葉是哪里來的?
“茶葉是從哪里來的呢?”你見過茶樹嗎?“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茶葉是茶農(nóng)從樹上采下來,經(jīng)過炒制而成的!辈铇渖L在什么地方?
三、茶葉是人第一個發(fā)現(xiàn)的飲料。
“茶葉是誰第一個發(fā)現(xiàn)的呢?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我們的云南有一棵‘茶樹王’比四層樓還要高,已有1700年的歷史,是我國最古老的一棵茶樹!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意圖: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是幼兒認識周圍世界,獲得知識、經(jīng)驗的重要途徑。
認知目標:
了解潛水艇下沉,上浮的原因,樂于探究其中的奧秘。
技能目標:
1、通過潛水艇的制作過程,鍛煉幼兒的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
2、通過活動鍛煉幼兒動腦思考的能力
3、通過反復的實驗了解潛水艇上沉與下浮的過程以及簡單的原理。
采用的科學方法:
提問法、探索發(fā)現(xiàn)法、動手實踐法、比較法。
準備材料:
。ㄒ唬┯變翰牧希核芰掀俊⑨t(yī)用注射器、膠皮管、重量鐵桿
(二)教師材料:潛水艇圖片
。ㄈ⿲嶒灢襟E
1、將瓶蓋擰下
2、用膠皮管連接瓶蓋
3、用膠皮管連接注射器
4、將重量鐵桿放入瓶中
5、將瓶蓋擰緊
6、備水
7、將注射器活塞拔出,使瓶內(nèi)注滿水,兩孔沖下
8、推動活塞,觀察現(xiàn)象
活動過程:
。ㄒ唬┨釂枌
教師出示潛水艇圖片。
1、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么?(潛水艇)
2、誰知道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領(lǐng)呢?(能浮在海上,還可以潛入海底)
3、讓幼兒想像一下魚在水中沉浮時的樣子,他們是利用什么來完成浮與沉的?(教師引導幼兒說出魚鰾并讓幼兒了解魚鰾的用處:魚是因為有了魚鰾就能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是魚鰾控制著小魚的沉與浮,當魚鰾里充滿空氣時,魚就能上浮;小魚想下沉時就將魚鰾里的空氣排出來。看,小魚就像小潛水艇一樣,在水中自由上下,簡直就是“活的潛水艇”。
。ǘ┗顒舆M行中
1、材料探索
(1)首先請幼兒探索材料的'名稱和特征(即材料的名字、材質(zhì)、形狀、顏色等,并請幼兒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哪里可以見到)
(2)接著請幼兒探索材料的關(guān)系和作用:潛水艇模型是做什么用的?醫(yī)用注射器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在實驗中是做什么做的呢?塑膠管是安裝在哪里的?鐵桿有什么作用?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1)將重量鐵桿放入潛水艇模型中
。2)將罐子沉入水中將潛水艇模型中的氣體排出
。3)塑膠管一頭接上注射器,另一頭插入瓶蓋上的孔中
。4)注意:注射器一定要處于拉開的狀態(tài),為了把空氣打進去。
3、總結(jié):在實驗中,潛水艇中注滿水時,潛入水下,當拉動注射器時,水被排出,重量減小,所以潛水艇上浮。
(三)互動課堂
小朋友們,下面有兩個水盆,第一個水盆里放浮在水面上的物品,第二個盆里放沉在水底的物品,將物品序號寫在水盆里。
。篈小盤 C 紙花D鉛筆 G乒乓球 沉:B鐵釘 E橡皮泥F曲別針
。ㄋ模┙處熍c幼兒一起總結(jié),教師提問并進行作品展評
1、總結(jié):在實驗中,潛水艇中注滿水時,潛入水下,當拉動注射器時,水被排出,重量減小,所以潛水艇上浮。
2、提問:書中科學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評:誰的潛水艇可以自由的上下?
。ㄎ澹┛偨Y(jié)延伸
回家后,自己尋找材料,自己重新制作一個潛水艇。
(六)撕頁、成品、袋子帶回家。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是獲得經(jīng)驗的先決條件。教師巧妙的設(shè)計、有效組織教學活動,就能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和主動性。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身邊感興趣的小動物,了解小蝸牛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習性。
2、喜歡觀察大自然,有了解周圍的事物和現(xiàn)象的興趣,好奇愛問。
3、能通過收集、觀察、繪畫等多種活動進行探究。
4、學習運用已有經(jīng)驗進行簡單的猜想,能大膽與同伴交流。
5、使幼兒掌握一些蝸牛的生活基本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1、有觀察蝸牛的興趣,能大膽交流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
2、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知道蝸牛對農(nóng)作物的危害。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捉蝸牛,每人準備一個盛有蝸牛的昆蟲盒。
2、《學前班科學活動上冊》第1至2頁。
活動過程
一、觀察活動:蝸牛的.外形特征。
1、幼兒自由觀察昆蟲盒里的蝸牛,并大膽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教師引導幼兒歸納小結(jié)蝸牛的外形特征。
提問:(1)蝸牛是什么樣子的?
。2)蝸牛的頭上有什么?它的眼睛長在哪里?它的觸角有什么用?捕捉蝸牛時,為什么常?床灰娝念^?
。3)蝸牛的殼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用?
。4)蝸牛的怎樣走路的?蝸牛爬過的地方為什么會有一條線呢?
二、討論活動:蝸牛的生活習性。
1、蝸牛喜歡吃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
2、它是怎么過冬天的?
