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jīng)讀后感(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字經(jīng)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
國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沉淀下來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千字文》、《大學》、《中庸》等。我最喜歡的是《三字經(jīng)》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倶揚。
指人一出生性情是善良的,性情個個都一樣,但是長大了習慣相差遠了,如果不教育,習慣就開始變化了,如果受到一定的教育,好的就會有一定的.專長。從前孟母教他學東西,砍斷織機,教育孟子要好好學習,不要像斷織那樣半途而廢。指五代末年的竇禹均,教育子女有個好方法。教到五個兒子都很出名。
我讀了這幾個故事,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特別是孟子學習那段。我讀了這個故事,我的感受是:“以后學習要認真、要好學、遇到困難要開通腦筋,刻苦鉆研,多問同學和老師,努力克服自己最大的缺點。”
三字經(jīng)讀后感2
在這個炎熱的暑假中,學校給我們布置了一個特別的作業(yè),讓我們在“暑假讀好書”活動推薦目錄中選一本書寫征文,而我選擇了《三字經(jīng)》,我雖然對它有所了解,但不是很透徹,三字經(jīng)讀后感。《三字經(jīng)》里面的內(nèi)容豐富,而且讀起來像古詩一樣,很有感情還能得到很多啟迪!度纸(jīng)》中的深奧的文字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
《三字經(jīng)》是我國古代的蒙學著作。它流傳千年之久,幾乎家喻戶曉。它是以短小的篇幅傳受了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必備的歷史和基礎知識,三字經(jīng)讀后感。不管是天文地理、社會家庭,還是治亂興衰,在這本書中都應有盡有。在簡簡單單的'三個字中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有頌揚勤儉節(jié)約、公正廉潔,有激勵立志勤學、發(fā)奮圖強,也有評擊社會的丑惡現(xiàn)象。這些經(jīng)典故事感人肺腑。能充分體現(xiàn)出中華美德動人心弦。
《三字經(jīng)》是古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學瑰寶,直到現(xiàn)在也不失為一本好書。《三字經(jīng)》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jīng)讀后感3
自宋朝開始,《三字經(jīng)》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大約一千一百多個字,已算得上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極易成誦。其內(nèi)容,包括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農(nóng)業(yè)、地理、天文以及道德,還有一些民間傳說等受到歷代世人們所傳承。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敝v的是西漢人路溫舒用蒲草編成席子用來抄書;公孫弘自己制作竹簡用來抄書。他們的生活都很貧苦,沒有錢來買書,但是自己卻能做到勤奮自勉、刻苦學習!邦^懸梁,錐刺股。彼不練,自勤奮。”講的是漢代時期的孫敬為了防止自己讀書時打瞌睡,把頭發(fā)吊在了房梁上;戰(zhàn)國時的`蘇秦讀書犯困的時候,就會用錐子來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學習時,懶惰便是最大的敵人,好學之心,便可使你在學習之路上所向無敵。
你望天上繁星點點,一顆星星有它不同的意義,獨一無二,可能它們的形狀會相同,可每顆星星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不是嗎?正如《三字經(jīng)》一般,每一句,都代表了不同的含義,代表了不同的道理,彰顯了我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學好《三字經(jīng)》,不僅能在學習上給予自己莫大的幫助,更是對古人們智慧結晶的尊重。
三字經(jīng)讀后感4
前幾天,我讀了《三字經(jīng)》中的這幾句“頭懸梁,錐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對我感受頗深。這幾句話主要講了東漢晉代時孫敬學習十分刻苦,為了防止晚上讀書打瞌睡,將自己的頭發(fā)扎住,用繩子懸吊在屋粱上;而戰(zhàn)國人蘇秦在讀書困倦時,則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他們都沒有老師督促管教,卻能夠自覺地勤奮學習?戳诉@些,我想到了自己沒有老師和父母的督促下,根本不學習。每次做作業(yè)的時候媽媽坐在我的旁邊,監(jiān)督我做完作業(yè)。
記得有一次,做試卷的時候,媽媽像往常一樣坐在我旁邊,看著我寫。剛做到一半時,有朋友打電話來,叫媽媽有事出去一下。我心中暗喜:這下我自由了。媽媽前腳出門,我后腳打開了電腦,玩起了游戲。不知過了多久,我聽見了腳步聲,趕緊把電腦關了,認認真真地趴在桌子上寫作業(yè)。跟媽媽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媽媽看見我還沒寫完作業(yè),就知道我又玩電腦了。她非常生氣,罵了我一頓?戳诉@些古人這樣自覺地學習,我覺得自己很不應該。學習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以后我要像古人一樣,在沒有別人的督促下自覺地學習。
