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學生調查報告
在經濟發(fā)展迅速的今天,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調查報告1
調查目的:
在校大學生是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儲備力量,是社會前進主要推動力,不斷惡化的就業(yè)環(huán)境讓大學生不得不更好地充實自己,且擁有一技之長。而現今火爆的車市,讓以大學生為主的年輕人趨之若鶩,所以考取駕照也已成為大學生在就業(yè)選擇上的`重要指標。為了更好的規(guī)范陽光城駕校培訓市場,為各位在校大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良考取駕照的學車環(huán)境。為此,我們組織了一次聯合陽光城四個大學校區(qū)的抽樣調查。
調查對象:
陽光城四所大學在校學生。
調查單位:
四川天一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國際標榜職業(yè)技術學院、
四川理工美術學院。
調查項目:
陽光城四所大學在校學生對駕校行業(yè)的理解以及對考取駕照的需求。
調查方法:
便利抽樣調查為主,在四所大學宿舍樓隨機派發(fā)調查問卷。
調查工作期限:
20xx年4月29日—20xx年6月16日
調查組織與實施:
20xx年4月29到5月2日,三天分別去四所大學宿舍樓進行問卷派發(fā)并回收。
學生調查報告2
隨著網絡的發(fā)展,網上購物軟件,網絡游戲等越來越多,網購越來越普遍,已經形成了一種重要的購物形式,尤其是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不出門也可以買自己需要的東西,所以網購已經成為他們購買東西的一種主要的方式之一。現在商家為了宣傳,開展了很多層出不窮的活動,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雙十一,而且剛好雙十一也剛過。雙十一活動以前也有,只是都沒有濺起多大的水花,是近幾年來才開始受到大多數人關注的。每到雙十一活動,各個高校取快遞的地方可以說是人山人海,這個網上也是報道過的,大家應該是深有體會的。所以,為了了解雙十一大學生的網上消費情況,這次我針對這個情況做了一個調查,具體況如下:
一、調查目的:
了解在校大學生在雙十一期間網購消費的情況。
二、調查對象:
在校大學生
三、調查方式:
使用騰訊問卷,發(fā)放問卷鏈接在微信、qq等社交平臺上。
四、問卷調查份數:
一共回收問卷38份,有效問卷36份
五、問卷調查結果:
1、雙十一網購比較多的是大三年級的學生,大一大二次之,大四的最少。
2、大學生的生活費是1000以下的占23.7%,1000-1500的占了55.3%,1500-20xx的占21.1%,20xx以上的基本沒有。
3、雙十一期間網購的消費者主要是女生,男生只占了18.4%的比例。
4、今年雙十一消費金額為100以下的占比為34.2%,100-500的占比為44.7%,500-800的占比為10.5%,800-1000的占比為5.3%,1000以上的占比為5.3%,由此數據可見,大學生的消費金額大多還是比較有限的。
5、雙十一網購的商品中,衣服鞋子占比為68.4%,書籍為13.2%,包占比為15.8%,化妝品為42.1%,零食為18.4%,電子產品(包括鍵盤等)為5.3%,其他的占比為18.4%,其中占比最少的是書籍和電子產品,最多的是衣服鞋子和化妝品。
6、關于是否用花唄網購的情況,36.8%的人用花唄網購,63.2%的人沒用花唄付款,數據表明還是有一些人會欠款網購消費,對于購物欲望不能很好的控制。
7、有63.2%的人認為雙十一活動期間的商品價格比較便宜,36.8%的人覺得價格并不便宜,這說明有大多數的人都覺得雙十一買東西是比較劃算的,所以這也是人們愿意在雙十一網購的原因之一。
8、雙十一網購的東西中大多數是生活必需品和自己非常喜歡的商品,還有少部分是送人的或是別人推薦的,還有就是便宜但可有可無的。這說明消費除了是自己的主觀意愿之外,也會受到別人的影響,還會受到價格的`影響。
9、根據調查數據,大學生雙十一網購的經費主要來源是父母給的和從自己生活費里面扣的,還有少部分是自己打工賺的,說明現在的大學生主要還是依靠父母的經濟支持來網購,但也有少部分會自己打工掙錢。
10、根據調查情況來看,雙十一網購商品最大的問題就是物流問題,占了57.9%的比例,質量問題占比28.9%,其他問題占13.2%,這說明雙十一仍然是物流問題比較嚴峻,人們也是對物流表示比較焦灼。
