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學家的故事》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家的故事》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
暑假,我讀了《數學家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數學家華羅庚。
華羅庚出生在江蘇省金壇縣,小時候是個調皮貪玩的孩子,可他對數學卻很感興趣。他讀完中學后,因家里貧窮,交不起學費,從此華羅庚失學了,他回到家后只能依靠賣點小東西生活。
不能上學并沒有阻擋華羅庚愛數學的興趣,他從此開始了自學,一年到頭華羅庚幾乎每天都要用十幾個小時來學習,勤奮好學的他走進了數學王國。1930年在熊慶來教授的幫助下,華羅庚到了清華大學數學系當一名圖書管理員,他一人干幾個人的`事,卻還在繼續(xù)自學。功夫不負有心人,華羅庚終于成了我國著名的數學家!
讀了《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人不論干什么事首先要熱愛它,才能有學習的自覺性,也才能做到堅持不懈,最后才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數學家的故事》讀后感2
今天,我讀了一本數學家的故事里面介紹了一位著名的數學家—祖沖之。
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的父親和祖父都愛好數學,他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從小就讀了很多書。他特別愛研究數學和天文歷法,經常觀察太陽和星球的情況。宋孝武帝聽到他的`名氣,很喜歡他。派他去做官,但是他對做官不敢興趣,還是專心的研究數學,這種精神多值得我們學寫呀!他還創(chuàng)制出了一部新的歷法——大明歷。他為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作了注釋,又編寫了一本綴術。在當時那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做出了這么大的貢獻,可見祖沖之是多么偉大。
我要學習祖沖之這種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學習和研究精神。
《數學家的故事》讀后感3
今天我讀了《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這一篇文章,華羅庚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長。
華羅庚小時候是個調皮、貪玩的孩子,可對數學卻很感興趣。他在讀完中學后,因為家里貧窮,交不起學費,從此華羅庚失學了,他回到家后只能依靠賣點小東西生活。
不能上學并沒有阻擋華羅庚愛學習的勢頭,他從此以后便自己學,一年到頭華羅庚幾乎每天都要用十幾個小時來學習,勤奮好學的他走進了數學王國……
1932年在熊慶來教授的`幫助下,華羅庚到了清華大學數學系當一名管理員,他一人干幾個人的事,卻還在繼續(xù)自學……
功夫不負有心人,華羅庚終于成了我國著名的數學家!
讀了《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人不論干什么事都要堅韌不拔,那樣才可以達到自己的要求,實現自己的夢想!
《數學家的故事》讀后感4
今天,我讀了《數學家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數學家華羅庚。
華羅庚(1910年——1985年)出生在江蘇省金壇縣,小時候是個調皮、貪玩的.孩子,可是對數學卻很感興趣。他在讀完中學后,因為家里貧窮,交不起學費,從此華羅庚失學了,他回到家后只能依靠賣點小東西生活。
不能上學并沒有阻擋華羅庚愛數學的勢頭,他從此以后便自己學,一年到頭華羅庚幾乎每天都要用十幾個小時來學習,勤奮好學的他走進了數學王國。(1)1930年在熊慶來教授的幫助下,華羅庚到了清華大學數學系當一名圖書管理員,他一人干幾個人的事,卻還在繼續(xù)自學。功夫不負有心人,華羅庚終于成了我國著名的數學家!