三字經(jīng)讀后感5
《三字經(jīng)》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國學經(jīng)典之一。它易讀、易記、易解!度纸(jīng)》內(nèi)容很豐富多彩,有自然常識、有歷史故事、有道德常規(guī)、也有人生哲理。它會教我們知識,也會教會我們做人做事,還教會我們認真讀書以及如何讀書。
《三字經(jīng)》開篇就講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币馑己芮宄,每個人生下來,本性都是善良的`。小時候,這種天性人人都很相近,但長大后,受環(huán)境和教育的不同影響,人的性情才有了差別。我覺得我們要充分利用現(xiàn)在和諧社會環(huán)境,良好的教育氛圍,做一個善良的人!叭谒臍q,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币馑际亲鋈耸紫纫刃㈨樃改,尊敬兄長,其次是多見識天下事理,懂得計算、計量,這才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我覺得這句話告訴我要做一個尊老愛幼,懂禮數(shù)的好孩子。
讀完《三字經(jīng)》,讓我想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jīng)讀后感6
《古人讀書的方法》主要講了每一個人都可以讀書,但是有辦法的與沒辦法的讀書是有區(qū)別的。比如,有辦法的,就會輕而易舉的讀明白,沒有辦法的,就會讀不懂,讀不透,甚至越讀越糊涂,只有有辦法的才會學到知識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到學習的一些方法才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文化。
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一定要先學會做事的方法。比如,之前呂老師,教了一個叫“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通過圖畫可以看著導圖了解課文內(nèi)容,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語文課文的小方法,所以我和同學們都非常的佩服呂老師。
思維導圖,我第一次寫的時候非常難,但是經(jīng)過一天天的反復練習,寫它已經(jīng)是輕而易舉了,有的時候還可以舉一反三了呢!老師讓我們寫完后再自己講講自己的導圖,同學們有的磕磕絆絆的,而我都沒有發(fā)言過,所以我要繼續(xù)加油,把我的思維導圖寫的更好一些,然后去上臺講講。
謝謝呂老師教會了我非常有用,受益匪淺的學習方法,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了課文的內(nèi)容。
三字經(jīng)讀后感7
媽媽給我買了本《三字經(jīng)》, 讓我在課外的時候看,背。書中每三個字都會講一個道理或是一個歷史、寓言故事。我讀了之后,里面的許多小故事都深深地感染著我,打動著我,讓我受益匪淺。
三字經(jīng)不過一千多個字,其中讓我深受啟發(fā)的一句是“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孔融這么小就懂得自己吃小梨,把大梨讓給哥哥吃,謙讓兄弟,家庭和睦,我比他大了不少,更應該向他學習。這個故事使得我逐漸養(yǎng)成了互相謙讓、禮貌待人的好習慣。
還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是說一塊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具。這句話讓我懂得了我們每一個小學生,猶如一塊璞玉,玉不琢,怎成器?我們應當從小就要刻苦學習,充實自己,打好基礎,將來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我有一個哥哥,上小學的時候就不好好學習,很貪玩。父母怎么說他也不聽。現(xiàn)在,他非常后悔上小學時沒有好好學習,沒有打好基礎。現(xiàn)在后悔已經(jīng)晚了,又有什么用呢?
《三字經(jīng)》中還有許多像這些包含著大道理的小故事,它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它是我的好朋友,好老師,能伴我成長,促我進步;它也可以不斷鞭策自己,使自己更完美。
三字經(jīng)讀后感8
在暑假里,我做了一件錯事,媽媽就讓我看《三字經(jīng)》,讓我懂得更多的道理,不再做愚蠢的事情。一開始,我就想:“看這本書有什么用呀?能讓我學到什么呀?”看了之后,我真的學到的了許多道理。比如: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句話。意思是: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沒有知識,能有什么用呢?從那以后,我就發(fā)奮起來,對自己說:“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做個沒用的人!边有這句: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意思是: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獲,而只顧貪玩,浪費了大好時光是一定要后悔的。所以,我就又對自己說:“一定要勤勞,讓自己活得更加真實。不要浪費時間,否則,就會后悔,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吃的!
