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讀后感【熱門】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菲的世界》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
如果某天的清晨,當東方的艷陽噴出萬丈光芒時,人類失去了思考,那么世界將在晝猶昏,距離美好未來就越來越遙遠。——題記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fā)現了一封神秘的信。蘇菲從這封寫著“你是誰?”的信開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fā),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了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涉及藝術、科學等許多方面,甚至于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
我們可以感知到:蘇菲用自己的知識和思考探索著文明的精華!短K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充滿好奇與思考的世界。也正是因為思考才使她的世界精彩無比,也可以說思考成就精彩的未來。
思考是最好的老師。有人說字典是最好的老師,也有人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然而我認為好奇與思想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它比字典含有更多的未知事物,它們比父母陪伴你的時間更長,從你從娘胎里出來的那一刻,便以注定跟隨你一生,沒有絲毫怨言,無論你是否還記得。
莫言,從小生活在一個饑餓孤單恐懼的環(huán)境中,他的大爺爺博學多聞,擅長中醫(yī)爺爺樂善好施,洞察世事倆位老人給莫言所講的改朝換代以及神仙鬼怪的故事成了他最早的啟蒙,他也因此而對神仙鬼怪和歷史產生了深深的好奇與喜愛。于是1981年他開始自己創(chuàng)作生涯,通過不斷的思考,與不斷地對文學進行探索,創(chuàng)作了數百篇優(yōu)秀的文章,20xx,聞名天下。
成就需要思考。宋朝時著名的女將穆桂英是名將穆羽之女,幼時刻苦學習兵法,武功直到幾千年后的現在也留存著他獨一無二的芳名?墒,她是如何使自己的武功和兵法達到如此爐火純青的境界呢?若換做是一個身為女兒之身的你,對軍事毫無興趣,就算如何討好你,逼迫你,你始終不會像穆桂英一樣,成為全國第一軍事家。反之,穆桂英正因為受其父親的影響,深深喜愛兵法與武功,對刀槍劍法頗感興趣與好奇,因此而引發(fā)她的追求,最終聞名天下。
其實我們平常的學習也需要好奇和思考。只有時刻保持好奇與思考,你才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保證知識一滴不漏;運動需要好奇與思考。只有懷揣著一顆好奇的心,你才會有所突破,才能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經濟需要好奇與思考。只要心中有志創(chuàng)造更高,你才能提高生活質量;社會需要好奇與思考,只要留心社會事的各個角落,你才會對惡劣事物進行思考,才能推進社會前進。好奇與思考便是人類不可缺失的東西,值得永世珍藏!
可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卻漸漸習慣了世上的一切,似乎失去了對世界的好奇,也因此喪失了某種極為重要的能力。我們每日端坐在教室中,只會對老師的話,書中的知識深信不疑,從沒有像蘇菲那樣思考“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的問題,我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也隨著歲月被定理埋沒了。
讓我們用好奇裝點世界,有思考點綴人生,懷著一顆永駐好奇與思考的心面對宇宙,去描繪神秘的精彩的未來。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2
上學期閑著的時候沒事,就向朋友借了本書《蘇菲的世界》來看看這樣一部作品,沒想到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智慧的結晶。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催^之后,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
本書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發(fā)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爾、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并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評論家認為,對于那些從未讀過哲學課程的人而言,此書是最為合適的入門書,而對于那些以往讀過一些哲學而已忘得一干二凈的人士,也可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似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就在一位神秘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后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但當我讀完全書后才發(fā)現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哲學是“關于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丑、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么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與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于浩劫與絕望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哲學的意義、人的生命與各種哲學學說:如果把地球比做一只用于變魔術的兔子的話,我們就是居住在兔子絨毛深處的細胞。我們出生于細毛頂上,剛開始我們對這場魔術十分好奇,而人們慢慢長大了,對世界不再好奇了,就去了毛皮深處,并喜歡上了皮毛深處的生活,就不再過問世事了。哲學家就是那些努力向上爬,并把別人拉上去的人。只要你有好奇心,再加上50%的努力就能成為哲學家。
