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科學教案三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觸摸,感知不同材料的繩子的不同特性,了解它們的用途。
2、通過比較分析,理解長短粗細都是相對的,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精確性。
3、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重點難點】
1、了解不同材料的繩子的特性及用途。
2、理解長短、粗細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
1、活動室的屋頂吸著用長短粗細不同的繩子拴著的氣球。
2、多種材料的繩子頭若干。
3、字卡“長”、“短”、“粗”、“細”。
【活動過程】
1、“夠氣球”,引起幼兒對繩子的興趣。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屋頂上漂亮的氣球,鼓勵幼兒跳起來將氣球夠下來。
討論:為什么有的氣球能夠著,有的氣球夠不著?(拴氣球的繩子有長有短)拴氣球的繩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什么顏色的?(毛線繩、棉線繩……)。
2、認識幾種不同材料的'繩子,了解它們的特性及用途。
。1)出示幾種繩子的樣品(毛線繩、尼龍繩、麻繩、草繩、紙繩……),引導幼兒觀察,幫助幼兒憑經(jīng)驗判斷繩子的材料,并教幼兒認識幾種不常見的繩子。
。2)幼兒每人取一根不同材料的繩子,摸一摸,說出有什么感覺?(麻繩粗糙、塑料繩光滑、毛線繩毛絨絨的有彈性……)
(3)繩子種類擴散:除以上這些繩子,你還知道哪些?(鋼絲繩、橡皮繩、鐵絲繩……)
。4)討論繩子的用途:啟發(fā)幼兒回答,教師小結(jié):(麻繩用于拉車、拔河,毛線繩用于織毛衣、翻繩,草繩用于捆菜,鋼絲繩用于吊拉貨物等)。通過討論,使幼兒了解不同的繩子有不同的用途。
3、分類游戲。
幼兒分組將雜亂的繩頭按材料進行分類。
4、比長短、比粗細。
教師出示“長”“短”兩個大字卡,分別貼在左右兩邊的墻壁上。幼兒每人手中拿一根繩子,教師引導幼兒兩兩比較,拿長繩子的幼兒跑到左邊去,拿短繩子的幼兒跑到右邊去。
再啟發(fā)幼兒與站在自己身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繩子長的跑到或停留在左邊,繩子短的也要跑到或留在相應的一邊。通過多次比較,使幼兒體會“長短”“粗細”是相對的。
【活動延伸】
讓幼兒自由選擇玩繩類游戲:翻繩、毛線拼圖、編繩子、系鞋帶、跳繩等。
【活動反思】
繩子是幼兒喜歡而熟悉的東西,繩子的多變性為幼兒發(fā)展認知能力提供了多種機會;顒又校ㄟ^讓幼兒觀察、觸摸,親身感知了不同材料的繩子的特性,并了解了各類繩子的不同用途。通過運用繩子的兩兩比較,使幼兒初步理解了長短、粗細是相對而言的。在游戲活動中,準備各種各樣的繩類材料,使幼兒自由選擇,發(fā)展多方面能力,進一步提高了幼兒對繩類活動的興趣。
小百科:繩子的出現(xiàn)最早可以上溯到數(shù)萬年前。在人類開始有最簡單的工具的時候,他們便會用草或細小的樹枝絞合搓捻成繩子了。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污水凈化的過程,掌握多層過濾方法。
2.敢于大膽嘗試,勇于探索與表達。
3.萌發(fā)幼兒養(yǎng)成保護水資源和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水污染的視頻。
2.毛巾、海綿、紗布、飲料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給謎語,請小朋友們猜一猜是什么:“用手抓不起,用刀切不開,煮飯和洗衣,都要請它來!
2.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水有什么用?我們生活中離得開水嗎?
二、了解水體污染的情況。
1.老師播放一段水被污染的視頻。
2.水為什么會這么臟?看了這么臟的水你有什么感覺?
三、嘗試凈化水。
1.瞧!這就是從河里打來的水,多臟啊!你有辦法能讓臟水變干凈嗎?
