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組家庭應如何教育繼子繼女
在人們素養(yǎng)不斷提高的今天,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組家庭應如何教育繼子繼女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首先,要充分了解這些孩子的心理特點和其生活需要,以及教育的復雜性與難度。
失去了親生父(母)親的孩子,一般較容易存在嚴重的心理壓抑情緒,語言簡單貧乏,性格孤僻,不家接近人,自卑、敏感,猜疑心重,憂郁,排外等特點。他們會因自己在精神上、生活上的不幸而悲傷;為沒有同別人一樣幸福完整的家庭而沮喪;有的會因為失去了愛與管教而變得自暴自棄,不能振奮。這些孩子心理受過刺激,有了陰影,教育起來比較復雜和困難。特別是要作為無血緣關系的繼父(母)參與到他們的生活中去,照顧、教育他們,其難度就更大了。但是,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你真心實意地愛他們,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用正確的方法教導他們,是會贏得他們的尊重、愛戴和信任的。
那么,如何教育他們呢?
1、 要先弄清孩子的心理,摸準他們在精神上、生活上的真正需要,逐步解決他們的疑慮與擔心,消除其排外心理,使他們從思想上接納你。
2、 了解前夫(或前妻)與孩子之間的某些習慣、愛好,用同樣的愛去照顧孩子,把他們與自己的親生兒女同等看待。更要注意細小的事情以及細微的變化,讓他們感覺一切還如同生父(母)在時一樣或比以前更好、更舒適。千萬不要有親疏之分和偏愛。要尊重孩子原有的好習慣。
3、 當繼子(女)有了錯誤或與自己親生的孩子有了矛盾時,處理的方法及自己的態(tài)度必須是公正的,并要正視其錯誤,嚴格教育,正面引導,不姑息不遷就,幫助他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但也要注意,一定要在建立了融洽的關系以后,他們愿意聽從你的教誨時才可直率、嚴肅地管教。不可蔑視他們,不能用自己對事物的評價標準去要求他們。
4、 注意以自己的言語、形象、習慣、愛好,做繼子(女)的榜樣。要表現(xiàn)出對前夫(或前妻)的尊重,允許繼子(女)想念、祭悼或去看望生父(母),允許孩子同原來的親戚朋友往來。但如果這種交往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及家庭的和睦時,就加以適當?shù)南拗。要?jīng)常同繼子(女)交流感情。要豁達大度,要能設身處地為孩子們著想。
5、 為繼子(女)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為他們和身心健康成長,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供一切必要的條件和幫助
重組家庭應如何教育繼子繼女
1、引導孩子對周圍環(huán)境有正確的認識。
這不僅是父母的責任,也是老師的責任。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及時解開其思想疙瘩,努力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幫助他們正視現(xiàn)實。對他們多關心體貼,使孩子有傾訴之處,引導其融入到群體中,孩子的群體生活一旦正常,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切記不要把孩子當出氣筒,不要采取過分偏激的教育方式,應該多與孩子交流,關注他們的心理感受。
2、重視對孩子進行健全人格的教育。
在對重組家庭孩子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要貫穿兩個字:“情”和“理”,教育孩子要學會寬容,學會面對現(xiàn)實,如實地向孩子說清楚父母之間的事情,并告訴孩子,孩子永遠是父母的至愛,引導他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重組的家庭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給孩子提供了磨練意志的機會,從逆境中走出的孩子,容易學有所成,有所作為。家長與教師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關愛有度、期望有度,不要讓孩子卷入父母之間的矛盾。在尊重的基礎上關注孩子,避免進入情感性教育的誤區(qū)和極端性教育的誤區(qū)。要善于體察孩子的內(nèi)心變化,避免自己的言行傷到孩子,多進行正面引導。要創(chuàng)造多邊活動的環(huán)境,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3、積極地引導孩子發(fā)展業(yè)余愛好。
高峰體驗是一種自我實現(xiàn)之后內(nèi)心十分滿足的非常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高峰體驗多的人,其成就感高,自信心強;反之,高峰體驗少的人更容易自卑、消極、冷漠。因此,重組家庭應該注意引導孩子發(fā)展多種的技能,培養(yǎng)廣泛的業(yè)余愛好,以便與其他人在更多方面產(chǎn)生共鳴,從“自卑與補償”的角度來強化自信,淡化孩子的自卑。
4、多方協(xié)同教育,使孩子避免受外界不良影響。
長期生活在重組家庭中的孩子對外界刺激往往具有較高的感受性,這一點既有好處又有壞處。對此,我們應注意采取正確的引導方法,讓孩子接受外界良好的刺激,避免社會對其不良影響。此外,要在生活上關心孩子,在學習上多幫助孩子,在感情上多親近孩子,在思想上多開導孩子,特別在人格上要平等善待孩子。
【重組家庭應如何教育繼子繼女】相關文章:
試論重組家庭如何教育繼子繼女04-30
家庭應如何教育04-30
家庭應如何教育孩子05-05
備婚家庭應如何理財04-20
談談少子時代家庭教育應如何改進04-27
母親應如何教育孩子04-27
情感教育應如何開展04-27
父母應如何教育孩子03-30
媽媽應如何教育孩子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