哲學的世界,有太多奧妙等待我們去探尋。每一次的發(fā)現便是一次人生的頓悟。
盡管我心里面想的還有非常多,但不知道怎么來更加明白的表達,也許只有我們自己親身讀了此書后才能與我一樣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帶給我們的震撼!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3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是我讀中專時買的,因為那時候這本書正是熱銷的時候,很多的報紙雜志都登出評論,說這書如何如何的好,有益身心,當時對哲學十分感趣,便買了到了這本《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全書由一個快滿15歲的小女孩蘇菲接二連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開序幕,“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這些看似很普通的問題卻蘊涵著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蘇菲在彷徨中開始思索,并在她的私人哲學老師艾伯特的引導下進入西方哲學領域。在此同時,書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的爸爸,為了讓他的寶貝女兒開始接觸哲學,編出了蘇菲的世界一說。這整本書就由這兩個亦真亦假的故事互相穿插而成,所以這本書和偵探小說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就著“我從哪來”、“我是誰”……的問題,蘇菲穿越時空,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fā),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了解;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和已成為歷史的那些有著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莎士比亞、達芬奇等進行了一次融匯心聲的談話,目睹了歷史又一次嚴肅的重演;至于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于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這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而在一本小說里,塞進整部西方哲學史,對追求速度的這一代而言,本身就極具魅力。除了追求知識的'流行趨勢之外,一般人也多少覺察到當今教育上的缺失,我們的教育并未提供有關人生和其意義的必要知識,而這些答案正隱藏在哲學的奧秘里。
我更喜歡哲學了,“一本關于哲學史的小說”,是《蘇菲的世界》一書的副標題,頗能點明該書的要點。這是一本小說,但也是一本系統(tǒng)地涵蓋各種哲學思潮的速食大雜燴。隨著小說人物,在哲學傳統(tǒng)中,尋求劇中謎團的解答,我越來越深入的了解了以前從不感興趣的西方哲學史,了解了柏拉圖以理性主義為特色,沉迷于永恒的形式,亞里斯多德希望用感官親身體驗世界的決心。
這本書無疑給我們中國的很多不暢銷的哲學著作敲了鐘,或者是指明了路。很多研究哲學的學者自身都認為“哲學”就應該是生澀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論,并以自己能用艱澀的語言描繪為榮。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所有的哲學理論只能專供教科書使用或大學生寫論時作為抄襲的“寶囊”,卻不能普及和推廣,那么哲學理論的創(chuàng)造又有什么意義呢?《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告訴我們哲學是什么,在哪里,多么有趣,又多么奇怪,甚至多么平凡。
我重新把《蘇菲的世界》放會到書櫥中,準備等再過幾年,有了閑暇工夫重溫一遍,或許又會有不同的感悟。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4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學性很強的哲學書。它的主要資料是:以蘇菲不斷受到一位神秘人寄來的信件為線索,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世界盒大自然等的構成與發(fā)展……告訴人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本來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一樣。它在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的語言來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閱讀時產生一種像讀偵探小說般的情緒。書中刻畫了一個勇敢,聰穎的少女——蘇菲。正因追求哲學,就必須要有好奇心,這正是蘇菲最大的特點,因此我覺得作者刻畫這個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
