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馱鹽的驢的寓言故事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寓言故事吧,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情節(jié)高度凝練的故事中得到揭示。還苦于找不到優(yōu)秀的寓言故事?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馱鹽的驢的寓言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馱鹽的驢的寓言故事
有個頭腦精明的商人,他經(jīng)常來往于城市與城市之間。商人時常從這個城市販運貨物到另一個城市倒賣,然后又從那座城市販運貨物到這個城市銷售。如此買賣,商人掙了很多錢。
給商人運貨物的是驢。
商人有一個驢隊,一旦有貨物要運了,商人就騎在一頭大驢上,走在驢隊的最前頭。他用繩子將驢一頭頭地串起來,只要他騎的那頭大驢一走,其他的驢也就得緊緊跟上。
商人的驢隊什么都運,糧食啦、煙草啦、白糖啦、棉花啦!
驢子們整天和這些貨物打交道,雖然苦些累些,但它們也有對付勞累的辦法:去偷些好吃的東西。比如,每當運糧食時,后面的驢子就會將前一頭驢馱著的口袋用牙咬破,讓糧食掉在地上,驢就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
商人看到,每當運糧食時他都要損失一些,便改變了做法,不再用繩將驢們串在一起了,而是讓它們分頭走,他騎在大驢上在后面看著。
在這一群驢中,有一頭驢覺得自己十分聰明,平時它總是低著頭想著自己的事,不大與其他驢合群。
有一天,商人購買了一批鹽,要運到另外一個城市里去。商人將裝鹽的口袋兩頭拴在一起,搭在驢背上,在后面趕著驢隊上路了。
剛走出不遠,前邊就是一條小河,商人趕著驢隊來到了河里。那頭自以為聰明的驢不慎腳下一滑,一下跌倒在河里。
河水嘩嘩地流著,驢背上口袋里的鹽很快就溶化了。
當那頭驢掙扎著從河里站起來的時候,頓時覺得身上輕了許多。心里很高興。
有了這次經(jīng)驗,那頭驢總是在心里想著,隨時尋找機會,好讓自己再輕松輕松。
商人在另一個城市將運去的鹽賣掉,在那里又購買了許多海綿,商人要把海綿馱回。那頭驢想,這次的東西一點也不重,如果過河時,自己再假裝跌倒一次,那身上就一點重量也沒有了。
那頭驢想著想著,真為自己有如此頭腦而感到自豪。
終于來到那條小河邊了,那頭驢迫不及待地朝河里奔過去,剛到河的中間,它立即倒了下去,心里想,等自己再起來時就會一身輕松了。
沒過多久,驢想身上肯定沒有有什么重量,便想站起身來,但這次它怎么站也站不起來了,因為海綿吸飽了水,重量一下子增加了許多倍,驢被活活地淹死在河里。
《馱鹽的驢》這則寓言故事向我們傳達了以下幾個深刻的道理:
做事要腳踏實地,不可投機取巧:
驢子第一次馱鹽過河時不慎摔倒,鹽因溶化而變輕,這讓驢子嘗到了偷懶的甜頭。然而,在第二次馱海綿過河時,驢子故意摔倒卻導致海綿吸水變重,最終溺水而亡。這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應(yīng)該腳踏實地,不能心存僥幸,試圖通過投機取巧來減輕負擔或獲取利益,否則最終可能會自食其果。
要把握事物規(guī)律,根據(jù)情況辦事:
驢子沒有認識到鹽溶化和海綿吸水的不同性質(zhì),而是盲目地套用第一次的經(jīng)驗,導致悲劇的發(fā)生。這提醒我們,在處理問題時,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制定策略,不能一概而論或生搬硬套。
不要過度貪婪,要學會控制欲望:
驢子因為貪婪于減輕負擔的短暫快感,而忽視了潛在的風險和后果。這警示我們,過度的貪婪只會讓人迷失自我,做出錯誤的判斷,最終可能得不償失。因此,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被貪婪之心蒙蔽雙眼。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驢子的行為也可以被視為一種不誠實、不守信的表現(xiàn)。它試圖通過欺騙的手段來減輕自己的負擔,最終卻導致了更嚴重的后果。這告訴我們,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誠實守信都是做人的根本,只有堅守承諾、不圖小利,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綜上所述,《馱鹽的驢》這則寓言故事通過講述驢子的遭遇,向我們傳達了做事要腳踏實地、把握事物規(guī)律、不要過度貪婪以及誠實守信的重要性。這些道理不僅適用于個人成長和發(fā)展,也對企業(yè)經(jīng)營、國家治理等方面具有啟示意義。
【馱鹽的驢的寓言故事】相關(guān)文章:
馬與驢寓言故事05-27
[精品]馬與驢寓言故事7篇05-28
驢和馬的寓言故事(通用10篇)07-12
假鹽和真鹽的鑒別08-03
驢大班教案01-06
黔之驢的教案12-12
黔之驢教案02-07
狗與驢睡前故事06-25
驢、老虎和狐貍03-21
買死驢的孩子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