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做最好的英語老師》讀后感范文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做最好的英語老師》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1月學校教科室給我們教師安排的學習是借閱專業(yè)書籍,撰寫閱讀心得。在林林總總的書單里,一本書的名字映入了我的眼簾《做最好的英語老師》。這個題目簡單明了,貼合我的內心期待,于是拿來一讀,確實收獲頗豐。
打開書本,第一頁是對作者的簡介。葛文山,江蘇省張家港外校副校長,全國優(yōu)秀外語教師、江蘇省“蘇派名師”……這一個個響當當?shù)拿栒蔑@了作者的實力,而序言中江蘇省中小學教育研究室何峰教研員對葛老師的評論更是揭露了他成功的奧秘:“葛文山的教學成果斐然。他任教的歷屆班級不僅高考成績在全市名列前茅,而且,許多學生因為他的課堂愛上了英語,把英語作為自己終生的愛好或職業(yè)。這是因為他把研究學生和課堂作為科研的主體,備課、上課、聽課、作業(yè)布置和批改、輔導、考試和試題等教學過程都是他的研究對象。正是這樣細致深入的研究,讓葛文山從一個行走者成長為一個思想者,非常精準地把握了教科研與教學的關系”。這么一位成績斐然、年輕有為的教師寫的書著實引起了我的興趣,帶著自己工作以來的困惑,我開始了閱讀。
全書分為三個板塊,“理論探究”一塊葛老師分享了他對時下英語教學理論的認識,這些認識不單單局限于理論的解讀,而是通過結合他的教學實際做了反思。這些理論包括模塊課程、任務型教學、跨文化意識、英語課程標準等。第二個板塊“實踐智慧”則是概述了他十多年教學實踐中總結的詞匯、聽力、課堂提問、閱讀、寫作等方面的經驗。第三個板塊“教師成長”選取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的熱門話題如“如何寫好英語教研論文”、“英語教師如何開展說課”、“如何開設大型英語公開課”分享他的方法,這些方法實用、有說服性,讀來有種醍醐灌頂?shù)母杏X,回答了我迫切想要得到解答的許多問題。限于篇幅,我把感觸最深的幾篇文章做一個敘述。
首先是本書的第一篇文章“語文教學給了我們什么啟發(fā)?”?吹竭@個標題,很多人都會和我有一樣的疑問,語文教學能給英語什么啟發(fā)?回想自己,我把學科與學科孤立對待,不會主動去聽語文課,和語文老師的接觸僅限于交流學生情況,更不用說考慮從語文學科中借鑒方法移植到英語教學中了。而有心的葛老師通過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的輸入性教學,即“強調讓學生多聽、多誦讀、多模仿、多抄寫、多記憶”,來指出現(xiàn)今英語教學中的誤區(qū),他談到“近期,我國的中小學英語強調交際,注重學以致用,這本身沒有錯,但是學以致用并不等于即學即用。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一個誤區(qū),就是英語老師往往在新知識授課結束之后,馬上讓學生表演,期待學生活學活用,這似乎有點強人所難,嚴重的會增加學生的焦慮感,這是需要糾正的一種傾向……我國的中小學英語教學要遵循語言學習規(guī)律,側重英語的可理解性輸入,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相應地突出‘學中用’、‘學后用’,不能拔苗助長,盲目追求即學即用!边@段話讀來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細心觀察和獨到見解。確實在現(xiàn)實中,不論是幾次的聽課還是之前自己上課,我們老師都習慣在新授課之后設計讓學生表演的環(huán)節(jié),而展示課上學生十分流利的表演總給人一種“做了功課”的感覺,到自己上課,發(fā)現(xiàn)學生總是忍不住看屏幕上課文的提示,從而影響表演的流暢性,漸漸覺得這樣的設計不太合理。直到看到葛老師的這番話,才更加確信自己的疑惑,此后把表演環(huán)節(jié)移到第二課時,既復習了舊知,又呈現(xiàn)了流暢生動的表演。讓我深受啟發(fā)的不僅是葛老師的觀點,更是他能積極思考,建立對比,吸取營養(yǎng)的行為。在語言學的課程中,第一語言(L1)和第二語言(L2)的關系是一個熱門話題,關于漢語對英語學習的正面和負面影響都有大量的研究材料。如何把所學知識調動起來,運用到實際教學中,是我需要向葛老師學習的。
在本書中,還有一篇文章給予了我很多的思考:《給新上崗英語老師的三點建議》。工作伊始,我特別盼望能有經驗豐富的教師跟我分享工作心得,讓我借鑒學習,少走彎路,而葛老師的這篇文章正是起到了這樣的作用。葛老師在建議二邊模仿邊創(chuàng)新,變知識儲備為教學技能,培養(yǎng)英語教學的組織能力中提到“新任英語教師不要盲從或跟風當前流行的教學理念,等自己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后再去嘗試。反復聽、大量誦讀、認真模仿是我國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途徑,這些方法看似很土、很原始,卻行之有效。”在我自己的教學中,因為初出茅廬,再加上作為學生的十幾年的學習經歷,自身對教學有一定的看法,迫切希望自己能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給予學生一個快樂課堂,在快樂中學習英語的體驗。但是當我看到學生糟糕的默寫情況、極不流利的誦讀時,我意識到沒有一定量的練習鞏固,學生知識得不到掌握,快樂學習便失去了意義。傳統(tǒng)的、約定俗成的教學模式之所以能流傳,必有它的可取之處,作為新教師,只有先習得既定教學方法,再在此基礎上思考創(chuàng)新,才是可取的途徑。此外,葛老師還提醒新教師“盡快培養(yǎng)英語教學的組織能力!彼ǎ
。1)維持課堂秩序;
。2)調控學生的情緒和注意力;
。3)處理課堂教學中的突發(fā)事件;
。4)保持課堂的連貫性和平穩(wěn)過渡;
(5)及時回應學生的不當行為;
(6)合理分配課堂時間;
。7)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這一點與糜校長在開學初與我們新教師見面時給的建議“盡快學會管住學生”不謀而合。而這一點也是這幾個月工作下來讓我感觸最深的。作為學生,我喜歡那些知識淵博、為人和善的老師,因此也努力讓自己做這樣的老師。但是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太過和善、與學生打成一片會缺乏老師應有的威信,課堂紀律和教學效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如何做到讓學生喜歡,又能不影響教學效果,這是我一直在摸索的命題。
除了上文提到的兩篇文章,葛老師書中還有很多內容讓我深受啟發(fā),如“英語教師如何開展說課”為我馬上要參加的說課比賽提供了很多切實可行的建議;“三分靠教學、七分靠溝通”指引我如何進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走進學生內心,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英語老師。總之,本書實在是一本值得英語老師閱讀借鑒的好書。最好的英語老師或許遙不可及,但我們一直可以向著更好的英語老師前進。最后,再引用序言中何峰教研員的一段話,與各位老師共勉:“教師的生命價值永遠體現(xiàn)在課堂上,但是也不能止步于課堂!肮Ψ蛟谠娡狻,心中沒有課堂就失去了師者的陣地,心中只有課堂就失去了課堂的源頭活水。只有思考著,實踐著,這樣的老師才會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做最好的英語老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步行怎樣做最好04-19
做最好的自己句子11-22
《做最好的自己》心得05-08
身體護理怎樣做最好04-19
做期貨最好用的指標07-28
《做最好的自己》讀書筆記11-08
帶魚怎么做最好吃04-28
瑜伽什么時候做最好02-10
什么時候做運動最好04-26
豬血怎么做最好吃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