為了向人們解開世界歷史之謎,書中涉及的資料很多。從遠古羅馬到現代,在每一個不一樣時期,有哪些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哲學家,他們主要討論的題目是什么,一些哲學家的經歷和遭遇,這本書都詳細地為人們做了講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學史在你面前演變了一遍。它資料廣,但并不紊亂,書中資料分成許多章節(jié),每節(jié)題目都點出了該章節(jié)資料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節(jié)資料都會闡述幾個問題。這樣的分節(jié)使人讀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明白。
書中講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獲益良多。而它所講述的'有關哲學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其實當中的道理很多問題我也曾想過,但這些問題都在頭腦中一閃而過,正因我覺得它對我來說實在太陌生。當我讀完此書后,我覺得一個生存在世界上的人,連世界從何而來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關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大約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現了一位對歐洲思想有重大影響的人物——蘇格拉底。他的高明之處在于人談話能夠不斷揭露人們思想上的弱點,令人能夠領悟哲學的真理。然而對某些人而言,這樣的談話無疑是當眾出丑,并成為眾人的笑柄,對于那些有頭有臉的人,這就難以理解。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處以死刑。它本能夠懇求陪審團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是他沒有這樣做,正因他重視良心與真理,到生命結束也是為了真理。他那種為了真理而戰(zhàn),為真理而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使我更深切的體會到死有“輕于鴻毛,重于泰山”這句話的含義。
《蘇菲的世界》一書使我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使永遠也揭不完的,從前的哲學家為我們解開了不少世界之謎,使后人變得聰明起來;我們不也就應向他們學習,運用哲學的觀點揭開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奧秘,也為我們后人做一點事嗎?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5
一封神秘的來信,打亂了十四歲少女蘇菲的日常生活。信上只有兩個問題: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
從這一開始,蘇菲在一位來無影去無蹤的神秘導師的引導下開始思考。跟著神秘導師的一封封來信,蘇菲從對哲學的一無所知到了解哲學是什么。從了解到哲學是什么,到思考各位哲學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與此同時,蘇菲不斷地發(fā)現一些怪異的極不尋常的事。但她也滿足了她的愿望與她的哲學導師艾伯特見面。她還不斷的見到席德父親寫給席德的明信片,無比奇怪的出現在她那里。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緩緩展開。
蘇菲運用少女與生俱來的悟性與后天學習到的種種知識,企圖去解開這些不可思議的謎團。然而事實的真相遠遠比她所能夠想到的更加怪異,更加離奇。
他們只是生活在少校的心里,少校寫給席德的禮物里。少校是他們這個世界的上帝。蘇菲和艾伯特意識到這一點,并且準備離去。從少校的心靈里跑到所謂的真實世界里去。
在離開之前,艾伯特進行了一場哲學演講,趁著少校不注意偷跑進真實世界,遇到了各種童話人物。他們對于真實世界是隱形人、是幽靈。他們沒有真正的活過,但是他們也不會真正的死亡。
《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是一本充滿童話性的書,也是一本哲學的目錄。她使我了解自然派哲學家: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弗洛伊德等一位位哲學大師的故事與經歷。很多學派,犬儒、斯多葛、伊比鳩魯……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她將喚醒每一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對生命的好奇心。也是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她教會了我要有批判性的思考態(tài)度,而不是在不了解事情真實情況下就妄下結論。要用理性思考方式,而不是一味考本能和直覺。要有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觀點,但同時也要有接受其他正確觀點的態(tài)度。
《蘇菲的世界》以一種極為簡單有趣易懂的方式使我們學會了原本枯燥乏味難懂的哲學道理,又讓我們簡單了解了整個哲學史和整個哲學的'進程。它像哲學的目錄但又比目錄更深,它像一位無聲的老師,能教會我許多知識,但又能使我學的津津有味。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好書。她處處充滿了智慧和知識。同時她也充滿了趣味性,使人想一直看下去,從而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赐暾緯刮矣卸恳恍碌母杏X,這本書對我來說別開生面,在虛構的心靈世界與真實世界中不斷穿梭著。時而令我學習到以前聞所未聞的知識,時而又讓我捧腹大笑。
在讀《蘇菲的世界》之前,我以為我知道的很多了,但讀了之后我才發(fā)現我知道的不過是一粒塵土罷了。正所謂懂的越多,明白自己知道的越少。于是我也像蘇菲一樣開始思考……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6
上學期閑著的時候沒事,就向朋友借了本書《蘇菲的世界》來看看這樣一部作品,沒想到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智慧的結晶。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催^之后,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