11、對于在雙十一期間網購,大家的態(tài)度也不盡相同,但是大多數是表示支持的,因為覺得比較便宜,還有一部分人是持中立態(tài)度,他們認為應該理性消費,有需要就買,和價格沒有太大的關系,最后又極少部分的人持反對態(tài)度,認為雙十一購物太容易沖動了,而且商家會借機提高價格,所謂的減價都是假的。
六、總結:
根據調查的結果統(tǒng)計顯示,雙十一網購的主體主要是女生居多,促使他們網購消費的主要是價格和需要,網購的商品中衣服鞋子和化妝品護膚品居多,雖然雙十一期間物流問題和質量問題比較令人擔憂,但大家還是愿意消費,有需要也有購物欲望的原因,不過也有少數的聲音說那些滿減活動都是不可信的,不太愿意雙十一網購。
學生調查報告3
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
研究目的:
這份調查就是要了解當代中學生對時事關注的情況如何,以最后的結論和建議結束希望會對我們教育有幫助。
調查范圍:
翠微中學高一、高二年段每班10份問卷,隨機分發(fā)。
具體方法:
問卷調查、發(fā)放問卷200份,收回問卷,其中有效卷200份。
調查結果:
在這次問卷調查中我們發(fā)現高中學生對新鮮事物普遍有著抱有關注的心態(tài),比如在問到你是否關注新聞這一欄中,26%的高中生表示關注,45%的學生的回答是想關注但沒時間。也存在27%的學生表示漠然,不感興趣?磥碓趹嚱逃膲毫ο,大多數同學都沉浸在課業(yè)負擔中,相對對新聞的熟知與了解存在缺漏,相對缺乏對新聞的熟知和了解。
其次我們通過了解高中生獲取新聞的途徑了解到,多數人是通過收看電視,所占比例高達45%。其次是通過上網和報刊雜志了解,分布較平均,所占比例分別為27%和16%,通過老師和同學討論中了解的較少,僅為10%。說明學生所面對的時事大多來自平面或立體的媒體信息,是相對比較封閉個人的渠道,而通過同學間師生間開放靈活的討論的情況比較少,這樣發(fā)表自己看法的空間也相對較少。同時我們也看到,高一年學生存在普遍不從收聽廣播的習慣來獲取新聞,高二年的通過廣播了解新聞人數的比率與和他人討論的比率不相上下。說明社會和科技的進步使學生接觸信息資訊的渠道越發(fā)廣泛,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逐漸增強,網絡和平面電視正漸漸取代廣播等傳統(tǒng)接收的渠道。
問卷中也提到了關于學生每天關注新聞所花費的時間。我們觀察到,高一以每天關注15分鐘新聞的人為主,所占比例高達49%。每天關注半小時的學生也較多,達到31%,只有極少部分的人選擇了每天一小時的`關注度。而在其他選項中,有同學反映每天可能看不上10分鐘的新聞。而在高二年段的調查中,情況似乎比高一年來的好些,關注度在每天15分鐘及其以上時間段的人占了八成,即關注15分鐘和半小時的人數所占比重相對高一年有所增加,但是在每天關注1小時的選項中也寥寥無幾。而選擇其他,表示每天關注度在10分鐘以下也存在有21%。在面對如此不堪一擊的新聞關注度,我們在問卷中也設計了關注新聞的初衷這道題,高一年的多數同學表示關注新聞的初衷在于了解國內外大事和積累談資,其次是受家庭學校環(huán)境的影響。極少數的同學選擇是對學習、考試的需要。而在高二年的調查中,情況基本上與高一年相似,大多數人認為有利于了解國內外大事和積累談資。但是高二年問卷中選擇對學習、考試的需要的比率略低于高一年同類選項。此外我們在問卷中設計了閱讀新聞采取的方式中,選擇快速瀏覽標題,走馬觀花的學生比較少,大多數以全文閱讀為主。而閱讀導語部分的比率均介于快速瀏覽標題和全文閱讀之間。表明大家對的新聞關注一概是采取閱讀全文,這樣既有利于了解事件的過程,同時穿插背景知識,也有助于提高知識面。而關注新聞后的表現,大多數的受訪者愿意敞開心扉,與周圍的家人同學一起討論。從新聞傳播的角度看,這樣新聞才得以真正的傳播。高中生的興趣愛好極大的決定了對新聞類型的選擇,像我們問卷中所提到的不關注某些新聞的原因,大多數人選擇不符合自身的興趣?磥砣绻囵B(yǎng)了起高中生的各方面興趣,那么其關注的新聞類型也多了將增多,這樣既有利于知識面的拓展,也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
問卷中也設計了一個關于關注新聞與學習政治之間的聯系與幫助。高一、高二的學生普遍認為關注新聞對政治的學習有幫助,另外有24%的學生認為很有幫助。而只有9%的同學認為沒幫助。
學生調查報告4
一、調查目的
為了了解青少年為什么會行成網癮還有網癮帶給青少年哪些危害
