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做好安全生產管理
導語:安全生產歷來是社會關注、人民關心、國家重視的突出問題。長期以來,企業(yè)為確保安全生產,認真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制定許多管理目標,加大安全投入、采取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還是未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嚴峻的安全局面。
企業(yè)做好安全生產管理
1.堅持生產和安全管理同步
安全寓于生產之中,并對生產發(fā)揮促進與保證作用。因此,安全與生產雖有時會出現矛盾,但從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目的來講,二者之間表現出了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統(tǒng)一。就是說,安全管理是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與生產在實施過程,兩者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存在著進行共同管理的基礎。
國務院在《關于加強企業(yè)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guī)定》中明確指出:“各級領導人員在管理生產的同時,必須負責管理安全工作”、“企業(yè)中備有關專職機構,都應該在各自業(yè)務范圍內,對實現安全生產的要求負責”。
生產和安全管理齊頭并進,不僅是對各級領導明確安全管理責任,同時也向與生產有關的機構和人員明確了業(yè)務范圍內的安全管理責任。由此可見,一切與生產有關的機構、人員,都必須參與安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擔責任。認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門的事,這是片面、錯誤的認識,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管理責任的落實,都體現了生產和安全管理齊頭并進。
2.堅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管理的內容是對生產中的人、物、環(huán)境因素狀態(tài)的管理,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達到消除或避免事故,起到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的目的。如果沒有明確目的的安全管理是一種盲目行為,充其量只能算作花架子,勞民傷財,危險因素依然存在。在一定意義上,盲目的管理只能縱容危害人的安全與健康的狀態(tài),向更為嚴重的方向發(fā)展或轉化。
3.貫徹“預防為主”方針
安全生產的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第一”是從保護生產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產范圍內安全與生產的關系,肯定安全在生產活動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進行安全管理不是處理事故,而是在生產活動中針對生產的特點,對生產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發(fā)展與擴大,把可能發(fā)生的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以保證生產活動中,人的安全與健康;貫徹“預防為主”,首先要端正對生產中不安全因素的認識,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態(tài)度,選準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時機,在安排與布置生產內容時,針對施工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其次在生產活動過程中,要經常檢查、及時發(fā)現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盡快、徹底的予以消除,這是安全管理應有的鮮明態(tài)度。
4.堅持"四全"動態(tài)管理
安全管理不是少數人和安全部門的事,而是一切與生產有關人員共同的事,缺乏全員參與,安全管理就不會有生氣、不會出現好的管理效果。就現河采油廠綜合大隊而言,安全管理涉及到生產活動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從現場施工到完工的全部生產過程,涉及到全部的生產時間,涉及到一切變化著的生產因素。因此在生產活動中必須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動態(tài)安全管理,只抓住一時一事、一點一滴,簡單草率、一陣風式的安全管理,這是走過場、形式主義,要堅決杜絕。
5.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進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預防、消滅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傷害,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在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中,雖然都是為了達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對生產因素狀態(tài)的控制與安全管理目的的關系更為直接,因此對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控制,必須當成動態(tài)安全管理的重點。
事故的發(fā)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運動軌跡與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運動軌跡的交叉,從事故發(fā)生的原理也說明了對生產因素狀態(tài)的控制應該當成是安全管理的重點,而不能把約束當成安全管理的重點,這是因為約束缺乏帶有強制性的手段。
6.在管理中發(fā)展、提高
安全管理是在變化著的生產活動中的動態(tài)管理,這就意味著它是不斷發(fā)展的、不斷變化的,以適應變化的生產活動來消除新的危險因素。然而需要的是不間斷地摸索新的規(guī)律,總結管理、控制的辦法與經驗,指導新的變化后的管理,從而使安全管理不斷上升到新高度。
【企業(yè)做好安全生產管理】相關文章:
企業(yè)如何做好安全生產管理03-31
如何做好企業(yè)生產管理03-31
企業(yè)做好安全管理的方法10-06
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08-06
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02-08
如何做好生產管理12-20
怎么做好生產管理03-31
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范本04-24
建筑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08-08
如何做好車間生產管理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