本書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發(fā)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爾、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并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評論家認為,對于那些從未讀過哲學課程的人而言,此書是最為合適的入門書,而對于那些以往讀過一些哲學而已忘得一干二凈的人士,也可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就在一位神秘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后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但是當我讀完全書后才發(fā)現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哲學是“關于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丑、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么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于浩劫和絕望的?茖W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哲學的意義、人的生命和各種哲學學說:如果把地球比做一只用于變魔術的兔子的話,我們就是居住在兔子絨毛深處的細胞。我們出生于細毛頂上,剛開始我們對這場魔術十分好奇,而人們慢慢長大了,對世界不再好奇了,就去了毛皮深處,并喜歡上了皮毛深處的生活,就不再過問世事了。哲學家就是那些努力向上爬,并把別人拉上去的人。只要你有好奇心,再加上50%的努力就能成為哲學家。
哲學的世界,有太多奧妙等待我們去探尋。每一次的發(fā)現便是一次人生的頓悟。
盡管我心里面想的還有很多,但是不知道怎么來更加明白的表達,也許只有我們自己親身讀了此書后才能和我一樣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帶給我們的震撼!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7
蘇菲的世界講的是一個叫蘇菲的小姑娘,有一天,她收到了一封信,信上沒有寄信人的名字和貼的郵票,只寫著“你是誰?”其他都沒有。為了思考這個問題,她居然連自己的名字都忘了!她還想到誰都無法不會死亡,但死亡后還有生命嗎?接著,她又收到一封信,上面寫著“世界從何而來?”這使她非常焦慮。第二天,她又收到了兩封長信,都是講哲學的,她讀完之后,會對媽媽產生見解了。于是,她每天都能收到一封信,學習信里的知識,解答信里的問題,有一天,她想知道寄信人是誰,便跟著寄信狗的路,坐著船來到湖中央的小島,看見一個小木屋,在里面,她看見一個鏡子,她發(fā)現鏡子里的人在對她眨眼。這時外面?zhèn)鱽砉贩吐,要逃走時,船游到了湖中央,只好涉水過去。為了表示歉意,蘇菲寫了封道歉信,結果,寄信人和她開了個玩笑,說他已經報警處理了。接下來,寄信人繼續(xù)為他寄信。突然有一天,寄信人要和她在教堂見面。在接下來,蘇菲和她的朋友喬安去了小木屋,給她看了那一面鏡子。后來,寄信人要她在他家里上課。就這樣,她上了好多節(jié)課,有一天,蘇菲收到了一本書,叫做《蘇菲的世界》,還要辦一場生日宴會,寄信人也來啦,他發(fā)表了一場哲學演講。后來,他們想盡了辦法,終于逃出了少校的控制。
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各種事物的意義何在,比如說,地球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主觀來講,每種動物都是由某種東西變化而來,禽類由恐龍變化而來,其為恐龍變?yōu)殡u,雞再生出蛋。世界就像魔術師從帽子里拉出來的兔子一樣,我們也是那些被拉出來的小白兔小白兔,只不過小白兔不知道它參加了一次魔術表演,但我們覺得自己是神秘物質的一部分,會去探索其中的奧秘。
假如一天早上,爸爸,爺爺,媽媽和小明在一起吃飯。忽然,爸爸飛了起來,飄到了天花板上,小明會開心地叫著:“爸爸在飛”,因為他思想天真,影片里都有很多人會飛,那爸爸會飛也不奇怪;媽媽看到了,會先大吃一驚,再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夢,最后分析:爸爸為什么會飛,他到底想干嗎,他是怎么做的……;爺爺看到了,很有可能會嚇一跳,看看是不是老花看錯了,沒看錯的話,肯定就昏過去了。這個例子,說明了每個人的觀念是不一樣的,要有良好的觀念,就有更好的秉性。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告訴了我許多更為豐富的'知識,如:生和死的關系是無法改變的,人最終還是要到死神手中、善與惡都是平等,相互共存的,沒有這兩樣,都不會有世界、在這個無盡的世界中,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都是在千變萬化,產生新的事物的……這本書就是這樣子有內涵。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8
最近一段時間,并沒有好好地看書,因為時間和精力總是會被搶占,想把一些事情想明白,想把一些事情處理好,但回過頭來看看,卻發(fā)現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簡單。都說你用簡單的眼光看著世界,世界也會變得簡單。其實,這句話是假的,因為世界并不會以你的意志為轉移,所以不管你想的多么簡單,世界依舊在你面前呈現的非常復雜,所以,有人評價說我是屬于典型的讀書讀傻了的。
