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作文指導的方法
導語: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怎樣能讓小學生把自己對周圍的認識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怎樣才能使學生從不會寫作文、怕寫作文,到愿意寫作文、愛寫作文、寫好作文?
小學生作文指導的方法
1.領會作文的立意
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立意的出新是作文教學的最高要求。古人云:“文以意為主,意高而取勝。”這說明古人非常強調思想內容在文章中的主導作用。立意高,文章的主題就鮮明深刻,而文章的主題又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因此,作文的立意決定了一篇文章的價值。那么,在作文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立意能力呢?
(1)借助課文立意的方法
小學教材中的許多文章的立意都是別具匠心的,如《落花生》托物寄意,從花生的特點引出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個立意就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在作文教學中有意引導學生模仿課文作者確定和表達中心的思想方法,能逐漸提高學生的立意能力。
(2)進行多向發(fā)散思維訓練的方法
“文無定法,文亦無定意”。對于一個具體的事物,人們只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而任何具體的事物都具有多意性,“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便形象地講明了這個道理。因此,對同一個題目,我們可以從多方面進行思考,從不同角度立意。
(3)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的方法
作文離不開聯(lián)想和想象,倘若我們學會對事物進行多角度的認識,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便可求得立意的創(chuàng)新。
(4)深入開拓事物含義的方法
習以為常的小事、易于忽視的細節(jié),只要我們勤于思索、深入思考,就可以透過表象揭示其本質。無論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還是在課余生活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光輝”的情況。
(5)提倡寫“反常式作文”
“文似看山不喜平”,社會上的陰暗面,一種事物的正反面,往往會發(fā)人深省、催人奮進。
2.引導觀察、捕捉素材,進行“言之有物”的訓練
習作之前,教師有意識地從各個方面做好習作準備是很重要的。因為學生缺乏生活經驗,觀察能力也不強,作文時往往有“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之感,此時教師應啟導他們“找米下鍋”。如果習作是敘事文,就重點啟發(fā)他們回憶、了解、觀察事情所發(fā)生的事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如果是寫人的,先觀察其特點、狀態(tài)、作用等。
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作《我家鄉(xiāng)的×××》時,我以家鄉(xiāng)的特產荔枝為例,先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察,了解自己所要寫的荔枝樹的狀態(tài)、特點、作用等,并做好隨手記錄,課堂上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把自己獲得的素材進行課堂交流:葉的形狀、顏色,荔枝開花的季節(jié)及形狀、味道等;然后指導觀察荔枝果實的大小、外形、顏色,果肉的顏色、樣子,再品嘗其味道,及時點撥聯(lián)系實際,展開聯(lián)想:“荔枝的果實有什么藥用價值?”最后,啟發(fā)學生按照觀察荔枝的方法,聯(lián)系自己的所想所感進行寫作。這樣教師有意識地在習作前根據(jù)訓練要求,指導學生捕捉素材,積累素材,必定使學生心中有譜,作文時就不會缺柴少米。
3.引導學生讀寫結合,體會方法,提高表達能力
學生有了寫作素材,教師的主導作用則表現(xiàn)在開闊學生的思路,調用學生的生活積累,從中選擇合適的材料,按一定的要求寫,指導學生由構思到初次行文過程。這就要求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利用課文,寓作文教學于閱讀教學之中,有目的地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
如在教學《少年閏土》時,我抓住片段“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引導學生分析領會,讓學生體會到簡單的幾筆外貌描寫,一個天真活潑健壯的農村少年的形象便躍然紙上。從而通過閱讀悟出作文時,恰當?shù)耐獗、心理、動作語言的描述,能使人物形象更鮮明,中心更突出。有了范文的引路,學生受到啟發(fā),產生靈感,作文內容豐富多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4.作文教學要做到“三路”統(tǒng)一
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希望學生盡快提高作文能力,那么,怎樣才能實現(xiàn)呢?小學作文必須順應兒童的心理發(fā)展,使他們具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也就是具備“愿意”、“能夠”、“會”三種心理因素,產生寫作的愿望,進而有效提高作文能力。
要想使學生具備以上三種心理因素,在作文教學中必須做到“三路”統(tǒng)一。要做到這“三路”統(tǒng)一,首先要深入細致地鉆研教材,把握文章的脈絡,體會作者炫彩的途徑,全面深刻地掌握文章的結構,一定要同作者的思路相通,只有這樣教授課文時才能進行精當適時的點撥。其次要研究學生,既要掌握學生的實際能力,又要按照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把握兒童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的思想發(fā)展過程,從“理解”學生的角度確定最佳效果的途徑。
再次要適時點撥學生沿著課文的脈絡找到同實際生活的結合點,豐富習作內容。教師要指點文章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讓學生理解掌握并會意。至于教其他表現(xiàn)手法,也可采用這種方法:拿來一些類似的學生熟知的篇目,集中分析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以強化教育的說服力,使學生意有所“道”,情有所“悟”,即所謂的“三路”相通。
總之,教師必須增強教學主體意識,不斷探索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海闊天空”地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自己的寫作能力,進而自覺地、盡情地投入寫作中,使作文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
【小學生作文指導的方法】相關文章:
小學生學習方法指導04-19
表白的方法指導04-27
小學生學習方法指導有哪些04-05
學習化學的方法指導04-17
男性護膚方法指導05-05
按摩美容的方法指導04-27
草莓清洗方法指導03-25
指導讀書的方法05-10
教育孩子的方法指導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