三字經(jīng)讀后感9
教養(yǎng)”,中國古時《三字經(jīng)》就提到了,它指的是人從小就應該養(yǎng)成的一種規(guī)矩,待人接物處事時的一種敬重態(tài)度,特別指出,人若沒有教養(yǎng),便是家長老師的失職。
“教養(yǎng)”,在西方文化中寫作“MANNER”指的是禮貌、規(guī)矩、態(tài)度、風度、生活方式、習慣等等。英國王太后曾說:“MANNER”實際上是英國皇室存在的一個象征!敖甜B(yǎng)”在我們當今的文化中,更多被歸類到“禮儀”“素質(zhì)”“道德”一類。
我曾經(jīng)在一篇文章中看過這樣一段話: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還不錯”,后來才明白,“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yōu)秀”,優(yōu)秀的人對誰都尊重,因為尊重別人是一種教養(yǎng)和能力。無論生活、工作、學習中無一不體現(xiàn)一個人的教養(yǎng),如工作中尊重同事、患者,禮貌待人,晨交班對患者的一聲問候,翻身時及時為患者蓋一下被角,夜間巡視輕柔的開門,操作失敗的一聲歉意等等,既是對患者的'一種尊重,又體現(xiàn)著我們的素質(zhì)和教養(yǎng)。
心中有愛才有度,愛人先愛己,責任先問心,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內(nèi)心有陽光,有愛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不會畏懼黑暗。
路,不在他人的行動里,而在自我修為里。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0
寒假里,老師布置了背誦《三字經(jīng)》的作業(yè),剛開始背誦時我覺得特別的難,而且特別枯燥乏味。媽媽告訴我,不要著急背誦,先把每句話的意思弄明白,再讀一讀后面相應的小故事。慢慢的,我喜歡上了《三字經(jīng)》,它竟然像魔法一樣特別的吸引我。
《三字經(jīng)》簡潔明了,每句只有三個字,卻蘊藏著中國千百年來璀璨的歷史文化,從歷史故事到古今圣賢,從美德故事到人生哲理,寓意深刻,引人入勝,回味無窮。
《三字經(jīng)》中有太多經(jīng)典的`小故事值得我們?nèi)W習,像孔融讓梨,黃香溫席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古人好學的故事!芭丫,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彼囊馑际锹窚厥嫘r候家境貧寒,放羊時就割沼澤中的蒲草編成“簡”,抄寫從別人那里借來的《尚書》。另一個叫公孫弘的人,也因為買不起書,就在竹林間削竹簡抄寫《春秋》。他們都因為貧窮買不起書,但是都懂得不能荒廢學業(yè),一直勤奮苦讀著。讀到這時,我就想到了我自己,我現(xiàn)在的教室寬敞明亮,我的老師和藹可親,我有漂亮的課本和豐富的課外書,我有這么優(yōu)越的條件,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三字經(jīng)》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它啟迪著我做人的道理,指引著我學習的方向,它是我最好的朋友!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1
今年暑假,我讀了《三字經(jīng)》這本書。其中幾句印象特別深。它們是:“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頭懸梁講的是漢代大學者孫敬將頭發(fā)用繩子吊在屋梁上防止讀書打瞌睡;錐刺股講的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蘇秦讀書時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提神。他們不需要老師監(jiān)督也可以自覺地讀書。
讀完后,我感到很慚愧。我雖然讀書很好,但是不能自覺地讀書。我每天心里只想著玩,非得媽媽大發(fā)雷霆才好好做作業(yè)。許多事情都要媽媽提醒才去做。雖然我們不提倡“頭懸梁、錐刺股”這種以傷害身體來勤奮讀書的辦法,但我們要讀書孫敬和蘇秦勤奮讀書的'精神。
“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我牢記在心,是它打開了我刻苦讀書的大門,它時刻提醒著我好好讀書!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2
我相信大家都讀過《三字經(jīng)》吧!《三字經(jīng)》里有兩句話:“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币馑际牵好献拥哪赣H曾為了他有一個學習的好環(huán)境而搬了三次家。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割斷子織的布來教育他。就因為這樣,孟子才明白什么是半途而廢,才可以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學家。
像孟子一樣的人,還有很多。比如說詩仙李白,他小時候很聰明,而父親卻一天到晚讓他讀書。有一次,李白看見父親不在就偷偷溜出去玩了。他走著走著,看見一個年邁的老奶奶拿著一根又粗又大的鐵杵,在河邊的石頭上使勁地磨著,李白便覺得十分奇怪,好奇地問:“老奶奶,您在干什么?”“我把它磨成繡花針”。老奶奶邊磨邊說!斑@么粗的鐵杵,什么時候才能磨成呀!”李白驚訝萬分!爸灰煌5啬,總有一天會磨成的。你們讀書也不是一樣嗎?”老奶奶笑了笑說。李白聽了,心里不由一動,馬上回到書房,專心地讀書來。最后,李白終于成了歷史有名的詩人。