不去糾結從哪里來,也不去在意將會到哪里去!作為一個個體而言,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本不是由我們所能決定的,唯一能夠有所作為的便是認識自己。人會戴著面具面對世界,有的時候是一幅善良的面具,有的時候是一副邪惡的面具,不管善良還是邪惡都是一種保護。保護的本質也是因人而異,有人是為了讓自己更好,有人是為了讓別人更糟,所以,沒有辦法用自己簡單的眼光來看清別人的復雜,也或許,你自己的簡單在別人眼中也是一種復雜。蔣哥問,心理學的本義是什么?問題太深奧,大家都沒有回答。我說,是為了解決心理上的問題?涩F實中你會發(fā)現,心理學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為許多問題并不僅僅是心理上的變化!短K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入門讀物,書名的意思就是智慧的世界,賦有智慧到底能不能讓我們生活的更好,更快樂?這個是需要有時間來檢驗的,因為好和快樂包含很多東西,物質必不可少,但是精神更難能可貴。
有人說我變了,我也覺得我變了。讀書這種習慣如同其他癖好,時間長了也會上癮,一旦開始只是沉溺其中不知跳出來再看,也便就同我一般離傻不遠了。以前看書總是覺得書就是打發(fā)時間的東西,或者還可以用來在朋友們面前“賣弄”,以便贏得贊賞,或者以此為基礎博得謀生差事,其實這樣原本就挺好的。
可是,一旦看書的.時候開始認真思考,那么認識不清或者認識清楚之后的痛苦也便隨之而來了?础短K菲的世界》就是這樣邊看書邊思考邊摸索邊認識,也不知道有沒有思考清楚,有沒有認識明白,只是痛苦就這樣悄然而至了。經歷了這么長一段時間,我時不時的還會念叨你是誰,你到底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念叨的多了,便漸漸地放下了,因為生活不是念叨來的,而是需要用真實感觸來體悟,需要珍惜什么,需要放棄什么,慢慢的想明白了便也不再糾結。
都說讀書可以改變人生,其實這真的是屬實的。但這種改變在別人看來是有好有壞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和立場,不明事理者會丟給你一個鄙夷的眼神,明白原委者也會向你伸出溫暖的雙手,是否接受這種改變全在自己。有四個字很簡單,叫做“向死而生”,李開復拿它做過書名,我也會時常去琢磨,慢慢地便覺這四字很有意思,人與人有很多的不同,但是終點都是相同的,所以怎么活著便顯得很重要,因為沒有修改和重來的機會。這便是為什么要認識自己,想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不然,真到80歲時回憶此生便要禁不住老淚縱橫了……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9
4月份隨意在新華書店買了這本書,到10月份忘記為什么才開始看,我覺得,書也好,人也好都是要講緣分的,也許這就是我的緣分。
上個無奈的假期,讓我倍受打擊。開學后,連著幾天晚上在寢室里走來走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心里煩躁卻沒有人能夠開解我,唯一能給我?guī)椭娜耍瑓s只給我?guī)砹藘蓚不幸。我真的想永遠停留在20歲。
這個十一,我回家跟這個我最重要的人談了談我的未來,雖然有些條理不清,但是我把我的意思傳達到了,也明白她對我有什么要求和期待,我覺得,溝通很重要。相處也很重要。即使是血濃于水,也需要朝夕相對。
雖然我模糊的能感覺到我對未來的需要,但是當我看完這本書,我才有了更堅定的信念。其實也談不上是信念,只不過覺得心里終于有了支撐,還是會覺得無聊,但是不至于慌亂和不知所措。我大概能夠感覺到我要的是怎樣的生活,在以后。雖然我不知道未來能不能像我設想的那么平順,但是至少我的心不會改變,我不會迷失自己!拔磥怼边@個詞,也告別了過去不懂事的期待,而終于有了“希望”的含義。
整整兩年的大學生活,我都浪費掉了,但是我對媽媽說,我覺得我浪費得好,浪費得對,浪費得很值得。我知道很多人跟我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生活比我要優(yōu)越得多,所以在網上看到他們看的書,看的電影,看的動畫,去過的地方,對事情個認識,我覺得自己相當孤陋寡聞。不過,生活的平順讓我對此除了欽佩沒有其他感覺。我沒有想去看那些書,沒有想去看那些電影,沒有想去那些地方,也沒有想把自己變得成熟和深刻。好吧,我有想看那些動畫,順帶發(fā)現,《攻殼機動隊》真的不錯,我指的是劇場版,好吧,其實我還沒看完OVA。
我就是一個普通成長的`孩子,我覺得沒什么不好也沒覺得有什么羨慕。小學的時候,電視里放什么就看什么,中學開始沉迷各種小說漫畫,天天去書屋報到。大學上了個三本,掛過兩次科,至今。
我身邊的所有人都是和我一樣的,或者,其實不如我。當然我知道高中那些重點班的孩子其實還是很有追求的,也許她們才是正常的高考的樣子,像所有我在小說里看到的那樣。而不是像我這樣,整個高三唯一做的努力,就是少看小說少去網吧。
父母對我們的唯一就是不請家長,我想,好吧,我猜想,家長們的心態(tài)是這樣的,能考上大學,就上,考不上,那就上班。那么多人都是這么過過來的,沒見上不了大學餓死的。碰巧遇到拆遷,不然奶奶說,還沒錢負擔我一年兩萬的開銷。我就是這樣長大的,我覺得很好。如果沒錢上三本,我就會去讀?,然后上班,就是這樣,生活就是這樣。我覺得像我們這樣長大的孩子,都沒有那么計較錢的問題,反正不管做什么,一個月工資也有個一兩千,要操心也是家長們操心,或者等我們懂事以后自己謀出路。該吃的吃,該玩的玩。也許不會穿一件四五千的衣服,但是每季換換七八百的衣服還是做得到的。你看,這樣也沒什么。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0
若是愿讀一本書,必是會先從某處知曉她的存在:或從朋友口中,或從網絡,抑或從學校開出的書單。而我接觸到《蘇菲的世界》,卻是從另一本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里。書中的大學生請同學推薦他一本哲學入門讀物,這位同學先是提及了《西方哲學史》,其后許久,突然叫出了《蘇菲的世界》。大學生拿起了她,于圖書館內坐了一下午,讀完后直呼醍醐灌頂、精彩萬分。
這本小說的作者當時是一位在北京大學就讀的法學院學生。我想,這書中大學生的讀后感受,應也是他當年讀完此書所感吧。的確,我以為《蘇菲的世界》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哲學啟蒙讀物。這樣的書,她給予讀者的不僅僅是豐富且繽紛不乏味的哲學知識,也有倚靠哲學理念的故事。蘇菲的意識存在于席德的腦海中,而當她發(fā)現自己是被大校所創(chuàng)造出的角色時,她選擇了逃離——在這樣一個情節(jié)里,“創(chuàng)造者”是大校。而在書外,喬斯坦.賈德又創(chuàng)造了整個書中的世界!
