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教案模板匯總九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一、內容與要求:
1、通過討論,幼兒知道樹木的多種用途。
2、初步了解樹對人、對環(huán)境的主要作用,激發(fā)幼兒愛護樹木的情感。
材料:
事先收集各種樹的圖片、收集資料了解常見樹木的特點、帶幼兒去附近綠地觀察過各種樹木。
二、過程與指導:
看看用樹做成的工藝品。
——幼兒摸摸、看看各種用樹做成的工藝品。
——觀看各種樹的圖片資料,說說自己認識的樹和它們的特點。
——說說自己在綠地看到這么多可愛的樹有什么感覺?
——樹與人、動物和環(huán)境的關系。
——結合自己的資料自主結伴討論:樹還有哪些重要的'用處?
——與動物的關系:豐富的食物和舒適的居住場所。
——與人類的關系:調節(jié)溫度,為人類大量的木材、藥材、食物。
——改善環(huán)境:防風固沙、防暑降溫、減少噪音。
欣賞理解,表達情感。
——欣賞詩歌《樹真好》,理解詩歌內容。
——有表情朗誦詩歌,并嘗試用適當動作表演。
——對大樹朋友說說心里話,表達對大樹朋友的愛護之情。
三、延伸活動:
——班級個別幼兒作代表與老師一起去里委聯(lián)系成立“好小囡護綠隊”,經常關心幼兒園和小區(qū)里的綠化及樹木生長情況,并能主動提醒家長和行人愛護樹木。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由于珙縣四川省產煤大縣之一,珙縣的煤炭資源豐富,而且沒對我沒的生活非常重要,對于生活在珙縣的小朋友我認為有必要讓他們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重要資源——煤,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認識煤的特征、用途,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珍惜資源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煤的特征。
2、讓幼兒知道煤的用途。
3、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珍惜資源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了解煤的特征,知道煤用途
活動準備
1、實物煤,圖片,煤礦工人的衣服、工具
2、音樂《咱們工人有力量》
活動過程
一、教師穿上煤礦工人的衣服進入活動場地,引起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嗎?
那你們知道這是誰穿的`衣服嗎?
2、教師介紹煤礦工人的衣服
二、出示實物讓幼兒觀察煤
1、讓幼兒親自摸一摸、看一看,沒是什么樣子的?
師:煤礦工人叔叔還給小朋友帶來一樣東西,就放在那邊的盒子里,小朋友去打開看看里面是什么?
2、讓幼兒說說對煤的認識(顏色、形狀、觸覺)
教師:煤是黑色的,有光澤的,摸著有硬硬的、涼涼的感覺,有塊狀的也有粉末狀的。
3、向幼兒介紹煤的其他特點
師:老師想問小朋友一個問題,煤放在水里能融化嗎?
(做實驗證明煤在水里不能融化)
三、了解煤的用途
1、煤在生活中用途
師:小朋友見過煤,家里也在用煤,你們來說說煤有哪些用途?
(煤可以做成蜂窩煤,人們可以用煤來燒水、做飯、炒菜,也可以用于燃燒取暖;也可以制成煤氣通過管道輸送到千家萬戶給人們帶來很多便利)
2、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煤在工業(yè)中的用途
師:煤除了用于我們的生活中,還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它可以用來煉鋼、煉鐵、發(fā)電,蒸汽火車也是用煤作為燃料而發(fā)動的,現(xiàn)在讓我們一一看吧。
四、讓幼兒知道自己家鄉(xiāng)的資源,培養(yǎng)幼兒珍惜資源的情感
師:我們珙縣就是一個產煤大縣,煤炭是我們家鄉(xiāng)的重要資源也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煤對我們的生活非常重要,如果不斷地挖煤采煤,煤就會越來越少,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煤炭這種重要資源,節(jié)約用煤。
五、師幼一起聽音樂《咱們工人有力量》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由于珙縣四川省產煤大縣之一,珙縣的煤炭資源豐富,而且沒對我沒的生活非常重要,對于生活在珙縣的小朋友我認為有必要讓他們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重要資源——煤,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認識煤的特征、用途,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珍惜資源的情感。
本次活動中我對目標的設定不是很明確,所以在教學中出現(xiàn)了重點不突出,目標不明確的問題,活動內容涉及方面過多,過雜?茖W活動本應讓幼兒動起來,達到動靜結合的目的,但是本次活動教師講的太多,幼兒動的太少,整個活動顯得很死板。
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多多改進,讓這一類型的科學活動更有趣生動。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名稱:數(shù)蛤。ù蟀嘁魳坊顒樱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這是一首四川民歌,知道四川方言中把青蛙稱做"蛤蟆",使幼兒通過數(shù)蛤蟆的嘴、眼、腿,對青蛙有出步的了解和認識.