2.教師介紹桌上物品,鼓勵幼兒運用物品大膽嘗試。
3.請幼兒分享操作結(jié)果:
、盼野鸭啿挤旁诳掌靠谏希雅K水倒進去,水很快就流進瓶子里了。紗布上有些臟東西,但水還是臟的。
、莆野押>d放在空瓶口上,把臟水倒在海綿上,水慢慢地流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比之前的要干凈一點。
⑶我把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臟水倒進去,毛巾變臟了,水變干凈了一點。
4.教師小結(jié):
、偶啿忌系目障侗容^大,臟水一下子都流過去了。
、坪>d上的'空隙比較小,能把臟東西抓住,水就變得干凈一點。
⑶毛巾上有許多毛毛,就像很多的小手,能把水里的臟東西粘住,所以水就變得干凈了。
5.引導幼兒再次操作:逐步增加毛巾的塊數(shù),來回過濾瓶子里的水,試一試水有什么變化。
6.幼兒分享實驗結(jié)果:
、畔券B了兩塊毛巾再倒臟水,比較之前的只用一塊毛巾,水變干凈一點了。
、品湃龎K毛巾后把瓶子里的水重新倒進新瓶子里,水更干凈一點。
⑶接著放四塊毛巾再把瓶子里的水倒一遍,發(fā)現(xiàn)水變清了。
、确5塊毛巾時,把瓶子里的水再倒進去,水變得很干凈、清澈了。
7.教師小結(jié):
毛巾里的毛毛一遍一遍的把臟水里臟東西粘住,沒有臟東西的水就變得越來越干凈、清澈了。
四、結(jié)束部分。
教師總結(jié):我們?nèi)祟惡苄枰,缺少水的人會很難受,嚴重的還會暈倒,甚至死亡。水是我們?nèi)祟愖顚氋F的財富。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體驗玩變色游戲的樂趣,產(chǎn)生探索的欲塑;
2、初步了解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能夠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活動準備】
透明飲料瓶若干個,瓶蓋若干個,顏料少許,音樂,小記錄表,大記錄表,水彩筆,用來驗證實驗的全套材料【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彭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非常好玩的游戲,你們想不想玩呢?"幼:想!
師:"這些就是彭老師給大家?guī)淼挠螒虻谰,到底是什么?"(揭開遮布)。哇!桌子上放著的是什么道具啊?
幼:瓶子。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些瓶子里都有什么?"幼:有水。
二、發(fā)現(xiàn)秘密,激發(fā)探索欲望。
1、師:"告訴你們哦!這些瓶子里面都有一個秘密!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秘密啊?"幼:想!
師:"下面請每個小小魔術(shù)師都走過來輕輕的拿一個瓶子,讓我們和瓶子一起來跳個舞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情。"2、播放音樂,教師帶著孩子們一起搖晃瓶子里的水。
3、音樂停止。
師:"哇!瓶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我瓶子里的水變成了×色"。
這時請幼兒說出自己瓶子里的顏色。
4、教師假裝在聽瓶子說話,動作要夸張。
師:"噓~~~~小瓶子在說話,它說它想和小朋友坐在一起,我們帶著小瓶子回座位做好吧!"
5、小結(jié)。
師:"小朋友們,瓶子里的水為什么會變顏色?"請幼兒舉手回答。
幼:有顏料。
師:"哦?顏料藏在哪里了?"師:"我們一起小心打開瓶蓋看看。"幼:蓋子上有顏色。
三、初步體驗三原色的變化。
1、更換瓶蓋操作。老師先示范一次,讓孩子看清楚過程。
師:"假如我的黃色和××小朋友的藍色混合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讓老師來試試看。"師:"哇~~又變顏色啦!我的黃色和跟××小朋友的藍色在一起變成了綠色。"師:"現(xiàn)在請你和你的`好朋友交換一個和自己不同顏色的蓋子蓋上,然后用力的搖一搖,看看會變成那一種顏色。"小朋友自由交換蓋子。
2、總結(jié)。
師:"原來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四、幼兒到操作區(qū)進行第一次操作。
1、教師簡單介紹操作材料和操作步驟。
2、幼兒自由操作。
3、教師小結(jié),請幼兒說出自己操作的經(jīng)過和變化的顏色,幼兒說的同時,教師在黑板上做記錄,給予孩子做記錄的初步經(jīng)驗。
五、幼兒到操作區(qū)進行第二次操作。
1、師:"現(xiàn)在彭老師要交給小朋友們一個任務,我要請大家再操作一次,但是操作過程中要做好記錄,記錄的方法就是剛才老師在黑板上記錄的方法一樣。"
2、請小朋友進行操作、記錄。
六、拿著記錄表回到座位總結(jié)。
1、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的記錄表。
2、老師在小朋友說的同時做出總的記錄。
3、老師驗證小朋友所做的實驗。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1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9-10
科學教案(精選)10-09
(精選)科學教案10-03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24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科學教案[精選]09-22
[精選]科學教案09-22
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