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夏山學校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夏山學校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夏山學校讀后感1
暑假里聽了蘇周子老師的心理講座,蘇老師著力推薦了一本《夏山學校》,于是我買來準備好好讀一讀。但是一直是幾頁幾頁的看,一是因為忙,二是因為里面的教育理念我有些不能認同。
《夏山學!分v的是英國的一所名叫夏山的學校,這本書的作者也即是夏山學校的創(chuàng)辦人“A。S。尼爾”,尼爾先生所創(chuàng)辦的這所學校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而且也不能夠多,畢竟這種學校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和我們現(xiàn)在進行的教育有很大的區(qū)別。在夏山,孩子們是被高度尊重的。創(chuàng)辦者尼爾和他的妻子共同的辦學理念是“創(chuàng)造一個不是讓孩子們來適應學校,而是去適應孩子的學校。”。
到學期結束,終于把這本書草草讀完。掩卷思考,我始終認為夏山學校的這種教育方式可望而不可及,至少在當今的社會是很難實現(xiàn)的。在夏山學校,快樂是生活的目的,衡量成功的標準,在于工作愉快與生活積極。因此,學校的任何做法都是使兒童學習如何生活,而不是知識的傳授。孩子們可以憑自己的意愿去上課,不論缺課多久也不會受到責罰,分班和選課依孩子的意愿,學生在教室里可以隨處走動。這種教學模式的確充分發(fā)揚了孩子的個性,但是否真能讓孩子們“樹大自然直”呢?
在夏山學校五至十五歲的孩子分三個班,總人數(shù)不超過50人,并來自世界各地。教學不限于室內(nèi),學習是走出教室之外,甚至學校之外。教師可以自行從事實驗工作,自行負責教學,并有權選擇課程和教材,無正式考試,只是以輕松談話的方式測試學生,這種無壓力的學習在當今中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制度不改革的情況下,太過于理想。尼爾校長和夏山學校的老師們?nèi)绻谥袊@樣辦學,早就會被家長和教育管理部門的領導“封殺”了。并且尼爾在書中一次又一次地滿腔憤怒地寫:那些不自由的孩子……那些受到壓抑的孩子……難道我們的學生真的那么痛苦嗎?中國從古至今,流傳著一句古話:“不打不成才”。很多名人都是受著傳統(tǒng)教育長大的,不也在快樂地生活,同樣在推動著人類和社會的發(fā)展。所以,我對夏山學校中很多教學方式的可借鑒性是持懷疑態(tài)度的。
所以我想,在中國,這種教育模式至少在短期內(nèi)是無法實現(xiàn)的,但是在整本書中,最打動我的,就是尼爾對孩子們的愛。
尼爾在書中沒有過多提到“愛”這個詞,但從每句話中都能讓人感受到他對于孩子的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愛。這種愛不簡單是父母老師對孩子的愛撫、關愛或充滿愛意的語言,他的愛是那種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真理的渴望、探尋。這種愛更高尚,更真誠,更徹底,更尊貴!沒有這樣愛的驅動是不可能給孩子那種自由的。一個孩子在缺乏關愛的環(huán)境中,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可言的。像我們班里這學期轉來的小張同學,剛來班里時,做事總是畏手畏腳,不敢嘗試新的工作,擔心會難,擔心做不好,看人的眼神總透著恐懼和防備,F(xiàn)在他雖然表面上看不再那么安靜和疏遠,經(jīng)常會故意調(diào)皮搗蛋來試探,但我知道他正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愛可以消除恐懼。但只有老師的愛,缺乏家長的愛還是不能徹底去除那些恐懼感。只有學校和家庭產(chǎn)生合力,才會對孩子有最大的幫助。
但我感覺我們現(xiàn)在在很大程度上做不到夏山學校那樣自由。比如他提到學校中的孩子不愿學習可以整日游蕩,整日泡在工具房,有的孩子甚至游蕩了三年,直到他恢復學習的欲望。夏山有吃手指或說臟話的孩子老師會放任。有去偷東西的孩子老師和他一起去偷。不愿意整潔的孩子可以不用洗澡,飯前不想洗手就隨他去,用手吃飯也是他的自由。在課程學習上,夏山學校的孩子只需挑選自己喜歡的課程上,雖然我們現(xiàn)在不可能做到讓孩子們這么自由,但學習要建立在有興趣的基礎上,有興趣的課程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這一點是肯定的。所以教師要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作為重點,并且要正視個性差異。尼爾主張孩子們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聰明實際,大人不需要讓孩子們依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發(fā)展,也就是依自己的才能志趣,想成為學者便去做學者,而適合當清道夫的也可以成為清道夫,尼爾認為與其培養(yǎng)不快樂的學者不如培養(yǎng)快樂的清道夫。這個觀點我非常贊同,我的學生中,有的特別會學習,輕輕松松學得比別人好,有的孩子很認真,學習成績就是不理想,但每次校運會比賽中,他卻能成為冠軍,這樣的孩子有他的專長,如果讓他們在夏山學校,相信他們一個個都會是人生的成功者。
夏山學校讀后感2
最近讀完了尼爾的《夏山學!罚杏|頗深。
也許我和尼爾都是教育的理想主義者,也許我們都更多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我十分贊賞尼爾夏山學校中采用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模仿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學習的愿望。為什么很多孩子仇恨學校?這就是因為學習內(nèi)容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在學校里有嚴格的紀律,束縛了孩子的天性。
我很奇怪,我國的考試制度,60分是及格,為什么很多孩子還會因為及格而挨打挨罵?為什么我們總是去追求100分。要知道我們不能事事做到完美。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他們大腦的發(fā)展區(qū)也是不同的,數(shù)學不及格也不能影響一個人成為偉大的藝術家。我們干嘛總是和自己過不去,和孩子過不去?