2.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提高幼兒演唱技能,訓練幼兒用各種感官(耳聽旋律、眼看畫面、嘴說歌詞、身體動作)來感受歌曲的內容,增強幼兒的感受力和節(jié)奏感
3.教育小朋友要從小愛護小動物.
活動重點:在熟悉歌曲之后,能夠會表演.
活動難點:讓幼兒掌握歌曲的內容及其旋律.
活動準備:環(huán)境布置(池塘),青蛙頭飾,錄音機,磁帶,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謎語引出-主題"青蛙"。
2聽音樂做模仿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問話方式.
2欣賞、示范、表演、比賽.
3欣賞青蛙的演變過程.
4觀看青蛙怎樣捉蟲從而進行品德教育.
結束部分:幼兒扮成青蛙在布置好的池塘里盡情的'玩耍、捉蟲等,自然結束本節(jié)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獲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選材成功:沒有歌詞卻很有特色音響效果的律動!稊(shù)青蛙》配上一首幼兒較熟悉,且有瑯瑯上口有節(jié)奏的兒歌《數(shù)青蛙》,使音樂、語言與動作的結合得到最充分的表達,形成一幅青蛙邊歌邊舞的熱鬧完美圖景。
2、程序設計:采用聲勢活動練習→嗓音造型練習→動作造型練習→圖譜識記練習→游戲練習的方式引導幼兒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調動原有的經驗來學習新知識,使幼兒腦中的舊知識得到激活,進行重新組合與匹配形成新知識。
3、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始終遵循幼兒音樂活動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即幼兒是音樂活動的主體,活動設計就須從幼兒的興趣和音樂作品滿足幼兒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體現(xiàn)活動設計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準備:
1、請配班老師配合上課。范例。
2、繪畫紙、油畫棒。
3、范畫。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教師節(jié),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我們班上有幾位老師?你們怎樣稱呼她們?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給老師畫張像,畫好后,就送給那位老師好不好?
二、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特征。
教師:現(xiàn)在我們看看X老師的頭發(fā)是什么樣的?(長發(fā)、短發(fā)、直發(fā)、卷發(fā)、辮子等)穿的衣服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式?衣服上有什么特點?(比如說圖案什么的)
請幼兒仔細觀察、并請幼兒回答。
教師:我們看看X老師的胳膊在身體的什么部位?腿在身體的什么部位?胳膊和腿是怎么動的?再看臉上眼睛的位置,眼睛上面是頭發(fā),現(xiàn)在每人用手摸摸自己的頭發(fā),是不是光長在頭頂上面呢?
請幼兒仔細觀察、并請幼兒回答。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我們可以畫一位老師,也可以畫兩位老師。要把老師的頭發(fā)和服裝的詳細的特點畫出來,先畫頭,再畫身體,最后畫胳膊和腿,大要把老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畫出每個老師的不同特點。
2、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掌握人體的結構關系和各部分的比例。
3、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可以畫老師的側面。
四、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1、教師:我們來找一找,哪幾張畫畫的是賴老師?哪幾張畫畫的是楊老師?
2、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歡快、流暢的音樂風格,用圖譜來感受、了解ABA的曲子結構。
2、運用肢體感應A段的漸強漸快,分辨B段樂句的音樂元素。
3、借助故事情境來想象,體驗傾聽、辨析、互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的礦泉水瓶、水、蓋子里有顏料、魔法布、約翰斯特勞斯《加速度圓舞曲》選段1:27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趣引題。
1、師:在森林里,有一間小木屋,里面住著,她可神奇了,會變魔法呢。
2、提問:什么叫變魔法?(幼:變魔術……)
會變出什么異想不到的東西呢?(幼:好吃、好玩……)
3、小結:變魔法就是會出其不意變出你想不到的東西。
二、情境貫穿,感受旋律。
1、承接:會變很神奇的“魔湯”,變魔湯時,要用到瓶子和布。(遮擋)
2、師出示瓶子和魔法布,開始神秘的變魔法。
3、播放音樂——一邊聽音樂,一邊變魔法。(師故作神秘的肢體動作和著音樂節(jié)奏魔法)
4、音樂結束后,水瓶里的水變色了。
提問:在變魔法時,老師做了哪些動作?
