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如何調控不良情緒
導語:情緒長期處于消極壓抑等不良狀態(tài)極易影響心理健康。因此,處于人格形成關鍵期的青年學生要學會管理、控制及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文章通過對情緒的產(chǎn)生、情緒與健康關系的分析,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調控不良情緒的常用方法,幫助大學生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
大學生如何調控不良情緒
一、發(fā)泄法
發(fā)泄,是心理學中提倡的心理防御機制之一。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快,避免遭受挫折后可能產(chǎn)生的生理疾病,人們常常會采用各種防御機制,以維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發(fā)泄對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積極的意義。發(fā)泄分兩種形式:
(一)自我宣泄法
所謂自我宣泄是不依賴他人,單靠自己完成宣泄過程。分兩種類型:
1、眼淚緩解法
當人的情緒處于壓抑狀態(tài)時,應合理宣泄,以排解消極情緒,恢復正常的情緒狀態(tài)。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家對成年人的哭作了獨創(chuàng)性的研究。他們分析了兩種淚:一是受洋蔥氣味刺激流下的;一是情緒激動而流下的;他們發(fā)現(xiàn)兩者所含的化學成分不同。
傷心的淚水里含有兩種神經(jīng)傳導物質,它們分別與人的緊張情緒和體內痛感的麻痹有關,而淚水能將這些物質排出體外,起到緩和緊張情緒的作用。85%的婦女和73%的男人說他們哭了以后感到心情好受些。人在極度痛苦或過于悲傷時痛哭一場,往往會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效應,可以防止在痛苦中崩潰。
2、注意轉移法
注意轉移法,也稱活動轉移法。不良情緒出現(xiàn)時,頭腦中常常有一個較強的 “興奮灶”,如果此時能建立一個新的“興奮灶”,形成新的刺激,把注意力從引起不良情緒反應的刺激情境轉移到其他的事物或活動中去,使注意力得以轉移,就可以排憂解愁。比如苦悶煩惱時,通過散步、上網(wǎng)、聽音樂、寫日記,避開引起不良情緒的事件或人,通過分散注意力或轉移注意力達到穩(wěn)定情緒,調整心境的目的。每個人都會有一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事,當情緒不好時,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可以轉移注意力,從而起到平靜情緒的作用。
有條件時還可向環(huán)境釋放,如在曠野中大聲歌唱或喊叫,拳擊沙袋,到運動場上猛跑一陣。較為劇烈的勞動或體育運動,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發(fā)泄憤怒的作用。助人為樂,幫人解難也能起到改變情緒的作用。幫助別人不僅可以忘卻自己的煩惱,更可以確定自己存在的價值,還能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
(二)他助疏泄法
他助宣泄,即借助他人的幫助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在遇到痛苦和煩惱時,如果有一個值得自己信任的人能在身邊認真傾聽自己的訴說,盡管并沒有得到很有價值的建議,但訴說之后總會感到一吐為快。傾訴不僅給你宣泄壓抑情緒的機會,還會讓傾聽者幫你辨明問題的性質并且磋商解決問題的對策,這些環(huán)節(jié)都能使你緊繃的情緒得到緩解,心態(tài)也隨之得到平衡。傾訴具有很奇妙的心理效應,我們應該學會利用它。
青年大學生正處于人格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心理比較敏感,認識也不夠成熟,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是必然的。如果心中的煩惱自己無法排解時,就應懂得去尋找可以信賴的人將煩惱傾訴出來。當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傾訴對象時,可求助于心理咨詢熱線或心理醫(yī)生。
二、理性情緒療法
理性情緒療法也稱改變認知法。心理學家艾利斯認為人的情緒困擾并不是由誘發(fā)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對事件的非理性解釋與評價引起的。如果改變了非理性觀念,調整對誘發(fā)事件的認知,消極情緒就會消除。改變認知,即改變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
如果感受到事物壞的一面,就會痛苦;如果感受到事物好的一面,就會愉快。如果總是從消極的一面去看事物,就永遠享受不到快樂。看待問題的方式不一樣,心態(tài)就不一樣,例如,對考試不理想的解釋是自身能力差所致,就會引發(fā)自卑自怨的情緒反應。如果認為一次成績不理想并不一定是自己水平低,而有其他客觀因素,把挫折視為機會,而不是威脅,情緒困擾就會減輕。因此改變非理性認知就會輕輕后退一步,便有海闊天空之感。
對情緒的多元化還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任何的情緒情感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都是有意義的。如憤怒的情緒可以使我們激發(fā)潛能,克服我們達到目的的障礙?謶值那榫w它可以使我們回避危險,避免我們受到傷害。高興的情緒則可以促使我們重復讓我們得到快樂的行為。因此,不要排斥情緒的多樣性,要學會享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即使短時間有不良情緒困擾我們,也不必過于緊張、憂慮。
三、自我暗示法
情緒來自自己的思想,控制情緒就要控制自己的思想。自我暗示是靠思想、語詞,對自己施加影響以達到心理預防和心理治療目的的方法。
自我暗示的心理作用是很大的,消極的自我暗示常常導致消極的情緒,積極的自我暗示,它為人們提供動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對調理自己的情緒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積極的自我暗示就是當消極的情緒出現(xiàn)時,肯定自己的能力,用積極的內部或外部語言給自己打氣。積極自我暗示的'基礎是對自己能力做充分而客觀的估計,青年大學生自我激勵日益受到重視與關注,正確認識自我是個體發(fā)展的最重要的前提。
四、善于忘記
遺忘與記憶一樣都是人的大腦的一項非常寶貴的功能,若沒有遺忘,不幸與痛苦將伴隨我們生命的整個歷程,所以,忘記并不一定是壞事,它本身就是人生來就具有的自我保護機制。我們調控情緒就應該充分利用這種保護機制,不要把什么事情都牢記于心,要像經(jīng)常清理房間或抽屜一樣,及時處理掉那些沒用的,特別是那些對我們情緒產(chǎn)生困擾的心理垃圾。善于忘記也是能有效調控學生不良情緒的重要因素。
五、別太在乎別人的評價
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工作與生活不再以其他人為圓心,而是以自己為圓心。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必要的“我行我素”的內在評價系統(tǒng),不是自我中心主義,而是健康人的心智模式表現(xiàn)。當我們試圖通過取悅他人來形成自我,過于在乎別人的看法時,我們就喪失了自由,自我的力量也就越來越弱,最后變得對外界的變化過于敏感或無所適從。
一個容易被左右的人,一定是一個缺少思想、意志薄弱的人,所以,不要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別人永遠只是從自己的立場、所謂的“常規(guī)”來想問題,最真實的感受還是你自己的。
【大學生如何調控不良情緒】相關文章:
如何調節(jié)不良情緒11-02
如何調控自己的情緒06-14
調節(jié)不良情緒教案12-03
調節(jié)不良情緒教案(精選12篇)02-20
情緒的調控的教案12-03
情緒調控教案12-17
調控情緒的教案12-17
憤怒情緒的調控教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