小結(jié):蝸牛生活在墻邊、草叢、樹根、葉子背面等陰暗潮濕的地方。它喜歡吃綠色植物,特別是蔬菜。蝸牛冬天躲進殼里,用粘液封閉殼口,十分耐饑。由于蝸牛的腹足會分泌粘液,粘液粘在地上就會留在一條白線。為了保護自己,它常常在頭縮進硬殼里。
三、談話活動:蝸牛的危害。
引導幼兒看《學前班科學活動課上冊》第1頁,了解蝸牛的危害。
四、游戲活動:幼兒學蝸牛爬。
五、畫一畫:我見過的蝸牛。
教學反思
活動前對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估計過高,有的幼兒雖經(jīng)常捉來蝸牛玩,但沒仔細觀察過。當談到蝸牛喜歡吃什么時, 對于老師而言也比較困惑,因為平時的司空見慣使我不再留心去觀察。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孩子們大膽猜想、分工合作、動手嘗試,并且持之以恒地做好記錄,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究發(fā)現(xiàn)了蝸牛愛吃實物的秘密。由此我得到啟示,從小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提高科學活動能力,培養(yǎng)愛觀察、善思考、勇探究、樂合作、勤表達等良好習慣,對其日后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小百科:蝸牛并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qū)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只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薄⒂^察尋找生活中具有穩(wěn)定性的物體
。病\用材料使物體變穩(wěn)
活動內(nèi)容:
引導孩子從生活中尋找材料主動探索,解決來源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非自然物:鵪鶉蛋、雞蛋(生的)、卡片、輪胎、膠帶、瓶蓋、積木等材料。
2、自然物:石頭、樹枝、大樹、水等材料。
經(jīng)驗準備:事先觀察生活中具有穩(wěn)定性的物體
活動過程:
提出問題、認真思考
1、媽媽在做飯時一不小心經(jīng)常摔碎雞蛋,我們怎樣幫媽媽解決這個問題讓雞蛋不滾呢?有多少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怎樣讓雞蛋不滾到地上摔破,有的小朋友說用盤子裝著,有的小朋友說用布墊著......)
。、 想一想你設(shè)計的漂亮的賀卡怎樣能夠立起來,讓小朋友們都能看到。有多少種辦法?
。场 出去玩時,一個小朋友從輪胎里鉆過去,輪胎差點倒了砸著小朋友,想一想有多少種方法能讓輪胎變得穩(wěn)定?
尋找材料、探索實踐
4、分三組同時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結(jié)果。
5、觀察孩子選擇、運用材料情況,及時指導。
各抒己見、深入討論
6、在過程中討論增強穩(wěn)定性的不同方法,教師不給定論。
7、找到焦點性問題指導孩子展開討論。
解決問題、再次實踐
。、延伸:快速尋找我們周圍站的穩(wěn)和站不穩(wěn)的物體下一次繼續(xù)探索。
。1)找一找我們周圍能站穩(wěn)的物體都有哪些?
它們?yōu)槭裁茨苷痉(wěn)?
(2)不能站穩(wěn)的物體都有哪些?怎樣讓他們能夠使他們站穩(wěn)?
。埂⒃O(shè)想:如果離開地球,這些物體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把你的設(shè)想畫在紙上,或大膽講述出來。
活動后反思:
自我評價:這是一次用腦思維與科學探索的整合活動,選取的'都是來源于孩子周圍生活的實例,我改變了以往材料的投放方式,實驗用的輔助材料全部由孩子自己準備,讓孩子通過尋找材料找到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欲望,讓孩子成為活動中的主人,在活動中引導孩子一步一步的實施自己的猜想。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小動物的尾巴,了解尾巴的用途。
2、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 激發(fā)幼兒探索動物尾巴的興趣,滿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兒愛護動物的積極情感。
活動準備:
1、操作卡2、各種動物圖片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實錄:
。ㄒ唬┘と耄úシ艅游锉任舶偷囊曨l,輕松導入課堂)(5分鐘)
1、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為什么喜歡呢?(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所以大家喜歡)
2、播放動物比尾巴視頻,讓幼兒初步感知動物尾巴的形狀。
3、剛剛小動物們在比什么?(比尾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動物的尾巴(師板書課題:動物的'尾巴)。
。ǘ、展開學習動物尾巴的形狀(10 分鐘)
1、認識松鼠的尾巴(課件出示松鼠的尾巴)
。1)、這是什么?這是誰的尾巴?(松鼠的尾巴)
。2)、它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呢?
生:像一把傘(3)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當降落冬天可以當被子)方法同上依次認識猴子、雞、兔子、孔雀的尾巴。
。3)問答游戲鞏固動物的尾巴樣子師:誰的尾巴長? 生:猴子誰的尾巴短? 兔子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松鼠誰的尾巴彎? 公雞誰的尾巴最好看 孔雀(4)小結(ji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小動物的尾巴,他們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細,還有的彎,各有各的用處。
(三)拓展延伸,認識更多的動物尾巴(5分鐘)過渡語:小朋友還想知道更多的小動物的尾巴像什么樣子嗎?有什么作用嗎?
1、課件依次出示燕子、魚、牛、小壁虎、袋鼠的尾巴,引導幼兒了解這些小動物的特點和作用。
(四)、操作鞏固,連一連(8分鐘)
1、教師出示課件,先示范
2、幼兒在卡紙上操作
(五)音樂聲中結(jié)束課堂(2分鐘)
活動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選擇的兒歌內(nèi)容與孩子們最喜歡的小動物有關(guān),所以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也因為孩子們已經(jīng)積累一些有關(guān)動物知識,又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所以一開課創(chuàng)設(shè)一個充滿兒童情趣的動物園比尾巴大賽的情境,讓幼兒調(diào)動各個感官,仔細觀察,細心發(fā)現(xiàn),大膽地說。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讓幼兒充分發(fā)揮學習主人翁的角色,在玩中學、學中玩。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1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11-02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9-23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10-02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9-05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20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8-04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9-28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0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