(幼:點一點、搖一搖、手指收攏放開的動作……)
三、繪畫記錄,引出樂譜。
1、承接:把魔法配方放在音樂里,我們嘗試著把音樂記下來。
2、邊完整聽音樂旋律,邊用記號筆在黑板上描繪樂譜。
3、梳理經驗,提問:誰能看明白這個魔法秘訣要做些什么事情?
。〝嚢琛昧D圓圈;追問:一共要攪拌幾次?3次。在什么時候要攪拌?)
。ㄊ只蝿印l能看出來用有什么不一樣?回應:反正看上去下邊要比下邊要長一點,大一點)
。ㄗ穯枺哼有兩個很小的'點點。在哪里?幼兒在樂譜上指認;貞狐c住它,不讓魔法逃掉噢。)
。??——這是問號。回應:等到我們上了小學就知道它的用處了)
4、幼兒通過圖譜,聆聽音樂。(教師帶動幼兒做動作)
細節(jié)提問:每一次攪拌好后,要加幾次魔法?(4次)
四、動作感知,深入樂段。
1、老師帶動幼兒共同聽音樂做動作。(提出拿瓶子的要求)
常規(guī)要求:瓶子拿好后,放前邊,不要亂動噢,不然魔法可要逃走了。
道具準備:這一次沒有在瓶蓋上涂上顏料。
提問:怎么了?——幼:沒有變出來。
2、討論為什么沒有變出彩色水的原因。
細節(jié)回顧:先輕一點攪拌,后再變快速度。
小結:力氣不一樣,速度不一樣。
4、再次嘗試聽音樂變魔法。(節(jié)選到攪拌動作)
5、接著討論搖晃的動作,輕的幾次?重的幾次?
6、收回瓶子后,用音樂把魔法傳遞給大家。(閉上眼睛)
五、展現(xiàn)成果,升華活動。
1、師:請小朋友們隨意站在一個瓶子前面,用神秘的口吻告訴幼兒:“魔法師變魔術可要用到魔法布噢。”請幼兒將布蓋在瓶子上。
2、師幼和著音樂做動作。
3、音樂停止,師:現(xiàn)在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許個愿,就能美夢成真。
4、揭開布,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瓶子水色的變化。
六、延伸活動:
師:這首好聽的音樂名叫《加速度圓舞曲》,可以叫爸爸媽媽到網上搜索一下,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欣賞這首好聽的樂曲。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結合季節(jié)教育,圍繞"雪"的主題展開音樂活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幼兒從中認識雪的特性,并嘗試以"雪"為主題的詞,曲,歌舞及打擊樂等形式的音樂創(chuàng)編活動。
2、引導幼兒體會如何用不同的音樂形式來表現(xiàn)"雪"的形象與內容,并感受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的節(jié)拍特點極其在音樂表現(xiàn)與情感表達的不同。
3、培養(yǎng)幼兒多方面的音樂技能和即興創(chuàng)編能力,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4、鍛煉幼兒的合作和勇敢精神以及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美好情感。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材料:活動場地的布置(冬天的雪景繪畫,裝飾為背景)地毯,小椅子(每把椅子背后掛有一只布袋,內有打擊樂器一件)頭飾,紗巾若干、
2、教具: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一套(磁盤)電腦,投影儀,大屏幕,話筒、其中軟件的.內容主要包括:<<雪孩子>>的VCD一張,"智慧老人"的錄音一段,編配的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樂曲共三段;"雪花"的動畫設計一段,節(jié)奏型設計,打擊樂的節(jié)奏譜設計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帶領幼兒到戶外看雪,觀察雪的顏色,形狀,感知雪的特性,并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和表達雪的特性
二、基本部分:
1、帶幼兒進入活動區(qū),請幼兒觀看動畫片<<雪孩子>>并提問:
、傺┖⒆邮鞘裁醋龀傻模
、谘┖⒆訛槭裁床灰娏?
、勰阆矚g雪孩子嗎/為什么?
2、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雪孩子>>的歌詞,并幫助幼兒將創(chuàng)編的內容修改,整理成四句歌詞、
3、,引導幼兒為歌詞選擇合適的曲調,并填詞演唱
、俨シ湃喂(jié)拍,速度,風格不同的曲調,請幼兒欣賞并讓幼兒談談對各段音樂的感受
、趩l(fā)幼兒討論:給<<雪孩子>>的歌詞配曲,哪一段最合適?
