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后感1
新海誠導演因《云之彼端,約定的場所》而走紅,憑借《秒速五厘米》奠定了在觀眾心中有著獨特風格的形象,此次的《你的名字》是繼《言葉之庭》后3年再度創(chuàng)作的新片。影片講述在深山田舍生活的女高中生宮水三葉某天夢見了在東京生活的男子,而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夢見了自己未曾去過的深山中的女子。兩位從未見面的二人相遇,一段少女、少年奇妙物語隨之展開。
影片的人設是由《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將賀擔當,作畫導演由曾創(chuàng)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執(zhí)筆,可以影片集結了日本最高峰的三位動畫人士。在新曝光的海報上,分別站在左右兩側的二人似乎發(fā)現(xiàn)了對方的存在,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距離感。
配音瀧的神木隆之介是新海誠導演作品的粉絲,“看到瀧在片中劇照后,我很期待能夠純粹地完成這部作品。瀧是在都市生活中的普通高中生,但如何表現(xiàn)這種‘普通’卻不是易事。一句句說來說去的臺詞如果不細細考量來表現(xiàn)就很難成為這個角色。”而配音三葉的上白石萌音也表示:“我是第一次看到瀧和三葉的面孔,兩人的表情都尤為豐富,讓我想早點來演繹她。在《你的名字》中存在的角色絕對受人喜愛,今后我也會更加愛著,能夠為這部作品貢獻綿薄之力也深感榮幸。”
《你的名字》講述的是現(xiàn)代戲,所以在配音演員上需要有年輕人身邊的影子,新海誠導演對兩位配音大加贊賞道:“我是想要那種在普通中透露優(yōu)秀的氣質,用青春清新的嗓音展現(xiàn),我認為兩人都做到自然的流露!
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后感2
新海誠的幾部長片,有一點一直被人詬病——故事講的零散瑣碎,唯美的畫面背后其實是一片無盡的空虛。
其實,新海誠真的不會講故事嗎?也不是,他的電影就是情緒多過于敘事。情緒這種東西是一把雙刃劍,感受到了就是感同深受,感受不到就是格格不入。
新海誠的電影,無論是美輪美奐的畫面,還是好聽的BGM,全都是為了把觀眾帶到某種特定的情緒當中去,情緒一旦到位,故事也就沒那么重要了。就像是你的初戀,回味一下,是心酸還是甜蜜,是會心一笑還是痛哭流涕,全都是情緒。瑣碎的細節(jié)你可能早都忘了,但那感覺似乎還近在咫尺。新海誠的作品就是為了讓你重新回味某種情緒,回憶、孤獨、遺憾、落寞、依依不舍。打動你的未必是特定的事件,反而是突然涌起的某種情緒。
只不過,情緒電影特別容易失控,太過于沉浸就顯得自憐自哀、矯情做作,一旦情緒傳遞失敗,整部作品就會不知所云。《言葉之庭》就是最好的例證,一味的烘托情緒,但卻忽略了觀眾對于故事走向的期待,以至于顯得有那么一絲乏味和無趣。
觀眾們不想一味體會情緒啊,遺憾和悲傷成不了多久就會乏味啊,他們喜歡一波三折的故事,喜歡跌宕起伏的懸念,喜歡最后一分鐘營救,喜歡大團圓結局,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你的.名字》其實也在一直不斷地烘托無法相見的急迫情緒,和《秒速五厘米》如出一轍,就連結尾處在大街上尋尋覓覓的戲碼都一樣。但為什么這次的電影更加打動人心,以至于癡漢大叔信以為真呢?
