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前教育與幼兒教育有什么不同
實際上,“學前教育”之“學”不是指學;?qū)W制,而是指“學齡”,“學前教育”的本義是“學齡前教育”。
“學前教育”與“幼兒教育”內(nèi)涵存在某些重合,但差異也很明顯!坝變航逃备嗟厥菑娜说淖匀话l(fā)展過程對兒童特定發(fā)展階段的教育作出界定,其主要依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而“學前教育”更多地是從學校教育的立場對兒童的教育階段作出界定。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7月30日第336期A08“教育學”版刊發(fā)榮司平《“學前教育”實為“幼兒教育”》一文,認為“學前教育”是一個“含糊其辭的概念”。作者辨析“學前教育”之“學”的內(nèi)涵,認為其無論是指“學!边是“學制”,“學前教育”概念都難以成立:如果是指學校,幼兒園已是學校,如何可稱學“前”;如果是指學制,很多國家已將幼兒園納入學制體系之內(nèi),其也并非學“前”。因此,該文的結論是:“學前教育”作為學制中的一個階段、人才培養(yǎng)中的一個專業(yè)以及科學研究中的一個學科,均名不副實,宜代之以“幼兒教育”。
“學前教育”的“學”是指“學齡”
實際上,“學前教育”之“學”不是指學;?qū)W制,而是指“學齡”,“學前教育”的本義是“學齡前教育”。
“學齡”和“學齡前”都是歷史概念,在近代以前并不存在。歐美國家資本主義大工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對社會民眾的受教育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的重要規(guī)定之一是兒童達到一定年齡即應當進入小學接受學校教育,這就出現(xiàn)了“學齡”概念。至于“學齡”從幾歲起,各國規(guī)定不一,但通常是在5—7歲之間,而以6歲為多。之后,隨著教育實踐的不斷發(fā)展,人們認識到教育過程是一個整體,對人所施加的教育影響不應滿足于從“學齡”起或在“學齡”中,而應前推至“學齡”前,甚至出生時。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母親離開家庭外出工作,社會上出現(xiàn)了照管和教育幼小兒童的機構。以往以家庭為主要場所的兒童早期教育,逐漸被社會化的幼兒教育機構所取代,因此逐漸形成了“學齡前”和“學齡前教育”概念和實施規(guī)則。
幼兒園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學校
杜威認為,學制體系中各個階段、各種類別的教育機構各有宗旨,如幼兒園的旨趣是“道德的培養(yǎng)”,而小學是“實際的功用”。同時,杜威批評這些教育機構之間缺乏整體性和連接性。但是,這些教育機構至今仍保留著當年的一些功能和目標定位。例如,針對當前我國常見的將小學低年級的一些教學內(nèi)容(如識字、寫字以及計數(shù)、算術等)下放至幼兒園實施的狀況,政府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申,嚴加禁止,以防過早增加幼兒課業(yè)負擔,妨害其身心健康發(fā)展?梢姡鳛閷W校教育最初階段的小學,與幼兒園在教育宗旨方面完全不同,將幼兒園也稱作“學!辈⒉煌桩?傊變簣@是一種教育機構(嚴格地說,是保育和教養(yǎng)機構),但并非學校。
幼兒園因是“學”之前階而被列入學制
既然幼兒園不是學校,為何被列入學制系統(tǒng)?從邏輯上說,寫進學制的所有部分,都應當是“學”(學校)。學制是國家制定的、具有法律效應的辦學規(guī)定和依據(jù),各級各類學校都應當在學制系統(tǒng)中得以體現(xiàn)。幼兒園進入學制系統(tǒng),體現(xiàn)了人們對“學齡前教育”作用和意義的充分認識。然而,幼兒園又是個特殊的教育機構,其目標主要是保育,而不是教育。因此,幼兒園向來與大、中、小學校有所區(qū)別:幼兒園階段并未進入義務教育范疇;幼兒園不像大、中、小學那樣歸屬于教育行政部門,而是可以歸屬于教育局、婦聯(lián)、民政部門甚至地區(qū)街道;幼兒園也從未像中小學校那樣劃分為年級,學校的年級序列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尤為重要的是,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像中小學校那樣以掌握知識和技能為目的,而是通過游戲發(fā)展兒童的身體和心智,為之后的教育奠定基礎。因此,幼兒園之所以被列入學制,并非因為其是“學”,而是因為其是“學”之前階。
“學前教育”與“幼兒教育”不能相互取代
“學前教育”與“幼兒教育”內(nèi)涵存在某些重合,但差異也很明顯。“幼兒教育”更多地是從人的自然發(fā)展過程對兒童特定發(fā)展階段的教育作出界定,其主要依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而“學前教育”更多地是從學校教育的立場對兒童的教育階段作出界定!坝變航逃备鼮楣爬,人類早期對幼小兒童所施行的教育影響即為“幼兒教育”;“學前教育”在近代出現(xiàn)“學齡”概念后才逐漸產(chǎn)生!坝變航逃焙汀皩W前教育”關注的都是幼小兒童的教育問題(3—6歲甚或0—6歲),但“學前教育”是從當下的幼兒教育是未來學校教育的前一階段、是從有利于幼兒未來接受學校教育的立場考慮幼兒教育?梢,兩個概念存在區(qū)別,所指有所側重,無法相互替代。比較而言,“學前教育”內(nèi)涵更為豐富,蘊涵如下理念對兒童的教育“學齡前”與進入學齡后應整體地、有差別地予以考慮。因此,不能用“幼兒教育”概念取代“學前教育”。事實上,二者也無法相互取代。
我們應當嚴謹、明晰地使用“學前教育”與“幼兒教育”這兩個概念。筆者曾看到名為《中國學前教育史》的著作,如果該書僅反映中國近代產(chǎn)生幼兒園以來的教育歷史,可謂名副其實;如果該書是從中國古代說起,那就是以今鑄古,因為“學前”一詞始出于近代,而以《中國幼兒教育史》作為書名,不僅更貼切,而且可以涵蓋古今。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如“中國古代的高等教育”說法就不妥當,中國古代的教育系統(tǒng)并沒有相應的“高等教育”,而只有“大學”與“小學”之分。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學前教育與幼兒教育有什么不同】相關文章:
對幼兒教育有什么看法04-28
冰柜和冰箱有什么不同06-04
冰箱和酒柜有什么不同06-04
男孩女孩的教育有什么不同04-04
寶寶不同的咳嗽原因有什么06-01
不同顏色葡萄有什么功效03-29
冰箱制冷方式有什么不同04-30
學前教育有什么作用03-31
尼康和佳能單反有什么不同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