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教育心得體會集錦【3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入學教育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入學教育心得體會1
大一新生剛入學往往心潮澎湃,新鮮勁一過,就感覺無所適從,因此必要的入學教育,能夠讓新生找到人生方向,并重新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
經過六月的洗禮與漫長的等待,我們終于步入了xx職業(yè)學院的殿堂。
入住寢室,熟悉的親人、朋友,熟悉的老師,熟悉的環(huán)境都離我們而去了,一切的日常生活都靠我們自己打理。自己整理床鋪,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掃寢室衛(wèi)生;蛟S,寢室里沒有空調熱水會讓很多人不習慣甚至抱怨,住的樓層太高又會怪罪設計者沒有考慮電梯,但是,寢室中的四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彼此的體貼和照顧,勝過所有。我們眼中的陌生與疏離,很快就被熱絡所取代。在學長學姐的帶領下穿梭于各個教學樓間,穿過那一片片的人海和自行車海,四處游蕩觀光,便成了這幾天新生生活的主旋律。
俗話說“在外靠朋友,在校靠學長”,昨天上午的新生報道實在是百分之百驗證了這句話的正確性。寢室樓外各個學院的學長們設攤歡迎新生,從寢室到陳瑞球樓,沿途更是每五米設一名志愿者。而在報道處的場面更是壯觀,所有學院整齊設攤咨詢,更有不辭辛苦的學長同志們揮舞學院大旗等候新生,每輛校車駛來,他們都奮力拼搶到車門口,大喊自己的學院的名稱,招攬新生,喊聲一浪高過一浪,似乎生怕自己學院的人氣被別人蓋過,那個轟動的場面用“激烈”兩個字來概括最為恰當。路過的家長、學生無不側目、駐足、贊嘆,被交大學生濃厚的友情深深的震撼了。
似乎在職院,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好好學習基礎知識!”,無論是老師還是學長,都會有同樣的忠告,而且說的時候往往是語重心長。我們建工系,無論從人口數(shù)量還是質量上算,都是職院大系,繁重的課業(yè)注定在這里不能過著療養(yǎng)院般的生活。盡管我們遠離了中學里每天被老師“綁定”在教室的日子,種種不安分的潛質可能在大學期間逐一體現(xiàn)。學習成績雖不能代表一切,卻也是衡量我們在大學生活中表現(xiàn)的一個很重要的標志。在大學里,僅僅為分數(shù)去學習是沒有意義的,體會過專心學習的樂趣才不會留下遺憾,在我們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不妨遠離網(wǎng)絡游戲等“黑色毒品”,讓書本陪伴我們留下一段美好的時光。
我們要學會生活,體驗生活,抱著一種享受人生的態(tài)度去學習,去工作,去休息。大學的成長更多來自于心智的成熟,這種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面臨更多選擇,懂得思考,懂得選擇合適的道路,懂得如何行動,懂得品位人生,才不枉大學的美好時光。
諾貝爾得獎主羅曼·羅蘭認為大學是“高貴的精神隱修院”,北大教授謝冕認為大學校園綿延著不息的火種,而當代不少學者認為大學生的思想應領先整個社會一二十年。亨利·紐曼說過,在大學里,一個人將升華自我的思考、推理、比較、辨別和分析能力,練就審美力,養(yǎng)成判斷力,增強內心的想象力。
古人告訴我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說,我們不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一種人文的精神。如果沒有人文精神,可能有很大方面的人格結構不能完善,這樣人生會不快樂,不幸福。如果沒有人文精神,沒有理想、信念和追求,人的.精神世界會很空虛。大學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來傳承文明、振興國家、培養(yǎng)人才,創(chuàng)造成果、服務社會是大學價值之真諦。放眼世界,未來在我們手中,更重要的是讓人文精神鑄就我們的靈魂。
大學,學之大者,欲先大學,必先成人。我們已不是懵懂的少年,走入大學,必將要選擇砥礪人格,磨煉品性的修身養(yǎng)業(yè);而選擇職院,更是選擇了一種責任,飲水思源,立志成才,是每一個交大人必須肩負起的使命和責任。立志高遠,追求卓越,定會凝練出我們高昂的人格;誠以待人,嚴于律己,將是我們不變的行為準則;珍惜時光,揮灑汗水,才能承擔起遠方那辛勤的目光!雖然不能控制時間的長度,但卻可以決定它的寬度,三年后的今天,我們又會給自己一份怎樣的答卷?
相信我們的胸中正洶涌著大展鴻圖的豪情壯志,相信我們的肩上都能承擔起家國天下的期望,一起揚帆啟航,因為我們都明白:韶華易逝,青春無悔!