這不正如在整本書開頭幾張中大校所打的比喻么:蘇菲好比生活在兔子皮毛中的人,而大校好比白兔,提起這只兔子的便是喬斯坦先生。而蘇菲竟真的從兔毛中跳脫了出來!當然,這些都只是出自作者筆下,而對于現實中還在兔毛中安居的我們,是可以有所啟示的。
自然,書中的重點自然是大校所敘述的哲學知識。從愛琴海旁萌發(fā)的自然派哲學火種,至雅典三大哲人于整個歐洲燃起的燎原智慧之火;從中世紀教廷左右人心似是而非的宗教論調,到啟蒙運動里思想家們對于教權與神權的反抗、百科全書派對于自然的強調推崇……書中的內容似乎與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相仿,但因為是大校書與蘇菲瀏覽的緣故,哲學中許多枯燥的那些“主義”的名詞,都被用生動而通俗的言語解釋了。作者十分善于用活潑的比喻來解釋玄妙深奧的道理,就通過這些具體的形象來觸動讀者的內心,發(fā)人深思。
我相信笛卡爾爾的那句話:“Cogito,ergo sum(我思故我在)!本渥颖桓木幊蔁o數個版本,許多聽說過的人也未必清楚它的真正意思。這句話最好的證例或許便是書中的蘇菲,蘇菲對著鏡子問鏡中的影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所有新入門哲學的人似乎在接觸哲學后都會開始質疑自己的'存在,這時,不妨用笛卡爾的話來勉勵自己。蘇菲只是一個思想,但她知道自己的存在——在世界中至少證明自己存在,也是令人安心的事情。
在中國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哲學這門課是令多數青少年大感陌生的。即便高三將要上哲學一門課,但空講唯物主義辯證法這般貶斥唯心,肯定唯物的言論,沒有系統(tǒng),也過于狹隘片面。而這一本《蘇菲的世界》,最初面向的是西方的青少年,而至今在中國也并不是十分出名的書籍,倘若是被中國的初高中生們廣泛傳閱,一定會像那個比喻一般,讓中國更多的新一代,從匍匐于白兔的皮毛中,轉為站立起來的姿態(tài)。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1
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如果某天你看到或聽到后會如何回答?當我看到并準備回答時,我突然愣住了,因為我不知道問題的答案。我是誰?或許我只會回答我的名字,那么重名的人呢?最后我只能說,我就是我。就是這個問題,使我對于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蘇菲的世界》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fā)展的歷程。通過這本書,我印象里的`哲學形象有了巨大的變化,我一直以為這是一門只有頂尖的學者才能研究的學術。但在讀了之后,哲學的定義更加清晰起來。我得知了我們應該給自己尋找自己的價值,給自己一個定義,這樣才是真正的自己。為什么人們總不能想想哲學性的問題呢?或許就像書里所說,人們已經對這個世界習以為常了,書里有一個比喻:這個世界就像是魔術師從帽子里拿出的一只兔子,十分巨大,而我們每個人都出生在兔子的細毛頂端,一開始,大家對于這個戲法十分好奇,便想看清兔子以及魔術師,但隨著時間的慢慢消逝,人們沉浸于兔毛的柔軟與舒適,在這盡情享樂,談論著市場蔬菜的價格,然而這其中有一些人,他們并不沉浸于這樣的環(huán)境,而是努力向上攀登,想再次回到細毛頂端去一看究竟。這就是哲學家:他們愿意冒著掉下粉身碎骨的風險,卻依然要探尋真理,不得不說他們是偉大的。
在書中,我認識了蘇格拉底、帕拉圖、亞里士多德等著名的哲學家。但我最感興趣的還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他并不盲從前人的哲學知識,而是自己重建了一個哲學體系,就像先把廢墟推平后重建一樣。他其中的一句話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我思故我在。從字面意思上很好理解。書里說,笛卡爾是當時懷疑派的代表人物,因為他無時無刻都在懷疑,他不希望他的思想是建立在一個不確實的基礎上,不然地基垮了的話,建筑也會倒塌。在他思考時,他最終確定了有一件事一定是真實的,那就是他懷疑。當他懷疑時,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個會思考的存在者。這便是:我思故我在。
讀了這本書后,我第一次覺得好奇心原來是如此重要。如果人沒有好奇,那么人類可能就沒有進步,就像如果人類沒有了欲望,科技未必能這么發(fā)達,因為洗衣機可能就是因為人們希望清閑的欲望所制造出來的。
這本書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奇妙的大門,我從中感悟到了許多,我第一次覺得原來懂得思考是如此美好,雖然至今我還是無法回答前面的兩個問題,但書里說了,重要的不是回答問題,而是提出問題,就像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就在追尋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想我是快樂的。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2
談及哲學,大家可能覺得這是一個極其深奧的問題,在看到《蘇菲的世界》之前,我也有這樣的感覺,這種心理迫使我不得不翻開這本書,去探索它其中的奧秘?赐曛螅琶靼走@個世界是那樣的大,我們就是身在其中的一只螞蟻,而我們正在用心與世界面對面交流。
“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在我心中時時縈繞,排解不開。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現在我面前。而我是剛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頭來,端詳宇宙這位”魔法師“——”生命最初的意義“的臉。我并不確定我會知道什么,我也不確定我會發(fā)現什么?墒俏抑,這里有時候比結果更重要。于是,我開始追隨艾伯特和蘇菲的腳步,展開了這場在哲學世界的游歷。