讀了《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人不論干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那樣才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數學家的故事》讀后感5
今天,我讀了一本數學家的故事里面介紹了一位著名的數學家—祖沖之。
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的父親和祖父都愛好數學,他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從小就讀了很多書。他特別愛研究數學和天文歷法,經常觀察太陽和星球的'情況。宋孝武帝聽到他的名氣,很喜歡他。派他去做官,但是他對做官不敢興趣,還是專心的研究數學,這種精神多值得我們學寫呀!他還創(chuàng)制出了一部新的歷法——大明歷。他為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作了注釋,又編寫了一本綴術。在當時那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做出了這么大的貢獻,可見祖沖之是多么偉大。
我要學習祖沖之這種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學習和研究精神。
《數學家的故事》讀后感6
近期,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數學家的故事》,其中最讓我敬佩的就是華羅庚,這位偉大的數學家所發(fā)生的故事了。
華羅庚因病左腿殘疾,所以,他平時走路都需要左腿先畫一個大圓圈,右腿再邁上一小步。對于這種奇特而費力的步伐,他曾幽默地戲稱為“圓與切線的運動”。在逆境中,他頑強的與命運抗爭。增發(fā)過誓言,說:“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來代替我這不健全的腿!”憑著這種頑強的精神與毅力,他終于從一個只有初中畢業(yè)文憑的青年成長為一代數學大師。華羅庚一生碩實累累,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導函數論等方面的研究者和創(chuàng)始人。其著作《對壘素數論》,更成為20世紀數學論著的經典。華羅庚因為有了這種對生活的`堅持不懈以及充滿希望的精神,所以,他在逆境中登上數學的最高峰。
是啊,學數學少不了的是那種頑強的精神。我一定會向華羅庚,這位偉大的數學家學習決不放棄的毅力!
《數學家的故事》讀后感7
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對圓周率的計算得出了非常精確的結果。這篇文章講的是祖沖之經過很長時間的編寫,終于寫成了《大明歷》,他上書皇帝,請求頒布實行;实勖钪鞴芴煳臍v法的寵臣戴法興進行審查。但是戴法興思想保守,是個腐朽勢力的衛(wèi)道士,他極力反對新歷法。面對戴法興的刁難、攻擊,祖沖之寸步不讓,和他唇槍舌劍的辯論。最終,《大明歷》沒有通過,后來在祖沖之去世后10年,《大明歷》才頒布實行。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對祖沖之堅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為他有這樣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堅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離不開“堅持”兩個字。不由地,我想到了許多人,有文化名人、愛國將士,和我身邊的同學。
《數學家的故事》讀后感8
今年九月的時候,我讀了一本書,在這本書里,我認識了許多數學家。
這本書主要講了阿基米德用數學戰(zhàn)勝羅馬戰(zhàn)艦,牛頓在干農活時沉迷于數學問題,歐拉巧思妙想幫爸爸擴大羊圈,高斯十歲就能運用等差數列求和
此時我想到了有一年暑假我做數學題的時候,有一道找規(guī)律的題目不會做。前三個數分別是4、16、64,要我們填第四個數。我想:4加上12等于16,那么16加上12是不是等于64呢?可是結果是不對的。想了一會兒想不出正確的答案就去找爸爸教我,爸爸告訴我這道題的'規(guī)律是每個數乘以四就等于第二個數。
跟這些數學家相比,我真是太慚愧了。他們個個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在科學上具有打破沙鍋問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而我呢?在學數學的時候,一點點小小的問題就把我給嚇倒了,沒能換幾種角度去思考問題,而是直接去向家長求教,我要向他們學習。
《數學家的故事》讀后感9
我今天看了一本書,名叫《數學家的故事》。
我最喜歡里面的阿基米德。有一次,一位國王請他去測定金匠剛做好的.王冠是純金的還是其中摻有銀子的混合物,并且告訴他不能損壞王冠。阿基米德想呀起,直到有一天,當他躺在澡盆里洗澡時,他發(fā)現身體浸入水中后水盆里的水溢了出來。于是他得到啟發(fā),那么,如果把王冠浸泡在水中,根據水面上升情況算出王冠的體積與等重量金子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就說明王冠是純金的,假如摻有銀子的話,王冠的體積就會大一些。他興奮地從浴盆中躍出,全身赤條條地奔向皇宮,大喊著:“我找到了!找到了!”他為此發(fā)明了浮力原理。
讀完這本書,我發(fā)現了數學家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愛鉆研,愛數學,愛求證。
【《數學家的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數學家的眼光讀后感02-05
[熱門]數學家的眼光讀后感5篇11-15
三年級數學家長評語11-28
故事讀后感02-08
阿凡提的故事的讀后感04-03
《數學故事》讀后感04-28
愛迪生的故事讀后感03-31
公主故事讀后感04-29
《阿凡提故事》讀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