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話劇少年華羅庚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話劇少年華羅庚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話劇少年華羅庚觀后感1
華羅庚(1910—1985)中國現(xiàn)代數(shù)學家,是新中國數(shù)學研究事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數(shù)學家之一。 《少年華羅庚》演的是華羅庚少年時期家境貧困,在失學的情況下,廢寢忘食,刻苦鉆研數(shù)學。
中學畢業(yè)后,華羅庚由于交不起學費而輟學在家。在失學的日子里,嗜書如命的華羅庚依舊捧著那本書,貪婪地、如饑似渴地讀著,遇到不懂的題目,他就冥思苦想,直到破解難題為止。
看到這兒,我想:學習機會對華羅庚來說是多么來之不易!可對我們呢?書對我們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可對華羅庚來說簡直是一個奢侈的`夙愿。我們與華羅庚比起來,真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可是,為什么他能人窮志不窮,我們卻人富志不富呢?我沉思了許久,終于得出了結論,我發(fā)自肺腑地想對廣大的同學說一聲:“學習是為自己學的,你們問心無愧嗎?”
華羅庚得了一次病,留下了后遺癥,一只腳殘廢了,但他不自卑,自學成才。他深入研究,提出了蘇教授的代數(shù)五次方程解法是不能成立的,應而使他的老師生氣了,可他堅持正確的意見,最終被清華大學錄取了,成為了舉世聞名的數(shù)學家。
演出結束了,我還是心潮起伏:正如華羅庚爺爺所說的:發(fā)奮早為好,茍晚休嫌遲。最忌不努力,一生都無知。我們要學習華爺爺那種孜孜不倦、刻苦勤奮的精神,同時還要珍惜時間,作一個21世紀的好少年,長大后把祖國建設的更美麗,更繁榮昌盛!
話劇少年華羅庚觀后感2
今天我們來到了電影院,觀看了一場話劇《少年華羅庚》,我來談談我的感受。
以前,我只知道華羅庚是個數(shù)學非常厲害的一個人。但是這個話劇讓我了解了他在少年時的努力進取,奮發(fā)向上,讀書廢寢忘食的一面。
這部戲共有十多幕場景,我來談談我記憶深刻的幾幕。
其中一幕是華羅庚來到了趙校長的家里借書,他看到了一本蘇家駒解代數(shù)五次方程式,這是本非常有難度的書。華羅庚卻非常勇敢地借了這本書,孜孜不倦地研讀。這里看出他非常熱愛數(shù)學,勤于思考。
另外一幕是華羅庚患了瘟疫,臥病在床還繼續(xù)修改完善他的'論文。最后雖然病魔無情地奪走了他的一條腿,但他依舊頑強地站了起來,拄著拐杖,繼續(xù)研究數(shù)學領域的一個又一個難題。這里看出他擁有堅強的意志力,對數(shù)學事業(yè)無比的執(zhí)著。
這部兒童劇讓我了解了更多華羅庚的點點滴滴,感受到了他努力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
話劇少年華羅庚觀后感3
隨著悠揚的樂聲響起,音樂劇的主角出場了。
他是一個偉大的數(shù)學家,為后人所敬仰。小時候的家境雖不樂觀,但他仍堅持學習。有一次,他父親算錯了一筆20xx元的帳,以為小店虧空,便不讓他上學了。他聽后,為了能繼續(xù)上學,把父親的賬本仔細驗算了一遍,找出了漏洞,終于挽回了損失,繼續(xù)上學。就在他為此興奮時,他的母親因病長辭,他也為此輟學。無奈之下,他回到家里開始為父親看小店。一次偶然,他發(fā)現(xiàn)當時著名的數(shù)學家蘇教授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于是開始研究五次方程式。這時,校長收留了他,讓他做了學校里的老師。但不久后,他因為過于勞累而病倒了。就在他生病期間,口述完成了《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這篇論文一經(jīng)發(fā)出,立刻在上海乃至全國引起軒然大波。
他,就是華羅庚。
華羅庚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不只源于恩師的悉心教導與幫助,更是他勤奮的結果。他犧牲了課余時間,就連在看店時都利用包裝紙演算題目。捫心自問,現(xiàn)在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一個“勤”字?
在我們眼里,學習就是占用休息時間,很少有人愛學習,更不用說勤學習。我們必須做到愛學習,才能勤學習。
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敝蛔龅角趯W習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勤思考。華羅庚就是憑借這一點取得成就的。
我們遇到難題往往會輕言放棄,甚至不曾思考,懶于動腦。不曾嘗試,何來成功?不曾嘗試,又何知不能成功?
由此總結出,成功的秘訣在于“勤”。既要“勤學習”,又要“勤思考”。謹記“勤學勤思”,便能取得成就。
【話劇少年華羅庚觀后感】相關文章:
少年華羅庚觀后感05-03
《少年華羅庚》觀后感05-03
《少年華羅庚》觀后感05-05
少年華羅庚觀后感7篇11-04
話劇雷雨觀后感11-23
《少年派》觀后感01-02
《網(wǎng)絡少年》觀后感01-09
《少年毛澤東》觀后感11-12
少年毛澤東觀后感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