因為《你的名字》不光只注重情緒,它在故事層面上,更貼近了人民群眾,而不是一味的情緒導向。新海誠把情緒和敘事做到了完美融合。雖然有點俗套,但講故事這碼子事兒只能靠套路啊,不按套路出牌就等于砸了老祖宗的招牌,與觀眾為敵。
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后感3
這部動畫電影由新海誠執(zhí)導,由參與過《未聞花名》的田中將賀擔當人設,作畫導演則由曾創(chuàng)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執(zhí)筆。電影講述了每一千二百年回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前,日本的糸守町一位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著憂郁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zhèn)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在這個小小的城鎮(zhèn),周圍都只是些愛瞎操心的老人。為此三葉對大都市充滿了憧憬。
然而某一天,三葉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這里有著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xiàn)的則是東京的街道。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zhèn)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
黃昏之時已過,三年前的三葉還沒來得及寫下自己的.名字,而三年后的瀧也沒有寫下自己的名字,而是寫下了“喜歡你”。他們忘記了對方的名字,而忘記的那個人是“很重要的,一定不能忘記的人”啊。原來因為隕石死亡了多人的糸守町因為三年后的瀧回來,幾乎全鎮(zhèn)人都生還了。在隕石墜落后的年間,他們兩人一直在尋找著,就連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在尋找什么。八年后,他們在電車上相遇,他們下車,飛奔著,尋找著,可找到后,卻誰也不認識。但最終他們還是相認了,因為“我們好像在哪見過”。
我看什么,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也許能打動我,但是不可能讓我哭出來。但這部不同,它是第四部打動我的影視作品。我看到了他們無數(shù)次地相逢;無數(shù)次地錯過;那種曾似相識的感覺,卻是怎么都錯不了的。
是啊,雖然是一個夢,可是,誰說夢不能是真實的呢?夢還是要有的,萬一是真的呢?瀧穿越茫茫三年找到三葉,只為遇見她。三年,沒關系,因為我堅信,你會找到我,找回我們丟失的夢,找到我們共同的記憶。
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后感4
第一: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凡是重要的事情請一定要及時再及時、反復再反復記錄,不要認為自己的記性有多好。重要的事情說多少遍都沒用。這也是動漫當中實在無力吐槽的一點。
好吧,我再承認,我不解風情,不懂浪漫,不懂欣賞。可是這劇情需要的意圖也太明顯了吧。硬生生將你帶入那個場景,告訴你,你就是不記得那個人的名字了。唉。
第二:女配角一定不能漂亮,絕對不能漂亮,一定的一定絕對的絕對不能漂亮。動漫當中出現(xiàn)的一個人物,奧寺前輩。果然女配角比女主角漂亮,這就一定是青春言情劇的套路。而且確實相當吸引眼球,完美形象唄。至于一個小細節(jié),故事最后奧寺前輩手上的戒指,和男主角死黨手上的戒指,總是有種就是想要你往兩個人應該是結合在一起的.方面去想。哎。
第三:莫名其妙網(wǎng)上看見一個點,說是男主在寫給女主手上的名字,為什么不是男主的名字,而是那啥。因為正面去看,是男主的名字,然后調轉180°反過來看,就是幾個字。我還以為新海誠還有這么變態(tài)感人的點,結果一查,YY罷了。只不過是另一個感人的梗罷了。
假設你們互相曖昧,但彼此并不知道對方名字,相約不說出來而是寫在對方手心。寫那三個字總比寫名字直截了當浪漫得多吧。而更加不解風情的在于,在咨詢朋友之后得知,更有可能男主不寫名字的原因在于,日文里那個名字短時間內還真沒辦法寫好。所以咯,攤手狀。
當然了,要強行解釋為,為了給整部動漫主題“你的名字”作點睛之筆,我也認了。
第四:男女主角,你認真去想,他們其實是姐弟戀。正所謂女大三抱金磚。我給大神長跪不起。這雞湯得趁熱喝。
【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你的名字》觀后感11-19
關于愛情的動漫電影08-16
關于愛情的動漫電影推薦08-18
好萊塢動漫電影排行榜08-14
《你的名字》經(jīng)典語錄12-27
你的名字經(jīng)典語錄02-18
你的名字的經(jīng)典語錄11-12
關于愛情的動漫電影排行榜08-27
動漫電影觀后感4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