入學教育心得體會2
在這個希望的季節(jié),我結束了我的高中生活,同時又迎來了我的大學生活,我懷著一份激動而又迷茫的心情來到了這個學校。
在入學的四天里,我們計算機學院的學生接受了入學教育,在各位老師的講解中,我了解了許多心中不明白的問題,首先在第一堂課中,我感受到這是一所擁有嚴格而又完善制度的學校,對于家庭貧困、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學校都有幫助和鼓勵,這給了我們努力學習,奮發(fā)向上的動力,同時對于違反學校規(guī)定的學生又有很嚴格的處分,這種獎罰分明的制度,可以很好的規(guī)范學生的一言一行。
在老師的講課中我感到受益匪淺,最讓我銘記的是:大學的成功=身心健康+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技能+社會經驗+職業(yè)化心理素質和團隊意識+旺盛的人生成就欲望,連老師是一個很成功的人,對他的欽佩由心而發(fā),連老師有問我們“你為什么而活著”我們都是有責任心的人,都是存希望的人,為了明天得更好我們努力、懷有希望的活著。
每一位老師都是經歷過許許多多風雨的`前輩,他們的話里都有許多的人生的真諦、從他們的話中我收獲了許多努力都得不來的知識。
我們應該做一位自強不息,追求卓躍的大學生,在這個學校的生活我們都應該有一個很好的人生規(guī)劃,塑造完美的生活價值觀,在社會實踐和學習過程中總結經驗,更為以后的學習和進入社會打好堅實的基礎。
最后,希望我在計算機學院的學習深涯中開心快樂。
入學教育心得體會3
中考成績出來后,我們到處咨詢,得知有兩家普高愿意錄取我,于是家人就想讓我去上普高,當時我也有這想法,但轉念一想,上普高的目的就是要考大學,就我有幾門課的水平,上大學靠譜嗎?都說高中課程難,初中這水平,考大學靠譜嗎?所以我最終選擇了職業(yè)學校,剛開始家人是不情愿的,感到很丟臉,上這個考不了大學,當不了白領,該多難看啊,而我卻不這么認為,因為我對職業(yè)學校的方方面面非常滿意,我對相關政策作了很深的了解,因此我想發(fā)表一下我的觀點,以證明其與普高地位等同,在有些方面比普高更有優(yōu)勢。
職業(yè)學校也可以上大學可以通過專升本,對口升學,考試實現(xiàn)本科生夢想。過去我常聽大人說上職高最沒面子,考不了大學,當不了白領,能當工人工資低,千萬別上,一定要上普高,因為普高能考大學出來工作好找,當白領容易,坐辦公室,工資高,最有面子,F(xiàn)在我知道了,大人們的這種思想已經嚴重過時了,不切合當今社會實際了,中職升高職升本科的通道已經打通,國家正在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而且相關的鼓勵政策也出臺了。這充分反映了黨和國家對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重視,也給中職生進一步深造,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價值創(chuàng)造了極佳的機會,這也打破了“上職高就完了”的言論。我們現(xiàn)在也給這一言論畫上一個大大的“叉”。所以,即使上了這種學校,只要有夢想樹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有想考本科的決心,并加倍努力,認認真真完成學習任務,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前進,努力奮斗就不會有“中職生上不了本科”的神話,所以我想強調的是: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職業(yè)學?急究票绕崭呖急究聘芯蜆I(yè)優(yōu)勢,也就是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社會對于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我們要實現(xiàn)全面小康,實現(xiàn)民族復興,里面有一個重要指標:GDPC國內生產總值我們要實現(xiàn)GDP的.增長,就需要各行各業(yè)的共同發(fā)展,在當今社會,是學術研究型行業(yè)對GDP增長貢獻最大還是技術技能型行業(yè)對GDP增長貢獻最大?相比之下,技術技能型行業(yè)的貢獻最大的。學術研究型行業(yè)固然重要,他負責的是理論研究運用抽象思維研究的抽象事物,是做頂層設計,而要實現(xiàn)其中的具體目標,就需要技術技能型行業(yè)做支撐。所以說,技術技能型行業(yè)是實施者,學術研究型行業(yè)是領導者,是領導者還是實施者貢獻最大呢?當然是實施者領導者做頂層設計,并沒有具體去做,而實施者是具體實現(xiàn)目標,因此實施者(技術技能型行業(yè))對GDP貢獻最大,是經濟發(fā)展的根本,比如制造業(yè)。
綜上所述,技術技能型人才是國家最需要的人才,因此國家才會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這就為中職生創(chuàng)造了很多就業(yè)機會。相比學術型人才,國家需要最多的是技能型人才,因此學術型人才就業(yè)機會就少一些,所以職?急究票绕崭呖急究聘芯蜆I(yè)優(yōu)勢。
剛工作時是工人,但努力表現(xiàn)出色,被領導看好,同樣可以升級成為“小老板”。
發(fā)表以上意見,歸根結底其實就一句話:不要管別人怎么說,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入學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入學教育心得體會05-02
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02-05
初中入學教育心得體會02-25
軍訓入學教育心得體會04-05
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范文03-31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04-19
入學教育心得體會(精選27篇)08-31
入學教育心得體會(精選20篇)05-05
入學教育心得體會(精選26篇)08-30
入學教育心得體會(精選22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