還有很多名人因為小時候貪玩,而領會到一個一個的道理。雖然我們不會像孟子和李白一樣逃學,但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能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3
自從學習了經(jīng)典名著《三字經(jīng)》之后,我有了很大的收獲,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從前,孟母為了給孟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曾三次搬家。孟子不好好學習,孟母生氣地割斷織布的紗線,告訴他要好好學習。它使我想到了爸爸媽媽,他們也像孟母一樣,為了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又是給我買點讀機,又是給我買寫字桌,星期六星期天還送我去教師家補課。從前,我不理解爸爸媽媽的苦心,認為買給我的東西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也不明白珍惜,當我貪玩的時候,父母說一下我,我還會不服氣,認為他們不該限制我的自由。學了《三字經(jīng)》后,我最終明白父母為什么這樣,是期望我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敝v的'是: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讓給兄長,尊敬兄長的道理。而此刻有些孩子在家大多都是小皇帝,他們惟我獨尊,想要什么就叫父母買,沒買到就不高興。這樣是不對的,我們應當向孔融學習,同學之間,兄弟姐妹之間,要懂得謙讓。我們也要懂得孝敬父母,因為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
總之,學了《三字經(jīng)》后,我的收獲真不少。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4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18課—— 《三字經(jīng)》(節(jié)選)。當我讀到“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的時候,我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以前的`一件事。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我還沒有開始上學,媽媽買回來一個大西瓜。切開它時,里面紅壤黑籽,水靈靈的,顏色鮮艷,看著就食欲大增。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沒等爸爸媽媽,也沒給他們留,就直接的拿起勺子挖著吃。當我吃得所剩無幾時,有人從背后輕輕拍了我一下,嚇了我一跳,我一轉頭,原來是爸爸下班回來了。爸爸指著西瓜對我說:“兒子,你就這樣一個人吃了?怎么不想想媽媽和我呢?媽媽工作了一天,很辛苦了,還在為咱們做飯,你不心疼嗎?你這樣做對嗎?” 我聽了之后,面紅耳赤,愧疚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后來,爸爸又給我講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從小特別懂事,尊老愛幼,利益面前先人后己,四歲時就知道把大梨讓給哥哥和弟弟吃,自己吃小的梨。也是從那時起,爸爸決定讓我背《三字經(jīng)》,而且給我講述其中的很多典故。今天回憶起來,9歲的我竟然還沒有四歲的孔融懂事呢,真是不應該啊!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我永遠記住這些名言佳句,讓它們隨時隨地鞭策我,讓那些不光彩的事情不再發(fā)生。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5
在這個暑假里,我把《三字經(jīng)》讀完了!
《三字經(jīng)》里面講了許多道理,有對原文進行的譯解,配套有對應于原文的歷史故事,并且還有相關的拓展知識,內(nèi)容非常豐富。
其中鐵杵磨成針、黃香溫席等一些故事讓我感觸很深。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會像老婆婆把一根粗粗的鐵杵磨成一根細小的針那樣堅持不懈,一直努力,一直奮斗嗎?你會像黃香那樣,孝順長輩嗎?你會像重義氣的荀巨伯那樣,在朋友病危的時候,去探望朋友,戰(zhàn)亂時,敵軍攻城,不丟下朋友一個人逃跑嗎?……就算有那能有幾次呢?
像南轅北轍里的那個人,去南方楚國,卻往北走,不聽朋友的勸告,越走越遠,馬跑的越快,車夫趕車的本領越大,盤纏帶的越多不是越到不了楚國?這不是很搞笑!
書中有許多句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勤有功,戲無益”就是其中一句,它的意思是: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所成就;而只顧嬉戲玩耍,浪費大好時光,是毫無益處的。就像一些小朋友放學回家就玩電腦,看電視,把有限的時間花到了無限的電腦、電視當中。我認為我們小學生應該抓緊時間去學習,長大后報效祖國!
《三字經(jīng)》講了人要勤奮好學、多動腦筋等一些人生道理!
【三字經(jīng)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字經(jīng)》讀后感06-27
《三字經(jīng)》讀后感06-30
三字經(jīng)讀后感06-28
三字經(jīng)的讀后感10-05
《三字經(jīng)》的讀后感12-17
《三字經(jīng)》的讀后感03-02
【熱門】《三字經(jīng)》讀后感06-05
【精】《三字經(jīng)》讀后感06-05
《三字經(jīng)》讀后感【薦】06-05
《三字經(jīng)》讀后感【精】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