③結合歌詞與音樂形象的特點,重點向幼兒介紹三拍子的節(jié)拍特點和強弱規(guī)律、
、苡變嚎垂(jié)奏譜打各種三拍子的節(jié)奏型。播放三拍子的曲調,引導幼兒試著填詞演唱、
4、欣賞樂曲<<小雪花>>,啟發(fā)幼兒根據歌詞的內容創(chuàng)編舞蹈、
、賳l(fā)幼兒設計不同的動作去表現(xiàn)雪花在空中輕盈地飛舞,自由自在的姿態(tài)。
、趲椭變悍治鲆魳
③播放音樂及動畫背景,并提供一些舞蹈的道具,如:頭飾,紗巾等,幼兒自由即興創(chuàng)編表演、
5、指導幼兒為舞曲<<小雪花>>編配打擊樂并表演、
、儆變耗贸鲎约旱男】诖械臉菲髯杂山Y組,分組討論設計的方案、
②請各組幼兒分別表演,并說明設計的理由、
、劢M織幼兒評議,并選出最佳方案、
、苡變喊礃菲鞣纸M,看節(jié)奏譜為<<小雪花>>的音樂配打擊樂并表演、
三、結束部分:
1小結: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收獲或感受,引出:
、俅笞匀恢械乃募径际鞘置篮玫模祀m然寒冷,但卻能鍛煉我們不怕嚴寒的精神,雪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保護莊稼,殺死病菌,滑雪,堆雪人,打雪仗……、從而教育幼兒應該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
、趶摹堆┖⒆印饭适轮,我們懂得了團結友愛,智慧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
③活動的延伸,教師提議:我們重新做個"雪孩子"吧。ǚ<<堆雪人>>的音樂—————三拍子)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堆雪人,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活動內容簡單易懂,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幼兒通過對歌曲的學習,理解歌詞的內容,并感受在寒冷的天氣里運動的快樂。幼兒在學唱歌曲時,我伴隨著動作,讓幼兒能較好的接受。以后還需更努力、多探索,找尋更多適合班級幼兒進步的方法用到教學中。除此之外,我還應注意教學中細節(jié)的開展。但在整個活動中也可看出,幼兒的積極性高,對旋律的熟記的能力較好,能較快將樂曲哼出來。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熟練掌握歌詞,熟悉旋律。
2、教幼兒熟練唱會整首歌。
活動準備:
鋼琴等
活動過程:
一、律動:《擠奶》、《摘果子》、《織布》
二、練聲《山谷回聲真好聽》、《小鳥醒來了》
三、學習歌曲《雨點沙沙》。
1、回憶以前下雨的經驗,引起參與活動的.興趣。
春天,天氣很潮濕多雨,你知道下雨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嗎?你能說說下雨時要帶什么出門?
2、出示雨傘,引起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
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把雨傘,我邊撐傘邊唱一首好聽的歌曲給你們聽,你們想聽嗎?
3、教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
(2)教師提問: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聽后有什么感覺?
(3)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如幼兒說不出,可再欣賞音樂。教師可加入簡單的動作。
(4)教師與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兩遍。
(5)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完整演唱歌曲。
3、教師放音樂,幼兒邊跟唱邊創(chuàng)編自己喜歡的動作。
四、復習歌曲《春天在哪里》,結束本活動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根據圖中物體的不同點來列出算式,鞏固對加法意義的理解。
2、初步懂得交換加號前后兩個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學習6的加法運算,初步懂得交換加號前后兩個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
熟練計算6的加法,鞏固對加法意義的理解。
活動準備:
課件、蘋果樹、數(shù)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6的組成。
美麗的春天,花婆婆要到我們大二班來做客,我們一起來做個碰球游戲歡迎她。
二、學習6的加法運算。
你們看,誰來了?(花婆婆),花婆婆要考考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看看那個小朋友表現(xiàn)最棒,大家有沒有信心?
1、出示幼兒用書第十二頁圖,幼兒根據樹的不同列出算式。
幼兒列式:1+5=6你是根據什么來列的?各個數(shù)字分別表示什么?還可以怎樣列式?(5+1=6)每個數(shù)字又分別表示什么?
。1)剛才我們根據樹的高低不同來列式的,根據樹的其它不同點還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呢?(2+4=6),你是根據什么不同來列式的'?(種類)數(shù)字2、4、6各表示什么?根據種類的不同還可以列出什么算式?(4+2=6)
。2)可以列出其它的算式嗎?(3+3=6)根據什么來列式的?