十四歲的少女蘇菲看見鏡子里的自己瘋狂的眨眼,于是,她走進了哲學的世界。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斑@個少女也在一些神秘信件的帶領下開始在哲學這個世界中徜徉這思縈著。世界起源的紗幕一層層被掀開,但是新的疑問又接踵而來。席德,蘇菲,艾伯特,席德佳,蘇菲亞,大艾伯特,樹林中無人上校的小木屋,祖母從吉普賽婦人那里買來的一面魔鏡。每件事物都是線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謎團。
蘇菲邊走邊想,一個個新的天地展現在它的面前。事實的真相,原來竟是如此……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中世紀,文藝復興,浪漫主義…一千年,六七百年,一個世紀,兩個世紀,一種思想,另一種都在這本書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處。
像另一個愛麗絲漫游仙境一樣,如夢如幻,卻又無比真實,在這個缺乏夢境缺乏哲學的時代,我在這邊書里找到了他們兩者之間最完美的統(tǒng)一。
有時候我會想起自己走過的路,其實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偉大,有位哲學家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哲學家,我想,那是因為孩子都沒有失去對這個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假如一個人對自己為何會存在這個世界上而不感驚奇,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
其實我沒有什么把握能夠真正透徹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義和起源,可是我想,身為一個活著的人,就應該對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負責,最起碼,我們要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們不能如此無所謂地生活著,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可是生命的意義和世界的起源是一個太大的課題了,我只是一個剛剛開始打量哲學這個金色殿堂的孩子。
世界太大,我們太小。我沒有辦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這么浩瀚這么偉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終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頂端,仔細審視與我平等的“魔法師”。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3
談及哲學,大家可能覺得這是一個極其深奧的問題,說實話,在看這本書前,我也有這樣的感受,這種心理迫使我不得不翻開這本書,去探究它其中的奧秘?赐曛螅幸环N無法形容的感受從我心中升騰而起——感到世界是那樣的大,我們就是身在其中的一只小螞蟻,也感到自我仿佛不是身在其世界,而是感到我們正在用心與世界應對面的交流。
這本書的作者是喬斯坦·賈德,以《蘇菲的世界》一書,奠定全球十大作家地位,他的書還有很多,我也很喜歡,《紙牌的秘密》和《瑪雅》就是其中的兩本。
這本書講的是一位叫蘇菲的十四歲少女正在過著與常人一樣平淡與普通的生活,一封奇怪的信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以及一個十四歲少女的內心!澳闶钦l?”“世界從哪來?”一些看似普通的問題,卻讓蘇菲大傷腦筋,在一位神秘的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學會思索,她運用少女先天的悟性與后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剛買這個書的時候,我的興趣并非很大,隨手翻了幾頁,可是沒想到一下子就看上癮了。這本書不與其他的小說一樣,也只因單純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著我們,更是對哲學以美的享受,一本哲學啟蒙書,使我受益匪淺。我們生活的這世界就像魔術師從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這白兔的體進取其龐大,所以這場戲法要數十億年才變得出來。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這只兔子的細毛頂端,他們剛開始對于這場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都感到驚奇。然而當他們年紀愈長,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來。他們在那兒覺得十分安適,所以不愿再冒險爬回脆弱的兔毛頂端。
我在讀這本書時,在講的哲學知識的時候,我仿佛與蘇菲一齊到了那個年代,如同身臨其境,趣味而又神秘的哲學知識。在世界的身旁我是如此之小,可是,我雖然小,可我對這個世界有濃厚的興趣,我會成為那個魔術師,站在世界的上方去看世界。去探索哲學,研究哲學吧,他會使你有非同凡響的.感受。
蘇菲那種善于思考,進取探索的精神,遇到任何困難她都不退縮,永遠心中都存有一個“為什么”,而我就沒有那種精神,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想算了吧,別人也沒有做到,我沒有必要去做,可蘇菲并不這樣想,只要遇到困難就必須會去想怎樣解決,而不是放棄,我們應當學習蘇菲的那種精神,多觀察、多思考、多問一個為什么,你就會與蘇菲一樣優(yōu)秀!