我一直是個好學生,考試經(jīng)常拿全班第一。師范時還能考到100分。那又如何?我現(xiàn)在還不是平平凡凡一個人?我依然記不得中學拿手的物理定式、化學分子式。我真的不知道,在我們最寶貴的時候,去學那些我們一輩子都用不到的東西干嘛?
我覺得一個人成功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人的心態(tài),一種有效的方法、退一步說就是一技之長。就像田忌賽馬的故事一樣,要拿自己的長處去比較,只要你有一項技能遠遠高于別人,那么哪怕其他的方面再差,對于你的生活來說,是影響不大的。
所以,我認為目前的中國教育,簡直就是造神工具。按這個要求整出來的孩子,那是神,不是人,因為沒有缺點。不過可惜這個神,充其量就是在腦袋里裝了臺計算機,卻沒有自己的靈魂,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豐富的感情。
對于我所從事的聾教育,那更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誰能相信聾教育是完全照搬普通教育的。用正常孩子的最高標準來衡量這些聾孩子,我覺得這簡直是天方夜譚。稍有常識的人都會說,這些孩子學那么難干嘛?學了一技之長,能養(yǎng)活自己就行了?墒呛芏嗉议L不那么想,很多教育主管部門不那么想,許多老師不那么想。他們想的是自己的面子,自己的業(yè)績。
所以,看完了夏山學校之后,我認為真正合適聾孩子的教育,就是像夏山那樣的教育。因為他們由于自身殘疾,本來對于社會就有仇視心理,在家庭、學校里越是受到嚴厲的教育,那么他們的仇視心就越重,越叛逆,越反—社—會。聾人很多做小偷,除了跟就業(yè)難,所謂的“好吃懶做”有關之外,我認為報復社會也是重要的原因。
缺乏愛,會造成很多嚴重的心理問題,造就很多問題兒童。而在特殊學校,這樣的`情況就更容易走極端。我認為忽略兒童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而一味重成績是本末倒置的體現(xiàn)。
我想描述一下我理想中的特殊教育,當然我不是教育專家,也不是校長,也沒本事建個學校,純屬烏托邦:
關于課程設置,我認為閱讀是最重要的,口耳相授畢竟很受限制,只有能讀懂書,才能稱得上學會學習,才能自由地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聾生雖然語言能力比較差,但是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生活教育,包括天文、地理、社會、自然、數(shù)學、溝通與交往等。這些課程應該是作為了解的內(nèi)容,不要過高要求。如果學生對某一方面感興趣,完全可以通過閱讀來完成自學。當然,溝通與交往,應該多做指導,那是他們和健全世界溝通的橋梁。
應該大量進行的是技能教育:分類可以十分詳細,手工、機械、繪畫、計算機、烹飪、縫紉、木工、陶藝……讓學生從小就培養(yǎng)動手的能力。殘疾學生憑什么在正常人的社會占有一席之地?那就是靈巧的手和細致的觀察能力。應該讓他們從小就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他們感興趣且擅長的方面。勤能補拙,不要什么都比,什么都比不過。
關于考試,我認為直接取消,F(xiàn)在的考試是形式主義,不是考學生,是在考老師,費時費力,事倍功半。如果擔心學生沒有考試壓力會過于放縱自己,可以用考級制度來替代平時的考試,不強制參加,每門課都按照一定的標準分級,達到相應的級別后可以升級,達到一定的級別要求后才可以畢業(yè)。
關于上課,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來讀,不受班級限制,畢業(yè)時,只要有幾門功課達到相應的級別就可以。例如,某個學生可以只學美工、計算機、烹飪而不學語文、數(shù)學。只要拿到3個10級的考核成績就可以畢業(yè)。
關于班級,取消教學班的分班方法,按年齡分班,班主任只負責教育和組織。上課時不按照固定的班級編制。如果能力達到了,8歲的孩子可以去上四、五年級的課。
對于學校管理,我完全贊成尼爾的民主方式,讓學生通過大會的形式,來解決學生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先想那么多?反正只是無邊無際的自由幻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討論。咱們大家共同來建立一個特殊教育烏托邦。
【夏山學校讀后感】相關文章:
山那邊還是山讀后感06-16
《夏》教案09-11
《山》教案11-29
山竹怎么挑選及剝山竹05-07
《夏感》教案01-23
夏感的教案10-12
在山的那邊讀后感03-29
在山的那邊讀后感04-09
《在山的那邊》讀后感01-19
描寫山的句子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