。3)除了這5道6的加法算式題,還有沒有得數(shù)也是6的加法算式題?(6+0=6,0+6=6)
。4)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把6的加法算式題念一遍。
。5)比一比:1+5=6和5+1=6、2+4=6和4+2=6、0+6=6和6+0=6這三組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發(fā)現(xiàn)交換加號前后兩個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加法交換律)
2、花婆婆要給小朋友送禮物了!看看這是什么呀?(蘋果樹)蘋果樹上有的蘋果已經成熟了,有的還沒成熟,F(xiàn)在我們要把成熟蘋果的摘下來,但是只有得數(shù)是6的蘋果成熟了,得數(shù)不是6的還沒成熟,不能摘。(教師請個別幼兒摘蘋果,并說出算式和得數(shù)。摘對了其他小朋友就說:對對對,1+5=6你的蘋果成熟了,如果算對了,這個蘋果就送給你;反之,就說:錯錯錯,你的蘋果沒成熟,這個蘋果就不能送給你)。
3、看看花婆婆又帶誰來和我們一起玩了?(小兔)糟了小兔有麻煩了,大灰狼張著血紅的嘴來吃小白兔了,還好,小兔子身上有3個數(shù)字,只要把這三個數(shù)字編成一道6的加法算式題,小兔子就會隱身術了,請小朋友快來救救小兔子。
三、總結
小朋友們真能干,都幫小兔學會了隱身術,大灰狼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花婆婆看到小朋友們這么聰明、能干,她說還想和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一起學本領,你們愿意嗎?(幼兒用準備的數(shù)字卡片自己擺出6的加法算式。教師巡視指導)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音樂的快慢與情緒表達的關系。
2、初步掌握打擊樂器在音樂中得使用,并體會到打擊樂器使用后音樂得變化。
3、培養(yǎng)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和樂意與人交往得生活態(tài)度。懂得愛同伴,愛老師,愛父母。
4、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情感。
5、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三條魚》歌曲《小魚兒》背景音樂、電子琴、小魚頭飾、美麗得池塘背景、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2'
二、講授歌詞體會小魚得心情變化10'
。ㄒ唬┬◆~找朋友。
1、教師扮演小魚,一邊做魚游動作,一邊用緩慢的速度讀出"一條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fā)愁",并伴隨孤獨、苦惱的表情。
2、引導幼兒討論:這條魚怎么了?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它?
(二)和小魚做朋友。
1、教師將小魚頭飾拿下,放在黑板上,請出另外一條魚
2、請幼兒大膽想象兩條魚在一起的情景,啟發(fā)幼兒用簡單的動作、表情來表現(xiàn)。
3、教師和一個幼兒一邊做魚游的動作,一邊用中速讀出"兩條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并伴隨高興的表情。
教師帶領孩子學學動作,邊學邊做。
4、請幼兒想象三條魚在一起玩耍的情景,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合適的動作、表情來表現(xiàn)。
5、教師和兩個幼兒一邊做魚游的`動作,一邊用較快的速度唱出"三條魚,水里游,快快樂樂做朋友",并伴隨愉快的表情。
6、帶領幼兒跟著鋼琴伴奏完整學唱歌曲。
三、和小魚做游戲。
1、我們這么多小朋友都做小魚的朋友,小魚肯定很高興!我們一起和小魚做游戲吧!
2、在音樂聲中,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感受共同游戲的快樂。
四、配合打擊樂器來演唱歌曲8'
教授如何使用打擊樂器來給音樂伴奏師生共同演奏音樂并讓其他幼兒伴唱。感受打擊樂器演奏帶來得快樂。
五、舞蹈小魚兒7'
全班帶上小魚頭飾,大家一起變成快樂得小魚在美麗得池塘里盡情得游泳。教師示范舞蹈動作,幼兒跟學讓我們一起變成快樂得魚兒。同時引導幼兒團結友愛、關心他人。感受共同游戲得樂趣。
六、小結3'
讓我們和我們得小伙伴隨著音樂盡情得舞蹈、快樂得游泳。游出池塘,游向廣闊得大海吧!
七、全班出教室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整個流程進行得很順利,但是在授課中,忘記了語言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引導幼兒完整的表達,這是這節(jié)課所反映的語言教學,該引起我高度的重視,在內容的教授中,不能以點帶面,應該深入。雖然只是一節(jié)課,但是,卻讓我深刻的明白教師無時無刻的需要學習,需要學習與幼兒溝通的技巧,如何用自己的語言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我想,今后我會不斷的反思總結!爭取更大的進步!
小百科:魚類是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xié)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于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精選)11-16
(經典)大班教案10-06
[經典]大班教案10-28
[精選]大班教案10-13
大班教案03-25
大班教案03-25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04-10
大班教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