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藥途徑:
有些家長認為口服藥不如注射藥見效快、作用強,只要感到孩子不舒服就會要求醫(yī)生給他打針或“掛鹽水”。而另外卻有一些家長的想法與之恰好相反,患病后,總希望多吃藥,少打針,免遭“皮肉之苦”。實際上,這兩種想法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療。那么患病后,應怎樣選擇用藥的途徑?
這還是需要聽從醫(yī)生的建議。醫(yī)生通常會根據(jù)患兒年齡、疾病種類、病情輕重,選用給藥途徑、藥物劑型及給藥次數(shù),保證最佳療效。
口服喂藥方法法:
是最常用的給藥方法。年幼兒用糖漿、水劑、沖劑較合適;年長兒可用片劑或膠囊。嬰幼兒可將藥片搗碎后加糖水吞服,服藥或喂藥時最好將小兒抱起或頭部抬高,以免嗆咳將藥吐出。嬰幼兒不愿服藥者,可將藥物放在小勺內送入舌根,令其咽下,不要捏住患兒鼻孔強行灌服,以免發(fā)生意外。
其它:
外用藥以軟膏為多,要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以免兒用手抓摸藥品,誤入眼、口引起意外。
藥物劑量計算:
小兒藥物劑量可根據(jù)體重、年齡、體表面積,或從成人劑量折算,具體如何計算可依據(jù)藥品說明書及聽從醫(yī)生的囑咐。
小貼士:
“是藥三分毒”。在給孩子服用任何藥物之前,均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看看其藥物成分是什么,是否有禁忌癥,能不用藥時就不用,能少用時不多用藥。
1、正確存放藥品
請將藥品放在陰涼干燥處,以免藥品變質;存放地點最好固定,以免該吃藥的時候找不到就不吃了。
2、清水服用藥物
盡量用白水送藥,茶水或是其他飲料都可能會減低藥效。
我們真切地希望廣大的家長能掌握安全用藥的常識,為孩子撐起安全用藥的保護傘,讓他們在燦爛的陽光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