《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他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充滿智慧的我們應當多當那個魔術師,去挖掘世界那個你不明白的地方。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4
工作后,時常覺得失去了讀書時代好行空幻想、好溯源刨根的秉性,變得安于現狀,顯得枯老呆板,順應了循規(guī)蹈矩的工作,對人生的思索越來越狹隘,對自身的追求越來越單一。此時,《蘇菲的世界》走入我的精神世界,
《蘇菲的世界》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發(fā)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并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感覺像是專為我們這些人而寫,這一代已經對生活越來越麻木,要不就開始野心膨脹,物質欲排山倒海,但內心最深處依然有不小的位置藏著對生活的本真。而蘇菲,小說的主人公喚醒了我學生時代的真實。
看人類的哲學史其實就象有一個小孩子對世界態(tài)度的變化,雖然我們絕對不會那么去鉆牛角尖分門別類建造體系,但書里很多出現的問題肯定是伴隨過我們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我小時候就很喜歡想,甚至很入神的觀察我自己的意識。時而迷惘,覺得我只不過是掌控這個軀體,我并不是我!可是這不就是我的意識在觀察嗎?那我怎么觀察意識?我不是我那我又是誰?時而自大,覺得我是世界的中心,世界為我而造,大家繞著我轉,所有人事都存在我意識之間,認為自己以后是大人物流芳百世人間傳奇。雖然在中學政治課上系統(tǒng)學習了馬克思唯物主義,知道我只是浩瀚宇宙中一個像沙礫一般的小小星球上的一個偶然的生命,只是一個普通人。但當時的我依然固執(zhí),不甘心自己如此地無足輕重,不愿我來到這世間的使命只是“載著基因的船,流向下一代”。相信這也是學生時代,敦促我奮進向前,不甘人后的精神動力。
工作后,認為人生目標已經實現,前進的渴望已被暫時的滿足所取代,種種的不甘心已然不復。雖偶爾觸動心扉,也只是蜻蜓點水,失去了進步固執(zhí)的.追求。但感謝蘇菲,感謝她在喚醒我本真的同時,激勵我再次揚帆起航。其實我沒有什么把握能夠真正透徹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義和起源,但是身為一個活著的人,就應該對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工作負責。如何負責呢?最起碼,我們要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活著才是最好,知道我們不能如此無所謂地活著,像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
教學是承載我的人生船只,不能再隨波逐流,需要用不懈的追求精神駕馭他。就如哲學家所說的,堅持懷疑、反對傳統(tǒng)、保持好奇才是看待世界的方法。我想,這也是我們在工作中需要擁有的品格。我們要實時順應多變的社會情況,耐住寂寞和孤獨,守住清貧和繁苦。這樣,才能有所作為。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5
蘇菲的世界敘述了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fā)現了神秘的一封信,信中只有一個問題:“你是誰?”,由此,蘇菲由此邁進了哲學的殿堂。。當她試圖解開這些疑問的答案時,第二封信又來了,之后離奇的信件一封接一封,蘇菲在試圖揭開謎底的過程中,結識了一位叫艾伯特的老人,兩人游歷了從古至今的哲學殿堂,從神話,命運講到啟蒙,從蘇格拉底講到康德再到馬克思,從中世紀講到文藝復興再講到我們的時代,書中包羅萬有,有相當深厚的文化底蘊,蘇菲在哲學的世界中遨游,見證了人類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閱讀完這本書后,我也開始思索什幺才是“真實的自己”。有時擔心自己的人生是否只是南柯一夢,或真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呢?也許自己就像蘇菲一樣,像愛麗絲般去夢游仙境?或者我單單只是一個思想體,只有精神,沒有實體,并非真實存在?然而,這似乎是永遠解不開的謎團。
書本一開始所提及的問題:“你是誰?”讓我陷入無止盡的思索。曾單純的以為“我”就是我的主人,然而,真是如此嗎?以往,當自己陷入人生難題時,就會以玩笑來自欺,以自責來療傷。但讀完這本書后,我反而陷入“自己是誰?”,反倒希望自己就是蘇菲,由作家來告訴我如何進行下一步的動作,完成更精彩完美的演出!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啟蒙書,她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想我們每個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fā)展歷程。
從蘇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寫著:“你是誰?”的信開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fā),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了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等等涉及藝術,科學,建筑,數學等許多方面。至于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于馬克思的哲學思想?催@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在蘇菲的所在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催^之后,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
如果沒有接觸到這本書,自己或許永遠會跟書里的人物所說的一樣:“將這個世界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而體會不到這世上的驚奇與美妙。”因為我們總是太依賴“習已為!,普通的.劇情、平凡的生活、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生活無趣的思考讓人生受到了限制。閱讀時,我總想像自己就是那充滿好奇的蘇菲,把書本里的神秘哲學家當成啟蒙自己人生的老師,在那奇妙世界中,日夜思考著來自哲學家拋出的各種問題。
《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相關文章:
《蘇菲的世界》有感05-05
《蘇菲的世界》心得05-10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08-15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06-09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01-15
《蘇菲的世界》心得體會04-16
關于蘇菲的世界的讀書筆記11-10
《蘇菲的世界》的讀后感02-26
蘇菲的世界的讀后感11-13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