二、調查方法
從網上收集資料
三、調查結果
綜合新華社電中國青少年網絡協(xié)會18日發(fā)布《中國青少年網癮數據報告(20xx)》顯示,目前我國網癮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網民總數的9.72%,將近50%的網癮青少年主要的上網目的是聊天或交友。
報告指出,在網癮青少年和非網癮青少年的具體活動中也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如,網癮青少年中玩網絡游戲的比例(40.77%)高于非網癮青少年(28.61%)將近13個百分點,而聊天或交友雖然也屬于娛樂性的活動,但網癮青少年和非網癮青少年中,參與這一活動的比例幾乎沒有差別。
根據數據顯示,娛樂性活動和實用性活動比例在網癮和非網癮青少年之間差距很大。其中玩網絡游戲和獲取信息的網癮青少年與非網癮青少年比例差距較為懸殊。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xié)會秘書長郝向宏認為,這說明網癮青少年更偏重于玩網絡游戲,而非網癮青少年則更偏重于借助網絡獲取信息以及學習或工作。因此,正確引導青少年利用網絡獲取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網成癮,而對于青少年玩網絡游戲的放縱則可能促使其上網成癮。
報告指出,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仍然是不容忽視的`。網癮青少年比例接近10%,需要各方繼續(xù)對青少年網癮問題加以關注,并采取各種措施來預防青少年上網成癮。
報告顯示,男性青少年網民上網成癮比例(13.29%)約比女性青少年網民上網成癮比例(6.11%)高出7.18個百分點。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于沉溺網絡。報告顯示,18歲至23歲青年網癮比例較高,達到了11.39%。
報告指出,網癮青少年和非網癮青少年均對娛樂休閑類游戲有較高的偏好。有超過60%的非網癮青少年對娛樂休閑類游戲有較高的偏好,而網癮青少年則對角色扮演類和比賽競技類游戲有較高的偏好。這說明我們應該更多關注網上娛樂性活動對青少年的影響。另外,網癮青少年更多利用網絡獲取社會機會。報告顯示,網癮青少年比非網癮青少年擁有更多“經!蓖ㄟ^網絡成功獲取學習、求職、創(chuàng)業(yè)等社會機會的經歷。
為了解當前國內青少年網癮的狀況,研究解決青少年網癮問題的對策,中國青少年網絡協(xié)會于20xx年8月成立課題小組,于9月份開始調查。實地調查的范圍包括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武漢、沈陽、西安等城市,共回收有效問卷11023份。網絡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0363份。
四、分析與討論
網絡對青少年真的只有危害嗎?我的回答是不,因為如果沒有網絡,我們也不會了解到那么多的知識,眼界就不會開闊,我們的發(fā)展也就不會那么遠大,但是網絡的危害的確不可忽視,網癮對青少年是一個不可磨滅的打擊......
五、建議與設想
上網是必需的,但是我們要掌控好時間,適量的瀏覽一些信息,玩網絡游戲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將自己沉迷在里面,因為那畢竟是虛幻的東西,是不切實際的,偶爾輕松一下可以,但不能把它當做精神糧食。
六、體會
我個人認為網絡是我們人類的一大創(chuàng)舉,值得發(fā)展下去,但是網絡的弊端也時刻對我們敲響著警鐘,干什么事情都要適可而止,吃什么東西都要適量,上網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只有正確利用這個定時炸彈,才能健康的成長,發(fā)展下去......
【學生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學生調查報告08-28
學生調查報告09-09
學生的調查報告02-14
學生調查報告(經典)08-28
學生調查報告04-01
學生調查報告(精選)07-09
學生調查報告[精選]07-15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07-13
學生調查報告(精選)07-06
學生調查報告06-26