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伊索寓言》整合閱讀說課稿
我所理解的閱讀教學的整合是在學段教學目標和主題單元教學目標關(guān)照下的將有相似性和共同性的兩篇或多篇文本進行比較閱讀,創(chuàng)造性地達成自己的閱讀教學目標,積極推動課外閱讀的群文閱讀教學。
基于這樣的理念,我把《伊索寓言》的整合閱讀教學分為以下幾步進行:
一、 抓住角色語言,異中求同,切入故事。
首先,打出三個故事中人物的三句角色語言,將議題聚焦在“謊言”上,將三個故事整合在一起,力求以簡馭繁,為文本細讀搭好一個架子,為學習三則寓言打開一個通道。
二、 探究釋疑,同中求異,理解寓意。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緊扣“謊”字,深入理解三則寓言。學習第一則寓言,我引導學生結(jié)合語言文字發(fā)揮想象,切身體會“酸”字的情境意義,然后利用假設創(chuàng)設情境:如果一只站在葡萄架上的黃鸝告訴狐貍說葡萄是甜的,狐貍會怎么說呢?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狐貍的心口不一、自欺欺人。最后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生活中自己也曾偶遇的“酸葡萄”心理,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層層深入,學生對“酸葡萄”心理也就有了自己個性化的解讀。第二則寓言的學習中,我抓住人物語言“狼來了,狼來了,快來幫忙啊,狼在吃羊了!”循環(huán)往復,激情朗讀,為學生積聚情感的同時,創(chuàng)設情境:大哥,那個孩子在喊呢,你為什么不去幫幫他?讓學生在角色表演中直抒胸臆,寓言中的道理了然于心。學習《蟬和狐貍》,我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充分體會到蟬的冷靜、機智和善于觀察后,設置烏鴉和蟬的對話表演,比較出智慧,兩個故事的對比,讓作為旁觀者的學生很容易就分出了是非曲直,寓意也就不言而喻。
三、 回歸整體,發(fā)現(xiàn)伊索寓言特點。
引導學生關(guān)注伊索寓言的行文結(jié)構(gòu)、表達方法、角色設置等,發(fā)現(xiàn)伊索寓言的體裁特征,習得讀伊索寓言的方法。進而提出課外閱讀《伊索寓言》的要求。為了指導更具實效性,我給孩子們確立了研究專題,設計了閱讀記錄卡,力求使課內(nèi)閱讀走向課外閱讀的步子邁得更堅實些。
【《伊索寓言》整合閱讀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伊索寓言》閱讀心得11-07
伊索寓言閱讀心得01-29
閱讀《伊索寓言》心得02-02
伊索寓言的閱讀心得02-01
伊索寓言的閱讀心得8篇02-01
伊索寓言閱讀心得體會11-19
《伊索寓言》心得01-04
《伊索寓言》教案02-21
伊索寓言的故事05-19
伊索寓言的教學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